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2.
苦味药具有降、泄、燥、坚的功效。所谓坚,一般释为:坚固阴液,多指苦寒药具有泻火护阴之功能。笔者认为以此理解苦坚之意,似有所偏颇,应予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现代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中年起病,形体肥胖,80%的患者“三多一少”症状不典型,因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在医院检查时发现血糖偏高。历代医家都认为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与消渴的发病密切相关。《素问·奇病论》云:  相似文献   

4.
刍议苦以坚阴与苦寒伤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的性味与功效的关系甚为密切。一般而言,药物性味相同,其功效大致相似;性味相异,则功效亦有所不同。苦味药物虽具坚阴之功,但如用得不当,亦具伤阴之弊。就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以管窥之见,作一肤浅论述,谬误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5.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85%肥胖或超重,在"中满内热"病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演变,提出辛润苦泄法为初发2型糖尿病的基本治则之一,以期丰富经方在临床的运用,为中医治疗消渴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38-1240
目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辛润苦泄法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治疗的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7.5%,对照组是60%,差异性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7.5%,观察组患者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FPG是(11.45±2.29)mmol·L~(-1),对照组是(11.34±2.39)mmol·L~(-1),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是(5.17±0.94)mmol·L~(-1),对照组是(6.09±1.01)mmol·L~(-1),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辛润苦泄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既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又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相似文献   

7.
辛润发微     
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咸之味。历来医家多十分重视“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就以辛味药物的性用来说,早在《内经》已多论述,尤其是“辛以润之”,其旨纡余蕴(?),令人味之无尽。嗣后名医濬哲,在临床实  相似文献   

8.
辛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对于这段经文的辛润之说,如何理解?历有争论,莫衷一是,后学则每为之困惑。为此,作者进行了探讨,现介绍如下。辛润之说首倡于《内经》。原文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燥证,故须润之,此为常理。但何能以辛为之润呢?这是不容易理解的。但原文紧接着有“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数语。笔者认为,此虽寥寥数语,却也是解答了疑问的。所以甚至有人认为这九个字不是原文而为读批注文呢。张介宾在《类经》中说:“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卒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  相似文献   

9.
论苦能“坚阴”李玉忠孔祥英(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淄博255300)苦,属于中药性能五味之一,有泄和燥的作用,这已为人熟知。全国统编《中药学》第五版教材中总结前人的用药经验,提出了苦有“坚阴”的作用,今人对此论述颇少,有必要加以讨论。坚者,守也,固也。坚阴,即固守保存阴液之意。所谓苦能坚阴,实际上是借助某些苦寒药物的清热泄火作用,泻火之亢,以全阴气,又称泻火存阴或泻火保阴。苦味的坚阴作用与养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养  相似文献   

10.
“苦能坚阴”出自张元素《珍珠囊》“苦能燥湿、坚阴”。现代大多数人认为,苦能坚阴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平相火、固肾阴;二是指泻火存阴,即某些苦寒药能通过泄火而达存阴的目的。笔者认为,“苦能坚阴”应明确为苦寒坚阴,苦温之药不能坚阴。我们知道,寒性的苦味药具有泄(通泄、清泄、降泄)和燥湿热的作用,寒性属阴,一方面,临证中苦寒药可抑亢盛之火热,“热者寒之”,使火热之邪沉降、透泄,迫阳归元;另一方面,阴寒在泻火的同时可保持体阴不致妄泄,达到坚阴之效果。而苦味药中有一部分药物其性偏温,如苍术等药,则不具坚阴之效。原因是温性属阳,苦温药能燥寒湿,“寒者热之”,如燥湿之过则易伤体阴,故苦温不能坚阴。  相似文献   

11.
<正>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语出《素问·藏气法时论》,这大概是有关“苦坚”药性的最早记载。历来于“苦坚”药性之涵义及机制认识尚存歧意,笔者不揣浅陋,想就此一谈管见。一、“苦坚”涵义“苦能坚”之说虽源于《内经》,但其涵义与后世之“苦能坚阴”却不尽相同。按《内经》五行归类相配的原则,苦味属火,而火能燥土,土燥则坚;《说文》曰:“坚,土刚也”;王冰亦云:“营性坚燥”;对苦味的燥坚之性,《内经》更有较详论述,如“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湿淫  相似文献   

12.
辛润辨略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何理解这段经文的辛润之说?历有争论。笔者兹析于下。一、理论辨析“燥者润之”,此为常理。然何“食辛以润之”呢?张介宾《类经》释:“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可谓深得经旨。将辛润理论作为一种治法来理解,指的是对某些燥证用辛味药治疗,其机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辛润苦泄方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唐旨宁颗粒低剂量组、唐旨宁颗粒中剂量组、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6只。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ESA)检测各组血清中脂联素(ADP)、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羟激酶(PEPCK)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蛋白PEPCK和IRS-2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胰岛素(FIN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药物干预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ADP浓度均升高,NEFA含量均降低(P0.01);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EPCK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IRS-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EPC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RS-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唐旨宁颗粒中、低剂量组的ADP浓度均偏低,低剂量组的NEFA浓度偏高(P0.05),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的ADP浓度高于吡格列酮组,中、高剂量组的NEFA浓度均高于吡格列酮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唐旨宁颗粒中、低剂量组中PEPCK均上调,IRS-2的mRNA表达均下调(P0.05);高剂量组中PEPCK和IRS-2的mRNA表达均上调(P0.05);中、低剂量组中PEPCK蛋白表达均上调,IRS-2蛋白表达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PEPCK蛋白表达上调,IRS-2蛋白表达下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润苦泄方使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中的ADP含量升高,NEFA含量下降,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脂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EPCK、上调IRS-2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辛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性味理论是中药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根据长期临床实践对中药药理共性的一种高度的理论性概括,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成为临床选择方药的根本依据。五味之一的辛味具有能行能散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公认,但就辛味药还存在“润”这一功效,争议较多,或予以肯定,或避而不谈,或予以否定,诸说不一,给临床用药和学习中药带来一定困难。众所周知,辛味药大都辛香燥烈,阴虚津亏之证用之不当,或用辛香之品过多,不但起不到“润”,反而会化燥伤阴。所以,“辛润”为何义?辛怎样产生润的?“辛润”之法适宜于何证?应予明确。现就此论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5.
辛润之说源于《内经》的《素问·藏气法时论》 :“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也。”从而得出辛可润肾燥之说法 ,后又逐渐演变成一种药性功效———辛润理论。对于辛润的理解 ,历来都有不同见解 ,归纳近代之看法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辛润是一种废弃的旧说  相似文献   

16.
彭建中 《河南中医》1997,17(1):51-51
辛润肾燥新解彭建中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主题词医古文考证肾疾病/中医药疗法《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后世据此概括为辛润肾燥,即辛味之药可治肾燥之症。然观诸家药例,却各不相同。张元素以知母、黄柏为辛润药;张介宾以附子、肉...  相似文献   

17.
陈俊  肖万泽 《新中医》2013,(1):147-150
目的:研究辛润苦泄法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唐旨宁组和文迪雅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6周后,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血清中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中TNF-αmRNA及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胰岛素(FIN)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药物干预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唐旨宁组和文迪雅组大鼠血清TNF-α显著降低(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P<0.05),TNF-α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PPAR-γ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唐旨宁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脂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上调PPAR-γ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辛润通络法肇源于《黄帝内经》,奠基于张仲景,发扬于叶天士,是治疗络病的大法。辛润通络法的核心内涵是“通而润之”,其运用当以“久、痛、瘀”为临床特征,以“邪滞络脉,阴血亏虚”为辨证要点,以“行津化瘀通络,滋润养血通补”为作用机制。研究叶天士辛润通络法相关医案,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运用要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消渴”、“水肿”、“腰痛”等范畴。笔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的大法治之。立足一个“润”字,巧用辛味药物,通过辛可致润和辛可助润实现辛能行津、行气、行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周安政 《河北中医》2008,30(3):268-268
中药酸、苦、甘、辛、咸五味中,"辛润"之说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时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对"辛润"的理解,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两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