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汉代张仲景所著,其所用的药物度量衡量制是汉制,与现代的度量衡制有很大差异.后世一些医家认为仲景方的剂量相对过大,为此提出了汉代存在"神农秤""大小秤"之说.笔者从汉至唐代的度量衡沿变情况、仲景方药物重量与煎煮水的比例及汉代方药煎煮法与现代煎煮法的有效率方面比较分析,认为汉代当时不存在"神农秤""大小秤",该观点不能做为仲景方的剂量折算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黄芪具有以下特点:1)黄芪的临床用量范围为10~24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黄芪,如黄芪发挥其补中益气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脾肿大、肝癌、胰癌肿、复发性口腔炎时,其用量为20~100 g;发挥其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肝硬变胸水、糖尿病肾病、老年夜尿频多时,其用量为30~90 g。3)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黄芪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补中益气时常配伍党参、白术、甘草等;利水消肿时常配伍益母草、茯苓、车前子、车前草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名老中医及"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临床应用白芍经验及用量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白芍临床用量范围为5~12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白芍,如白芍发挥其调和营卫的功效,用于治疗表证、鼻炎、非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时,其用量为6~30 g,发挥其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胃脘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痹症时,其用量为5~120 g。(3)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白芍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调和营卫时常配伍桂枝、防风、甘草等;缓急止痛时常配伍赤芍、甘草、乌头、附子、桂枝等。(4)白芍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少,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偶见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细辛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细辛的临床用量范围为0.03~200 g,常用量是3~15 g,丸、散剂中细辛的临床用量范围为0.5~1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细辛,如细辛发挥温肺化饮、解表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部积液、心包炎、冠心病时,其用量为0.9~45 g;发挥温阳解表、通络泄浊的功效,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时,其用量为3~30 g。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细辛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温肺化饮、解表散寒时常配伍麻黄、干姜、五味子等;温阳解表、通络泄浊时常配伍附子、丹参、黄芪等。临床运用细辛正常剂量下(汤剂1~3 g,散剂每次0.5~1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煎服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5.
附子在经方中使用频次较多,汤剂中其用量最小为1枚,最大为3枚,作为经方之峻药,附子剂量对方剂整体功效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以附子剂量为参照,梳理经方中的附子剂,比较分析不同剂量附子的功效差异,发现仲景用附子遵循一定规律,即“小量走里,中量表里兼行,大量走表”原则。理清附子在经方中的量效关系,对加深药物理解和临床应用附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知母自汉代至今两千多年的临床剂量特点,为知母临床应用选择安全、合理、有效的剂量提供文献依据。方法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采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并建立各朝代知母临床用量数据库,统计知母在不同朝代出现的频次、最常用剂量、常用剂量范围上限、常用剂量范围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以及平均用量,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发现,汉唐时期知母临床用量较大且用量范围较广,最大量可达82.8g。自宋代推行煮散之后,知母临床用量显著下降,但仍有大剂应用的医家。至现当代,知母的临床用量多限于药典所规定的范围,但也有超药典用量应用的报道,使得知母的临床应用长期以来呈现大小剂量并存的现象。结论知母大剂量应用(≥30g)常见于白虎汤及其类方,主要用于瘟疫、温疟等急性热病的治疗,而通过辨证小剂量应用知母(≤6g)也会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另外,汉唐时期知母常用于治疗痹证及水湿肿满等证,而此功效在宋代之后则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7.
整理历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黄芩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为3~45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如发挥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治疗高热、痤疮、2型糖尿病、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为3~45 g;发挥清热安胎的功效,治疗滑胎、胎动不安为10~12 g。3)根据其治疗疾病的不同,黄芩配伍不同中药,并发挥不同功效:如清肺止咳常配伍桑白皮、荆芥、浙贝母、射干等,清热泻火解毒常配伍柴胡、大黄、黄连、黄柏、栀子等,清热安胎常配伍白术、当归。  相似文献   

8.
生石膏性味辛甘寒,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之功效,用量一般为9~10g,40~180g 即为大剂量,著名老中医郭克明在五十年代应用大剂量生石膏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获显著疗效,有力地佐证了重剂生石膏在热证中的临床价值。笔者通过反复观察,确信大剂量生石膏的退热功效,现举1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方剂的药用剂量 ,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 ,药用剂量不可忽视 ,特别是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 ,因其配伍严密 ,用药精当 ,其用量考究 ,如用之不当 ,便会失去经方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 ,证实经方用量远较现高校教材之剂量为大。现探讨如下。1 量变则功效异 纵观《伤寒杂病论》113方 ,除极少数方剂未注明剂量外 ,几乎每方有药 ,每药有其量 ,且煎服调理非常详细。由此可见 ,仲景对药物剂量之重视。以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为例 ,因其药物用量的变化 ,主治功效亦异了。四逆汤用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 ,甘…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证用药,非常重视药味与剂量的关系,及在治疗中所产生的作用。清·王清任曰:“药味要紧,分两更要紧。”日人渡边熙也指出:“汉药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药量。”可见,正确地使用剂量,以保证方药功效,是中医治病的关键之一。兹结合笔者学习心得和体会,略谈以下三个方面一、组方原则与剂量学习和掌握中医的组方原则,是合理使用剂量的依据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病之谓君,佐  相似文献   

11.
郑发祥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83-1183
<正>中医临证用药,非常重视药味与剂量的关系,及在治疗中 所产生的作用。清·王清任曰:“药味要紧,分两更要紧”。日·人 渡边熙也指出:汉药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药量。可见正确地 使用剂量,以保证方药的功效,是中医治病的关键之一。兹结合 笔者学习心得体会,略谈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傅延龄  张林  陈丽名 《中医杂志》2014,(14):1230-1233
目的总结桂枝从汉代至今两千多年的临床用量特点,为桂枝临床用量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从汉代至今桂枝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将含桂枝方剂的方名、总药量、桂枝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含桂枝方剂中桂枝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果整个汉唐宋时期,桂枝的用量范围很大,平均用量均在20g以上;金元以后桂枝用量逐渐减少;至明清以后,由于温病学说盛行,桂枝作为一味辛温药物,其平均用量和最常用量都处于一个低剂量范围,但仍有一些医家在治疗某些病例时应用大剂量的桂枝,最大用量达298.4g。结论桂枝超大剂量使用,发汗解肌力量较强,可治疗风寒表虚感冒久不能解者;大剂量主要用于温经通脉。  相似文献   

13.
分析柴胡在《傅青主女科》中的功效及其剂量应用,总结出柴胡配伍补血药,养血舒肝;配伍补气药,升阳举陷;配伍理气药,疏肝行气。归纳出柴胡小剂量升清,中剂量疏肝,且治疗妇科病用量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及用药经验,总结出党参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为3.75~30 g。2)根据临床疾病、证型选择党参配伍及最佳剂量,发挥健脾气功效时,常用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胃痛、胃下垂等)、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心衰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等),用量多为3.75~30 g;发挥补益肺气功效时,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鼻炎、细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巩膜炎、口腔溃疡等,用量多为10~30 g;发挥养血生津功效时,常治疗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女性阴痿等)、顽固性便秘、老年痴呆等,用量多为10~30 g。3)根据临床治疗疾病的不同,配伍相应中药,如健脾气常配伍白术、黄芪、茯苓,益肺气常配伍百合、生地、麦冬等,养血生津常配伍当归、川芎、大枣等。  相似文献   

15.
柴胡一药,又称"芘胡",频繁出现于诸多方剂之中,颇受医者青睐,然而从诸多古籍文献中可以发现,柴胡应用虽多,但不同医家,所书不同专著、不同方剂中柴胡剂量的应用、作用的功效却不尽相同,相应炮制品的选用也各有差异。通过对此总结、分类,确立了柴胡的不同用量类别,确定了古今用量之间的关联,梳理了不同剂量发挥出的不同功效及其相应的应用,并以临床应用、实验药理佐证。从量效角度剖析柴胡,从而得出小剂量柴胡行升举阳气之功,中剂量行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功,大剂量行和解少阳、解表退热之功,过量久服有"耗气伤阴"之嫌的结论。强调了量效关系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在临床中应用此味药提供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16.
麻黄为常用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疾病的复杂多样性,原有中药功效剂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中医各家拓宽了中药的功效用量及其运用范围。对麻黄的功效用量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探讨,不仅可以促进中药基础理论的发展,还可以为临床拓展应用本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医处方,法度谨严,同一方剂,药物加减,剂量多少,作用迥异,因此,一个方剂是否有效。除了具有严格的组成配伍外,尚与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系。清代王清任说:“药味要紧,份两更要紧,”日人渡边熙说:“汉药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药量,”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之用量,堪为后世楷模,其中有严格的原则性和规律性。以《伤寒论》的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为例,两方半夏、黄芩、人参、黄连、大枣用药相同,不同的则是甘草的用量:前者用量是三两,后者是二两,二方皆用于误下之痞证,但甘草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中药配伍中药物功效发挥的因素和规律,认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最重要和直接的有:一、药物环境。多功效的单味中药,其功效的发挥受到配伍的药物所形成的药物环境的影响。二、剂量环境。配伍中不单只考虑到其单味药物的剂量,更要注意各药物用量之间的比例。三、机体状态。因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机体的状态常常决定着药物作用的发挥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整理历代医家文献,总结知母临床用量及配伍特点如下。1)临床用量范围为6~90 g。2)结合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知母的最佳剂量。如用于治疗以阳明热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为30~90 g,若要发挥较好的降糖功效,须达30~60 g;而若用于清虚热、养阴、生津以治疗内科杂病时,知母用量可在6~30 g。3)所治疗疾病不同,知母的配伍不同。如清解阳明热毒时常配伍石膏,降糖时常配伍赤芍、桑叶、黄连等;若用于滋阴清虚热则配伍黄柏、青蒿、鳖甲等。  相似文献   

20.
"药对"是两味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在同一方剂中应用并产生相应的功用,而同一药对在方剂中用量不同所产生的功用也有差异。本文以桂枝、白芍药对为例,探讨该药对因药物配伍用量的变化而起到不同的主治功效,为进一步阐释方剂量效关系的科学内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