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射血分数(EF)值降低心力衰竭的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共有3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女性患者,因EF值降低心力衰竭植入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局麻下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在钢丝导引下送一根左室电极至心大静脉或侧静脉;另送一根左室电极至侧静脉或后静脉;再送心室电极入右室心尖部,分别连接脉冲发生器的心房、左室和右室孔。结果 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起搏参数满意,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12,24个月,1例患者出现导线移位和起搏阈值增高,患者心功能恶化。其他2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超声提示心脏缩小,左室EF升高,起搏器参数理想。结论对于EF降低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有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征的患者,经皮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安全、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心脏同步化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再同步化治疗的2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传导延迟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再同步化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患者均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年龄(57.0±11.6)岁,男22例(84.6%,22/26),其中再同步化转复除颤器16例(62%,16/26),非缺血性心肌病22例(85%,22/26),9例(35%,9/26)有慢性房性心律失常,2例需外科植入左心室心外膜电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QRS波时限由(161±29)ms缩短为(137±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9)级vs.(3.2±0.6)级,P≤0.01];射血分数比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13.3%vs.24.9%±6.8%,P≤0.01)。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脑钠肽浓度以及左心室舒张或收缩末内径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随访(2.5±1.7)年,7例(27%,7/26)死亡,其中2例心源性猝死。结论心脏同步化起搏治疗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逆转心肌重构,减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改善心功能和逆转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伴QRS波时限≥130ms。随访1~36个月,观察和分析术前、术后相关参数的基准水平及参数基准水平的变量。结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1~3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返流、QRS波时限减少,NYHA分级提高到Ⅰ~Ⅱ级,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结论对于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或Ⅳ级伴有室内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逆转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陈天欢  李小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12):1290-1293+1305
心力衰竭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原因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心力衰竭中的一种器械治疗方式,旨在通过双心室起搏改善心室收缩的不同步,进而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CRT应用于临床,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其适应证在不断扩大,但CRT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的选择在临床上一直存在疑问,且近几年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开始应用于CRT中,使这一领域出现新的憧憬。现就目前CRT的研究现状,其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和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的抉择进行综述,给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左室四极电极与普通双极电极在慢性心力衰竭双心室同步化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入选48例心肌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入左室普通双极电极组及左室四极电极组,行双心室同步化治疗,比较术后12与24个月2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评估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统计随访期间2组病死率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治疗率。结果:术后12及24个月,四极电极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BNP均较双极电极组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4个月,双极电极组死亡4例(17.4%),四极电极组死亡2例(8.0%);四极电极组再住院治疗率为24.0%,双极电极组再住院治疗率为43.5%。2组病死率、再住院治疗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左室四极电极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双心室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上患者在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往往伴有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的降低。当射血分数值降低至35%以下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心脏射血分数是评价心脏功能的关键指标。大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出现二尖瓣返流,从而加重心力衰竭。不同的室内传导阻滞心脏的射血分数不尽相同,本文分析心力衰竭伴不同室内传导阻滞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射血分数情况。  相似文献   

7.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慢性心力衰竭。严重DCM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房室、室内和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对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CRT技术治疗的18例DCM患者进行随访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人扩张型心肌病伴或不伴心力衰竭与心脏功能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65例(心力衰竭组)和不伴有心力衰竭患者58例(非心力衰竭组)给予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脏的大小、功能以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①心力衰竭组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心力衰竭组在心电图上的QRS时限、肢导低电压、异常Q波、ST-T改变的比例略高于非心力衰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发生率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心力衰竭组患者入院时心脏功能Ⅲ级、Ⅳ级分别占58.4%、21.5%。两组经住院治疗后,心脏功能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时,LVEDd明显增大,LVEF显著降低,并与心脏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诊断和治疗,除去心力衰竭诱发因素,能够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心室再同步治疗对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扩张型心肌病10例,心功能Ⅳ级,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正常时限超过130m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超过55mm,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0.35,置入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器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症状及超声心电图指标变化。结果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1~2级,心电图QRS时限明显缩短,心胸比例、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房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双心室再同步治疗可明显改善伴室内传导阻滞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窦性心律(窦律)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远期效果。方法:连续入组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单中心诊断为DCM且同时具有窦律伴CLBBB、QRS时限≥150 ms、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1.
12例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心功能改善,QRS波时限缩短,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未内径减少,6个月时改善更明显。结论: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机制及目前存在问题.方法 选择43例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三腔起搏器治疗,其中4例患者安装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自动复律除颤器,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右室同步性差值、B型脑钠肽水平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随访3~6个月,1例患者发生猝死,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显著改善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症状.  相似文献   

13.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是以2导线或3导线工作方式提供心肌收缩力调节的疗法,适用于不适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5%~45%、接受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心力衰竭患者。国内少有心房颤动患者CCM植入报道,本文报道对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植入CCM治疗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与心脏超声两种方法,观察心力衰竭患者不同阶段心脏射血分数的变化规律,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心脏射血分数的差异。方法连续性入选心力衰竭及其高发危险因素患者206例,按心衰分期标准将患者分成高发危险因素组(A组)、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症状性心衰组(C组)、难治性心衰组(D组)4组。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及心脏超声方法分别测量4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超声法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随着心衰分期的进展,两种方法测得的射血分数差别逐渐增大。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测量射血分数的重复性好于心脏超声法。结论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测量射血分数更有优势,用以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可能提高心衰患者的费用效益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脏再同步化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或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18例植入CRTD或ICD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分析器械提供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计数(VT/VF Counters)及心脏指南...  相似文献   

16.
起搏诱导的心肌病(pacing-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通常是指右心室起搏的情况下出现的左心室功能恶化,可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伴或不伴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此外,在某些患者中心房颤动的发生也可能是PICM的一种临床表现。PICM的发病机制被认为与非生理性起搏模式导致的心室间失同步有关。生理性起搏可以防止或纠正心室间的失同步,从而预防和治疗PICM。  相似文献   

17.
男,4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入院。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左室)扩大,舒张末期内径86 mm,左室后壁、侧壁中下段及左室心尖部肌小梁增多,呈网格状分布。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弥漫性运动减低,左室射血分数0.21。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0.16 s。动态心电图:多源性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核素心血池显像:①左室扩大,整体收缩功能重度受损,舒张功能中度受损;②右心室形态大小及整体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③左右心室间运动同步性均明显减低。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I~III级(NYHA)。患者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征,入院后经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后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复律除颤器(CRTD)植入术。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 终末阶段。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成人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1%~2%,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显著增高。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从最初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转变为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延缓 心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的长期策略。慢性心力衰竭依据左室射血分数可以分为射血分数降 低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手段能有效的降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发生 率与病死率,因而文章将主要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起搏诱导性心肌病通常定义为长期右心室起搏出现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然而最近的研究数据表明,仅依据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来定义起搏诱导性心肌病可能低估了长期右心室起搏有害影响的发生率,当出现起搏诱导性心肌病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升级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而最新的数据表明,传导系统起搏可能在预防和治疗起搏诱导性心肌病方面有一定优势.现...  相似文献   

20.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通过为心力衰竭和传导异常的患者提供更多的心肌起搏来改善心脏功能。基于双心室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目前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中有30%~40%的心力衰竭患者对常规双心室起搏无反应。因此,包括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区域起搏等更接近生理性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运而生,此外,单纯左心室起搏和多点起搏技术等也是未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发展方向。现综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