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在其治疗全程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和临床治疗,抢救成功59例,占98.3%,死亡1例,占1.7%。结论采取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心电监护、疼痛护理、溶栓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等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以及护理要点,将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患者实施全面急救、护理。结果患者好转21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达95%。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达99%。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应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与医师做好抢救配合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武艳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180-18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8例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严格护理,共计有48例治愈,11例好转,总治疗有效率为86.8%。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康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伟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01-20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时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时需注意的问题。结果 68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全面护理,严密监测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及时抢救,挽救患者生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全面的临床护理,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振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199-20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可防止病情变化,改善预后。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0例,好转8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占93%,病死率占7%。结论通过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实行全面、系统的护理与监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对AMI患者的护理,根据不同时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疾病,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尽快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得以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其中1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6例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得以缓解,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6±2.2)d。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在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安全度过危险期患者46例,2例死亡。结论在临床中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进行的一般护理、特殊治疗护理、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与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做好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特殊治疗护理、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能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53例患者抢救成功,死亡3例,3例均死于发病7d之内,2例死于重度心力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梗死面积越大,并发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全面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疼痛护理、特殊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其中有49例患者均达到出院标准,有2例患者因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有2例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该采取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将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峰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2):218-2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本科收治 54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 经抢救护理后,其中 50例患者抢救成功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普通病区继续治疗,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我科2012年至2013年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进行紧急合理的临床处置及护理,强化人性化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例患者入院当日或第2日死亡,其余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护理人员必须以精湛的护理技术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降低病死率,同时重点做好饮食、睡眠、大小便、心理护理等方面指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朴莲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210-21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经过治疗和临床护理,预后效果良好。结果156例患者中痊愈144例,好转8例,猝死4例。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有效的治疗和临床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而且也提高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缺氧达1 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1]。临床表现为严重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患者无疼痛,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疾病急救过程中,积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而使部分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所引起的局部坏死,以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为主要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AMI早期死亡率最高,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救治。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在2002年1月~2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188-189
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总结对56例AMI患者实施便秘的护理,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使患者的便秘得到很好的预防与抑制,降低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云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39(5):486-487
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多年来,我们根据临床上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实施特殊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37~64岁.患者表现焦虑不安、恐惧,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大致分为3种类型:即:紧张型、松弛型、平稳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后。鸡西市中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结果 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92.65%的患者痊愈出院,7.35%的患者经抢救、治疗、护理无效发生死亡,其中,2.94%的患者死于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4.41%的患者死于严重心律失常;且出院前患者总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时患者总满意度(82.54%)。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