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双标记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双侧颈总动脉反复暂缺血造成再灌流损伤的小鼠部分脑区,颞叶大脑皮质,海马,胼胝体,丘脑和纹状体,中的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分布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损伤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 ,本实验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0 .5~ 48h建立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进行 H-E染色 ;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组化单重或双重反应 ,TU NEL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双重反应观察了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表明 :再灌流 2 4h缺血区面积最大 ,再灌流 6h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 ,2 4h梗塞成熟 ;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反应性、营养不良性和退形变三种不同的形态特点。再灌流 48h时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多。 48h之内星形胶质细胞无增生 ,且有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这些结果提示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与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其积极应答神经元损伤的结果 ,在维持神经元存活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白细胞介素1(IL-1)呈高水平表达,而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CNS中,IL-1呈组成性低水平表达。CNS炎症、损伤后,IL-1的含量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CNS中内源性IL-1的主要来源。小胶质细胞、星形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均表达IL-1的功能性受体IL-1R,因而IL-1能通过调节这些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参与CNS的生理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Ast和神经元,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ACM培养损伤后的神经元,测定其神经元的活性、存活率、死亡率、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结果:ACM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使死亡率、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1)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ACM对受损的神经元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修复作用;(3)Ast在脑缺血预适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4区内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高血脂模型.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与神经行为相结合的方法,观测缺血再灌注侧大脑海马CA4区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6.
蛋白脂蛋白在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晔  李春鹏  夏春林  沈慧  孙文阁 《解剖学杂志》2006,29(5):536-538,580,F0002
目的:探讨蛋白脂蛋白(PLP)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激光共聚焦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PLP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O-2A谱系来源的成熟2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PLP抗体标记为阳性,而在T1A谱系来源的成熟1型星形胶质细胞中则未检测到PLP的表达,从而在蛋白质水平验证本室研究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芯片结果中PLP mRNA在T2A中高表达,而在T1A中低表达的现象。结论:PLP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可能在O-2A谱系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2A谱系与神经髓鞘发生以及脑内脂质代谢内在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成年大鼠脊髓完全性横断模型研究反应性胶质细胞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将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9横断伤1周、2周、4周和8周组,每组6只。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动物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横断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距损伤近侧端较距损伤远侧端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加显著(P<0.05);脊髓横断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数目的时间及空间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瘢痕的主要成分,而少突胶质细胞在瘢痕形成过程中并非是反应活跃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十分重要,而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并对神经细胞发挥了损伤与保护双重作用.小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作用的复杂性,使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从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被激活参与炎症反应,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自身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重作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目的在于 :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分布及动态表达 ,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钳夹沙土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荧光法染色。结果显示 :脑缺血再灌流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海马本部的始层、放射层、分子层及齿状回门区。再灌流 3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反应增强 ;7~ 15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反应达高峰 ;脑缺血再灌流 40 d和对照组相比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反应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灌流 3 0~ 40 d,CA1区锥体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强。本研究结果表明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强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生可作为神经元受损可靠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对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脑缺血后1、3、5、7、10d模型组(n=30,每个时间点用6只)、川芎嗪预处理组(n=30,每个时间点用6只)和假手术组(n=10,每个时间点用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显示:川芎嗪预处理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的GFAP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与缺血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含水量持续性增加,到3d达到最高峰,5d时仍较高,以后逐渐降低;川芎嗪组各时间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缺血模型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川芎嗪可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保护神经元、减轻脑水肿,具有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时中缝背核5-HT变化的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沙土鼠有离缺血时中缝背核神经元5-HT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图象分析对沙土鼠缺血不同时间以及缺血10分钟后再灌不同时间其中缝背核神经元6-HT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脑缺血10钟、30分钟时,沙土鼠脑中缝背核5-HT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缺血4小时时则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缺血10分钟后,再灌流20分钟,5-HT下  相似文献   

12.
大鼠大脑中动脉的解剖及其在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成英  苗华 《解剖学杂志》1998,21(3):211-213
用45只大鼠脑标本观测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及分布情况,确定制仡中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阻断部位。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中段相对较长,位置恒定,分支较少,表面骨质较薄,易于凿骨开窗,是制作脑缺血模型阻断血管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雌激素对全脑缺血再灌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切除小鼠双侧卵巢同时于颈部皮下植入雌激素(E2)缓释片(OVXE2组)或安慰剂缓释片(OVXPLC组)。术后18d,手术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并夹闭25min后再通,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模型,分别于灌流后1h,12h,3d,7d取材进行PCREB和BDNF免疫组化染色和常规Nissl染色,研究E2对雌性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海马CA1区PCREB和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后7d,OVXPL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稀疏,细胞层次减少,细胞数低于OVXE2组(P<0.01);在缺血再灌后3d,OVXPLC组海马CA1区PCREB阳性细胞数低于OVXE2组(P<0.01),而BDNF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缺血再灌后7d,OVXPLC组PCREB和BDNF的表达均低于OVXE2组(P<0.01)。以上实验结果提示,E2在缺血再灌的中后期可能通过上调海马CA1区PCREB进而促进BDNF的表达,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tPA和PAI-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鼠脑缺血后脑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t PA)及其主要抑制物 - 1型 ( PAI- 1)蛋白的表达。制备了大鼠全脑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t PA和 PAI- 1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 ,在全脑、局灶性脑缺血不同时间和正常鼠脑膜、脉络膜、室管膜、血管内皮等部位均有 t PA、PAI- 1免疫阳性信号 ,但小脑、海马区未见该信号。局灶性脑缺血 6 h,缺血侧中心部位的胶质细胞和梗死灶周边的缺血半影区的神经元也显示 t PA强阳性信号 ,但该细胞不表达 PA I- 1蛋白 ;缺血 18h鼠缺血侧未见t PA、PAI- 1阳性信号。本研究提示 ,脑缺血后鼠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均有 t PA、PA I- 1蛋白表达 ,但全脑缺血后和正常对照鼠t PA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而局灶性脑缺血 6 h鼠缺血侧比正常侧 t PA蛋白表达增高 ,脑缺血后鼠脑组织和正常鼠 PA I- 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缺血早期(24h内)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st)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结果:缺血15min和30min组,缺血中心区大脑皮质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较均匀地分布于Ⅱ-Ⅵ层,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非缺血区;缺血1h和2h组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加,胞质染色加深,并集中出现于Ⅲ、Ⅳ层;缺血3h组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大呈气球样,突起增长变粗,突起内出现水肿泡;缺血6h组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细胞固缩,边界不清;12h和24h组缺血中心区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细胞消失。同时观察到缺血3h和6h组缺血边缘区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细胞数量增多,直径增大,并可见到细胞分裂现象。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早期神经元损伤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法分别观察大鼠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蛋白在大脑皮质内表达的时间规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观察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在缺血1h再灌注2h时,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细胞体积增大,突起粗大,呈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直至48h依然强烈。被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表达Fos蛋白,并呈现时程变化规律。结果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和神经元一起参与了大脑皮层缺血再灌注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 c-fos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后再灌流 0 .5~ 48h制成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 c-fos的表达特点。结果证明 ,正常组、假性手术组 c-fos在神经元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 ;再灌流 0 .5~ 48h组 ,胞核呈强阳性 ( +++)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而缺血中心区的皮质、纹状体和视前区呈阴性 ( -)。缺血周边区 ,神经元胞核呈弱阳性 ( +)。正常组未发现 c-fos阳性的胶质细胞 ,假性手术组脑实质内胶质细胞团和侧脑室壁的胶质细胞 c-fos呈强阳性 ,再灌流 3h组脑室壁及深层的室管膜下区和皮质浅层、髓质等处胶质细胞为阳性 ,再灌流2 4~ 48h组缺血周边区和脑实质内的巨噬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呈强阳性 ;再灌流 48h组 ,白质如胼胝体内大量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呈强阳性。本文结果提示 ,脑缺血时 c-fos对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在脑缺血早期(24h内)的变化规律。方法: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结果:各组间正常侧NOS神经元无明显变化,散在分布于皮质的Ⅱ~Ⅵ层,以Ⅳ~Ⅵ为主,尾壳核内NOS神经元数量较多,密集分布于外侧区。缺血15min和30min组,缺血中心区皮质和尾壳核NOS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无明显变化;缺血1h和2h组,皮质和尾壳核内NOS神经元数量进一步减少,突起变短;缺血3h和6  相似文献   

19.
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本部与齿状回 c GMP反应细胞的差异。钳夹沙土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果表明 :海马本部 c GMP合成增加 ,c GMP主要分布于 CA1 区的放射层及腔隙分子层 ,双重免疫荧光反应证实多数 c GMP阳性细胞是星形胶质细胞。齿状回与海马本部不同 ,较对照组增加了一些中小圆形的 c GMP阳性细胞 ,分布在齿状回各层。本实验结果揭示 ,短暂性前脑缺血再灌流可增加海马本部 c GMP的合成 ,多数 c GMP阳性细胞是星形胶质细胞。意味着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流早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