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诊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8年8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19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1995年前诊治的12例中有5例死亡,1995年后行不同长度肠切除术+外周抗凝治疗及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7例病人的存活。结论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诊治,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持续给予溶栓治疗是一具有诊断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 1992年 7月~ 1999年 6月间收治的 10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结果  10例中术前明确诊断 4例。 10例均行手术治疗 ,证实其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9例 ,肠系膜下静脉血栓形成 1例。行肠切除术9例 ,单纯探查术 1例。治愈 6例 ,死亡 4例。结论 该病病因复杂 ,诊断困难 ,预后较差。只有提高认识 ,早期诊断 ,及时正确施治 ,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穆如颖  王悦明 《腹部外科》2000,13(6):370-371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 7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 ,并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7例全部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 ;术前确诊 1例 ,误诊 6例 ;痊愈 3例 ,2例出现短肠综合征 ,2例死亡。结论 该病无特异表现 ,误诊率高。彩色超声多普勒和CT检查阳性率高。早期行坏死肠段及相应肠系膜切除和有效的术后抗凝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重点扫查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探讨超声诊断价值。结果: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24例患者中,发生于门静脉左支5例,右支3例,左支伴主干5例,右支伴主干4例,主干3例,肠系膜上静脉1例,脾静脉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准确反映血栓部位、梗阻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田志龙 《腹部外科》2001,14(2):96-97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 1月~ 2 0 0 0年 8月收治的 8例患者诊治资料。结果  6例痊愈 ,2例死亡。结论 脾切除术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彩色超声、CT、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该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手术及持续有效地抗凝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初步诊断,入院后经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确诊后行抗凝治疗,2例因症状加重而行剖腹探查术。1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出院后给予个体化抗凝治疗。结论:影像学对于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至关重要;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策略。方法选取2002年至2016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诊断并治疗的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人39例,统计病人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39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为49岁,中位病史为10 d。8例病人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1例合并肺栓塞;8例病人有门静脉高压病史,2例接受过脾切断流手术。39例病人中单纯抗凝10例,介入治疗13例,介入联合手术8例,手术治疗8例,其中单纯抗凝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介入治疗主要采取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和经皮经肝肠系膜上静脉取栓溶栓,介入治疗和肠切除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5 d(1~36 d)。16例手术病人均行小肠切除,一期吻合13例,3例行造瘘。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症状体征不典型,及早诊断,并根据病情做出合适的治疗选择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手术者10例,8例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2例行坏死肠管切除0281期造瘘。其余10例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结果:18例治愈,2例术后死于并发症。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无腹膜炎体征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有腹膜炎体征或肠已坏死者,应即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进行准确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21例ASMVT的诊断方法.结果:21例行X线腹平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5例可见"僵袢征";21例行腹部彩超检查,4例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其余17例报告有不同程度的腹水;18例行CT检查,9例发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3例可见"假瘤征";18例纤维蛋白原和D一二聚体增高;15例血小板增高;腹穿16例,抽出血性液体8例,阴性8例.结论: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并应用腹部彩超、X线腹平片和腹部CT动态追踪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可提高ASMVT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血栓形成是指门静脉或属支血栓形成,其临床结局不尽相同,取决于血栓形成的诱因,血栓的部位和范围.本文报告5例门静脉血栓形成,均为腹部CT和超声检查时意外发现.病例1因怀疑腹腔脓肿行腹部CT检查,发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采用抗生素和抗凝治疗,痊愈出院,感染和血栓的原因不详.例2是急性阑尾炎手术后怀疑腹腔脓肿,CT检查见肝内,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并扩展到肠系膜上静脉,超声检查结果与CT一致;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出院诊断化脓性门  相似文献   

1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肠系膜梗死难于确诊,应与其它原因的肠梗死鉴别。临床所见和术中表现典型。多数作者强调动脉造影对确定肠系膜梗死病源学以及动脉梗塞部位的重要性。然而,动脉造影一般不能确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且难以与非梗塞性梗死相鉴别。已证实对比加强CT扫描有用于确定门静脉血栓形成或门脉海棉状血管瘤,并作为诊断静脉性肠系膜梗死有价值和无损伤性检查方法。本文报道4例经对比加强CT诊断的肠系膜梗死,CT可用做术前(病例1和2)、术中(病例3)或保守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2.
肠系膜血管性疾病包括扩张性、狭窄性血管病及闭塞性血管病两类。前者主要指肠系膜上动脉瘤(SMAA),表现为因瘤体引起的压迫或破裂,以及分支血管的栓塞,进而导致肠管病变;后者主要指肠系膜上动脉或静脉的狭窄或闭塞,表现为慢性和急性小肠的缺血性改变。慢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CMI)主要包括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慢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AMI)主要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NOMI)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由于腹腔内脏循环存在广泛的解剖学沟通,肠系膜上血管缺血的转归不仅与病变形式、部位、诊断与治疗有关,还与腹腔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门一体静脉之间彼此沟通有密切的关系。多种因素决定肠系膜血管缺血的后果,可呈现肠道功能异常、黏膜坏死或肠梗死、坏疽。不同形式的肠系膜血管性疾病在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治疗学等多个方面存在极其复杂的共性和个性,本文仅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状况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6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有9例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7例为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性疾患,其中1例同时存在肠系膜静脉以及动脉的闭塞.腹部X线以及B超检查对于该病诊断敏感性较低,而增强CT扫描则有较高敏感性.手术治疗1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3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增强CT检查对于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早期诊断、积极的抗凝治疗、适时的手术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合并肠坏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收治的12例SMVT合并肠坏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有9例均明确诊断,3例剖腹探查术中证实。出院前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CT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复查,未见新的血栓形成,血管通畅。平均住院时间14~20 d。2例患者术后继发短肠综合征,无手术死亡及再次手术。全部患者得到随访,随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结论 SMVT合并肠坏死早期及时诊断和围手术期治疗的规范化处理,可避免再手术或形成继发性短肠综合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肠坏死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89年 ̄1993年收治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6例,其中包括急性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形成2例。本组病例无1例术前诊断是该病。6例均发生小肠广泛坏死,其中1例除小肠尚有盲肠、升结肠坏死。本组病例治愈3例,术后复发2例,死亡1例。SMA血栓形成的病因常见动脉硬化血液高凝状态。本组1例病人有动脉硬化以及近一周脑血栓形成病史,另一例为恶性胸腺瘤术后心源性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31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分别做了坏死小肠切除及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或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肠系膜上静脉溶栓治疗,分析2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适应证.结果 外科手术治疗9例,其中6例术后痊愈,3例因消化道出血无法抗凝、溶栓,术后仍有腹胀,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残留;介入治疗22例中有17例术后72h内症状明显改善,其余症状改善时间为术后5~7d.2例置管溶栓过程中并发少量消化道出血,终止溶栓治疗;1例置管溶栓48 h后腹痛症状加重,中转开腹手术.本组随访25例(81%),随访时间5 ~35个月,平均(19±5)个月.20例无腹胀、腹痛,3例有饱食后腹部胀满感.结论 合理选择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治疗适应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肠系膜上静脉溶栓是一种操作简单、风险较小、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cutemesentericvascularocclusion,AMVO)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14例AMVO,对其临床特征、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例AMVO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mesentericar-teryembolism,SMAE)8例(57.1%),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cveinthrombosis,SMVT)4例(28.6%),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carterythrombosis,SMAT)2例(14.3%)。8例SMAE术前确诊2例,均手术治愈。4例SMVT确诊2例,介入治疗1例,手术3例,全部治愈。2例SMAT均手术治疗,术中明确诊断,均治愈。结论对可疑AMVO病例应尽早进行彩超、CTA、MRA或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介入治疗,积极剖腹探查,果断切除坏死肠管行一期吻合,术中取栓、术后抗凝溶栓及支持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8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14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6例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3例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4例 ,非血管阻塞性急性肠缺血 1例 ,均经病理证实。 10例有与腹部体征不相符的剧烈腹痛 ,6例存在慢性肠缺血表现。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确诊 1例 ,CT确诊 2例 ,11例为术中发现。 14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均行溶栓、抗凝治疗 ,9例治愈 ,5例死亡。结论 ①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血栓等病史伴与腹部不相符的剧烈腹痛是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重要临床特征 ;②选择性动脉造影和CT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③血管的再管化、必要的肠切除和术前、后抗凝及溶栓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 ;④出现慢性肠缺血表现时 ,预防性抗凝可能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Գ�ϵĤѪ�ܱ���24�����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7年8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24例AMVO,对其临床特征、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4例AMVO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AE)9例(37.5%),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13例(54.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AT)2例(8.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91.7%)。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肠系膜血管造影(100%)。9例MAE确诊7例。保守治疗3例,急诊手术6例。治愈5例,死亡4例。13例MVT确诊10例。保守治疗7例。介入治疗2例,手术4例。全部治愈。2例MAT均确诊,介入与手术治疗各1例,均治愈。结论 肠坏死发生前早期诊断、积极行介入治疗与剖腹探查为主的外科治疗是提高AMVO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7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和术中所见、病理等。结果7例患者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肠系膜静脉部分栓塞,均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CT与血管造影较为敏感。对高度怀疑本病或有腹膜炎体征者,应立即剖腹探查,切除坏死肠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