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父亲参与教养对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以及母亲参与教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ADOGS)、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和母亲参与教养量表对54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父亲参与教养与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显著正相关(r=0.241,P0.001),母亲参与教养与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显著正相关(r=0.218,P0.001)。回归分析显示,父亲参与教养对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056,P0.001),母亲参与教养在父亲参与教养和大学生学业延迟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R~2=0.061,P=0.05)。控制性别变量后发现,母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中,母亲行为管教在父亲参与教养和大学生学业延迟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R~2=0.069,P0.05),母亲生活照顾和母亲教养互动调节效应不显著(R~2=0.061,P0.05)。结论:父亲参与教养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这种影响受母亲参与教养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亲参与教养程度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父子依恋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IPPA)、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对338名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及其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控制了年龄、年级和性别之后,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父子依恋关系在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积极影响,父子依恋关系在父亲参与教养程度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父亲教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父亲教养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文献查阅与综述。结果阐述父亲教养的概念和划分维度,影响父亲参与度的因素,父子关系理论-"激活理论";总结父亲教养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作用;介绍3种关于父亲教养的测量工具。结论父亲教养对儿童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其理论和实证研究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亟待发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父亲参与教养程度和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亲参与教养问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376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1)父亲参与教养4个维度-管教约束、鼓励与表扬、日常照顾、支持与规划在年级(F=4.247,3.281,4.460,3.770;P0.05)、是否独生子女方面(t=-3.064,-2.852,-2.064,-2.546;P0.05)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424,-1.316,-0.283,0.319;P0.05);(2)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4.239,3.322;P0.05),在性别(t=-1.187,-1.118;P0.05)、是否独生子女(t=-0.178,-0.284;P0.05)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3)支持与规划、日常照顾、鼓励和表扬与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192,0.153,0.139,0.125,0.211,0.166;P0.05);管教约束与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r=0.098,0.090;P0.05),;(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支持与规划、管教约束能较好地预测学习能力,支持与规划能较好地预测学习行为。结论: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验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经原作者授权,将IFI译为中文版,包含26个条目。采用方便抽样选取871位儿童的父亲施测IFI,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同时施测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和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以检验校标关联效度。4周后随机抽取30人再次测评IFI以检验其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4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4.5%,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4因素模型(χ2/df=2.99,GFI=0.87,IFI=0.92,NNFI=0.91,CFI=0.92,RM SEA=0.07)。父亲的IF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DS总分(r=-0.22~-0.34,P0.01)和SAS总分呈负相关(r=-0.17~-0.28,P0.01),与ENRICH总分呈正相关(r=0.35~0.47,P0.01)。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重测信度为0.84,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0.91,重测信度为0.70~0.82。结论:IFI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关于父亲参与教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威胁儿童健康的常见问题,有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高达18.81%[1],对1989-2016年17个省市地区调查数据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我国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达到5%~30%,平均15.6%[2]因此,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全社会关注[3]。父亲参与是儿童心理健康促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父亲在共同养育中的表现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探讨母亲教养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共同养育关系量表、教养自我效能感量表、亲职压力简表和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对581位3~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父亲积极共同养育的四个维度均与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效能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教养压力与母亲教养效能显著负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父亲的积极共同养育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其影响是分别通过母亲教养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各自的中介作用,以及这两个变量所形成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产生的。结论:母亲教养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在父亲共同养育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多重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共同养育、父亲教养投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共同养育关系问卷、中国父亲教养投入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对488名3~7岁儿童的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1)父亲积极的共同养育表现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父亲教养投入调节积极共同养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即父亲教养投入相对更高时,共同养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结论:父亲教养投入在积极共同养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父母婚姻满意度、母亲守门行为、父亲教养价值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配对法对全国411对10~18岁青少年的父母的婚姻满意度、母亲守门行为、父亲教养价值和教养投入进行了调查。结果:(1)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对父亲教养投入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母亲开门行为,负向预测母亲关门行为;(3)母亲守门行为在父母婚姻满意度与父亲教养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4)父亲教养价值正向调节母亲守门行为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对于高水平教养价值的父亲,母亲开门行为对父亲教养投入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对于低水平教养价值的父亲,母亲关门行为对父亲教养投入的抑制作用更明显;(5)父亲教养价值正向调节母亲守门行为在父母婚姻满意度与父亲教养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结论: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可通过母亲守门行为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其自身教养投入;母亲的婚姻满意度可通过母亲守门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父亲教养投入。若要提升父亲的教养投入水平,不仅需要提升父母双方的婚姻满意度,以促使母亲表现出更多的开门行为,还应特别注意在亲职教育中提高父亲对其自身教养价值的认同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适用于中国家庭教育背景的父亲教养投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文献研究及访谈资料对Lamb的三因素模型进行修正性界定,形成三维度十二个子维度的理论构想。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方便取样,选取3-18岁儿童的父亲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24份用于项目分析、1022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计算内部一致性系数、211份进行重测信度分析与效标效度分析。结果:父亲教养投入问卷共56个项目,由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维度及十二个子维度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良好;三维度及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2以上,重测信度在0.66以上;三维度得分与父亲关于自身角色态度、协同教养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父亲教养投入问卷与预期的理论构想一致,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3-18岁儿童的父亲教养投入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父亲教养方式量表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一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自我刻板性上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P〈0.01或P〈0.05),在自我灵活性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P〈0.01);②男生在父亲惩罚、严厉(P〈0.05);拒绝、否认方面得分高于女生(P〈0.01),在父亲偏爱方面得分低于女生(P〈0.05)。独生子女在父亲过分干涉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在父亲偏爱方面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③父亲教养方式与SCCS及其分量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大一学生自我和谐程度最低;女生得到父亲更多的偏爱,而男生得到父亲更多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独生子女得到父亲更多的干涉,非独生子女得到父亲更多的偏爱。父亲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自我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了解女性吸毒人员与健康成年女性的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以及父亲教养方式对其吸毒行为的影响。采用岳冬梅修订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父亲分量表和自编女性吸毒行为调查问卷对山西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女性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设立健康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结果显示:1女性吸毒人员与健康成年女性的父亲教养方式在3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父亲教养方式与女儿吸毒行为不同方面呈正相关(P<0.05),且不同因子对吸毒行为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父亲教养方式同母亲教养方式一样,在子女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容我们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城乡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为儿童心理教育及心理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城乡比较父亲的教养方式在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方面差异非常显著(t=4.02~4.16,P0.001);母亲的教养方式在过度保护和拒绝否认的方面差异显著(t=2.47~3.06,P0.05)。比较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父亲对于男生采取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显著高于女生(t=3.82~4.22,P0.001);母亲对于男生采取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也显著的高于女生(t=2.45~4.61,P0.05)。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在父亲协同教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亲协同教养问卷、亲社会行为量表、儿童人际信任问卷、安全感量表对43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父亲协同教养、安全感、人际信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分别在父亲协同教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在父亲协同教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协同教养除了直接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外,还通过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养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路径模型。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同伴提名法对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观测数据与修正后的非饱和递归模型非常拟合,不同类型儿童在父、母家庭教养各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在家庭教养与儿童同伴关系间起中介作用。②受欢迎儿童的正向教养和自我效能感水平最高,而问题儿童的负向教养和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受欢迎儿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对237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取语文、数学考试期中、期末成绩的均分做学业成绩的指标,比较其与EMBU因子的相关。结果:男生FSS1、MSS1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929,-3.987;P<0.01);FSS2、FSS5、MSS3、MSS4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913,2.997,3.976,3.578;P<0.05)。 FSS1、MSS1因子分与儿童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0.01),FSS2、FSS3、FSS5、FSS6、MSS3、MSS4因子分与儿童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有较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修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Betr?ffende Uppfostran for Children,简称EMBU-C)。方法:使用EMBU-C对1461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文版EMBU-C包括情感温暖、焦虑性教养、拒绝和过度保护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父母拒绝、焦虑性教养以及过度保护维度与儿童焦虑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和焦虑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得分与儿童焦虑量表各维度得分不具有相关性或具有低相关。EMBU-C的四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51-0.86之间,分半信度在0.57-0.89之间,重测信度在0.62-0.76之间。结论:经本研究修订后的中文版EMBU-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我国研究者今后开展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简便、适用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父亲婚姻满意度、积极情绪表达、教养压力对教养投入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21名4岁~12岁儿童的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家庭情绪表达、教养压力和教养投入进行了调查。结果:(1)婚姻满意对教养投入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积极情绪表达在婚姻满意与教养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教养压力分别调节婚姻满意对教养投入的直接效应阶段和积极情绪表达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即教养压力相对更低时,婚姻满意对教养投入和积极情绪表达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结论:积极情绪表达和教养压力在婚姻满意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中起到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新乡医学院杨世昌博士主编的《家庭教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2月份出版。本书分为12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教养对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