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分析方法,对我院门诊2009~2011年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和用药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每年分别以18%和30%左右比例增长,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Ds变化不大,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Ds增幅明显,其中,以奥氮平和利培酮增幅最大,占主导地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金额占到总的97%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临床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抗精神病药年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典型抗精神病药年销售金额没有明显增长,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年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利培酮用药频度连续3年最高,奥氮平销售金额增幅最大。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由于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较少,已成为目前我院抗精神病药的用药主体,利培酮片由于疗效好,价格低,使用频度最高。奥氮平由于不良反应较小,使用不断增加,销售金额增幅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现状与趋势。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年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年增长率分别为18.14%、41.03%,其DDDs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我院近年来抗精神病药总DDDs逐年上升,与销售金额同步,表明抗精神病药的用药人数增加,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趋势分析、用药频率(DDDs)等指标对我院2009~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抗精神病药物总费用呈上升趋势,2010年用药金额是2009年的1.27倍,2011年用药金额是2010年的1.24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总DDDs呈逐年缓慢下降,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总DDDs呈逐年增长。结论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在我院用药量增长趋势明显,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品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抗精神病药从药品应用频度来看仍然占有一定的份额,从用药金额来看,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呈增长趋势,用药金额所占比重较大,这与其价格较高有一定关系。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渐趋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合理用药水平及用药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限定日剂量(DDD值)排序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3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年-2003年我院抗精神病药销售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仍占主导地位,但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使用频度逐年上升幅度很大。结论 疗效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将占治疗精神病药物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前3位一直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CCB、利尿剂、ARB;单品种排序中销售金额前2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第3位2009年为左旋氨氯地平片,后由培哚普利片(雅施达)替代;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和螺内酯片。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医院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抗精神病药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DDDs增长迅速,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增长尤其快,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增长乏力,DDDs呈下降趋势。结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趋势,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逐年增加,销售金额从588329元逐年上升至5312869元、DDDs从237176日逐年上升至528822日。其中,经典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结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有逐渐取代经典抗精神病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院门诊抗精神病药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为患者及医生提供更好的合理用药服务。方法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2011~2014年我院门诊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DDC)和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各年度的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为6.49%,DDDs年均增长率为4.91%,两者上升趋势明显;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typical antipsychotics)DDDs排序始终占据前列,最高达86.27%。结论我院门诊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较为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线用药,而典型抗精神病药(typical antipsychotics)的使用则逐年递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以促进该类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3年均居前2位,用药趋向长效制剂。结论抗高血压药的使用逐年增多,而且逐渐选用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仍为主要使用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量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裁院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合理用药水平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限定日剂量(DDD值)排序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00-2003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我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仍占主导地位,但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使用频度逐年上升幅度很大。结论:疗效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将占治疗精神病药物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003年~2005年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及结论:3年中,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均逐年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2006—2008年我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6—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增长尤为明显。结论临床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8-2010年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年销售金额及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均是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的DDDs值一直列第1位。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合理,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8~2010年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高,2009年比2008年增长65.55%,2010年比2009年增长68.22%;第2代抗精神病药增长较快.结论 该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基本合理,高效、安全、依从性好,典型抗精神病药舒必利的DDDs仍为第一,不良反应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占主要部分,氯氮平连续3年DDDs排在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