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洋  石晶  彭惠 《北京口腔医学》2016,24(3):155-158
目的:应用PAR指数结合头影测量的方法对多曲方丝弓与摇椅弓治疗深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方法选取深覆Ⅱ~Ⅲ度青少年患者30例,均为均角型,多曲方丝弓组和摇椅弓组各15例,所有病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比治疗前、后的PAR指数和头影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两组正畸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矫治后各项PAR分值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曲方丝弓组中的颊侧咬合关系及覆的PAR分值减少量大于摇椅弓组(P<0.05)。权重PAR总分差大于摇椅组(P<0.05)。多曲方丝弓组对上下切牙的压低效果比摇椅弓组明显,且对下切牙的唇倾度控制的较摇椅弓组好(P<0.05)。多曲方丝弓组治疗前后对后牙的升高及下颌平面角、下面高和全面高各测量值没有摇椅弓组升高的明显(P<0.05)。结论两组矫治方法对深覆的治疗效果都有明显的改善,但多曲方丝弓组比摇椅组改善的更明显,尤其是覆及颊侧咬合关系两方面改善更明显。而摇椅弓组对颌骨和面型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细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使用MBT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方法:28例上颌需要最大支抗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10例,女18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分为MBT直丝弓矫治器(14例,A组)和Begg矫治器(14例,B组)2组,采用细丝弓矫治技术,对治疗前后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上颌切牙压低A组为(0.18±0.32) mm,B组为(0.77±0.91) mm(P<0.05);2组患者矫治前后其余头影测量项目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患者应用细丝弓技术矫治,Begg矫治器对上颌前牙垂直向控制优于直丝弓矫治器,其他方面2种矫治器均可收到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根辅弓对直丝弓矫治器患者的上颌切牙转矩效果。方法:选择22例安氏Ⅱ1拔牙矫治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在精细调整阶段配合控根辅弓对过度直立或内倾的上颌切牙进行正转矩。按主弓丝不同分为2组,14例主弓丝为0.46 mm ×0.64 mm 的不锈钢方丝,8例主弓丝为0.46 mm 的不锈钢圆丝。对22例上颌切牙转矩前后的 X 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上颌切牙转矩后的 X 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1-SN、UIa-NA 值增加(P <0.01),控根辅弓对上切牙的正转矩效果明显;转矩的时间,主弓丝为圆丝上颌切牙转矩快于主弓丝为方丝,P <0.05。结论:在直丝弓矫治的精细调整阶段,配合前牙控根辅弓,是对内收后过度直立或舌倾的上颌切牙实现转矩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1错病例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6例上颌轻度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第一组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二组用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前及矫治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测量颌骨及牙齿的位移变化。并记录矫治完成时间。结果:传动直丝弓矫治组的平均矫治完成时间为14个月,滑动直丝弓矫治组平均为17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差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均获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比滑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1错病例矫治平均能缩短3个月治疗时间,且不需要第二磨牙加强支抗即能达到很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后青少年患者的牙关系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追踪观察采用上下颌扩弓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完成的青少年患者,共收集到13例患者治疗前后和保持后的石膏模型并对其进行测量,比较治疗前后及保持后的牙弓宽度变化及PAR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后上下颌牙弓宽度明显增加(P<0.05),其中上颌中段牙弓宽度变化最大,为(6.54±2.48) mm。保持后上颌前中段牙弓宽度虽然减小(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各项PAR分值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持前后各项PAR分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后等级分类中,极大改善患者7例,改善6例,无改善或变坏0例。结论 对于牙列拥挤伴牙弓狭窄的青少年患者,运用上下颌扩弓联合固定矫治能获得良好的牙关系。  相似文献   

6.
田存美 《口腔医学》2005,25(6):355-356
目的观察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应用直丝弓带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组各18例患者分别使用直丝弓带环和方丝弓带环,均使用方丝弓托槽进行临床矫正。在矫治第2期末即精细调整前和固定矫治结束时测量第一磨牙中央窝与前磨牙颊尖延长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矫治第2期末时方丝弓带环组测量值大于直丝弓带环组,磨牙偏于舌腭侧;固定矫治结束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将带环替换为直丝弓带环,可以改善磨牙颊舌向位置增加磨牙支抗,关闭间隙时弓丝滑动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滑动直丝弓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Ⅰ类或安氏Ⅱ1类的矫治患者60例,随机分成直丝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直丝组采用滑动直丝技术,对照组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对两组病理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直丝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节省支抗上无显著性差异;直丝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平均伸长0.5mm,对照组平均伸长1.4mm,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直丝组治疗后上中切牙转矩平均减少5.2°,对照组转矩平均减少8.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平均疗程前者比后者短5个月,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滑动直丝弓技术拔牙病例磨牙支抗需求与标准方丝弓技术无明显差异,但更有利于维持覆和切牙的位置。同时疗程较短,操作较简便。  相似文献   

8.
全程式直丝弓矫治器滑动机制关闭拔牙间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萌  刘建华 《口腔医学》2007,27(8):444-445
目的探讨全程式直丝弓(MBT)矫治器治疗安氏Ⅰ、Ⅱ类患者的方法和特点并与方丝弓技术进行比较。方法治疗组选择48例恒牙牙合患者,其中安氏Ⅰ类29例,Ⅱ类1分类19例,均为拔牙矫治,采用MBT滑动法关闭间隙。对照组选择59例恒牙牙合患者,安氏Ⅰ类38例,Ⅱ类1分类21例,均为拔牙矫治,采用标准方丝弓关闭曲法关闭间隙。结果MBT组平均疗程(21.0±2.3)个月,标准方丝弓组为(23.1±3.4)个月。两组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凸度、上下中切牙凸距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MBT滑动法更有利于维持覆牙合和切牙的位置。结论MBT在矫治程序上较方丝弓矫治更为简捷、高效,滑动机制关闭间隙在临床应用上优点更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和传统直丝弓矫治器对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根据168例患者治疗前的釉质脱矿指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自锁托槽直丝弓组),另一组患者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传统直丝弓组)。选择矫治期为18~19个月的102例患者矫治结束后再次检查釉质脱矿情况,计算釉质脱矿指数和釉质脱矿增加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釉质脱矿指数和釉质脱矿增加指数的差异。结果自锁托槽直丝弓组治疗前后的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26±0.048、0.158±0.085;传统直丝弓组治疗前后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23±0.049、0.196±0.063。正畸治疗前两组患者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5,P〉0.05),两组正畸治疗后的釉质脱矿指数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01),两组患者矫治后釉质脱矿增加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8,P〈0.01)。结论采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可以降低釉质脱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多曲方丝弓与镍钛摇椅弓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MEAW弓丝和NiTi摇椅弓丝在解决同种或相似临床问题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均需进行竖直和逆时针旋转磨牙,纠正错畸形的病例48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应用MEAW技术,0.018"方丝弓托槽,0.016×0.022"不锈钢丝,B组应用MBT直丝弓技术,采用0.018"×0.025"NiTi方丝摇椅弓。其他弓丝按方丝弓或直丝弓技术常规标准使用。两组病例均测量、计算:①垂直向异常指数(ODI).②前后向异常指数(APDI)③综合指数(CF).④拔牙指数(EI)决定是否拔牙及估算牙移动的速度。结果:①.在治疗时间上,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异。②.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③.MEAW弓椅旁操作时间平均多于摇椅弓20~30min。④.多曲方丝弓成本高于摇椅弓。结论:在竖直磨牙使其逆时针旋转的治疗中,特别是对反、开病例,MEAW技术有很大的优势,但高弹性摇椅弓的应用,矫治效果与多曲方丝弓无显著差异,其椅旁操作时间短,患者口内异物感小,口腔卫生易于清洁和保持,同时又降低了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Hawley保持器和透明压膜保持器的正畸治疗保持效果。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采用直弓丝矫治器治疗矫治完成的各种错畸形病例中选择60例,按双盲法随机分成2组,30例应用Hawley保持器,30例应用透明压膜保持器进行保持,保持器均佩戴2年。在模型上测量保持前、后的PAR指数的7项指标(牙齿排列、覆盖、覆、中线、颊舌向关系、近远中关系、垂直向关系),评价复发情况。结果戴用保持器2年前后的指标变化均为透明压膜保持器组小于Hawley保持器组,但只有牙齿排列、覆、颊舌向关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术后戴用保持器2年,透明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相比在牙齿排列、覆、颊舌向关系方面有更加稳定的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依据中国人正常(牙合)牙齿数据的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结果进行研究评价,为进一步发展适合中国人的直丝弓矫治器提供参考.方法 将依据中国人正常(牙合)牙齿数据的直丝弓矫治器(简称Z1矫治器)应用于30例非拔牙病例,在弓丝不弯制任何补偿弯曲的条件下完成矫治.由5位正畸专家对病例的矫治结果进行半定量评价;对病例模型进行定量测量,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将测量结果与中国人正常(牙合)数据进行比较,对Z1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验证与评价.结果 专家组对矫治后模型评价的平均得分为91.2分(百分制),总体评价矫治效果较好.模型测量结果显示,矫治后大多数相邻牙齿的邻面解剖接触点在(牙合)平面上投影的距离均数小于0.3mm,牙齿排列整齐;牙齿的冠凸距与中国人正常(牙合)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牙齿轴倾度与正常(牙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矩的变化规律与正常(牙合)测量结果相似,但下颌后牙负转矩较大.结论 Z1矫治器对非拔牙病例的临床矫治效果较好,用于国人错(牙合)病例时可进一步减少弓丝的弯制,提高矫治质量;下颌后牙转矩的数据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固定外伤性松动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钢丝-釉质黏合剂法、方丝弓正畸法4种固定方法治疗外伤性松动牙的疗效,寻求一种较为美观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因外伤导致牙齿Ⅱ~Ⅲ度松动的病人146例共计243颗患牙,随机采用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钢丝-釉质粘合剂法及方丝弓正畸法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使用钢丝-釉质粘合剂法与方丝弓正畸法的两个治疗组与其他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钢丝-釉质粘合剂法较为美观。结论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是一种无牙周刺激性,更清洁、更美观、更高效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长度,比较2组患者牙根吸收有无差异.对于牙根长度未见变化的患牙,通过CBCT检测其有无单纯唇腭侧和近远中骨质吸收.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47.3%的牙出现牙根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8.8% (P<0.05).2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牙(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7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上升到85.3%,而实验组上升到68.3%(P<0.05).部分牙根长度未见减少的牙也存在局部根吸收,骨吸收最常发生在牙根的腭侧面(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14%).结论: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武璐璐  张苗苗  邵玶 《口腔医学》2007,27(8):396-398
目的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支抗丧失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安氏Ⅰ类错患者60名,平均年龄14岁,牙列轻、中度拥挤,恒牙牙合,均拔除4个前磨牙,弱支抗。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用MBT技术,另一组用标准方丝技术。结果两组相比,MBT对切牙垂直方向及转矩和下颌磨牙倾斜角度的控制较好。结论与标准方丝技术相比,MBT的支抗丧失较少,在临床上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成年人安氏Ⅱ类1分类并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4例成年人安氏Ⅱ类1分类并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治疗前后效果的对比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效。尤以试验组为优。治疗后试验组U1-Y平均减小5.48mm,U1-SN平均减少6.67°,U1-L1平均增加5.36°,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SNA、SNB、MP-SN、L1-Y等指标改变不明显。治疗时间平均24.2个月。结论MBT直丝弓矫治器能更有效地矫正上颌前突、前牙开牙合,纠正上唇紧张外翻,协调上下唇软组织关系,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PAR指数研究萌出诱导器对混合牙列中期错畸形患者的矫治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混合牙列中期牙列轻度拥挤、安氏I类或II类患儿56例。试验组(29例)采用萌出诱导器进行矫治,直至上前牙排齐;对照组(27例)不作处理,仅随访观察。采用PAR指数评价试验组治疗前后、对照组随访前后模型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矫治后PAR加权后总分减少率为67.49%±13.47%,对照组随访前后PAR加权后总分减少率为18.69%±12.99%。两组患者在前牙排列、磨牙关系、覆覆盖关系改善上的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萌出诱导器可以改善混合牙列中期患者上下前牙排列,纠正磨牙关系,明显减少患儿覆盖。  相似文献   

18.
正畸治疗后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正畸治疗后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对74例错He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2-8年(平均50.5个月)的治疗前后及保持后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1)保持后,加权总分值的复发率为13.01%,牙齿排列、覆盖、覆He和后牙段横向He关系复发率分别为6.38%、15.56%、28.36%和22.41%。(2)保持后明显改善者从治疗后77.03%减至64.86%。PAR分值增加53例,分值不变6例,分值减少15例。(3)Begg矫治器保持后加权总值大于方丝弓矫治器(P<0.05)。(4)安氏Ⅱ类错He保持后牙排列和总分值大于I类错He(P<0.05)。(5)不对称拔牙组保持后加权总分值大于其他组(P<0.01)。结论:(1)保持停止后,牙齿有回复到原来位置的倾向。牙齿排列、覆盖、 覆He和后牙段横向He关系复发较明显。(2)正畸治疗后的稳定性与矫治器、错He及拔牙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斜面导板配合后牙垂直牵引矫治低角型深覆(牙合)对面部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低角型深覆(牙合)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10例采用HX直丝弓矫治技术,使用斜面导板配合后牙垂直牵引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HX直丝弓矫治技术,使用斜面导板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矫治后齿槽高度和下面高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矫治后的下面高分别为(65.20±1.80) mm和(65.35±1.92) mm,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打开前牙咬合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周和12周.结论 斜面导板配合后牙垂直牵引能有效增加后牙齿槽高度,增加下面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