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RV)感染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方法利用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8份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中,179份轮状病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48.6%。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婴幼儿易感,秋冬季为高发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探讨其发病特点。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23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中检测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682例,占28.92%,6个月~2岁患儿共检出412例,占阳性病例的60.41%。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发病高峰期为10~12月份。  相似文献   

3.
310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小红  林祥宏  徐元宏  童天骄  夏徇 《安徽医药》2010,14(12):1419-1420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腹泻患儿310例新鲜粪便标本和资料,采用标记金的A群RV单克隆抗体,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监测A群RV感染情况,以及分析腹泻婴幼儿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310例腹泻患儿以男性为主,男/女比值为2.75。98例检出RV抗原阳性,感染率为31.6%,不同性别患儿R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2岁组腹泻患儿RV抗原检出率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RV检出例数以10月至次年1月为主,共检出64例(占65.3%),其中尤以11月份为最高(27例)。结论 RV感染是合肥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应及时准确监测腹泻婴幼儿RV感染情况并进行合理治疗,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4.
颜引妹  杨咏华 《江苏医药》1999,25(7):531-532
临床上婴幼儿肺炎常并发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近年来又有文献报道小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RV)可导致肺炎,我院1994年~1997年对200例肺炎伴腹泻患儿进行RV检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婴幼儿肺炎伴腹泻儿20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最小为32天,最大为14个月,平均年龄4个月26天。对照组选择呼吸道感染不伴有腹泻儿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为2个月《天,最大为12个月,平均5个月17天。二、标本采集:实验组为婴幼儿肺炎后并发腹泻第2天的咽部分泌物与新鲜粪便;对照组为起病后第2…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郑州市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采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709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分析腹泻患儿年龄与病毒检出率的关系。结果①709例中婴幼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242例,阳性率为34.13%;②91.32%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生在2岁以下患儿;③发病高峰在每年的8月至次年1月。结论郑州市婴幼儿腹泻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2岁以下患儿为高发人群,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P(VP4,Prtoease 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本实验从中国8个地区(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 昆明)的急性腹泻患儿中收集到1093份非菌性腹泻标本。标本经病毒ds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轮状病毒(HRV)。结果阳性标本为432份(39.5%),电泳型长型占优势,占PAGE阳性总数的96%以上,阳性标本利用血清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ELISA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我国上述8个地区1998-1999年轮状病毒流行季节中A组轮 病毒以G1型为主要流行株,占阳性总数的80.3%,其次为G2(11.1%),G4(3.9%)和G2(3.2%),有发现G9型,在本实验中共有18(4.17%)份阳性标本有用有单克隆体和型特异性引物无法分型,12(2.78%),份标本为混合感染,这与相关的报道一致。本实验中抽样选取了119份G分型阳性标本进行VP4分型,其中P[8]型有21份(17.6%)P[4]型有13份(10.9),P[6]型有12份(10.1%),P[9]型有8份(6.7%),与相关的报道基本一致,另外65份(54.6%)用现有引物无法分出P型,A组轮状病毒G型和P型的关系常见P[8]G1和P[4]G2,本实验中轮状病毒中分离株作了常见的P[8]G1(28.3%),P[4]G2(9.4%)型外,还检测到P[8]G3(5.7%),P[8]G4(3.7%)和其它较少见的基因型,65份未分出P型的标本其中49份有一次扩增的产物,提示可能为其它P型,有待进一步的检定。以上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可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一个清晰的流行病学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6,(3):575-577
目的:检测与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及其结果与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腹泻婴幼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婴幼儿腹泻症状采集其粪便标本,并采用乳胶法对其检测轮状病毒,并对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200例腹泻婴幼儿患者中,有185例送检标本中存在抗原性轮状病毒,其阳性率为92.50%,其中1~3岁婴幼儿轮状病毒经检测阳性率为60.54%,5月~1岁婴幼儿轮状病毒经检测阳性率为30.27%,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婴幼儿(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诱因是由轮状病毒所致,并且其病发阶段上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及季节特征,多发于5月~1岁婴幼儿群体,秋季期间具有较高的感染率,针对婴幼儿腹泻展开病毒检测能够及时控制婴幼儿病情,为临床医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晔 《江苏医药》1997,23(7):528-528
急性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高,流行广泛,病原多,其中轮状病毒是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本文通过对由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36例婴幼儿,分别进行了母乳、混合及人工喂养观察,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995年11月一12月份因腹泻留观察室的113例患儿中,经创新ELISA一步法检测(试剂盒由珠江生物高科技中心提供),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43例,其中36例为哺乳地,男31例,女5例。年龄wt6个月4例,6~12个月27例,12~15个月5例。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早期多有呕吐现象,腹泻l~3日,每日大便多超过10次,量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腹泻的流行状况、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苏州永鼎医院儿科收住院的14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RV腹泻发病年龄:91.78%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11.65个月;流行高峰季节为11月~12月;临床表现:以腹泻、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合并心肌损害81例,占55.48%,侵犯神经系统至惊厥5例,占3.42%,平均惊厥发作次数1.2次;预后:轮状病毒腹泻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结论 2岁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流行人群,秋冬季多发,11~12月是发病高峰,以水样便、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除肠道内感染,亦可引起肠道外多脏器损害,以心肌损害及惊厥为多发。RV感染腹泻及其肠道外损害虽为自限性疾病,但临床治疗仍需积极控制RV所致的病毒血症,降温可减轻患儿心肌和神经组织的受损。  相似文献   

10.
研究本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并对轮状病毒腹泻的年龄分布、时间分布、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防进行探讨,为本地区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和预防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1.
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RV),进行分析,并了解轮状病毒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56例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粪便标本进行人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在156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感染86例(55.1%),均为A组,人轮状病毒的感染对象主要为6~24月龄的婴幼儿,男女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轮状病毒是杭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且好发于2岁以内婴幼儿,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且临床表现较非轮状病毒感染组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108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6例。对照组(A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消旋卡多曲组(B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组(C组)除给予消旋卡多曲外,再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观察各组患儿腹泻症状改善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和C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且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病毒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和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8%、91.7%、100%,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P〈0.01)。结论:同常规对症治疗相比,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腹泻总病程。  相似文献   

13.
周晶  王评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452-453
目的探讨去乳糖配方奶粉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病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严格的双盲、随机、对照等效性试验,将119例以乳类喂养为主的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停止乳类喂养,改用去乳糖奶粉,对照组继续乳类喂养,对两组疗效及病程进行比较。结果去乳糖组腹泻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3.08%和90.77%;常规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2.96%和51.85%,两组疗效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去乳糖组腹泻缓解天数为(3.23±1.41)d,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51±1.02)d(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去乳糖奶粉联合腹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病能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感染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感染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我院门诊和儿科的腹泻婴幼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腹泻婴幼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64.4%。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14±1.35)d;对照组腹泻停止时间为(4.52±1.48)d,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腹泻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至2012年期间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303例,全部进行病原微生物情况调查,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微生物167例,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55.12%。轮状病毒检出130例,检出率42.90%,致病菌37例,检出率12.21%。两组病原微生物在检出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4.24,P<0.05),有统计学意义。沙门菌属感染共计20例,占54.05%;志贺菌属感染12例,占32.4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3例,占8.11%;气单胞菌属感染1例,占2.70%;白色假丝酵母菌1例,占2.70%。本组患儿3~5月发病100例,占33.00%;6~8月发病189例,占62.38%;9~11月发病10例,占3.30%;12~次年2月发病4例,占1.32%。结论研究发现,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婴幼儿腹泻的主要高发季节为春夏两季,应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腹泻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出现腹泻的患儿应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以便确定病因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04-305
目的对2010年~2012年来自我院的14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分析了解。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来自我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急性腹泻的粪便做标本进行常规的检查,对大便潜血检查、细菌培养和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不到1周岁的患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比较高,尤其在10~12月份的发病率是高峰期。合并条件致病菌的生长率高达24%,在1岁以内的婴儿腹泻的程度与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之间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在秋冬季的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所导致的,母乳喂养婴儿会降低轮状病毒所导致的腹泻程度。轮状病毒腹泻的时候存在着菌群的紊乱,应该对肠道的菌群进行调节,对症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治愈效果,治疗中应该避免对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33例给予口服山莨菪碱,对照组31例给予口服维生素B1。结果治疗6d后,治疗组治愈54.5,改善36.4,无效9.1,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治愈45.2,改善35.5,无效19.3,总有效率80.6。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莨菪碱能改善婴幼儿秋季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性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按年龄服用消旋卡多曲,4~9个月10 mg/次,10~24 个月2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丁香罗勒...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住院并诊断为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的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便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乳糖不耐受63例(68.48%),霉菌3例(3.26%),轮状病毒阳性4例(4.35%),大便细菌培养阳性0例,大便菌群失调24例(26.09%);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