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无出血症状的绝经后妇女超声子宫内膜增厚的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为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4 mm而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无出血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别有450例无出血和478例有出血绝经后妇女纳入了该研究,最常见的宫内病变均是子宫内膜息肉,无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13例(2.9%)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5例(1.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68例(14.2%)子宫内膜癌和4例(0.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结论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超过10 mm者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应重视子宫内膜厚度在4~10 mm且合并糖尿病、高龄、未产者。  相似文献   

2.
作者实施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妇女绝经后出血或激素替代治疗期间不规则出血 ,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 4mm的患者是否可以不作子宫内膜活检 ,故作者对 36 1例年龄≥ 5 0岁因绝经后出血或激素替代治疗期间不规则出血妇女行阴道超声检查 ,对子宫内膜厚度≤ 4mm者则作宫颈涂片巴氏检查 ,在 4~ 12个月重复检查 ,期间再次出血则作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厚度≥ 5 m m者或作诊刮或作子宫内膜活检。结果 :16 3例妇女子宫内膜厚度≤ 4mm中有 1例子宫内膜癌 ,被超声漏诊而由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 ,2例超声检出为附件恶性肿瘤 (卵巢及输卵管癌各 1例 )…  相似文献   

3.
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病理情况及临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184例(无症状组)行宫腔镜检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同期伴有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99例(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理多数为子宫内膜息肉(119例,64.67%)或黏膜下小肌瘤(17例,14.67%),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6例(7.61%),仅有9例(4.89%)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子宫内膜息肉28例(28.28%),黏膜下小肌瘤4例(4.04%),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8例(18.18%),子宫内膜癌37例(37.37%)。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变阳性检出率高(>90%),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宫腔镜检查是探查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评定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并与 Rondall息肉摘除钳辅助刮宫术进行比较。对 83例绝经后妇女诊断前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 ,除诊刮并采用 Randall钳摘除子宫内膜息肉 ,刮宫和钳夹息肉由不知宫腔镜检查结果的另一组人员操作。结果 :83例中包括绝经后出血 (n=40 ) ,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异常 (n=37)或两者兼有 (n=6 ) ,其中 32例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或他莫昔芬。术前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者 5 1例 ,而单行刮宫仅发现息肉 2 2例 ,此 2 2例中有 18例残留的息肉通过 Randall钳钳夹摘除 ,另外 2 3例息肉借助 Rand…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超声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诊断,结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对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2例(32.81%)、子宫内膜炎28例(21.88%)、子宫内膜癌26例(20.31%)、子宫内膜息肉18例(14.06%)、萎缩性子宫内膜14例(10.94%)。结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可知,妇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09%;病理检查与妇科超声诊断检出的各病变组织所占比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中具备显著价值,能够清晰、直观地检查出各部分病变组织,从而确保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保持高度一致性,并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凭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对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无症状患者(无症状组)及同期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者(出血组)进行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的86例患者中,非器质性病变44例(51.16%),良性病变42例(48.84%),无恶性及癌前病变;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的79例中,非器质性病变48例(60.76%),良性病变17例(21.52%),恶性14例(17.72%)。无症状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良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出血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恶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无症状绝经后妇女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者中内膜病变与内膜厚度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关。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不伴阴道出血时,多为良性病变,对于肥胖、内膜厚及绝经年龄较长患者更应重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时,恶性病变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MPs)发生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89例经宫腔镜病理确诊为EMPs的患者,依据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组(471例)和非典型增生/恶性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典型增生者11例(2.20%,11/489),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癌者7例(1.43%,7/489)。单因素分析的各临床因素中,绝经≥10年(OR=15.60,95%CI:2.05~118.57)和绝经后出血(OR=4.08,95%CI:1.31~12.70)是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子宫内膜癌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子宫内膜息肉病史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绝经≥10年和有绝经后出血症状是发生癌前病变和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引起月经周期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不孕等临床症状,治疗后易复发、可恶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发生与遗传因素、甾体激素受体局部失衡、增殖与凋亡失调、慢性炎症刺激、某些药物影响、细胞因子等有关。年龄大、绝经、子宫不规则出血、应用他莫昔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宫腔镜检查、宫腔碘油造影术等在子宫内膜息肉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子宫内膜息肉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恶变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更全面更确切地揭示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机制及特点,更好地指导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绝经后出血的准确率。方法:本组研究对67例绝经后出血病人实施经阴道彩超与经腹B型超声检查,同时借助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活检作病理检查,将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腹B型超声检查共37例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55.22%(37/67);经阴道彩超检查显示共59例同病理检查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88.06%(59/67)。结论:子宫内膜血流分布情况与RI值大小对内膜异常病变的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腹B型超声检查的效果不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息肉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引起月经周期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不孕等临床症状,治疗后易复发、可恶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发生与遗传因素、甾体激素受体局部失衡、增殖与凋亡失调、慢性炎症刺激、某些药物影响、细胞因子等有关.年龄大、绝经、子宫不规则出血、应用他莫昔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宫腔镜检查、宫腔碘油造影术等在子宫内膜息肉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子宫内膜息肉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恶变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更全面更确切地揭示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机制及特点,更好地指导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而行宫腔镜检查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62.2±7.5)岁,平均绝经时间(11.5±7.4)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5±3.6) mm。术后病理提示:2例(1%)子宫内膜癌、1例(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3例(98.5%)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187例(90.8%)、萎缩性子宫内膜13例(6.3%)、增殖期子宫内膜1例(0.5%)、子宫肌瘤2例(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间、体质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应用他莫昔芬、子宫内膜厚度均对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无影响(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低,严密随诊观察是可行的。如患者出现阴道出血或内膜厚度明显增加,需行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重点探讨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预测内膜恶变风险的内膜厚度阈值.方法:选择245例绝经后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绝经后出血(PMB)组(124例)和无PMB组(121例),均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PMB组...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30例绝经后妇女有异常子宫出血者(年龄39~81岁)吸宫取子宫内膜前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内膜厚度与病理结果的关系。30例患者中有18例正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按Padwic 1986年所订标准加服孕激素前阴道流血定为异常出血。采用阴道探头顺子宫纵轴方向测量前后向内膜最大厚度,冠状切面容易偏斜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吸宫时用3mm不锈钢吸管在宫腔各部位取样,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11例(37%)超声显示内膜厚度≤5mm(范围1~5mm)。其内膜病理为“组织少不足以诊断”。17例超声显示内膜厚度≥6mm(范围6~25mm)。其病理结果分别为:增殖6例、分泌期3例、内膜增生3例、息肉2例、腺癌1例(超声呈息肉样病变)及组织少不足以诊断2例。另2例由于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将阴道超声检查单独作为预测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指标的价值,并确定需要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的子宫内膜厚度的数值。方法:接受他莫西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超过4mm或有阴道出血,均行宫腔镜检查并选择地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同时对子宫内膜的厚度、服用他莫西芬的时间以及子宫内膜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参数及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63例绝经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他莫西芬治疗(20mg/d)至少6个月,其中46例有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厚度超过9mm者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异常率为60%显著高…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应用激素补充治疗子宫内膜变化与阴道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HRT)子宫内膜变化及阴道出血。方法:对85例绝经后妇女(对照组)和101例绝经后HRT妇女(HRT组)经阴道超声观察内膜厚度、吸管吸取内膜细胞学检查,并分析与HRT后阴道出血的关系。结果:HRT组较对照组内膜增厚(P<0.01),内膜细胞增殖期型比例增加(P<0.05)。HRT组内膜≤5mm与≥6mm的各型内膜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HRT组与对照组最厚和最薄内膜的细胞类型不一致。连续联合用药的非计划性出血占36.2%,绝经≤10年出血率高于绝经>10年者(P<0.01)。间断联合用药的计划性出血占72.2%,内膜细胞萎缩型均无阴道出血(P<0.01)。结论:HRT妇女内膜增厚、增殖期型比例增加。内膜厚度不能完全反映其功能状态。HRT妇女的阴道出血与绝经时间、HRT用药方法、内膜细胞功能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阴道彩超在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症状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患者先后接受阴道彩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然后取子宫内膜做病理学检查确诊。观察阴道彩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阴道彩超与宫腔镜检查的敏感性。结果最终确诊内膜非特异性病变76例(50.7%);子宫内膜癌8例(5.3%);子宫内膜增殖症29例(19.3%);子宫内膜息肉21例(14.0%);子宫粘膜下肌瘤16例(10.7%)。分析可得,内膜非特异性病变时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阴道彩超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阳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均较好,但低于宫腔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超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均低于宫腔镜检查,可作为辅助手段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初步诊断筛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病变结果综合分析,提高绝经后妇女宫腔病变的早期诊断率,为进一步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对2 83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可疑宫腔病变者行宫腔镜手术,根据病理结果分析宫腔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 2 838例绝经后妇女中,宫腔积液635例;超声可疑宫腔病变354例,经病理确诊宫腔病变305例,其中内膜息肉245例,内膜癌27例,内膜增生32例,内膜间质肉瘤1例,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超声提示和宫腔镜病理诊断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4(P0.00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病变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是绝经后妇女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之一,为宫腔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越来越受到重视。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绝经后妇女中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经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常用的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手段。在医学上,对于无阴道出血症状的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尚不明确。无症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要根据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个体化评估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适当的诊断不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避免造成绝经女性的过度恐慌和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诊疗,在临床中有现实意义。综述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的特点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阴道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我院妇科门诊1985年至1986年3月治疗46例阴道出血患者,其中31例出血原因不明者,做了诊断性刮宫并作病理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见附表附表46例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年龄阴道出血时间绝经时间诊断刮宫8~10天少于20天大于1个月1~3年3年以上20-40 5 141-50 5 2 1 651-76 17 13 4 15 17 24表中阴道出血时间是指阴道出血到就诊时间。表中绝经时间是指患者就诊时的绝经日期。本文经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包括B 型超声检查11例,宫颈刮片43例,尿妊免试验3例,血hCG 测定5例)明确诊断15例;宫外孕1例;绒癌1例;子宫肌瘤5例;老年性阴道炎4例;宫颈癌4例。其余31例诊断不明,遂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年龄小于50岁7例,病理报告分别诊断为不全流产1例,功血2例,子宫内膜增殖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1例。年龄大于50岁24例,病理报告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8例(其中5例有内膜增殖伴有息肉),破碎子宫内膜3例,萎缩子宫内膜2例,慢性子宫内膜炎2例,子宫内膜癌9例。讨论本文46例阴道出血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12例,恶性变2例。年龄大于50岁的34例,恶性变的13例。而恶性变的15例中有14例为已绝经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3~1/5由于恶性病变引起,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率越高。Banerjee 报告250例妇女老年病,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57.1%,宫颈癌占19.5%。本组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4例。本组31例行诊断性刮宫中,年龄大于50岁的24例,良性病变15例,占诊断的63.5%。从中提示任何年龄的妇女,子宫内膜对雌激素都有反应。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是由肾上腺、卵巢产生,量虽少,但持续增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信号,以往常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盲目进行宫腔镜检查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和患者的负担。我们对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000年 5月至 2003年 12月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160例, 50 ~70岁,平均 60岁,全部病例均未用激素替代疗法,合并糖尿病 4例、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