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按相关强度依次为:术前合并COPD、手术时间长、高龄、手术日输液量多。结论:术前合并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手术时间长、高龄是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严格手术适应证,术者的丰富经验及娴熟技术,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 10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术后有无呼吸功能衰竭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83例(7.5%).单因素分析术前年龄、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功能、心胸比率、血浆清蛋白浓度,二次体外循环,术后氧合指数与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于6个月患儿、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术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低于300 mmHg,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小于6个月患儿、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术后氧合指数低于300 mmHg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提早干预,减少呼吸功能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3.
4.
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总结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手术的72例肺癌术后未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患并作对照,用r检验、分层r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结果呼吸衰竭组的最大通气量(MVV)、残气容积,肺总量比值(RV/TLC)、1s用力呼气容积(FEV.)、通气储量百分比(BR)、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以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当天(含术中)静脉晶体人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小气道重度阻塞、肺换气功能下降、大量输血输液是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方法。方法:总结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手术的92例肺癌术后未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作对照,分析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长期吸烟可导致患者产生术后呼衰的几率提高;术后呼衰组的肺功能指标,如肺功能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用力呼气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肺感染时间≤48h,患者产生术后呼衰的几率远大于肺感染时间>48 h的患者;对患者采取全肺切除时,患者发生术后呼衰的几率高于其他两种术式。结论: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的高危因素可根据吸烟指数、术前肺功能及手术方式来综合预测判断,并可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完成的512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按术后有无呼吸功能衰竭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定义为术后机械通气48 h以上或全麻拔管后6 h再次插管行机械通气。结果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50例(9.8%),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分级、血浆白蛋白浓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二次CPB支持、术后氧和指数、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PB时间超过150 m in、二次CPB支持、术后氧和指数低于300 mmHg、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婴幼儿CPB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可根据CPB时间、术中是否二次CPB支持、术后氧和指数、术后是否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预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亦可预先采取措施预防,以减少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1988年10月~1996年9月胸内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46例病人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呼吸衰竭的有关因素。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9~75岁,平均63.7土4.5岁。2·呼吸功能衰竭诊断标准:(1)呼吸频率(RR).>28次/分.呼吸窘迫;加(2)PaQ进行性下降,Pao9.33~8.00仰(70~60m灼)为准呼衰;(3)PaQ<8.00be(60wt)为呼衰[‘]。或(1)加(3)Sthe进行性下降,S[uM90%(PaQ==7.73kpe即58rTUnffo)为低氧血症;却Q<85%(即Q==6.67M即50rum比)为严重低氧血症h-”。…  相似文献   

8.
探讨贲门癌术后膈下感染危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152例贲门癌手术后出现15例感染病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膈下感染率9.9%,在术式,输血量不同的情况下,手术切除量愈大,输血量愈多,膈下感染率愈高,但手术入路,肿瘤分期与膈下感染无明显差异,。结论输血量是术后膈下感染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防治。方法 总结112例年龄大于75岁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97例(86.61%);姑息性手术10例,4例剖胸探查。结果 术后发生严重呼吸功能衰竭13例,8例呼吸机应用时间超过72小时,最长57天,5例气管切开。院内死亡3例。结论 高龄及肺功能低下并非手术禁忌症,术后肺功能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需做好术前评测、术中操作、防止误吸、呼吸机应用和营养支持等方面的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0.
刘鸿翔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重庆医学》2011,40(12):1169-117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对108例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0.06%。在这108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平均年龄6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4.13 kg/m2,肺功能评估FEV1/FVC<0.7的患者23例,低蛋白血症35例,术后吻合口瘘21例。结论高龄、肥胖、吸烟史、低蛋白血症、术前肺部基础疾病致肺功能下降(FEV1/FVC<0.7)、术后吻合口瘘等是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两院自2001年1月~2008年5月年龄均超过60岁的CABG患者389例,按术后有无呼吸功能衰竭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机械通气48h以上或全麻拔管6h后再次插管行机械通气视为呼吸衰竭。结果出现术后呼吸功能衰竭21例(5.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合并瓣膜病、心功能、射血分数、心胸比率、术前呼吸功能减退、氧分压、是否采用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氧合指数与发生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有关;经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术前最大通气量减退、术中体外循环支持、同期心脏瓣膜手术以及术后第2小时血气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为CABG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可根据年龄、术前最大通气量、术中体外循环支持、术后血气氧合指数预测CABG术后呼吸功能衰竭,以便预先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贲门癌微创手术方式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贲门癌患者的资料,对前胸外侧切口和后外侧切口两种术式患者的切口长度、胸腔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前胸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两组术式的切口长度分别为(11.5±1.1)cm、(26.0±0.8)cm,胸腔引流量分别为(324.2±29.8)ml、(584.3±28.0)ml(P<0.01)。结论前胸外侧切口暴露好、创伤小、能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并同时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178例肺癌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吸烟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量为(36.5±4.3)g/L,对照组血浆白蛋白量为(35.4±3.3)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具有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患者占(29/89)32.58%较对照组(5/17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5,P<0.05);研究组FEV1/FVC、FEF50%(约70%)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VV(约50%)、FIF50%、ERV、IC(约70%)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术后当天输液量、术后当天进入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手术方式、FVC、FEV1及术后当天进入量是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中,年龄、既往呼吸道疾病史、手术方式、FVC、FEV1及术后当天进入量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影响贲门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 15 8例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作随访调查 ,应用统计软件对影响其术后的 16项可能因素作如下分析 :(1)单因素分析 Kruskal- wallis检验 ;(2 ) Cox's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确定了淋巴结转移总数、浸润深度、年龄、组织学分型为贲门癌根治术后的预后因子。结论 :根据 Cox's模型筛选的影响贲门癌预后的因子 ,帮助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为正确指导可根治性贲门癌康复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出现大量腹水(LNPoA)的高风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肝胆外科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根治性肝切除HCC 622例.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时间差异.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LNPoA与22个常见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LNPoA发生率为8.5% (53/622).非LNPoA组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80.7%、61.3%和49.3%,LNPoA组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70.3%、38.0%和25.8%,两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高压(RR:2.788;95% CI:1.538-5.052;P=0.001)、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RR:1.860;95%CI:1.039~3.366;P=0.037)、围术期输血(RR:2.362;95% CI:1.196 ~4.663;P=0.013)是HCC肝切除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HCC肝切除术后出现大量腹水的患者预后不良.门静脉高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复制、围手术期输血是HCC肝切除术后大量腹水产生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皮肌炎(DM)患者(DM-ILD)发生呼吸衰竭(RF)的相关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DM-ILD患者以是否发生RF分为RF组(40例)和非RF组(8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等临床特点,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M-ILD患者发生RF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RF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DM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5(42.3~58.6)岁,其在半年、1年及2年病程内发生RF的百分比分别为67.5%、85.0%、95.0%。单因素分析发现,更晚的发病年龄、临床无肌病皮肌炎 (CADM)、纵隔气肿、更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更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抗Jo-1抗体阴性,胸部高分辨CT中的磨玻璃影与RF的发生有关(POR=1.791,P=0.025)、 AST更高 (OR=1.937,P=0.048)、 CADM (OR=3.881,P=0.007) 及磨玻璃影 (OR=4.187,P=0.014) 是DM-ILD患者发生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F常发生在DM发病后的2年内。发病年龄较晚、AST增高、存在磨玻璃影或被诊断为CADM的患者发生RF的风险更大。抗Jo-1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RF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孙永康 《中外医疗》2009,28(31):188-189
目的研究分析贲门癌的气钡双对比连影的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本文对39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贲门癌的胃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结果贲门部软组织肿块(35例),表现为结节状、分叶状、半球形;贲门区龛影(5例),多数为浅龛影;食道下段浸润(32例),呈索条状粘膜下浸润;胃体小弯侧僵硬(9倒),小弯侧胃壁僵硬,与正常胃壁闯形成小切迹或凹陷,粘膜变平.消失。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取多体位、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捡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成功行宫颈癌手术,统计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治疗后相关临床检查指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和血肌酐)。结果观察组患者伴有吸烟史、肺部曾患疾病、脑血管病史、肥胖症、手术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使用镇痛剂或镇痛泵、术中血流发生阻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2.0%(31/50)比18.0%(9/50),44.0%(22/50)比12.0%(6/50),16.0%(8/50)比2.0%(1/50),58.0%(29/50)比14.0%(7/50),56.0%(28/50)比18.0%(9/50),58.0%(29/50)比20.0%(10/50),58.0%(29/50)比18.0%(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放化疗、出血量过多、手术时间过长和住院时间过长、血红蛋白偏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4.0%(27/50)比24.0%(12/50),44.0%(22/50)比12.0%(6/50),58.0%(29/50)比16.0%(8/50),44.0%(22/50)比14.0%(7/50),38.0%(19/50)比12.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肺部曾患疾病、脑血管病史、肥胖症、手术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使用镇痛剂或镇痛泵、术中血流发生阻断、术前放化疗、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均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与患者是否伴有吸烟史、肺部曾患疾病等病史及手术治疗情况、血红蛋白、住院情况等密切相关,对老年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预防宣教,提高患者自身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