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卢丹  刘金平  赵轶卓  陈帅  李平亚 《中草药》2010,41(5):700-703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提取、萃取及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1H-NMR、13C-NMR、HMQC和HMBC)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双-(4-羟基苯基)-1,4,6-庚三烯-3-酮(1)、1,7-双-(4-羟基苯基)-4,6-庚二烯-3-酮(2)、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反式-1,2-二苯乙烯(3)、山柰酚(4)、芦丁(5)、4-羟基苯乙醇-4-O-β-D-吡喃葡糖苷(6)、3,4-二羟基苯甲酸(7)、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8)、对羟基苯甲酸(9)、对羟基苯乙酸(10)、儿茶酚(11)、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2)。结论化合物1、3、5、6、9、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4、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的地上部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应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背三七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紫云英苷(2)、烟花苷(3)、山柰酚-3,7-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5-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4-羟基-5-羟甲基-γ-丁内酯(6)、β-谷甾醇葡萄糖苷-6′-O-十七烷酸酯(7)、β-谷甾醇(8)、豆甾醇(9)、胡萝卜苷(10)、正二十烷(11)。结论化合物4~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7,(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法同时测定玉簪花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玉簪花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ilipse Plus-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350 nm;柱温30℃;体积流量0.4 mL/min。结果山柰酚、山柰酚-7-O-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分别在0.08~2.5、0.16~5.0、3.75~1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4%~102.9%,RSD 1.2%~2.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玉簪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nio.系薯蓣科薯蓣属植物[1]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又称穿山龙、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常山等[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北部、江西(庐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3],现代已作为甾体激素药物和抗冠心病皂苷类药物的重要工业原料[4]。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了穿龙薯蓣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系统研究穿龙薯蓣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从穿龙薯蓣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及测定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结果穿龙薯蓣皂苷是重要的合成药物原料,临床应用广泛,用超临界C01萃取薯蓣皂苷元提取率高,无溶剂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快速、准确。结论 穿龙薯蓣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穿龙薯蓣中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娜夏  韩英梅  张士俊 《中草药》2011,42(4):652-655
目的为进一步寻找穿龙薯蓣Dioseorea nipponica抗血栓活性成分,对其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方法采用正相、反相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根据MS、NMR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1)、薯蓣皂苷元-3-O-β-D-葡萄糖苷(2)、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苷(4)、薯蓣皂苷(5)、纤细皂苷(6)、伪原薯蓣皂苷(7)、26-O-β-D-葡萄糖基-3β,26-二醇-25(R)-Δ5,20(22)-二烯-呋甾-3-O-[α-L-鼠李糖基(1→2)]-O-β-D-葡萄糖苷(8)、26-O-β-D-葡萄糖基-3β,26-二醇-25(R)-Δ5,20(22)-二烯-呋甾-3-O-[α-L-鼠李糖基(1→4)]-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3、4及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大鼠静脉旁路血栓形成试验表明,化合物2和5显示出一定的抗血栓活性。  相似文献   

7.
RP-HPLC法测定黄山药和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铁杰  刘中博  文琪珺  陈晓辉  李军  毕开顺 《中药材》2005,28(12):1074-1075
采用RP-HPLC法测定薯蓣属植物黄山药、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色谱柱为XterraTMODS(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55: 4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可与其他主要成分分离,线性范围为2.0~16.0 μg(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7%(n=9).并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全国10个地区22个批次的黄山药、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中华补血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宽 《中草药》2011,42(2):230-233
目的研究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萃取、制备薄层、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1)、甘露醇(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没食子酸乙酯(7)、山柰酚(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9)、(+)-儿茶素(10)、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11)。结论化合物4、6、7、10、11为首次从中华补血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穿龙薯蓣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毅  张黎明  王书军  高文远 《中草药》2008,39(7):1007-1010
目的 为了充分了解穿龙薯蓣,通过多种分析方法对穿龙薯蓣淀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布拉班德粘度仪.结果 通过与木薯、马铃薯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比较,穿龙薯蓣淀粉显示了相对较小、椭圆形,大小不均匀的颗粒.晶体类型显示为C型.含直链淀粉为26.3%.凝胶化温度最高,其焓值介于马铃薯与木薯.根据布拉班德图谱得知穿龙薯蓣淀粉具有较低的黏度峰值、较高的回生值和较低的衰退值.结论 穿龙薯蓣淀粉与其他相关植物的块茎类淀粉来源不同,物理化学性质也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汝梅  潘立卫  韦建华  钟振国 《中草药》2014,45(19):2757-2761
目的 研究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等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绞股蓝全草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月桂酸(1)、β-谷甾醇(2)、3,5,3′-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3)、邻二苯酚(4)、3′-O-甲基花旗松素(5)、槲皮素(6)、鼠李素(7)、α-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8)、3,4-二羟基苯甲酸(9)、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鼠李糖(11)、丙二酸(12)、β-乙氧基芸香糖苷(13)、芦丁(14)、商陆苷(15)、人参皂苷Rb1(16)、胡萝卜苷(17)。结论化合物1、3~5、7、9、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莛子藨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泽青  苏艳芳  黄雄  周家莉  马雪姣 《中草药》2016,47(12):2089-2094
目的研究莛子藨Triosteum pinnatifid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综合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莛子藨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包括2个单萜二糖苷:(E)-(6S)-8-[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oct-2-eno-1,3"-lactone(1)、urceolide(2)和8个酚类化合物:2,3-二氢穗花杉双黄酮(3)、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原儿茶酸(6)、没食子酸乙酯(7)、tachioside(8)、icariside F2(9)、icariside E4(10)。结论除化合物2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结构中的阿拉伯糖应更正为~1C_4式的α-L-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12.
飞机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智  冯玉龙  许又凯 《中草药》2012,43(10):1896-1900
目的 研究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MCI柱、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飞机草素(1)、山柰酚(2)、山柰酚-4'-甲基醚(3)、槲皮素(4)、五桠果素(5)、异鼠李素(6)、木犀草素-4'-甲基醚(7)、3,4’-二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8)、野黄芩素四甲醚(9)、金合欢素(10)、异樱花素(11)、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烷酮(12)、5,6,7,4’-四甲氧基黄烷酮(13)、二氢山柰素(14)、香橙素-7,4’-二甲醚(15)、柚皮素-7,4’-二甲醚(16)、5,6,7-三羟基-4’-甲氧基黄烷酮(17)、5,6,7,3’,4’-五甲氧基黄烷酮(18)、正十六碳酸α-甘油酯(19)、β-谷甾醇(20).结论 化合物6~9、16~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林建斌  赵立春  郭建忠  刘力  况燚  杨胜祥 《中草药》2016,47(11):1841-1844
目的研究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荞麦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醛(3)、3,4-二羟基苯甲酸(4)、琥珀酸(5)、咖啡酸(6)、咖啡酸甲酯(7)、木犀草素(8)、苜蓿素(9)、槲皮素(10)、afzelin A(11)、2α,3β,29-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2)、yarumic acid(13)和3α-hydroxy-urs-12,15-dien(14)。结论化合物2、3和6~9为首次从金荞麦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4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晏通  丁林芬  程彬  谢章巧  宋流东  吴兴德 《中草药》2018,49(8):1767-1772
目的研究白斑枪刀药Hypoestes phyllostachy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斑枪刀药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6R,7E)-3-羟基-大柱烷-4,7-二烯-9-酮(1)、(3S)-3-羟基-β-紫罗兰酮(2)、(3S,5R,6S,7E)-3-羟基-5,6-环氧-大柱烷-7-烯-9-酮(3)、蚱蜢酮(4)、vomifoliol(5)、(+)-dehydrovomifoliol(6)、黑麦草内酯(7)、2,6-二甲基-2E,7-辛二烯-1,6-二醇(8)、bifurcanol(9)、(12S)-hydroxygeranylgeraniol(10)、nectandrin B(11)、N-反式阿魏酰酪氨(12)、丁香乙酮(13)、丹皮酚(14)、香草醛(15)、脱氢姜酮(16)、邻羟基苄醇(17)、(2E)-4-羟基-2-己烯酸(1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狭叶金粟兰Chloranthus angustifoliu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狭叶金粟兰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乙酰氧基2,3,4,5-四羟基-5-对甲氧基苯基戊烷(1)、(E)-5-(4-甲氧基苯基)-4-烯-1,2,3-三羟基戊醇(2)、异嗪皮啶(3)、(-)-二氢脱氢二松柏醇(4)、(±)-赤式-愈创木酚基甘油-4'-二氢松柏醇醚(5)、(-)-rosiridol(6)、(4S)-对薄荷烯4,7-二醇(7)、地芰普内酯(8)。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金粟兰戊醇和金粟兰烯醇,化合物3~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东北铁线莲地上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王威  刘小红  高华  张英华  李相成  范美玲  董方言 《中草药》2014,45(17):2440-2446
目的研究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东北铁线莲地上部位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松脂醇(1)、(+)-松脂醇(2)、(-)-表丁香树脂醇(3)、(+)-梣皮树脂醇(4)、(+)-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6)、(+)-表丁香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7)、罗汉松脂素(8)、(+)-珍珠花环木脂素(9)、(+)-异落叶松脂素(10)、(7R,8R)-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1)、(7R,8S)-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2)、(7S,8R)-二氢脱氢双松柏醇(13)、木犀草素(14)、3″-O-(2′′′-甲基丁酰基)异当药苷(15)、2″-O-(2′′′-甲基丁酰基)异当药苷(16)、6″-O-(2′′′-甲基丁酰基)异当药苷(1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地上部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4、7~9、11、12、15~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甘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周彪  万传星 《中草药》2016,47(1):21-25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2-hydroxy-3-methylbut-3-enyl)-4′,5,7-trihydroxy-dihydroflavanone(1)、乔松素(2)、sigmoidin B(3)、licoflavanone(4)、6-异戊烯基柚皮素(5)、短叶松素(6)、高良姜素(7)、染料木素(8)、红车轴草素(9)、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10)、芦丁(11)、α,α′-dihydro-3,5,3′-trihydroxy-4′-methoxy-5′-isopentenyl-stilbene(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羟甘草黄烷酮;化合物3、6、7和9是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葛雯  陈建伟  李祥  李金枝  蔡红蝶  陶倩  罗益远  陈宏降 《中草药》2023,54(11):3417-3423
目的 研究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硅胶、ODS、MCIGel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从三白草地上部分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甲基-1,4-二(3,4,5-三甲氧基苯基)-1,4-丁二酮(1)、asperphenamate(2)、rel-(7S,8S,7’R,8’R)-3,3’,4,4’,5,5’-六甲氧基-7-O-7’,8.8’-木脂素(3)、常春藤皂苷元(4)、schisandlignans C(5)、樟叶素(6)、4-羟基-5-甲基己烷-5-内酯(7)、异黑麦草内酯(8)、perseal B(9)、myrisfragransin(10)、heteroplexisolide E(11)、curcasinlignan C(1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黑麦草内酯(14)和三白草二萜E(15)。结论 化合物15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除化合物3、6、13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花益母草Leonurus macranth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花益母草地上部分70%丙酮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1)、(+)-1-羟基丁香脂素(2)、rayalinol(3)、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 ether(4)、(7R,7′R,7″S,8S,8′S,8″S)-3′,4″-dihydroxy-3,5,4′,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5)、(7R,7′R,7″S,8S,8′S,8″S)-4′,5″-dihydroxy-3,5,3′,4″-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6)、芫花素(7)、3′-羟基芫花素(8)、圣草酚(9)、异莨菪亭(10)、对香豆酸(11)、咖啡酸甲酯(12)、反式-阿魏酸(13)、丁香醛(14)、香草酸(15)、oct-1-en-3-ylβ-glucopyranoside(16)、5-羟基-2-吡咯烷酮(17)、pterolactam(18)和烟酰胺(19)。结论化合物1~6和9~19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大花益母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 20、MCI、半制备HPLC进行成分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东北茶藨子95%乙醇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3)、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基-7-O-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5)、山柰酚-3,7-二-O-α-L-二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β-D-半乳糖基-7-O-α-L-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9)、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10)、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α-L-鼠李糖苷(11)、杨梅素-3,7-二-O-α-L-二鼠李糖苷(12)、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7-O-β-D-半乳糖苷(13)、对羟基苯甲酸(14)、原儿茶酸(15)、香草酸(16)、pleoside(17)、丁香酸葡萄糖苷(18)、juniperoside(19)、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乙酯(20)、菜豆酸(21)、脱落酸(22)、jasminoside E(23)、conocarpan(24)、豆甾-4-烯-3,6-二酮(25)、豆甾-4-烯-3-酮(26)、24-ethylcholesta-4,24(28)Z-lien-3-one(27)。结论化合物20可能为人工产物,其余化合物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