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癌性发热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与肿瘤组织坏死产生致热源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合并感染有关。西医治疗易反复,效果不佳。中医药在癌性发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经方治疗癌性发热独具优势。现报道运用经方治疗癌性发热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病人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癌性发热机理复杂,目前临床上西医多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治疗癌性发热.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会造成胃粘膜屏障功能下降,可诱发溃疡和出血;而且服用后,虽可以除热,但用药后患者往往大汗淋漓,加速患者的消耗.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的范畴,系由恶性肿瘤引起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多为本虚标实的一种病理现象.笔者临床应用经方加减治疗癌性发热,多获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发热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 ,其病因主要与合并感染、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生致热源等因素有关。长期的发热可以消耗病人的体能 ,增加病人的痛苦 ,使其生存质量降低 ,最终缩短其生存期。本人在临床中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癌性发热 ,主要运用的经方为白虎汤和小柴胡汤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分述如下。白虎汤白虎汤方出自《伤寒论》第 1 76条 :“伤寒 ,脉浮滑 ,此以表有热 ,里有寒 ,白虎汤主之。”此处“里有寒”当为“里有热”,为传抄错误。此条为伤寒热变阳明的证治。《素问·水热穴论》说 :“人伤于寒 ,传而为热。”此条以脉代证 ,反…  相似文献   

4.
5.
赵景芳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类博士生导师,独创微调平衡治癌法.笔者有幸跟师,得其身教,受益匪浅.现将赵教授治疗肿瘤晚期癌性发热验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代兴斌 《江苏中医药》2008,40(12):61-62
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发生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以及由肿瘤的特殊治疗引起的发热。其发病因素复杂,临床上以单一的西药(如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效果有  相似文献   

7.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丰 《四川中医》1999,17(12):13-14
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报道恶性肿瘤患者约2/3者病程中伴有发热,而直接与肿瘤有关的发热(即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1,2]。因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性较强、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且患者病情多发展到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疗,故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癌性发热取得一定疗效,观介绍如下。1辨证论治1.1阴应发热型症见午后或夜间期热,或手足心发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消瘦,口干咽癌,大便干结,尿少包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致。本…  相似文献   

8.
癌性发热和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期恶性肿瘤所致发热与疼痛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对此症治疗时必须遵循“急则治其表”原则,使之出现时即能得到有效控制。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体会如下。1 发热 出现癌性发热往往提示疾病已入晚期,其发热以内伤发热为主,辨论除热毒、血瘀、痰凝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虚,且以脾肾两虚最关键。发热特点是午后或傍晚热起,手足烦热,两面潮红,多在38℃左右,依其内伤虚损的特征,治疗时要重以补虚。如以脾气虚为主者则重以健脾益气之品,方用补中益气汤和四君子汤加减,如以肾阴虚损为主则重投补  相似文献   

9.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范 《江西中医药》1997,28(1):29-29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体会翟范(江苏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扬州225001)关键词癌性发热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治疗体会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发热,其一般表现为低热,也有表现为中等度发热,甚则39℃以上的高热。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  相似文献   

10.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而现代医学对此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临证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癌性发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来,笔者常用经方治疗发热性疾病,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癌性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发热是指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 ,或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多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近年来 ,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癌性发热属瘀血内结型 30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均属诊断明确的中晚期肿瘤患者。其中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最小者 2 5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5岁 ;体温 37 2~ 38℃者 15例 ,38 1~38 9℃者 13例 ,39℃以上者 8例 ;发热病程 10~ 5 0天不等。原发性肝癌 8例 ,恶性淋巴瘤 10例 ,支气管肺癌 5例 ,骨肉瘤 4例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 3例。对照组 2 7例 ,其中男 17…  相似文献   

15.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病人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解热镇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但用药后会引起一定的消化道副反应,严重者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而大部分癌症病人食欲欠佳,往往不能忍受药物的副作用。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治疗癌性发热的同时,还可以扶正固本,从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现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运用芪附穹黄枳朴丹芍四君子汤化裁.治疗颅脑术后发热兼有便秘者,临床疗效较满意.兹介绍如下.例1 韩某.男,30岁.1990年5月2日会诊.患者于1989年9月中旬因脑外伤血肿曾行开颅术.此次于4月23日行颅骨修补术.术后情况尚好.故于27日又行第2次颅骨修补术.术后2小时即出现高热.体温常在39~40℃之间.经用药物及物理降温6天不效,故邀余会诊.诊见面色晦暗略红,神志昏迷不清.时而扬手掷足.时而口唇跳动.肢末不温,喉间有痰阻不畅.纳食难下.大便多日未行,腹部按之稍有硬满感,舌苔薄黄,质暗红.脉浮数无力.证属气阳不足.兼有腑实瘀滞郁热.  相似文献   

17.
患者,朱某,男性,68岁。主诉:消瘦,活动后气促1月,伴发热半月。患者自诉2010年8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下降,约下降10kg,活动后气促,伴间歇性胸闷,无明显咳嗽、咯痰,无发热盗汗,当时未予重视。2010年8月22日因住院期间行胸片发现右肺占位,活检示右肺鳞癌。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反复出现中、低热,T 37.5~38.8℃,白天轻,下午和夜间尤甚,夜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古求知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41-1641
黄煌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各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诸多疑难杂症。他以“方证相应”理论为基础,立足临床实践开展经方的现代应用研究,独树一帜地创立诸如“体质辨证”、“以药名证”、“‘病’‘人’‘方’三角交叉辨证”等一系列灵活而又为中医爱好者们易学易用的辨证、用方、用药思维模式。兹选取疑难病病例二则,以展示中医经方朴实无华、疗效卓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经方以药少而精、效专力宏著称。笔者每感于《伤寒论》义理幽微,验诸临床,又叹服其功效显著,实不愧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笔者遵仲景之法,临床多以经方为治,颇有心得。尤在治疗外感发热时,以仲景之方,常收桴鼓之效。兹记录3则经方治疗外感发热之验案,一以彰显经方临证之效用,二以阐明伤寒辨证之特色,三以解析方药剂量之权重。1麻黄汤与桂枝汤案应某,男,8岁。初诊日期:2012年11月2日。  相似文献   

20.
经方辨治寒冷性荨麻疹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桂枝麻黄各半汤实李某,男,35岁,1990年11月7日诊.自述1个月前冒风雨后全县出现风疹团,奇痒难忍,用热水擦洗、更衣后慢慢消失.之后每遇冷风则全身风疹团其发,经中西医多次诊治仅获一时之效,再遇冷风仍复发.诊时正值天明风冷,头面、四肢、陶背满市民疹团,色谈白,畏寒肤冷,D褐,舌苔白,脉级.辨庸风寒来表之寒冷性等麻疹。治宜温散表寒,调和营卫.方用桂技麻黄各半场加味:桂技159,麻黄109,白芍129,杏仁109,尖甘草109,生斐109,大枣159,防风159,上衣警159,由薛皮159。3剂.每日1剂,水煎,温分3次服.首次服药后卧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