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摘要许某,男性,33岁,病历号050982,入院时间1994年3月14日10时30分。主诉:间断发热半月,高热咳嗽1周。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长途旅行后不慎受凉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自服“感冒通”,“感冒清热冲剂”无明显效果。1周前发热加重,体温持续在39~40℃,咳嗽,胸闷,乏力,自服“螺旋霉素”无效,于1994年3月12日到我院急诊留观。查血红细胞3.41×10~(12)/L,血红蛋白121g/L,血小板55×10~9/L,  相似文献   

2.
小儿夏季发热,多见于夏季热,亦见于风热、暑湿、瘀血等,不可统作夏季热论治。近几年来,笔者对小儿夏季热,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例一.风热在卫熊某,男,2岁3个月。代述:患儿发热15天,经治未效。1987年7月18日来我处初诊。现症:发热(腋表T38.4℃),无汗,口渴,鼻衄,咽红,咳嗽,痰黄稠,大便干结,有时隔天解1次,尿黄,舌红,苔黄略厚,脉浮数,指纹浮紫。证属外感风热,肺失清肃,法宜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佐以清热凉血,兼以通腑。方用桑菊饮加白茅根8克、板蓝根6克,另服牛黄上清丸1粒(冲服),服药3剂汗出,热退,衄止,便通而愈。  相似文献   

3.
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所致鼻衄 ,笔者按中医血证 ,从“火热”病机分型论治 ,取得较好效果。1 风热郁肺 ,迫血外溢患者王某 ,女 ,1 4岁 ,1 993年 7月初诊。 1年来易感冒 ,时有鼻塞、流涕、鼻腔出血、鼻粘膜干燥。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 47×1 0 9/L ,拟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刻诊 :鼻衄时发 ,伴头痛 ,干咳少痰 ,咽干。舌红少津 ,苔薄黄 ,脉浮数。辨证属风热郁肺 ,迫血外溢。治宜疏风清肺 ,凉血止衄。自拟紫栀二子汤加味 :紫草 1 5g,栀子 1 0g,牛蒡子 1 2g,苍耳子1 0g,丹皮 1 0g,玄参 1 0g,白茅根 1 2g,菊花 …  相似文献   

4.
发热是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 ,病因主要与合并感染、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生致热源有关。其热势不高 ,呈间歇热型 ,中医辨证多属内伤发热。近年来 ,笔者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癌症发热 ,多获良效。现录二则报告如下。案 1:乔某 ,男 ,5 9岁。因反复鼻腔出血、咳嗽身痛 3年余收入院。患者于 1991年元月即觉右鼻塞伴鼻衄 ,耳鸣 ,左面部麻木 ,某医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放疗 1个疗程 ,病灶消退而中止治疗。 1992年9月MRI检查发现左上肺转移。后行PFA方案化疗 2个周期。 1993年 7月 1日因恶寒发热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症见 :形体消瘦 ,恶寒发…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82年起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鼻衄10余例,每多获良效,现撷取2例介绍如下: 例1:胡××,男,69岁,退休营业员。1983年7月21日初诊。素有高血压病史,性情急燥易怒。2天前。夜间睡眠时突然鼻衄如注,经某医院注射“止血药”后行鼻孔填塞止血,12小时后,取出填塞纱条,鼻衄依然如故。症见头晕耳鸣,口苦口干,胸胁满闷,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血压168/94毫米汞柱。患者肝郁不解,日久化火,迫血妄行,血不循经,溢于络外而致血衄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克,栀子15克,黄芩15克,柴胡15克,生地30克,当归15克,车前子15  相似文献   

6.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其组成为: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伤寒论》中本方原治三阴病,笔者将该方用于治疗儿科疾病,凡是病情深入三阴阶段,即可应用,且收效宏捷。现举数案报道如下。1发热张某某,男,3岁。"鼻塞,流涕,低热5天"来诊。  相似文献   

7.
鼻衄在临床上较多见,是五官科急诊之一,笔者于1980年2月至1987年12月用《景岳全书》茜根散加味治疗顽固性鼻衄证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鼻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组最小年龄6岁,  相似文献   

8.
孟祥生  林种玉 《中医杂志》1996,37(7):396-397
持续发热,临床见于多种疾病。多年来治疗56例,发烧时间最长65天,最短20天。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者54例。现将辨证施治规律总结如下:1 化浊清热法症见:发热缠绵不愈,身重乏力,形体肥胖,胸脘痞闷,舌红苔白腻,脉多沉滑或沉缓。以静点或肌注人血白蛋白等蛋白质制品所致的发热最多见。药用:白蔻、藿香、茵陈、滑石、苍术、麻  相似文献   

9.
柴胡桂枝汤治疗经期感冒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般资料 本组 68例患者 ,年龄 1 4岁~ 45岁 ;病程 1年~ 1 5年不等 ,每年发作至少 6个月 ,最多为1 2个月 ;辨证分型属风寒型 52例 ,风热型 1 6例。全部病例均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具备鼻塞流涕 ,恶风 ,恶寒发热 ,身痛酸楚 ,咽干燥而痛等特征。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柴胡 1 0 g,桂枝 1 0 g,黄芩1 0 g,杭芍 1 5g,党参 30 g,半夏 1 0 g,生姜 6g,大枣1 0 g,炙甘草 1 2 g。风热型易党参为沙参 30 g,于经前3天服 3剂 ,每日 1剂 ,水煎服。 3个月为 1个疗程。3 治疗结果 痊愈 :服药 1个疗程后 ,经期感冒未再…  相似文献   

10.
吴康衡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渝 《中医杂志》1996,37(12):721-722
吴康衡教授潜心研治儿科急重症、疑难病40余载,经验丰富。笔者曾聆教数载,现将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整理如下。1 突出脾胃湿热,强调气滞血瘀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疑难病。一般将本病归属于中医肌衄、发斑的范畴,风热火邪炽盛迫血、血热妄行为其主要的病因病机。然而老师认为本病虽以皮肤出血即紫癜为主,但多伴有便血、尿血以及鼻衄、齿衄,几乎概括了全身的  相似文献   

11.
杨某某,女,16岁,学生,1988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每遇月经前鼻出血2年余。2年前月经初潮,行经3个月后,每遇月经来潮前1~2天出现鼻衄血,量多而色鲜,且伴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口干苦,喜冷饮,于月经来潮后,诸症渐减,鼻衄方止,曾多次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蒋某某,女,43岁.因反复发热伴乏力1年,再发2天,于2007年7月1日上午8时入院.现病史:患者2006年6月9日因乏力、发热持续不退,入本院血液科治疗,经骨髓常规、免疫分型等检查后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先后予以AA方案化疗3次,NA方案化疗2次,DA及MA方案化疗各1次.MA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伴呼吸道感染,而以升白细胞和抗感染并配合输血治疗,至2007年6月21日复查发现疾病复发,再以中等剂量阿糖胞苷化疗4天.  相似文献   

13.
小儿“纯阳之体”“阳常有余”是言儿童生理特点之常,有常即有变,在儿科临症中,虚寒之躯亦不乏见。笔者采用温阳法治疗一些儿科疾病,收到预期效果。现举病例数则如下。慢凉风刘小静女 2.5岁间断性抽搐近1年。患儿于6个月时,常因发热而致惊抽,日久则渐现不定时摇头震颤,手足颤抖蠕动,神情呆滞,每发数分钟即止。后发作逐渐频繁,一日可达十数次。面色(白光)白,眼胞微青,神萎形瘦,四肢不温,两下肢僵强,行走  相似文献   

14.
鱼腥草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采用鱼腥草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肺炎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照 1987年卫生部“小儿肺炎诊断和分型标准”。1.2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 1998.1~ 2 0 0 1.1本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 ,共 10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其中男 5 6例 ,女 44例 ,年龄均在 3个月~ 5岁 ,平均 2 .18岁。中医辨证均属风热闭肺或痰热闭肺型咳喘症。西医诊断 :治疗组中急性支气管炎 2 2例 ,哮喘性支气管炎 6例 ,支气管肺炎 2 2例 ;对照组分别是 2 0例、8例、2 2例。入院时病程均 <7天 ,均有不同程度发热 ,咳嗽、…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注射液为主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儿科自 1 999年 1月以来 ,采用深圳南方制药厂生产的 999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84例 ,疗效显著 ,现报导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留观病例共 1 6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84例 ,其中治疗组男性 45例 ,女性 3 9例 ;年龄 3个月~ 3岁 68例 ,4~ 9岁 1 6例 ;病程小于 2天 77例 ,2~ 3天 7例。血白细胞增高 3 7例。对照组男性 42例 ,女性 42例 ;年龄 3个月~ 3岁 71例 ,4~ 9岁 1 3例 ;病程小于 2天 74例 ,2~ 3天 1 0例。血白细胞增高 3 5例。两组均以发热、流涕、鼻塞、喷嚏、咳嗽、咽部…  相似文献   

16.
严仲庆  张菁  沈伟刚 《中医杂志》2007,48(3):251-252
1病历摘要患者钟某某,女,49岁。因畏寒发热3天,反复晕厥2天,于2006年2月27日下午2时入院。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无鼻塞流涕,无咳嗽胸痛,大便次数增多,日3~4次,为稀烂便,无黏液脓血,量不多。自服退热药及氟哌酸胶囊无效。2天前突然晕厥,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  相似文献   

17.
<正> 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几年来治疗本病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辨证论治根据外感发热的病邪、病位及病机特点不同,临证用药各有所长。肖正安将小儿高热分10型论治,(1)风热型:辛凉解表,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治疗散发性脑炎2例,介绍如下。例1:王××,男,27岁,1989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7天,因“外感”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四肢无力,用解表法治疗效不显。随之高热不退,抽搐昏迷而住院。入院  相似文献   

19.
“退热Ⅰ号”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对发热的治疗,尤其是对合并有病毒感染的发热,目前西医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及特殊疗法,而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人体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我们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设治“退热Ⅰ号”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表实证,自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经临床202例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中医辨证属外感风热型,病程在2天以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  相似文献   

20.
舒小平 《四川中医》2000,18(5):43-43
小儿风热咳嗽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证候之一,我市名老中医林钦甫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验方加减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病儿,共75例,全部符合中医儿科风热咳嗽的诊断标准(《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0岁;病程1天~1个月。临床症状为咳嗽,痰黄粘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体征;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的干湿性罗音。2治疗方法 林氏验方组成:荆芥、炒牛蒡、桔梗、生甘草、杏仁、胆南星、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