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晓平 《光明中医》2008,23(4):511-511
小儿盗汗是指小儿在睡中出汗,醒即汗止,多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不密,以致阴阳偏盛偏衰,腠理开阖失调,以致寐则汗出、醒则汗止的一种的病证。小儿夜间出汗较多,我们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一般体弱的小儿,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深睡后,汗逐消退,如缺钙,患佝偻病的小儿多见于这类出汗。这是因为佝偻病的小儿血钙降低时,  相似文献   

2.
<正>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由阳气蒸比津液、发泄于腠理而来.故凡阴阳平衡,气血调畅,营卫调和,腠理固密,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偏胜,气血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密,易引起小儿汗液外泄之证.临床大多小儿不育服药或不能服药,则可用五倍子、五味子敷脐.治疗小儿自汗、盗汗、多汗共52例报道如下.1 药物制备和用法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汗证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本身小儿气血未充、腠理疏薄易汗,加之属于稚阴稚阳之体,阴阳易偏胜偏衰,导致阴阳失调,津液不藏,随气外泄而为汗。若小儿长时间汗出过多,极易导致反复感冒、咳嗽等,影响小儿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临床常用中药、中成药等口服治疗本病,但小儿喂药困难、不易接受,故我科选取经典方玉屏风散加减,通过药浴治疗小儿汗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150例患儿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9个月一12.5岁;病程短者4个月,长者3 a。其中自汗者59例,盗汗者  相似文献   

4.
盗汗属中医儿科汗证之一,是指寐则汗出,寐则汗止。现代医学认为它是多种病因所致的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在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它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较为不利。笔者用自拟的止汗方治疗小儿盗汗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五龙散外敷治疗小儿虚汗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小儿服药困难,笔者用自拟五龙散外敷脐部治疗小儿虚汗一证,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一、一般资料:患儿全部为单纯性虚汗的病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4人;年龄最大的10岁,最小的5个月。均一律单用中药五龙散外敷脐部。二、诊断标准:睡中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因小儿形气未充,腠理不密,常自汗、盗汗并见,故统称虚汗。小儿虚汗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很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症侯。凡因天气炎热,保暖过度,饮食辛辣,  相似文献   

6.
止汗散外治小儿盗汗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430074)杨顺珍关键词盗汗/止汗散,贴敷疗法,儿童盗汗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睡时汗液窃出,醒后即收为主症。我科用“止汗散”外敷神阙治疗不同证型的盗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对象和方法观察对象为1994年元...  相似文献   

7.
自汗、盗汗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寐中汗出,醒来自止称为盗汗。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盗汗是临床常见病证,以阴虚火旺证多见,在中老年患者中,兼见心虚不固者亦不少,治疗中,降火有耗气之弊,补气有助火之虑,  相似文献   

8.
祛湿治疗盗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彦 《河北中医》2009,31(1):10-10
《景岳全书·汗证》:“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醒渐收。”盗汗是指寐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病症。早在汉代张仲景便在《金匮要略》中首设“盗汗”,认为盗汗乃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所致。其后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并将其与自汗相区别,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的结论。后虽张景岳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症,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但总以虚证治之,  相似文献   

9.
正盗汗,以寐中汗出,醒时汗止为主要表现的较为常见的临床杂病之一。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通常卫气卫外,营阴荣内,而睡梦之时,卫气逐渐内藏,从而腠理不固,体内虚热之气蒸腾津液外泄,故见盗汗;醒后卫气随着阳气的生长而复归于表,此时腠理密固,故醒后汗止。盗汗轻者,体内虚热少,故蒸腾津液外泄少,所以汗量仅见局部或仅全身少量汗出,严重者体内  相似文献   

10.
复方黄芪多糖合剂治疗小儿表虚不固型汗证30例黄俊勇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某些部位汗出过多为主的一种病证。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为盗汗。笔者1994~1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