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85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63例,良恶性之比为1∶2.9。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癌(22例)、恶性间质瘤(20例)、淋巴瘤(16例)等,恶性肿瘤的直径大于良性肿瘤。隐性失血、脐周隐痛与腹部包块是小肠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亦是其早期诊断的警示信号。小肠肿瘤的术前确诊率为41.2%(35/85),空肠肿瘤确诊率51.4%(19/37),回肠33.3%(16/48)。22例良性肿瘤行局部或肠段切除;63例恶性肿瘤中,32例行肿瘤根治、转移病灶切除,26例行姑息性切除或减瘤荷手术,5例行短路手术。本组恶性肿瘤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3%、47.8%、33.8%。结论:B超、CT结合内窥镜检查是小肠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术中冰冻、肿瘤大小有助于小肠肿瘤性质的判断,争取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脾肿瘤3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38例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碑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行CT检查,38例行超声检查,19例行上消化道造影。38例中的原发性脾良性肿瘤均行脾切除术,23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22例行脾切除术,1例活检。术后病理类型:良性占位性病变14例,恶性24例,恶性肿瘤术后3年存活率58.3%(14/24),5年25%(6/24)。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诊断方法,强调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中心结合化疗、放疗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74年-1999年收治的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不包括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小肠性肿瘤6例中5例为平滑肌瘤,1例为腺瘤;恶性肿瘤36例,其中恶性淋巴瘤17例(47.2%),腺癌11例(30.6%),平滑肌肉瘤6例(16.7%),类癌1例(2.8%),神经纤维肉瘤1例(2.85)。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内镜和消化道钡餐是主要诊断手段。50%的恶性病例在手术时已有远处转移,仅18例(50%)根治性切除。36例获随访。小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47.3%。远处转移和肿瘤大小对生态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手段,对无远处转移后应争取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36例,误诊52例,误诊率为59.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66例(75.0%)、肠梗阻56例(63.6%)、腹部肿块51例(58.0%)及大便隐血或便血48例(54.5%)。病理类型:腺癌49例(55.7%),平滑肌肉瘤22例(25.0%),淋巴瘤12例(13.6%),脂肪肉瘤5例(5.7%)。病变部位依次为:空肠36例(40.9%),回肠34例(38.6%),十二指肠18例(20.5%)。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为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①要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高度警惕性,全面掌握和分析临床资料;②对40岁以上有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贫血、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腹部肿块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B超、CT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等,可提高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③不能排除小肠恶性肿瘤时,应及时剖腹探查,以免延误诊断治疗;④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小肠肿瘤(附5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3年至1999年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5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21例(36.8%),恶性肿瘤36例(63.2%);行根治性切除46例,局部切除6例,捷径手术加活检5例。手术近期死亡例,其余56例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辅助检查,是确诊本病,减少误诊的重要措施,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39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20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65.5%。本组均手术治疗,19例良性肿瘤均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6例,捷径手术5例。术后近期死亡1例,其余均出院。恶性肿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28.6%,9.5%。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容易误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和BUS,CT及胶囊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2004年4月~2008年6月,共19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我科接受诊断及治疗,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7~64岁(40.7±12.1岁)。术前临床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整切除肿瘤3例,部分切除1例,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1例,开胸探查取活组织检查5例;9例(47.4%)患者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9~15d(10±7d),均顺利出院。术后发生心包积液2例,发热1例,均经对症治疗治愈。术后病理检查: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血管内皮肉瘤8例。随访14例(73.7%),随访时间1~38个月,死亡14例(73.7%),死于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失访5例(26.3%)。结论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心脏肿瘤2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Han JS  An J  Yan DM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87-89
目的 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肿瘤218例(94.0%),其中左房黏液瘤200例(86.2%);恶性肿瘤14例(6.0%)。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202例(87.1%)。230例手术,其中完整切除223例,局部切除2例(左心室恶性间皮瘤),5例(均为恶性肿瘤)仅行活检。瘤体为实性的5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肺动脉瓣黏液瘤行肺动脉瓣置换术,5例行经股动脉取瘤栓术。结果术前死亡2例。术中死亡3例。术后随访6个月~24年185例(81.5%),其中良性肿瘤174例、恶性肿瘤11例;死亡21例,其中良性肿瘤10例(因良性肿瘤死亡6例,其他原因死亡4例),恶性肿瘤11例,3例复发(良性1例、恶性2例),其余恢复良好。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中左房黏液瘤最常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悸、气短。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45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2000年间收治的4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有乳头周围区癌29例(64%),乳头下部癌10例(22%),乳头上部癌6例(13%)。纤维十指肠镜的确诊率为71%(15/21)。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节段性肠切除术2例,单纯癌肿切除术3例,胃肠、胆肠吻合术12例,剖腹探查术4例,手术切除率为63%。行脂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24%,行胃肠、胆肠吻合术患者均于术后6-15个月死亡,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行剖腹探查术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以乳头周围区癌多见。能获得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远期生存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高小儿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率,以获得早期治疗。方法 对2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小肠原发性肿瘤良性15例。恶性13例。恶性肿瘤以淋巴肉瘤为主(92.3%)。术前仅4例确诊(10.7%),24例术中及术后获得诊断。其中继发性肠套叠而急诊手术16例(64.9%)。良性肿瘤除1例十二指肠血管瘤大出血放弃治疗外,14例全部治愈。恶性肿瘤13例术后虽化疗放疗等治疗,经随访目前仅3例存活1~8年。余分别在2个月至2年内死亡。结论 小儿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常以肠套叠为首发疾病,确诊常在术中及术后获得,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仅确诊21例,余均误诊,误诊率达7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发生胰瘘1例,病人于术后11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本病少见,容易误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BUS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左心房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左心房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左心房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1例,限期手术12例;左心房恶性肿瘤完整切除7例(53.8%),大部分切除3例(23.0%),因广泛浸润转移仅做活检2例(15.4%),同种异体心脏移植1例(7.7%)。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类型为间叶肉瘤5例,平滑肌肉瘤2例,粘液瘤恶变2例,血管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血管周围细胞瘤各1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3~65个月;死亡9例(69.2%),均在3个月至6年内死于复发或转移;2例失访。结论外科手术仍然是原发性左心房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不但切除了肿瘤组织,而且解除由肿瘤堵塞等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但远期效果仍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9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95例原发小肠恶性肿瘤中以腺癌最常见,其次为问质瘤、淋巴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本组根治性(R0)切除率为61.1%(58/95),术前诊断率为61.1%(58/95),随访3~5年,平均存活期(32±15.7)个月。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CT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外科手术仍是唯一可获治愈的手段,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7年来收治并经过手术及病理确诊的65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25例(38.5%),空肠16例(24.6%),回肠24例(36.9%),其中恶性肿瘤47例(72.3%),良性18例(27.7%)。本组常见症状为腹痛(70.7%),消化道出血(46.2%)和腹部肿块(13.8%)。术前误诊率为36.9%,其中空回肠肿瘤误诊率为59.5%。65例均手术治疗,手术后死亡2例。随访恶性肿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42.1%,20.3%。结论 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术前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怀疑本病可能;对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项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应加以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睾丸丧失。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7例青春期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发病6小时内就诊23例,6~24小时39例,24小时以上5例。本组彩超检查53例;手术治疗63例,非手术治疗4例。并分析其确诊、误诊及睾丸挽救率。结果:首诊确诊率72%(48/67),误诊率28%(19/67)。误诊病种包括附睾-睾丸炎52%(10/19),鞘膜积液16%(3/19),腹股沟疝16%(3/19),输尿管结石11%(2/19),睾丸血肿5%(1/19)。67例中,外科干预63例,均为鞘膜内360°~1 080°扭转,其中发病6小时内手术探查19例,睾丸挽救率84%(16/19);6小时以上手术探查44例,睾丸挽救率23%(10/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睾丸中位扭转角度540°)。挽救及健侧睾丸行阴囊肉膜下固定术。切除睾丸病理检查结果为出血坏死性改变。非手术治疗4例中,2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就诊睾丸已萎缩,1例自发缓解。挽救睾丸26例,其中16例随访6~18个月,睾丸萎缩11例。结论:精索扭转误诊率较高,青春期突发阴囊剧痛首先要考虑精索扭转的可能。彩超为一线检查方法。扭转程度及缺血时间是影响睾丸结局的重要因素,及时手术探查可降低睾丸切除率。因此,早期确诊和治疗是避免睾丸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小肠出血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小肠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5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除出血表现外,62.9%(22/35)不伴其他症状,85.7%(30/35)不伴腹部阳性体征。35例均伴有贫血,其中急性大出血4例,慢性显性出血29例,慢性隐性出血2例。入院时血红蛋白中位数67g/L(30~108g/L)。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11.4%)。小肠肿瘤占37.1%(13/35),其次为小肠憩室31.4%(11/35),小肠炎症22.9%(8/35),血管疾病8.6%(3/35)。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外科手术治疗(28例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其中开腹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14例。术中肠镜7例。结论小肠出血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小肠炎症是小肠出血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为最后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类型痔病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回顾性分析各种痔病107例,其中内痔52例,外痔29例,混合痔26例,比较3种痔病的误诊率及其误诊的疾病。结果显示,内、外痔及混合痔的误诊率分别是32.7%(17例)、17.2%(5例)和19.2%(5例);3者主要误诊疾病分别是:低位早期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脱垂(内痔);肛裂、直肠肛门炎性病变、肛缘良性肿瘤(外痔);直肠脱垂、肛门性病、低位直肠肿瘤(混合痔)。结果表明,痔病须与7种常见肛门直肠疾病仔细鉴别,痔病中内痔最容易误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症状重叠、缺少相关实验室检查和直肠镜检应用率低。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1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9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类型以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神经鞘膜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出血、贫血、腹块、黄疸、消瘦、肠梗阻等。术前诊断符合率22.2%。术前误诊率为77.8%,多误诊为其他肖化系统疾病及盆腔疾病。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神经鞘膜瘤为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易导致延误诊断,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结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主要位于盲肠和升结肠,分别为31例(58.5%)和13例(24.5%);术前11例(20.8%)经内镜活检确诊,术前误诊率79.2%。手术切除46例(86.8%)。随访47例,平均8.5年,总5年生存率为34.1%。结论剖腹探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手术切除加术后化放疗的综合治疗措施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