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用药共性规律.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自1990年至今收载的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临床文献,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567首,涉及365种中药,累积使用频次7 6...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结节与乳腺增生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两者多见于女性患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工作压力、生存环境等改变,导致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甲状腺结节及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临床常见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患者。王旭教授依据中医辨证,认为两病在发病过程中存在共同病因病机,且多责之于气滞、痰凝、血瘀,临床上运用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基于文献整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检索近2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中关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的文献,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证素,运用SPSS 19.0软件对该病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规律。结果:影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素主要有16个,其中病位证素主要为脑,病性证素主要为血瘀、痰、气虚和火,累积构成比为80.40%,并通过聚类分析将病性证素聚为血瘀、气虚、痰和火[热]、其他4类。其组合共有22种,即提取的证型为22种,以气虚血瘀证、瘀血阻络证和痰热腑实证最为多见,累积构成比为45.4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能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息肉(GP)的证候与用药规律,为该病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与方向。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GP的中医临床研究。收集文献的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证候规律,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运算,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3篇。脾胃阳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气滞痰阻证、脾胃气虚证为GP主要证候类型。GP病位在胃、脾、肝。GP常见病性类证素依次为气滞、湿、热、痰、气虚。GP中药处方包含中药共127味。在支持数为3、5、7和置信度为60%的筛选标准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药物间关联规则365、69、28条,主要用药组合分别为30、17、14个。结论:GP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脾气(阳)虚,标实主要是气滞、湿热、痰阻,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气滞、湿、热、痰、气虚是关键病理因素。GP以益气健脾为基本治法,辅以理气、除湿化痰...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与子宫肌瘤都是女性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3种疾病的检出率不断升高。近年来西医及中医学研究均发现,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西医学研究认为,三者均归属于下丘脑-垂体-腺体轴,均受雌激素水平影响,有相似的生理病理基础;从中医学理论分析,甲状腺、乳腺与胞宫位于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均会受情志因素影响,气郁、瘀血、痰浊是其共同的病理产物,治疗都以疏肝散结为治疗总则,故3种疾病在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上有相似之处。本文从西医、中医发病机制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与子宫肌瘤内在相关性,以期临床中实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心房颤动的中医证候和证素的分布情况。方法:网络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网站自建库以来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证候及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心房颤动的证候及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共5 662例患者,对证型进行规范后共有37个证型,分析提取出病位证素7个,病性证素14个,综合证候和证素出现的频数比例,构成比在5%以上的证候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浊阻滞证、痰瘀互结证、心阳不振证、痰火扰心证;病位证素为心、肾、脾、肝;病性要素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气滞、阳虚、火(热)。结论: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中病位主要在心,病性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为阴虚和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症状体征、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1998年2月1日-2021年7月19日老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文献。在完成筛选后建立数据库,提取其中医案信息,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上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统计症状、舌脉、证候、治法频次,分析症状关联以及聚类效果。结果:纳入的文献共有91篇,包含145则医案。症状以头痛、睡眠差、恶心为多见;症状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睡眠差-头痛、恶心-头痛、纳差-头痛的支持度较高;网络拓扑图显示核心症状为头痛、睡眠差、恶心等;聚类分析显示,聚为三类时聚类效果较好。舌脉频次统计显示以舌质暗、苔薄白、弦脉、细脉多见。中医证候以血瘀证、肝阳上亢证、风痰证最为多见;治法以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活血通络为主。结论:基于本研究筛选出的文献,偏头痛的中医证候以血瘀、肝阳上亢、风痰上扰为主,多见头痛、睡眠差、恶心、头晕,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等,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疏肝解郁为主。  相似文献   

8.
仝小林教授临床发现女性患者甲状腺、乳腺、子宫三处凡有一处出现结节、增生、肿块,另外两处多有伴随症状产生,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三种疾病经常相继或者联合发病,因此首先提出"女性三联征"的概念:"女性三联征"是女性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的统称。三种疾病在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等方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医学认为甲状腺、乳腺、子宫皆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三者发病都有内分泌紊乱因素,临床治疗功能上皆从调节内分泌激素入手,当疾病累及器官,造成实质性结构的变化时再加以手术治疗。中医认为气郁为"三联征"共同的主要致病因素,七情不节为其主要病机,痰凝、气滞、血瘀为三者共同的病理产物。三者病因病机、发病规律皆相似,因此三种疾病可做异病同治。仝小林教授根据"三联征"临床症状以虚实不同分为郁而结,虚而结,提出"郁者散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大法,治疗多以开郁化痰,散结通络为原则,独辟蹊径提出运用靶方靶药辨病论治,治疗疾病,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25-1827
目的:分析挖掘血瘀证的疾病、兼夹证及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方法:检索CNKI和VIP数据库中2007年1月—2013年6月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研究的中医病名、西医病名、证型、证素进行规范化整理的基础上,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中医临床研究文献1509篇,中医疾病排序前10位的依次为胸痹、中风、消渴、癥积、水肿、眩晕、心悸、心痛、胃脘痛、头痛;西医疾病依次为冠心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脑梗塞、高血压、心力衰竭、盆腔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肺恶性肿瘤。中医证型依次为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瘀血阻络、心血瘀阻、湿热瘀阻、肾虚血瘀、阴虚血瘀、瘀阻胃络等。病位证素依次为心、肝、经络、脾、肾、胃、肺、筋骨、胞宫、大肠。病性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气滞、热、湿、阴虚、阳虚、外风、寒。结论:基于中医文献,利用频数统计总结的血瘀证在中西医疾病、兼夹证及证素的分布规律基本上反映了血瘀证主要病机,能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红  郑姜钦 《光明中医》2010,25(12):2164-2166
吕绍光认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单纯性甲状腺肿、乳腺小叶增生、乳腺腺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在西医学大多可归属于良性肿块的范畴。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它们有共同的致病机理,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热郁、气滞、血瘀、痰凝。吕绍光提倡以简轶繁,灵活加减的治疗理念。以上不同的疾病,均可采用消结合剂平肝泄热、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消结,从肝论治,辨病辨证相结合,再结合标证加用效验药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文献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2000年至2014年有关COPD中医辨证文献,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COPD发作期,频次出现在前10为的证候类型分别为:痰热蕴肺、痰湿壅肺、痰瘀阻肺、表寒肺热、水凌心肺、肺肾气虚、血瘀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以及风热犯肺;稳定期频次出现在前10为的证候类型依次为:肺肾气虚、痰湿阻肺、肺气虚、气阴两虚、脾肺气虚、肺阴虚、脾气虚、血瘀证、肾阴虚、肾阳虚。对证候要素在发作期,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痰、火(热)、湿(浊)、寒、水饮。在稳定期,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肾、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虚、阴虚、湿(浊)、痰、血瘀。结论 COPD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隐结构结合关联规则网络挖掘脑梗死恢复期中医病机与治法,剖析“化旧生新”治法在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内涵,以期提高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用药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以隐结构分析和量化脑梗死恢复期证候要素、证型、治法分布规律,关联规则网络可视化呈现核心药物及主要证型的症-药关系,推断“化旧生新”治法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所占比重及用药配伍规律。结果 纳入文献356篇,频率≥5%的症状58个、中药72味;血瘀是脑梗死恢复期的首要证候要素,其次为痰湿、正虚、内风和火热;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为主要证型;中药功效类别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化痰药为主;川芎、当归、黄芪、半夏、牛膝为核心中药,由其组成的配伍关联亦最强;扶正化瘀是脑梗死恢复期首要治法,其次为搜风化痰,平肝潜阳,通腑泄热。结论 “化旧生新”将活血化瘀与扶正固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将活血化瘀与补益元气、补肾填精有机结合,是脑梗死恢复期的首要治法,与“风去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近5年全国各大地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2011年9月—2016年9月发表的有关冠心病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257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排名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气滞血瘀证阴寒凝滞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衰证。各地区证型分布为:东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阻证多见;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心血瘀阻证多见;华南地区痰阻心脉证和阴寒凝滞证多见;西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痰阻心脉证多见。结论:近5年全国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多见于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痰阻心脉证。该研究结果对临床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不断完善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现代文献的方法分析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CTD-ILD中医证型类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及证素组合形式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3篇,共有39种证型。痰瘀阻肺证;肺脾气虚、血瘀痰阻证;痰瘀阻肺,气阴两伤证为最常见的3种证型。痰、气虚、血瘀、阴虚为最常见的病性证素,肺、肾、脾为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三证素及五证素组合形式为最常见的证素组合形式。结论:CTD-ILD是一种多证候混合的疾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虚、阴虚、痰浊、血瘀为CTD-ILD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现代临床文献,探讨IPF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IPF相关文献,筛选中医证候信息明确且资料完整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中医证候、病性类证候要素及病位类证候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统计方法,分析IPF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情况、病性类证候要素关联情况。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1篇。IPF中医证候分布以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虚证等最为常见。提取病性类证候要素14个,其中实性证候要素10个,以痰(23.46%)、血瘀(22.84%)、热(火)(17.28%)最为常见;虚性证候要素4个,以气虚(43.38%)、阴虚(40.22%)最为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形式有11种,2个实性证候要素组合(72.00%)、1个虚性证候要素+1个实性证候要素组合(65.71%)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关联规则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近20年来甲状腺结节患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及数据分析,总结甲状腺结节的证型分布及用药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收集200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已发表的与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以实证居多,占80%,排名前5的依次为痰瘀互结证、气郁痰阻证、气滞痰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虚血瘀证。其中,痰瘀互结证病例占比最高,为24.46%。涉及脏腑频次排序前3位依次为肝、脾、肾,后期补充检索验证临床用药与辨证结果亦契合。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以实证居多,主要为痰瘀互结证、气郁痰阻证、气滞痰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虚血瘀证,涉及主要脏腑依次为肝、脾、肾,常见的有疏肝理气类、健脾化痰类、活血化瘀类中药,包括夏枯草、浙贝母、柴胡、陈皮、莪术等。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蒋士卿教授基于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及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甲状腺结节形成的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导致气滞,痰凝,血瘀搏结颈前,迁延日久,耗伤正气。故治疗上根据病情发展不同阶段辨证论治,确立理气消痰、化瘀解毒、益气养阴、温肾助阳四大基本治法,并随症加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探讨基于文献的失眠症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整理失眠症或不寐相关文献,在二次检索和整理核对后,对各个证候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提取证素、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56篇,搜集符合标准的条目共计276条,共提取病性证素10个,分别为气虚(85.9%)、阴虚(77.5%)、火热(62.3%)、痰热(56.9%)、气滞(27.2%)、血虚(19.2%)、血瘀(15.2%)、痰湿(9.4%)、阳虚(6.5%)、湿热(2.5%);病位证素6个,分别为心(92.8%)、肝(83.7%)、肾(53.6%)、脾(49.3%)、胆(7.6%)、胃(5.8%)。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候为痰热扰心,频次最高的病位因素为心、病性因素为气虚;证素的组合形式有二证素组合、三证素组合两种,其中二证素组合占52.8%,三证素组合占49.3%。结论失眠症中医证型复杂多样,临床辨证缺乏统一标准。以中医证素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失眠症病理因素以气虚、阴虚、火热、痰热为主,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肾等,分析结果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高,有助于规范、指导今后的临床辨证,为失眠症的证候学规范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探索现代文献研究中医高血压证型、病机的特征。方法:通过检索涉及高血压中医证型、病机的文献,采用Apriori关联性分析病机间关系、证型与病机间关系。结果:169个证型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阴虚阳亢证、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肝阳化风证;36个病机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瘀血、痰浊、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阳亢、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痰瘀互结。2瘀血更倾向与痰浊、阳亢、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等病机关联;痰浊更倾向与瘀血、肝阳化风、肝火上炎、肝肾阴虚、阳亢、阴虚阳亢、气虚、阴虚等病机关联;肝肾阴虚证与病机瘀血倾向关联;肝肾阴虚证和肝阳上亢证时与病机痰浊、肝阳化风、瘀血倾向关联;血瘀证与瘀血倾向关联。结论:高血压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以风阳内动为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期的中医证素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为中风后遗症期提供临床诊疗思路。方法:参考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检索2009-2019年间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Modeler 18.0软件描述数据。结果:气虚血瘀证是中风后遗症期最常见的证型,占32.54%;肝、经络、肾、脾为常见病位证素,血瘀、气虚、痰、火热、阴虚为常见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以肝、经络单独发病较多见,病性证素组合以气虚兼血瘀最常见;证素间关联置信度最高的是经络→痰(100.00%)。结论:中风后遗症期的治疗应以调肝舒经、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滋肾健脾、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