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枢——本输篇》说:“肺合大阳,大阳者传导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清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也”其中“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一句历代医家各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2.
《灵枢》“故将两藏”辨析《灵枢·本输篇》论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时说:“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对于“故将两藏”之意,历代医家注释不同。有言“肾将膀胱与三焦两藏”,有言“肾将肺与三焦两藏”。三焦为六腑之一,“两藏”不应包括三焦为是。这里“少阳”是...  相似文献   

3.
《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者”。对于“少阳属肾,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一句,历代医家各有见解,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 1.三焦统率肾肺 如南京中医学院《内经辑要》说:“少阳三焦和肾相联系,肾又上连于肺,所以说它  相似文献   

4.
蒋燕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9):398-398
浅析“肾将两脏”蒋燕北京中医学院中基教研室(北京100029)肾将两脏,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相似文献   

5.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对于这节经文,历代注家见解悉同,而以王冰所注最具有代表性:“居下内空,故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閟隐不通。”这是说膀胱气化而排小便,气化不及则小便困难。至清代唐容川所著《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对前人的见解提出异议。他认为,“气化则能出焉,此指汗出,非指小便”,并从脏象经络的角度提出两点论证:(一)“肺为水之上源,上源清则下源自清;脾为水之堤防,堤防利,则水道利;肾又为水之主,肾气行,则水行也。”认为肺、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人体生化模式的科学构划与创见,笔者曾撰文略加阐发[1],但仍觉未能尽意,更应论及的是三脏一腑联结的生化模式,为充实拙文之不足,阐述如下。  前已言及[1],津液的代谢过程是脾、肺、肾三脏通力合作所完成的,而脾、肺、肾都是独立的脏器,只有通过三焦将脾肺肾三脏联结成统一而协调的严密系统方能完成津液的代谢。那么,三焦又是怎样联系三脏并合作的呢?《灵枢本输篇》说:“肾合膀胱……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属膀胱。”此处的少阳即指三焦。三焦既属肾又属膀胱,因而肾合膀胱是由三焦联系起来的。肾又是如何连于肺呢?因…  相似文献   

7.
历代《黄帝内经》的注释者,对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矣”一句,均认为仅指膀胱功能而言。如王冰注:“位当孤府,故谓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闷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灵枢经》曰肾上连肺,故将两脏、膀胱是孤之府,则此谓也”。  相似文献   

8.
遗尿与不禁,证相似而实有异。《医宗金鉴》谓:“不知而尿出谓之遗尿,知而不能固谓之不禁”。《素问·宣明五气论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之不藏也”。可见,遗尿不禁当责之膀胱。膀胱之所以不约,在于肾之阳虚。肾主二阴,肾  相似文献   

9.
丁跃玲 《四川中医》2009,27(4):32-33
水气病的形成原因复杂,涉及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功能失调,《金匮·水气病》云:“……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揭示了少阳与小便不利及水气病的密切关系。笔者通过研习经典,认为“少阳脉卑”在理论上体现了《内经》少阳属肾说,强调少阳在水气病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示疏利少阳是治疗水气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临床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历代医家为之阐发与注释者,不乏其人,然见解各异。笔者经临床多年医疗实践,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比类取象”,确定“肝左”、“肺右”,从而把肝、木、春、东方、左位;肺、金、秋、西方、右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二是以“脏腑气化”、确定“肝左”、“肺右”。“肝生于左”是言肝木生发之气藏于左;“肺藏于右”是言肺的清肃之气藏于右。正如明代医家马莳云:“肝象木,木主东方,故肝生于左;肺象金,金主西方,故肺藏于右,虽其形为五脏华盖,而其用则在于右也。肝为少阳,阳主于左,故曰生;肺为太阴,阴主于藏,故曰藏。”这就阐明“肝生于左”是肝气之作用表现在左;“肺藏于右”是肺气之作用表现在右,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基于此,笔者临床多年运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说,对某些疑难杂症进行辨证论治,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治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太素》起源初探林亿在校正《素問》序中說:“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其实,上善为《太素》撰注,不但是时期应在唐而非在隋,(在江苏中医第8期拙作中已說明)同时他也没有做编纂工作。第一,就《太素》本书的上善注文中可以看到,《太素》早就成书,而且不止一种本子。例如卷八《經脈病解》“秋气始至,微霜始下”注云:“有本作露”;又如卷九《十五絡脈》“手心主之别……取之两筋间”注云:“检明堂經两筋間下有別走少阳之言,此  相似文献   

12.
《内经》提出膀胱为“津液之府”,认为膀胱有“藏津液”的功能。但在医学界中,对于膀胱是否具有“藏津液”的功能,其意见尚有分歧。今就这一问题,略书管见,以就正于识者。一、膀胱有“藏津液”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本输》说:“膀胱者,津液之府也。”明确指出了膀胱具有藏津液的功能。唐·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说:“膀胱者,津液之府,号水曹,掾名玉海,重九两二铢,左回叠积,上下纵广九寸,受津液九升九合。”明·张介宾《类经》说:  相似文献   

13.
朱进忠治疗疑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恒 《中医杂志》2003,44(7):495-496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朱进忠教授遵循“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训,刻苦求知近50载,每以奇方起大症,现简要介绍其经验如下。1 疑难疾病,从肝论治朱老认为,“肝可生化气血脏腑,宣通脏腑气机”。肝能协调脏腑气机,调理三焦水道。少阳之气上连于肺,下连于肾,少阳胆气通泰则肾气可升,肺气可降,稍有郁滞,或亢或衰,则肾气不升,肺气不降。正如《灵枢·本输》篇:“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心肝为  相似文献   

14.
风池属足少阳胆经穴,为手足少阳、阳维、阳(足乔)之会。一、风池穴定位:古代文献对本穴定位的叙述不尽一致,如《素问·气府论》王注:“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甲乙经》:“在颞颧后发际陷者中。”《资生经》:“在脑后发际陷中。”《明堂》:“与风府正相当即是,侧相去如二寸为定穴。”  相似文献   

15.
<正> 《内经》论及水液病治法时有云:“开鬼门,洁净府”。王冰注:“开鬼门,是启玄府(?)气也”。按《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是则鬼门即为汗孔,历来注家均无歧说。如张景岳云:“鬼门,汗空也”。张志聪云:“鬼门,毛孔也”。高士宗云:“开鬼门,乃开发毛腠而汗出也”。程士德等主编的《内经讲义》亦谓:“鬼门,即汗孔”。问题在于汗孔何以命曰“鬼门”,诸注家则论及较少。张景岳云:“肺主皮毛,其藏魄,阴之属也,故曰鬼门”。魄为肺所藏之神。《内经》中又有“魄门”一词,“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王冰注:“谓肛之门也,内通于肺,敞曰魄门”。此是以肺藏魄而下合大肠,肛之门乃大肠之端,故名曰魄  相似文献   

16.
《素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則能出矣。”又云:“膀胱不利为癃”。又云:“三焦者,决瀆之官,水道出焉。”《难經》云:“下焦者,当膀胱上口,分別清浊,主出而不入,以传导也。”根据以上經文,說明膀胱具有貯藏津液和排泄小便的功能。三焦,(尤其下焦)具有化精泌浊,通調水道的作用。一旦发生障碍,气不宣化,渗导失常,則排尿困难,甚至閉塞不通。但在病因病机方面,多种多样,故癃閉之产生,虽以  相似文献   

17.
《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共直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历代各家对此段循行的看法极不一致。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画法。第一种画法依《发挥》“贯脊会于脊之长强穴。还出于前,循横骨、大赫……肓俞,当肓俞之所,脐之左右属肾,下脐  相似文献   

18.
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辨析“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州都之官”,古今医家均以膀胱为水液会聚之处解释,唯“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一句,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正如王肯堂《证治准绳》云:“头象天,三阳六府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逆,皆能相害……。”本篇主要讨论外感头痛。《灵枢·经脉篇》云:“膀胱足大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国如结,踹如裂……。”汉·张仲景《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之见症,诚以三阳经与厥阴经会于巅顶,是以邪客诸经,循经上逆,头痛作矣。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痛论治》云:“头者诸阳之首,……凡头痛者,乃足太阳受病……。”在治法上,金元名医李东垣提出分经用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当为"凡土脏取决于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强 《国医论坛》2004,19(3):46-47
《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一句,自王冰以降,诸注歧见纷呈,迄今尚未定论。历代较有影响的注释有:1以胆为中正之官立论。持此说者如王冰、马莳等。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云:“上从心藏,下至于胆,为十一也。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明代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亦引《灵兰秘典论》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正因胆主决断,参与精神情志活动,故云:“凡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