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口是为了使肠内容物或尿液排出体外,而将肠道或输尿管经腹壁的人造间隙放置于体外的方法。但这会导致腹腔内脏器经人造间隙穿出腹腔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称之为造口旁疝。相关的造口旁疝有结肠造口旁疝、回肠造口旁疝、空肠造口旁疝、尿道造口旁疝。造口旁疝通常存在两种情况:肠造口滑动性疝和造口旁疝,而绝大部分发生的是造口旁疝,是造口手术后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早期发生率约1%,晚期则高达10%~50%。  相似文献   

2.
肠造口疝的无张力修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造口是为了使肠内容物或尿液排出体外.而将肠道或输尿管经腹壁的人造间隙放置于体外的方法。但这会导致腹腔内脏器经人造间隙穿出腹腔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被称之为造口疝。相关的造口疝有结肠造口疝、回肠造口疝、空肠造口疝、尿道造口疝。肠造口疝通常存在两种情况:肠造口滑动性疝和肠造口旁疝,而绝大部分发生的是肠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手术后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正>造口旁疝是腹壁疝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于术后腹腔内容物通过肠造口造成的腹壁缺损,进而形成的一种腹部异常突起[1]。有研究显示[2],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5%~10%,回肠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3%,随着时间的延长,Miles手术造口旁疝的发生率高达10%~50%,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4.
结肠造口旁疝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0年至1999年收治的34例结肠造口术后出现结肠造口旁疝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结肠造口术后出现结肠造口旁疝16例,占7.3%,其中5例合并肠梗阻;另有18例为外院术后发生的结肠造口旁疝。临床表现为结肠造口周围肿块或结肠造口处渐有肠管脱出,均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结肠造口旁疝是结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方式不当有关,为避免疝嵌顿发生,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造口旁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口旁疝是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腹腔内器官或组织从造口旁的组织薄弱、缺损处突出而形成的疝,是各种造口手术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5%~10%,回肠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3%~10%^[1]。有人认为,只要造口长期存在,迟早会发生造口旁疝。  相似文献   

6.
造口旁疝的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造口旁疝是指与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由各种原因使小肠或结肠经造口侧方脱出所致,多发生于术后两年内。其发生率占全部病例的10%左右犤1犦,仅次于造口脱垂。根据造口肠段的不同分为结肠和回肠造口,其中结肠造口旁疝发生率为5%~10%,回肠造口旁疝发生率为3%~10%犤2犦。根据造口目的不同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肠造口,暂时性肠造口多在术后1年内闭合,造口旁疝的发生率较低;永久性肠造口随着时间的延长,其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有人报道永久性肠造口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36%~48%犤3犦。对于典型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文献有详尽的描述,而对于…  相似文献   

7.
造口旁疝是一类特殊的切口疝,它主要由结肠造口或者回肠造口部位发展而成的疝.据不同文献报道,造口旁疝在肠造口术后发生率可以达到50%[1-4],目前是肠造口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患者都无需再次手术治疗,约20%~3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肠梗阻、急性疝嵌顿史、巨大的造口疝形成,其他包括非手术治疗的失败,无法维持造口周围的密封导致难以处理的皮炎、持续的疼痛及疝影响到造口护理.造口旁疝的手术疗效、术后复发率均高于其他切口疝,目前仍然是疝病治疗中的难点,疝与腹壁外科医生以及普外科医生都在尝试各种方法预防和治疗造口旁疝,本文将其预防和治疗进展做一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口旁疝是指病人接受造口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腹腔内组织和器官突出于结肠、空肠或尿道等造口周围的人造通道中所形成的肿物。是各种造口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造口手术的10%-25%.在Miles和Hartmann手术中发病率更是高达30%~50%。术后一旦发生造口旁疝往往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病人自身的疏忽,使得疝囊及其内容物不断增大。从而直接影响到造口装置的密封性;同时绝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皮肤刺激、局部胀痛及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降低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造口旁疝是一种与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根据造口肠段的不同分为结肠和回肠造口,是肠造口术后很常见的并发症[1],仅次于造口术后肠脱垂[2].典型腹壁切口疝的诊治,各种文献均有详尽介绍,而对于造口旁疝的大部分文献是小系列和回顾性的,没有一个确定性的、前瞻性的和随机的研究.这就造成对于造口旁疝的外科治疗尚无特定或成型的方案,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仍较高.所以外科医生必须重视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及丰富自己的临床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肠造口旁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由各种原因使小肠或结肠经造口侧方脱出所致,是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两年内,国内报道发病率为3%-10%左右忙0,国外报道为10%~36%,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生率5%~10%,回肠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3%-10%,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造口旁疝(parastomal hernia)是造口手术后最常见的延迟性并发症。这类造口手术主要是结肠造口术和回肠造口术。一般而言出现筋膜关闭不全时,则会出现造口旁疝。而该病实际的发病率,因其定义、随访时间以及诊断方式的不同而难以确定,一般报道的发病率为10%-50%[1-3]。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基于人工材料的手术修补。现存的术式多样,大体上分为开放式手术、腹腔镜以及“杂交”技术(hybrid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2.
结肠造口旁疝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保肛技术广泛应用,结肠造口比以往任何时候减少了许多,但它还是结直肠外科经常选用的术式.目前由Mile手术而进行的永久性造口只占直肠癌手术的10%左右,其他多为临时性造口.由造口产生的并发症很多,其中造口疝是一种不能自愈的一种并发症. 临床一般将造口疝分为二种类型:一类为结肠套叠性脱出,根据脱出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单纯性脱出和嵌顿性脱出两种,这种情况较多发生于回肠和横结肠造口,原因是近侧肠管比较游离,发生于乙状结肠相对较少,尤其是腹膜外造口者;另一类则是在造口肠管与腹壁筋膜肌肉环之间薄弱间隙向外疝出,有完整的疝囊,这就是所谓的造口旁疝,疝出的内容可以是造口近侧的结肠,也可以是其他的腹腔内容.引起结肠造口旁疝的原因很多,如腹壁造口处开孔过大、太松,腹壁筋膜肌肉薄弱,术后经常咳嗽、便秘引发的腹内高压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腹壁与结肠的连接不够致密和造口处腹壁筋膜肌肉环对抗腹内张力的缺陷,几乎所有的造口旁疝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腹壁筋膜肌肉环的扩大,因此如何防止在术后腹壁筋膜肌肉环的张力性扩大是造口手术所要考虑的.在一百多年的结肠造口史上,有许多学者为减少造口并发症而不断尝试改良造口方法,诸如磁性装置造口术、聚硅酮环造口术、结肠平滑肌移植造口术等,绝大多数因操作或用材复杂,不能推广,或因并发症更多而被淘汰,但这些探索还是为后人提供了不少经验和启示.为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目前在以下方面已有一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正>造口旁疝是腹部各类造口手术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回肠造口旁疝发病率约28%,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达48%[1]。近年,由于腹腔镜切口疝补片修补手术的成功,腹腔镜技术开始用于治疗造  相似文献   

14.
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治疗结肠造口旁疝术后复发率高;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术治疗回肠造口旁疝效果较好;腹腔镜Lap-re-Do修补术较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修补效果更好。对于疝囊较小、较早期的结肠造口旁疝、回肠造口旁疝及回肠代膀胱的造口旁疝,全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法修补术可作为选择术式之一;而对于更多的结肠造口旁疝,腹腔镜Lap-re-Do修补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防粘连补片对结肠造口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切除加末端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8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末端结肠造口术,处理组患者在传统末端结肠造口术的基础上加用防粘连补片固定于造口周围。评价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造口旁疝发生情况和分型,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周围疼痛程度和造口孔洞面积。结果在术后12个月内,处理组的Ⅰ型与Ⅲ型造口旁疝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Ⅱ型与Ⅳ型造口旁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与对照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出血、脱垂、狭窄、回缩和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12个月的造口周围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个月造口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对照组患者造口孔面积显著大于处理组(P0.05)。结论回结肠末端造口术中应用防粘连补片可以降低术后早期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造口相关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造口旁疝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造口旁疝是指腹腔内容物在造口过程中形成的腹壁缺损异常突出。作为肠造口、特别是永久性结肠造口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口旁疝具有发生率高、伴随症状多、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复发率高等特点,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对医务人员而言,造口旁疝的处理也往往存在一定挑战。因此,做好造口旁疝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部分患可出现末端结肠坏疽、造口结肠旁内疝、造口狭窄、粘膜脱出或结肠断端缩进腹腔等并发症。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医学院Bumin等设计了一种结肠造口新技术。具体步骤如下:近断端结肠末端双层关闭。  相似文献   

18.
正造口旁疝是腹部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结肠直肠手术量的增加,越来越多造口旁疝病人出现在疝外科医师面前[1]。造口旁疝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严重者出现嵌顿、绞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2]。手术是唯一治愈方式。相较其他腹壁疝而言,造口旁疝不仅要解决腹腔内容物移位的问题,还要保证造口肠管排便功能正常。术后高复发率为难以解决的重点之一,对许多疝外科医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因此,国内、外开展大量修补时机、术式、补片类型、补片使用方法等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1908年Miles施行第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直肠癌手术(Miles术)以来,世界各地有关造口并发症的报道显示其总发生率高达21%~71%。为了防止造口旁疝的发生,对结肠造口术的改进,一直是外科医生探索的课题。本文作者采用将造口处腹膜拖至造口真皮层缝合固定,使外翻的腹膜与造口结肠的浆膜层容易粘连愈合,减少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及造口旁感染的发生率。手术方式的设计有科学性,有新意。但对肥胖、腹壁很厚的患者,要将造口的腹膜拖至真皮层缝合不太可能。另外,作者这一改进的结肠造口术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结肠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如因造口周围肌肉的萎缩,或因造口周围肌肉向远离造口方向的收缩致造口肠壁周围肌肉的间隙不断增宽等。用补片预防Miles术后人造肛旁疝的发生,是当前外科医生普遍认为较好的方法。随着各种新型补片的出现,手术方法也将不断更新,关于预防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工作,还需要外科界同僚共同努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行经腹直肌乙状结肠造口对减少术后结肠造口旁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茂名市高州中医院行直肠癌Miles手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膜内结肠造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腹直肌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术进行治疗,观察二组患者周围炎、结肠旁疝、造口回缩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造口结肠旁疝(4.1%)、周围炎(2.0%)、造口回缩(2.0%)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4%、14.3%、18.4%),二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乙状结肠造口术具有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