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苏省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0年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011年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原则,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传染源控制与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并打造了敏感而高效的监测体系,加强了新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有效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于2017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本文对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防治历程及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0年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011年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原则,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传染源控制与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并打造了敏感而高效的监测体系,加强了新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有效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于2017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本文对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防治历程及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态势及趋势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1 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至1995年,已有5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至2003年,未控制流行的尚有7个省、110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水位难以控制的江湖洲滩地区和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环境复杂的大山区.但全国人、畜血吸虫感染及钉螺分布与防治初期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地区已达到传播阻断或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荆门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市共有流行县(市、区)6个,流行乡(镇)42个,流行村294个,人口数44.08万人。累计血吸虫病人74975例,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13499.15hm2。经过50年防治,先后有3个县(市、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3个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但近年来,荆门市的血吸虫病流行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下一步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分类统计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结果 目前云南省达到传播控制和阻断标准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分别为7个和11个,其中传播阻断地区5年以上查不到螺的地区有5个。传播控制地区流行村数、人口数、耕牛数和有螺面积,分别占全省流行地区的80.94%、83.72%、79.32%和82.00%,血吸虫病传染源尚未彻底消除。 结论 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应继续清除残留的传染源,防止疫情回升;传播阻断地区应防止传染源输入,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6.
1992年开始的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制订了以流行程度作为采用不同防治措施的依据,即在高度流行区实施群体化疗,中、低度流行区对不同人群采用选择性化疗。本文就安徽省5年来执行世行贷款血防项目不同化疗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基本情况安徽省位于北纬29°41′~34°38′、东径124°54′~119°37′之间。人口5056.39万。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于长江沿岸的湖沼地区和江南山区,共有40个县(市、区)。除其中8个县(市、区)已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外,余均为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  相似文献   

7.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21  
1 防治工作进展1 .1 流行区的变化 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1 2个省 (市、区 )的 41 8个县 (市、区 )。经过 5 0多年的有效防治 ,至 2 0 0 1年 ,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 5个省 (市、区 )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在 41 8个流行县 (市、区 )中 ,已有 2 4 7个县 (市、区 )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有 63个县(市、区 )控制了传播 ;尚有 1 0 8个县 (市、区 )及 5 7个县级农场未能控制传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 5个省湖区及四川、云南省山区。1 .2 病人数变化 我国建国初期推算有 1 1 0 0万血…  相似文献   

8.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 ,5 0多年来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有力地保障了疫区人民的健康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简述如下 :1 防治工作进展1.1 流行区的变化 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12省 (市、区 )的 4 2 6县 (市、区 ) ,经过 5 0余年的有效防治 ,至 2 0 0 2年 ,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等 5省 (区、市 )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在 4 2 6流行县 (市、区 )中 ,已有 2 5 2县(市、区 )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有 6 4县 (市、区 )控制了传播。尚有 110县 (市、区 )未能控制传播 ,主要分布在湖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优化组合的回顾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危害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和疫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历经50余年积极防治,成就卓著。截至2005年底,已有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和上海5个省(市、自治区)及263个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64个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疑似血吸虫病疫报制度探讨与输入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有11个县(市、区),82个乡镇,902个行政村曾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114.81万.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156 185例(其中晚期病人3 637例),病牛10 248万头,钉螺面积7 642.9万m2,是浙江省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市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全市于199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995年转入巩固监测阶段,全市疫情稳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自疫区务工人员大量涌入,输入性传染源时有发现.部分县区仍有钉螺,且有螺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传阻)前后的疫情变化规律,为今后修订传阻标准以及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9个省17个血吸虫病传阻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记录各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传控)前10年和以后各年(截止2008年或2009年)疫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分析、比较达标前后不同流行类型和地区的各疫情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达传阻后,各类型疫区人群感染率均降至最低水平,少部分湖沼型和山丘型疫区分别在传阻后4年和9年有小幅上升,但均〈1%。湖沼型和水网型疫区活螺密度较高、变化较大,山丘型则较低并在传阻前后4年间降至最低;湖沼型疫区感染性钉螺时有发现,水网型和山丘型疫区则分别在达传阻后6年和10年发现有感染性钉螺复现。17个调查县从传控至传阻所历时间平均为17年。疫情非回升县达传阻前无感染性钉螺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71±1.10)年,其中湖沼型疫区为(3.80±1.43)年。结论达传阻后人群感染水平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疫情回升主要表现在螺情回升。感染性钉螺可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包括传染源控制等防治工作成效以及流行与传播危险程度的综合指标,持续而有效地控制感染性钉螺,是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传阻的基础。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条件下,可将连续5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作为传阻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血吸虫病流行区达到传播控制 (传控)、 传播阻断 (传阻) 前、 后螺情与病情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选择浙江省秀洲区 (水网型)、 诸暨市 (山丘型) 为调查县。采取回顾性调查 方法, 搜集整理达到传控前10年至2008年的疫情资料, 分析各县螺情、 病情变化趋势及规律。结果 结果 秀洲区和诸暨市在 达到传控标准之前, 人畜病情和螺情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且血吸虫人群感染率、 家畜感染率与钉螺面积均呈正相关关 系 (r人=0.764, P<0.01, r畜=0.709, P<0.01; r人=0.775, P<0.01, r畜=0.676, P<0.01)。达到传阻标准后有残存钉螺复现, 未 查到本地病人、 畜和感染性钉螺, 但查到7例输入性传染源。结论 结论 浙江省达到血吸虫病传阻标准以来疫情稳定; 但有 残存钉螺和外来传染源输入。血防监测巩固工作的重点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告并分析 2015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与近年的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04年以来的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9个市、51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其中23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8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15年,全省共血检176.5万人,发现阳性24 537人,粪检24.4万人,发现粪检阳性10人;共报告晚期血吸虫病5 684例,未发现本地感染的急感病例,推算病人数为8 904人。流行区牛存栏35 542头,共检查牛17 408头,发现粪检阳性11头,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0.07%。全省现有钉螺面积27 144hm2,其中复现钉螺面积39.17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04年以来,全省人感染率、牛感染率、急感病人发病率和感染性钉螺分布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较2004年分别下降了84.3%、97.0%、100%和100%,有螺面积则在2.71亿m2与3.10亿m2间徘徊波动。 结论  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需要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2004~2015年南京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效果,为制订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4~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4年以来,全市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钉螺面积由2004年的4 700.25hm2下降至2015年的    1 713.88hm2,降幅达63.54%。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显著,2009年至今,南京市均未查到阳性螺点。人群DDIA阳性率由2004年的4.04%降为2015年的0.88%,未发生急感病例。2008年以来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例(2012年除外)2006年以来未查到病畜。截至2015年,全市11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县中7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4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结论  通过实施钉螺控制和传染源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防控效果显著,顺利完成血吸虫病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本文通报了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4年底,全省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24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9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省共有流行村5 450个,流行村总人口996.26万人;2014年全省推算血吸虫病人数34 455人,比2013年减少34.58%;查出粪检阳性病人4 509人,比2013年减少54.99%;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例;全省疫区耕牛存栏数73 392头,未发现粪检阳性病牛;全省现有钉螺面积76 165.12hm2,比2013年减少320.58hm2;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环境及新发现钉螺环境。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要达到《湖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2014-2018年)》目标仍有很大压力,应继续加强防治和监测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2~2015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特征,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2~2015年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 结果  到2015年,我省全部达到全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其中15个市(区、县、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湖南省血吸虫病人数、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数分别由2002年的20.64万人、197例减少到2015年的2.79万人、0例,分别下降了86.48%、100%;我省血吸虫感染病牛数从2002年的3 901头下降至2015年的285头,下降了92.69%;实际有螺面积2003年有所回升,2015年为175 953.31 hm2。 结论  2002~2015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防治钉螺扩散和急性血吸虫病仍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9年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1992-2000年湖南省实话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防治成果。方法 疫区以行政村为单位,按居民感染率分为高、中、低三层,针对不同的层次,相应地采用吡喹酮人、畜化疗为主,辅以健康教育及环改灭螺防治策略;每年选择50个不同层次流行村为流动疾病监测点,进行疝情监测。结果 项目开始时全省35个流行县(市、区、农场)、471个流行乡,至2000年,先后有8个县(农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有25个县、300个乡(镇)达到传播控制标准;高度流行村由762个,减少到271个,中度流行村由1728个,减少到1053个,低度流行村由1447个,增加到2716个;居民感染率由11.59%下降至5.64%。结论 项目的实施使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有较大幅度降低,取得了预期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报了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457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 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15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 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四川、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及湖南等7个省已达到 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总人口2.52亿人;共有29 980个流行村,总人口6 861.30万 人。全国453个流行县(市、区)中,343个(占75.72%)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10个(占24.28%)达到传播控制标 准。2015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77 194例,较2014年的115 614例减少了33.23%;全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现存 晚期血吸虫病人30 843例。2015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8 736 036 例,共发现粪检阳性3 606 例,较2014 年的8 270例减少了56.40%。2015年全国共有19 965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5 609个村查出钉螺,占调查总数 的28.09%;共新查出31个有螺村;共查螺593 572.66 hm2,查出有螺面积173 462.50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666.04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879 373头,共检查耕牛526 062头,发现粪检阳性耕牛315头。 2015年,全国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70 438例,扩大化疗2 449 696人次;治疗病牛318头,扩大化疗耕牛483 213头次;开展 药物灭螺总面积144 305.52 hm2,实际药物灭螺69 221.57 hm2,环境改造灭螺4 572.06 hm2。2015年全国457个国家级血 吸虫病监测点居民和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05%和0.04%,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国已达 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部分新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仍需加大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 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