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辨证方法、情志治疗、针药并用、用药特点等方面介绍王小云教授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体现王小云教授在学术上重情志治疗,临床上重视调畅气机,兼顾补肾健脾,遣方用药轻灵精简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贾汝楠  刘玉兰 《河北中医》2020,42(10):1455-1457
高慧教授在辨证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时,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心肾不交。因此在治疗中最注重滋肾宁心,兼顾调理肝脾。本文旨在分析高慧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用药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复东2013年-2014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何复东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常用药以使用频次前20味药依次为葛根、巴戟天、紫河车、淫羊藿、补骨脂、知母、钩藤、天麻、仙茅、石决明、黄连、菟丝子、黄芩、甘草、何首乌、鹿茸、黄柏、栀子、桂枝、锁阳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补虚药中又以补阳药使用频次最多,其次是清热药;归入脾、胃经的药物最多,占25.49%,其次是肝胆经,占24.37%;药味多为甘、苦,药性以寒、温为主。结论:何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疏泄肝气、调畅气机,用药寒温并用、补泻同施,辨病辨证相结合,使精血俱旺,气机调畅,气血调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中药汤剂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MPS)的用药规律及核心组方治疗MPS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搜集众医家治疗MPS的基础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用药规律,挖掘核心组方。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核心组方治疗MPS的作用机制,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收集方剂704首,涉及中药235味,对所涉方剂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等分析后筛选出核心组方(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柴胡-白芍-当归)。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核心组方共72个活性成分,97个核心靶点。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核心组方治疗女性MPS可能与促乳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显示,雌激素受体Alpha基因(ESR1)与羟基芫花素等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中药汤剂治疗MPS以滋阴疏肝为主要治则,核心组方的挖掘为中医药治疗MPS标准化、国际化提供些许思路。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为核心组方治疗MPS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宿振洁  金季玲 《光明中医》2011,26(5):898-89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导师金季玲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肾虚肝郁,临床多采用滋水清肝饮加减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过渡时期,是妇女一生中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部分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产生的一系列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包括烘热、汗出、心悸、心烦、头晕、失眠、疲惫乏力、精神委靡、浮肿等。  相似文献   

7.
秦瑞君 《国医论坛》2019,34(6):50-51
目的:总结张磊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临床病案,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张师认为该病病位在肝肾,病机为阴阳气血失调,临床可分为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痰湿内蕴、肾阴阳俱虚四种证型,若辨证准确,均可获效。结论:张师临床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李中南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现将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与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病机特点1.1关系五脏,首责于肾:肾藏精,主水,为先天之本,故肾气的强弱与月经的通行密切相关。肾气旺盛,则天癸按时而至。女子七七之年,肾气衰退,阴亏血少,冲任失养,阴阳失调,出现围绝经期诸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49首中药复方中共用药100种、553频次;以使用频次〉3的共57种、504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滋补药、清热药、温补药、补气药、安神药、平肝药、疏肝药、益智药8类药物;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39条,药组规则17条。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兰教授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张教授主张辨证施治,病证结合。治疗以滋阴补肾、宁心安神、补脾疏肝理气为主。临床分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脾肾阳虚、肝郁脾虚4个证型辨证加减用药治疗。重视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患者自我身心调理。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组影响全身多个组织与器官的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乔江教授认为该病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认为肾为病之根,肝为病之枢,脾为肝肾精血之源,情志常加速该病的发展进程.治疗上强调肝肾同治,顾护脾胃,重视情志治疗,强调疏肝怡情,调治结合.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辨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汪德芬  李静 《中医杂志》2014,(23):1990-1992
介绍吉海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以肾虚为本,与心、肝、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应补肾为主,同时兼顾养心、调肝、健脾,多应用自创二仙二地汤作为基础方,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3.
总结郑纯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郑教授认为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临床可见肾虚肝旺、肾虚肝郁、肾虚脾弱、心肾不交4种证型,在临床治疗中以肾虚为切入点,拟补肾、养阴、调肝、健脾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分析陈贵珍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陈 贵珍教授于2016年1月—2023年10月治疗PMS的有效临床处方并建库。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频次分 析,包括四气、五味、归经的使用频次;采用SPSS Modeler 18.0中的网络图形以及Apriori算法根据设置条件进 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26.0对排名前20位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处方 239首,涉及236位患者,使用中药191味。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为失眠、月经紊乱、情 绪障碍;用药频次前5位依次为茯苓、山药、山萸肉、炒酸枣仁、炙甘草,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药性以 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获得药物组合48个,以山药-山萸肉-茯苓为代表;聚类分析显示 大致可分为3类,以六味地黄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组方的药物为主。结论:陈贵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 征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癸竭、脾虚肝郁,治以补肾益癸、健脾和癸、疏肝条癸为法,常用六味地黄汤、柴胡疏肝 汤、逍遥散汤剂加减。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阴精亏虚为本,扰诸脏不安为标,导师魏绍斌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肾阴精亏虚、肝郁不舒和肾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两个证型,分别运用归肾丸、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雷磊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雷教授结合多年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自拟更年方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的伴随症状予以加减,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特色,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总结围绝经期的中医病因病机为否泰失常,心肾不交;脾胃虚弱,升降受阻.常用治疗法则为降阳升阴,健脾补肾,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同时重视情志调理,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8.
傅金英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在肾,与肝脾关系密切,其早期表现为肾阴虚,后期阴损及阳,出现肾阴阳皆虚;治疗上以滋补肾阴为主,稍稍扶助肾阳,并注意调理脾胃,此外还特别注重患者日常自身调养。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始基卵泡储备逐渐耗竭导致激素波动而出现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症状。临床主要以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和月经紊乱为主,远期影响包括泌尿生殖道、心血管症状以及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等~([1])。近些年因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女性压力的增加使MPS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以及发病年龄逐年提早的趋势,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目  相似文献   

20.
介绍金季玲教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经验。金师认为肾精不足、肝气郁结、心神失守、脑神失养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补肾疏肝、宁心安神"是主要的药物治疗原则,心理干预及走罐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以中药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能够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