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新月体肾炎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赵从禄王晋文殷玉敏杜艾蛟张曦新月体肾炎(CGN),病情凶险,发展迅速,预后差。如不及时诊治,多在数周或数月内出现肾功能衰竭。现将本组6例CGN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6例新月体肾炎为1995年4月~1996年12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ANCA-)与ANCA阳性(ANCA )寡免疫复合物新月体肾炎(PICGN)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异同.方法 对住院肾活检确诊的75例PICGN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ANCA一组发病年龄小于ANCA 组[(51.7±13.7)岁vs.(44.3±14.1)岁](P<0.05);②ANCA-组肉眼血尿发生率显著高于ANCA 组(56.7% vs.31.1%)(P<0.05),ANCA-组尿蛋白定量(3.7 g/d vs2.4g/d)和达到肾病范围蛋白尿患者比例(40.0% vs15.6%)均显著高于ANCA 组(P<0.05),ANCA一组血红蛋白水平较高(9.2g/dl vs.7.8 g/dl)(P<0.01);③病理检查:ANCA-组新月体形成比例显著低于ANCA 组(63.5% vs.77.8%)(P<0.01);④ANCA-组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7~144个月),3例失访,无死亡病例.ANCA 组中位随访时间40月(6~120个月),3例失访,12例死亡.Kaplan-Meier图预测ANCA-组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ANCA 组(100.0% vs.58.0%).(P<0.01).结论 与ANCA 的PICGN相比,ANCA-患者尿检异常较重,然而肾活检新月体比例较低.慢性化病变较轻,肾外器官受累也较少,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克林霉素致新月体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患者 ,男 ,6 4岁 ,因患肺脓肿入我院。入院前半月即出现少尿和全身浮肿症状 ,无肝炎病史及毒物接触史。入院体格检查 :体温 :36 7℃ ,脉搏 :114次·min-1,呼吸 :2 0次·min-1,血压 :16 0 / 10 0mmHg。应用克林霉素 1 6 g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1日 2次 ,治疗 3日后 ,病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化验检查 :血红蛋白 5 8g·L-1,血红细胞 2 1× 10 12 ·L-1,白细胞 1 3× 10 9·L-1,血小板 2 0×10 9·L-1,血沉 10 1mm·h-1,尿蛋白 ( ) ,2 4h尿蛋白定量4 3g·L-1,尿红细胞记数满视野 ,均一型占 90 %。尿N -乙酰 - β-D… 相似文献
5.
6.
患者,女性64岁,2003年9月8日进食海鲜后出现四肢散在鲜红色皮疹,9月22日于某医院查血压190/120mmHg,空腹血糖7.1mmol/L,尿蛋白(3 )、潜血(2 )、尿糖(1 ),未查肾功能,诊断“过敏性紫癜”,给予止血、抗过敏治疗,未服降压药。10月14日来本院查餐后2小时血糖13.4mmol/L,血肌酐126μmol/L,尿蛋白(2 )、潜血(3 )。12月1日复查血肌酐升至272μmol/L,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收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蛋白A免疫吸附在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总结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方法对本院收治新月体肾炎并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患者8例病情回顾性分析。其中护理干预的基本内容包括心理支持、透析前准备、保证血路通畅、防止破膜护理、防止溶血护理以及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等。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变化。结果本组研究8例患者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清IgG有不同程度下降,平均下降达31.5%。无严重并发症和操作失败案例发生。结论蛋白A免疫吸附对于治疗新月体肾炎疗效确切,而透析过程中全方位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10.
新月体肾炎病情凶险,临床多数表现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少尿,进行性贫血,急速发展的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肾活检的开展,特别是重症患者肾活检的例数增多,新月体肾炎的诊断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回顾了我科1982年至1996年6月,14年中经肾活检确诊的41例特发性新月体肾炎,就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 1 病人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41例均为住院病人。肾脏病理符合下列标准:①肾活检所取肾小球数≥10个;②新月体占所取肾小球总数50%以上;③新月体占肾小球囊表面积50%以上,为半月或环状新月体;④构成新月体的细胞或组织≥3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S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来源。方法对12例SHL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本组男2例,女10例,年龄35~65岁,平均45岁。HE染色示:SHL由实性片块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4种组织结构组成。被覆乳头表面、实性区裂隙及血管样腔面的为立方细胞;实性区及乳头轴心为形态一致的圆形、多角形细胞。免疫组化:2种细胞均表达EMA和rrrF一1,立方细胞表达CK;而多角形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及ER、PR;瘤组织内散在有Syn、CgX、NSE阳性细胞区。结论SHL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低,易误诊为肺癌,熟悉本病的组织学特点对避免误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R、PR的高表达可能与女性的高发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肾小球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为了解现役军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与病理类型分布,现将经肾穿刺确诊的肾小球疾病165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65例,男152例,女13例;平均年龄23.9岁(18~56岁);平均病程8.1个月(3天~72个月);干部33人,战士132人。临床诊断依据1985年全国肾病学术会议分型标准[1],病理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肾病学会病理协作组标准[2]。1.2 检查项目1.2.1 一般项目:本组165例,进行如下检查:尿常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3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出血占58.20%,非器质性疾病占32.08%、恶性肿瘤占9.70%。子宫内膜病理分析;增生性反应25例、分泌反应3例、萎缩性4例、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内膜11例。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随着绝经后出血时年龄增加,绝经年期的延长,发生恶性肿瘤危险性也随之上升。诊刮中宫腔深度>8.5cm发生恶性肿瘤可能性上升。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虽以良性病变为主,但恶性肿瘤仍占有一定比例,同时随着绝经后出血时年龄增长,绝经年期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增加,必须重视绝经后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16.
42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LN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结果Ⅰ、Ⅱ、Ⅲ、Ⅳ、Ⅴ型各占2.3%、11.9%、28.5%、42.6%、14.3%;结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一定联系;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改变(ASC-U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妇科及体检中心的15 406例女性进行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出为ASC-US阳性患者1 061例,对其中的 219例ASC-US进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多点活检检查,分析阴道镜活检结果.结果 炎症115例(52.5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79例(36.07%),CIN2级13例(5.94%),CIN3级10例(4.57%),SCC2例(0.91%).结论 对于宫颈TCT检测为ASC-US的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活检,明确宫颈病变等级是非常必要的,对宫颈癌的早期预防与治疗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不同类型的涎腺肿瘤的不同年龄组男女发生率的不同以及评价良恶性肿瘤的症状和表征的区别.方法: 我们从肿瘤发生的年龄、性别、部位、诊断类型、病史和临床表现几方面对337例涎腺肿瘤的蜡块标本进行研究.结果: 良性肿瘤约占全部被研究肿瘤的79.5%,恶性肿瘤为20.5%.良恶性涎腺肿瘤在发病率上几乎无性别差异.腮腺发生的肿瘤占大涎腺的大多数,为57%(192/337).本次研究中,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腺样囊性癌位居涎腺肿瘤的前三位.多数肿瘤无论男女都在20~59岁的年龄段.结论: 本次研究回顾分析的涎腺肿瘤的发生率相似于其他地区,主要发生在大涎腺,其中主要是腮腺,小涎腺中主要是发生在腭部.肿瘤的快速增长并不是恶性肿瘤特有的,疼痛和活动度差却有较高的恶性肿瘤倾向.儿童没有发现涎腺肿瘤.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