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红花中的单体有效成分。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观察HSYA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炎症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的抑制作用。于缺血后3、 6、 12和24 h取大脑皮层。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核及胞浆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及胞浆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水平表达;Trans AM试剂盒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RT-PCR检测炎性因子TNF-α、 IL-1β、 IL-6和IL-10转录水平表达。结果表明,大鼠脑缺血后多次静脉注射HSYA(10 mg·kg-1),能显著抑制p65核转位以及IκB-α的磷酸化,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并降低促炎因子TNF-α、 IL-1β和IL-6 mRNA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 mRNA表达水平。提示HSYA的抗脑缺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信号途径中NF-κB激活及炎性因子转录水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艾拉莫德(T-614)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前炎症反应因子TNFα基因表达、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R8383经T-614(13.4,26.7及53.4 μmol·L-1)处理,LPS刺激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NFα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T-614对LPS诱导的NR8383细胞TNF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上调有显著抑制作用,对NF-κB的转录活性也有抑制作用。结论 T-614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NR8383的NF-κB活性而降低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抗炎药物对HEK293细胞NF-κB活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殷红  白金叶  程桂芳 《药学学报》2005,40(6):513-517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炎药物对内源性和TNFα诱导的NF-κB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法检测细胞内NF-κB活化水平,MTT法测定细胞增殖,PI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一定浓度的美洛昔康和地塞米松能够明显降低HEK293细胞内源性和10 ng·mL-1 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1×10-9 mol·L-1氢化考的松分别明显增加和降低这两种活化,而吲哚美辛对内源性活化无明显影响。4种药物对HEK293细胞增殖均无明显作用。地塞米松单独或联合TNFα、吲哚美辛联合TNFα能够引起细胞凋亡。结论不同类型的抗炎药物对内源性和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影响不同。提示NF-κB活化调节可能成为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双苯氟嗪抑制FasL分子表达的基因转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双苯氟嗪对Fas配体分子表达抑制的基因转录机制的影响。通过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所有实验动物缺血15 min, 再灌注72 h。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 假手术组、 缺血再灌注组、 双苯氟嗪组及环孢素A组。药物干预于再灌注后2 h内给药, 每日1次, 连续3 d。双苯氟嗪按20 mg·kg-1灌胃给药, 环孢素A 10 mg·kg-1腹腔注射。应用蛋白质印迹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技术检测海马CA I区Fas配体(FasL)、 转录因子NFATc、 I-κB-α、 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以及测定FasL分子启动子远端及FasL分子启动子近端NFAT FasL-DNA结合活性。结果表明, 双苯氟嗪明显降低FasL、 NFATc的蛋白表达并显著减少FasL分子启动子远端及FasL分子启动子近端NFAT结合位点的NFAT-DNA结合活性。各组之间I-κB-α蛋白表达无显著区别。未观察到各组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由此可见, 双苯氟嗪通过降低转录因子NFATc的FasL分子的基因转录功能, 从而抑制FasL分子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NFATc及NF-κB在钙神经素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和EMSA分子生物学技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sA明显减低I/R组Fas配体和NFATc的蛋白表达;对照组、I/R组和CsA处理组I-κB-α蛋白表达无显著区别;未观察到对照组、I/R组和CsA处理组有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CsA明显减低I/R组Fas配体启动子远端和Fas配体启动子近端NFAT结合位点的NFAT-DNA结合活性(P<0.01)。结论转录因子NFATc参与钙神经素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CD95配体分子的转录表达;NF-κB可能未参与钙神经素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抗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全脑缺血15 min再灌注3 d,再灌注开始后给予双苯氟嗪(20,40和80 mg·kg-1,ig)。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as及Fas配体的分子定位,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Fas,Fas配体,caspase 10 p20,caspase 8,I-κB-αp-I-κB-α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双苯氟嗪明显降低海马CA1区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及Fas,Fas配体,caspase 10 p20蛋白表达(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20和40 mg·kg-1组,r=0.92,P<0.01);显著降低Fas及Fas配体mRNA表达(P<0.01);caspase 8和I-κB-α蛋白表达在给药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未能检测出p-I-κB-α蛋白表达。结论双苯氟嗪通过抑制CD95分子启动的死亡信号转导通路发挥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这一作用与转录因子NF-κB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杜仲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前以杜仲提取物不同剂量连续ig给药14 d,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杜仲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症状,脑梗死范围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TNF-α、IL-1β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杜仲提取物可显著改善脑梗死范围(P<0.05),下调海马TNF-α、IL-1β及iNOS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杜仲提取物可下调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及iNOS mRNA的表达产生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Exendin-4(Ex-4)在氧化损伤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培养的MIN6胰岛β细胞,通过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V-PI染色流式技术测定凋亡率,Griess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iNOS蛋白、胞浆及胞核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Ex-4可抑制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β细胞凋亡,Ex-4(100 nmol·L-1)预处理较单独t-BHP处理,其凋亡率减少约67%(P<0.001)。Ex-4同时减少NO水平的增高,并抑制t-BHP诱导的β细胞NF-κBp65活化及iNOS蛋白表达水平。Ex-4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NF-κB活化、胞浆iNOS表达来抑制NO水平,最终减轻氧化损伤诱导的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1区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加丹红注射液组(丹红注射液组)、缺血再灌注加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1 h再灌注模型,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开始时丹红注射液组、依帕司他组分别按2 mL·kg-1、20 μg·kg-1在0,24,48 h尾静脉注射给药,72 h后处死大鼠取材。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考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病理形态变化、AR的阳性细胞指数以及AR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给药72 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较多,分布排列紊乱,且AR的阳性细胞数表达增多(P<0.05),Western blot显示AR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红注射液组和依帕司他组神经元细胞凋亡减少,分布排列更整齐;丹红注射液组AR的阳性指数降低(P<0.05),且Western blot显示AR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大鼠海马CA1区AR的表达。丹红注射液对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于明艳  刘新泳 《药学学报》2007,42(10):1007-1012
在病毒复制循环过程中,HIV-1的转录是其中的关键步骤,可作为HIV-1治疗的新靶点。在此过程涉及的所有因子中,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HIV-1转录过程中重要的诱导剂。NF-κB通过与HIV-1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增强子区的连接来激活HIV-1的转录。许多化合物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抑制HIV-1的转录。本文综述了NF-κB对HIV-1转录过程的调节及当前NF-κ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霞敏  曾繁典 《药学学报》2004,39(6):419-423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β-七叶皂苷钠15,30,60 mg·kg-1po,7 d,末次给药1 h后制备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测定大脑缺血区及非缺血区皮层及海马中SOD,GSH-Px,CAT和Na+-K+-ATPase的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β-七叶皂苷钠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β-七叶皂苷钠组的大鼠MCAO再灌注后,其脑内SOD,GSH-Px及ATPase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而MDA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丽蓉  罗勇 《药学学报》2008,43(4):366-370
本研究探讨丁基苯酞抗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及其机制。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建立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R),采用MTT法、酶学检查、免疫组化、RT-PCR等观察丁基苯酞(各浓度组)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在氧糖剥夺4 h/复氧8 h时丁基苯酞各浓度组可增加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和减少神经元LDH(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可显著降低神经元表达iNOS mRNA(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和NF-κB(核因子κB) p65蛋白(增加)。不同剂量丁基苯酞(100、 10、 1和0.1 μmol·L-1)在增加细胞活力、减少LDH释放及降低神经元表达iNOS mRNA等方面,高浓度的作用强于低浓度,且丁基苯酞100 μmol·L-1组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 100 μmol·L-1组差异显著。在OGD 4 h/R 8 h时丁基苯酞可能抑制iNOSmRNA的表达及NF-κB的活化,从而有效保护氧糖剥夺/复氧中损伤的大脑皮质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丙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方法,造成大鼠脑缺血90min ,随后再灌注4 5min。结果:没食子酸丙酯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提高SOD、CAT和GSH-Px活性,保护Na+ ,K+-ATP酶活性。结论:没食子酸丙酯可通过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观察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发生和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丹酚酸B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作用环节。研究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给药,用BrdU法观察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和侧脑室下层(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发生的变化;尼氏体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平衡杆法观察肢体功能恢复。结果显示,缺血后再灌注7 d,模型组SGZ和SVZ的BrdU细胞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5),丹酚酸B(10 mg·kg-1)显著增加SGZ和SVZ的BrdU细胞数目(P<0.01 vs模型组);缺血再灌注14 d,模型动物缺血侧海马CA1区和皮层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丹酚酸B(10 mg·kg-1)明显改善神经细胞损伤(P<0.01 vs模型组);同时,丹酚酸B(10 mg·kg-1)明显促进缺血动物肢体功能恢复。以上结果表明,丹酚酸B能够增加脑缺血大鼠SVZ和SGZ的BrdU细胞数目,改善缺血区神经细胞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示促进神经发生是丹酚酸B改善脑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盐酸千金藤素逆转EAC/ADR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盐酸千金藤素对艾氏腹水癌耐药细胞株EAC/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与核因子κB(NF-κB)的关系,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观察盐酸千金藤素体外和体内逆转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Dot-ELISA法检测细胞核NF-κB水平及药物作用后的变化。结果盐酸千金藤素体外能逆转EAC/ADR细胞的耐药性,逆转倍数为13倍;体内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为75.37%;并能降低EAC/ADR细胞中NF-κB的持续性活性及化疗药物对其的激活。结论盐酸千金藤素具有逆转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黄酮类羟乙葛根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利用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羟乙葛根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组织细胞凋亡及p5 3表达的影响。结果羟乙葛根素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学改变 ,减轻细胞凋亡的程度 ,抑制p5 3的表达。结论羟乙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羟乙葛根素抗细胞凋亡 ,抑制p5 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银杏内酯B对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比色法测定小鼠慢性肉芽肿气囊模型血管生成指数,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气囊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白介素-1β(IL-1β)含量;L929生物测定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IL-1β和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模型小鼠的血管指数,与病理观察结果相符;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IL-1和TNF-α的分泌;能显著抑制PMA诱导的U937细胞IL-1β和TNF-α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银杏内酯B能抑制小鼠慢性炎症性血管生成模型的血管生成,能抑制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转录及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γ-羟基丁酸受体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受体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选用GHB受体选择性激动剂NCS-356和特异性拮抗剂NCS-382作为工具药,采用改良的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 h后,动物进行Longa法行为功能评分;再灌注24 h后,部分动物用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部分动物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侧大脑皮质中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Isc/R组大鼠行为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GMP和NO含量、tNOS及i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NCS-356 160 μg·kg-1(N1)、NCS-356 320 μg·kg-1(N2)、 NCS-356 640 μg·kg-1(N3)和尼莫地平600 μg·kg-1(Nim)组的上述各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低于Isc/R组,而NCS-382 640 μg·kg-1+NCS-356 640 μg·kg-1 (NCS-382+N3)组则能显著对抗N3组的作用。激动GHB受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减少NO及cGM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严乐勤  魏尔清  沈建中  沈波 《药学学报》2002,37(12):922-926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原代神经元的缺糖/缺氧(OGD)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损伤的潜在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海马脑片OGD以无葡萄糖的人工脑脊液中通95% N2+5% CO2诱导。通过测定TTC染色后形成的红色产物来分析脑片活性。结果氟哌啶醇(1和10 μmol·L-1)抑制OGD损伤,抑制率分别为17.7%和25%,而D2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无此作用。NMDA也能显著降低海马脑片及原代神经元的活性,而氟哌啶醇可抑制这一损伤作用。结论氟哌啶醇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OGD和原代神经元NMDA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热休克蛋白质(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芩苷组(50,100和200 mg·kg-1)以及尼莫地平0.4 mg·kg-1组。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以及RT-PCR等方法,观察黄芩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促进HSP70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结论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芩苷促进HSP70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