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几种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临床确诊的肾脏病患者50例、糖尿病患者71例、冠心病患者50例,以及正常健康成人3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11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肾脏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清总T_3(TT_3)、血清总T_4(TT_4)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其TT_3均值分别为1.40nmol/L、1.46nmol/L和1.44nmol、L;TT_4均值分别为81.20nmol/L、90.32nmol/L和86.46nmol/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无明显变化。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_3)水平肾脏疾病组无显著改变,糖尿病和冠心病组均显著升高,均值分别为1.29nmol/L(P<0.05)和1.39nmol/L(P<0.01),甲状腺机能降低组患者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rT_3水平降低(P值均<0.01)。结论TSH对于非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身秧歌锻炼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28名绝经女性进行6个月的健身秧歌锻炼,测试锻炼前后受试对象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等雌激素指标,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及免疫机能指标(IgA、IgM、IgG)。结果:经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后,E2、P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1),T水平显著下降(P<0.01);TG、TC和LDL-C较锻炼前显著降低(P<0.01),HDL-C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1);IgA、IgM和IgG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06)。结论: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及免疫机能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放射免疫分析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并用于Gra ves病 (GD)的临床检测。方法 用sICAM 1免疫家兔 ,制备多抗 ,建立sICAM 1RIA法。测定对照组4 0 0例 ,治疗前GD患者 312例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 (简称甲功 )恢复正常的GD患者 4 4 5例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患者 5 6例 ,1 31 I治疗前后 36例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 93例 ,甲状腺次全切除前后GD患者 6例 ,GD停药复发患者 5 2例的血清sICAM 1。结果 sICAM 1RIA灵敏度为 6 6 5 3μg L ;特异性 :非特异结合 <8% ;精密度 :批内低、中、高值变异分别为 4 2 5 %、4 35 %、3 99% (n =6 ) ,批间变异分别为 5 5 5 %、2 82 %、3 4 8% (n =6 ) ;准确性 :回收率平均为 10 0 88%。sICAM 1正常值范围 ( x± 2s) :(16 8 4 3± 72 4 6 ) μg L。治疗前GD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的GD组血清sICAM 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前GD组明显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的GD组 (P <0 0 5 ) ;GD患者在甲状腺次全切除后、1 31 I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血清sICAM 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GD停药复发患者组血清sICAM 1明显高于甲功恢复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MRI)动态观测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大鼠局部脑缺血4h和24h时脑水肿和梗死脑组织体积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白藜芦醇预处理组(简称预处理组,n=10)和对照组(n=10)。预处理组手术前10天,每日按照30 mg/kg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溶液。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白藜芦醇溶剂注射10天。10日后行左侧大脑中动脉永久缺血术(MCAO)。术后4 h和24 h分别采用MRI对大鼠纹状体区和顶颞叶区进行T1-SE、T2-TSE、T2-map-SE以及DW-EPI序列的扫描。采用ImageJ软件分析扫描图像中4个感兴趣区域(左侧纹状体、顶颞叶,右侧纹状体、顶颞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T2横向弛豫时间(T2-relaxation time,T2RT)值的变化。术后24 h处死大鼠,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脑片,UTHSCSA Image Tool软件计算梗死脑组织体积的比例。结果:①预处理组大鼠缺血4 h时纹状体和顶颞叶相对ADC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左侧T2RT值显著减小(P<0.05)。②预处理组大鼠缺血24 h时纹状体和顶颞叶相对ADC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左侧T2RT值也显著减小(P<0.05)。③预处理组大鼠梗死组织脑体积比例为0.313±0.047,对照组为0.396±0.02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后4 h和24 h时均有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减少脑梗死体积,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置入Pro Seal喉罩和经喉镜气管插管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开腹手术的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喉镜气管插管组(TT组),每组30例。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T_1)、插管(喉罩)前(T_2)、插管(喉罩)即刻(T_3)、插管(喉罩)充盈气囊后5min(T_4)、拔管(喉罩)即刻(T_5)各时间点血液中皮质醇、白介素-6(IL-6)浓度。比较不同时间、不同方法下其浓度的差别。结果组内比较:PLMA组皮质醇T2~5各时间点与T1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PLMA组IL-6在T_2时较T_1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TT组皮质醇在T_(4~5)时较T1基础值显著升高(P0.01);而TT组IL-6在T_2时较T_1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在T_(3~5)时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TT组皮质醇在T_(4~5)时较PLMA组显著升高(P0.05),IL-6在T_(3~5)时较PLMA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置入Pro Seal喉罩不引起机体明显应激反应,并且较传统喉镜气管插管操作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高原训练过程中BU、CK、Hb、Fe和T/C值的变化。方法:我国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6名,在冬季训练初期安排11周的高原训练,其中在高原上(海拔2100m)训练8周。分别于高原前1周、高原中每周、高原后1周和2周测定BU、CK和Hb值;高原中2次大负荷训练课次日晨测定BU和CK值;分别在高原前1周、高原中第4周和高原后1周测定Fe、T和C值。结果:与高原训练前相比,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第1、2、3、5、6、7周时和高原后2周时的BU显著升高(P<0.01或P<0.05);高原训练第1、2、3、5、6、7周时和高原后2周时的CK显著升高(P<0.01或P<0.05);高原训练第1、3周时Hb显著升高(P<0.05),高原训练第4至第8周时Hb明显下降(P<0.05)。高原训练第3周BU值与两天前(第19日)大负荷训练课次日晨相比明显升高(P<0.05),CK值明显下降(P<0.01);高原训练第7周BU值与两天前(第47日)大负荷训练课次日晨相比明显下降(P<0.01),CK值明显下降(P<0.01)。与高原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第4周和高原后1周时Fe值显著下降(P<0.01);高原后1周时T和T/C值明显下降(P<0.01);高原后1周时C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血BU、CK、Hb和C明显升高,高原训练后Fe、Hb、血T和T/C值下降,表明高原训练能增加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前中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心钠素(ANP)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6例,用放射免疫方法(R IA)测定麻醉前(T0)、气腹前10 m in(T1)、气腹形成后10 m in(T2)、30 m in(T3)、60m in(T4)及解除气腹后30 m in(T5),6个时间点,血浆中CGRP和ANP含量。结果气腹形成前后不同时间点CGRP和ANP的含量变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468和29.449,P<0.01)。CGRP和ANP含量T0与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O2气腹形成后10 m in(T2)ANP开始下降(P<0.05),CGRP下降较慢,与气腹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30 m in(T3)和60 m in(T4)时血浆中CGRP和ANP水平均显著低于气腹前;解除气腹后30 m in(T5)两者均恢复到T1水平。气腹形成前后CGRP和ANP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0.782,P<0.01))。结论 CO2气腹是引起CGRP和ANP降低的主要因素,监测CGRP与AN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2气腹对心脏功能的影响。CGRP和ANP在参与稳定血容量和内环境的生理活动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分别于131I(剂量:148~240.5MBq)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甲状腺大小;随访2~7年,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血清FT3和FT4水平明显降低(t=12.43,t=21.21,P均<0.01),TSH水平明显升高(t=10.34,P<0.01),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58例患者中,治愈31例(53.45%),好转16例(27.59%),无效7例(12.07%),甲减3例(5.17%),复发1例(1.72%).结论 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价值及对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患者131I治疗前和131I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空腹血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及尿液β2-MG,同时测定治疗前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结果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一次性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甲减发生率分别为76.7%(23/30)、13.3%(4/30)、3.3%(1/30)、6.7%(2/30),总有效率为96.7%。131I治疗前β2-MG与FT3、F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31I治疗后3个月FT3、FT4水平与131I治疗前对比,P<0.01,白细胞及β2-M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131I治疗后6个月FT3、FT4及β2-MG水平与131I治疗前对比,P<0.01;白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31I治疗前血清BUN及Cr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β2-MG与FT3和FT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31I治疗Graves’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β2-MG可作为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1973~t976年后用两批成年狗在铀矿山进行的吸人氡及其子体的长期暴露实验.实验I是在铀矿山的一个废用水平坑道内进行,3年的氡子体潜能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9土3.56,20.2士8.08和10.2±2.66工作水平(WL),累积暴露量为111~526工作水平月(WLM).实验l是在距地面深约270米的坑道内进行,坑道内无生产性粉尘,氡子体潜能浓度平均值277WL,为期57天,累积暴露量为2119WLM.两个实验共用动物35只(包括对照组15只).实验I中部分动物出现了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动物致死的主要原因多系肠道寄生虫(钩虫等)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全身效应的观察来见规律性变化.实验I的多数动物患慢性间质性肺炎,部分动物尚有支气管上皮鳞状化生及乳头状增生.血,毛中210Po的含量与累积工作水平月呈正相关,而且不同wLM组问的血、毛中210Po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个实验均未见肺部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T2 mapping功能磁共振定量检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6个月、12个月移植物重塑状态并与临床评分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行ACLR的患者40例,ACLR后患者在6个月、12个月都接受3.0 T常规MRI及T2 mapping扫描,测得术后移植物关节内段整体及其三个分段(近、中、远)T2值。术后6个月、12个月使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IKDC)进行临床功能评分。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关节三段以及关节内段整体T2值之间的差异。关节内段三段采用LSD-t法进行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移植物关节内段T2值与临床评分相关性。结果 前交叉韧带移植物整体关节内段及其三个分段(近、中、远)的T2值在6个月到12个月内明显下降(P值均<0.001)。术后6个月关节内段的近段的T2值较中段及远段高(P=0.026和P=0.001),术后12个月,关节内段的近段的T2值较远段高(P<0.001)。术后6个月移植物T2值与IKDC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08,P=0.001),术后12个月移植物T2值与IKDC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前瞻性搜集92例T2MD患者为T2DM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T2DM组分为NYHAⅠ级组26例,NYHAⅡ级组28例,NYHAⅢ级组25例,NYHAⅣ级组13例,选取年龄、性别、BMI匹配的健康成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T2-mapping成像,T2DM组同期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LGE),分别测量17段心肌的T2值。对比T2DM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心肌T2值的差异;分析T2DM组左心室非强化心肌T2值与心功能(NYHA分级)、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各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各节段非强化心肌的平均T2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0.05),但FPG、HbA1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值。结论:T2-mapping可以定量评价心功能(NYHA分级),T2值越高,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大。同时,T2-mapping可以间接评估T2DM心肌损伤的程度,早期预测糖尿病心肌损害,为临床定量评价T2DM心功能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body 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index)和圣乔治(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G)评分的影响。方法: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锻炼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均接受12周训练,每周7天,每天锻炼1小时。太极拳组进行24式杨式太极拳锻炼,锻炼组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和健步走锻炼,对照组进行平日常规活动。分别于训练前、训练6周和12周,给受试者发放SGRQ评分问卷,测定体重指数(BMI)、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吸困难指数(mMRC)、6分钟步行试验(6MWT),计算BODE指数和SGRQ评分。结果:⑴训练6周,太极拳组FEV1%预计值较本组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mMRC显著降低(P<0.05),BODE指数显著下降(P<0.01),但BMI和6MWT变化不明显(P>0.05)。同期比较,太极拳组FEV1%预计值显著高于同期锻炼组及对照组(P<0.01),mMRC和BODE指数显著低于同期锻炼组和对照组(P<0.01),BMI和6MWT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12周,太极拳组FEV1%预计值、6MWT较训练前及同期锻炼组、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BODE指数和mMRC较训练前及同期锻炼组、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BMI较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⑵训练6周,太极拳组SGRQ评分中的活动分及影响分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但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分、总分与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12周,太极拳组症状分显著低于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P<0.01),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活动分、影响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和锻炼组(P<0.01)。结论:太极拳与缩唇呼吸、步行锻炼均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及SGRQ评分,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两种方案相比,太极拳运动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辐射损伤对血液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I)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单纯照射(R)组和氟伐他汀防治(F)组。F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氟伐他汀20mg/(kg·d),直至实验结束,其他组灌服同F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至实验末。R组和F组大鼠采用直线加速器胸部照射,单次剂量为20Gy,照射后5、15、30、60天处死动物,测定血清cTn I和血浆ET1含量。结果R组大鼠受照后5天血清cTn I显著高于C组(P<0.01),15天时仍高于C组(P<0.05),F组5、15天时cTnI较R组相应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R组大鼠受照后5、15、60天,血浆ET1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0.01),F组15、30和60天时的ET1较R组相应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脏辐射损伤时,血液中cTn I和ET1明显升高,而氟伐他汀能够减轻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脂质水平进行检测,探讨脂质代谢在失血性休克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SHS)组;重度失血性休克(RHS)组;中度失血性休克(MHS)组,按休克后采血时间的不同又分为休克30 min(MHS-30 min)组、休克60 min(MHS-60 min)组及休克120 min(MHS-120 min)组。分别对各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结果 (1)MHS组与SHS组比较:TG显著上升(P<0.01),TC、HDL-C均显著降低(P均<0.01),而LDL-C无显著变化(P>0.05),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1)。(2)RHS组与SHS组比较:TG、LDL-C显著上升(P均<0.01),TC、HDL-C显著降低(P均<0.01),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1)。(3)RHS组与MHS组比较:TC、TG均显著降低(P<0.01);HDL-C及LDL-C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5)。(4)MHS三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TC水平MSH-30 min组与MHS-60 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MHS-60 min组显著高于MHS-120 min组(P<0.05);TG水平三组间差异显著,MHS-60 min组最高,分别是MHS-30 min组及MHS-120 min组的2.28倍和1.99倍(P均<0.01),而MHS-3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DL-C水平MHS-60 min组显著低于MHS-30 min组(P<0.05),而MHS-6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LDL-C水平MHS-60 min组显著高于MHS-30 min组(P<0.01),而MHS-6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DL/LDL比值三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或0.05),呈进行性下降。结论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脂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随着休克的发展脂质水平呈动态变化,血清脂质水平可反映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及其动态进展。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34例SPN行MSCT动态增强(以4 m 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记录SPN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PHSPN)、灌注量(P)、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PHSPN/PHAA)。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价SPN CT灌注各参数与MVD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PHSPN值恶性结节[(96.15±11.55)HU]和炎症性结节[(101.15±8.41)HU]较良性结节[(47.24±9.15)HU]有更高的强化峰值(F=72.730、9.728,P值均<0.001);PHSPN/PHAA比值恶性和炎性结节较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1、8.20,P值均<0.001)。而恶性结节与炎症性结节的PHSPN值和PHSPN/PHAA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SPN增强前密度明显低于恶性SPN(χ2=8.49,P<0.05)。恶性SPN与炎症性SPN的灌注量明显高于良性SPN(F=103.15、16.88,P值均<0.01)。VEGF阳性表达17例(恶性SPN 16例,良性SPN 1例),MVD计数恶性SPN[(36.88±6.76)条/视野]明显高于良性[(4.51±0.60)条/视野]和炎性[(26.11±5.43)条/视野]SPN(F=91.31、9.39,P值均<0.001)。CT灌注各参数PHSPN、P、PHSPN/PHAA比值,与恶性和良性MVD呈正相关,其中以恶性结节PHSPN与MVD相关性最强(r=0.657,P<0.05)。结论SPN的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是其在CT灌注上不同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SPNCT灌注特点与其血管生成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坑道内外作业士兵心理健康状态与个性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军事坑道作业部队坑道内、外作业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EPQ)个性问卷,对某坑道作业部队的104名坑道作业士兵(坑道组)以及88名非坑道作业士兵(非坑道组)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除恐怖因子外,坑道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坑道组(P<0.05);非坑道组的躯体化、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青年常模(P<0.05),其他5项与青年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坑道组的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青年常模(P<0.05).EPQ测试的各维度中,坑道组神经质(N)分值显著高于非坑道组(P<0.05),掩饰(L)分值显著低于非坑道组(P<0.05),而内外向(E)和精神质(P)两个维度分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坑道组SCL-90部分因子评分与EPQ量表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呈显著正相关,部分因子评分与内外向(E)呈显著负相关,但各因子评分与掩饰(L)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个性特征是影响坑道作业士兵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因人施教,针对士兵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地采取干预措施,并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培养士兵更好适应军事环境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OX40和OX40L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3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和25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B细胞的百分率,检测OX40和OX40L在受检者CD4+ T细胞和CD19+B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对OX40、OX40L与FT3、FT4和TRAb的关系作直线相关分析.2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百分率为(34.36±6.73)%、CD4/CD8比值为1.24±0.2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45.60±5.72)%、1.84 ±0.37]明显减少(t =2.634和2.125,均P<0.05),而CD19+B细胞数量为(21.42±3.92)%,较健康对照组的(15.35±3.15)%明显增加(t=2.653,P<0.05).Graves病患者CD4 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水平为(12.92±2.26)%,较健康对照组的(4.19±1.45)%明显上调(t=2.112,P<0.05);CD19B细胞表面OX40L为(15.33±3.75)%,较健康对照组的(8.64±1.73)%表达水平高(t=2.467,P<0.05).Graves病患者经131I治疗后CD4+ 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水平为(7.65±1.64)%,CD19B细胞表面OX40L为(11.50±2.7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795和2.393,均P<0.05).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FT3、FT4和TRA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53±2.54和20.79±6.05、13.69±4.35和49.65±10.12、11.74 ±6.19和24.78±8.46;t =2.219、2.441和2.293,均P<0.05).FT3、FT4与CD4+ T细胞上OX40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和0.73,均P<0.05).TRAb与CD19+ OX40L+B细胞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 OX40和OX40L在Graves病患者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1I治疗不仅通过β射线破坏甲状腺滤泡,同时影响机体T、B细胞免疫功能,促进Graves病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绝经女性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前后血清雌激素、细胞因子和骨密度的变化。方法:30名身心健康的绝经女性进行为期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每周锻炼5次,每次50 min,心率控制在130次/min以内。实验前和锻炼6个月后检测所有锻炼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腰椎L2-4、股骨颈、桡骨远端1/3处和尺骨远端1/3处骨密度,评价健身秧歌锻炼对绝经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后,绝经女性血清E2、P、FSH、LH与锻炼前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1,P<0.05)。血清IL-1和TNF-较锻炼前显著下降(P<0.01),IL-6较锻炼前显著下降(P<0.05)。相关部位骨密度指标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腰椎L2-4和股骨颈骨密度较锻炼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可改变绝经女性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提高腰椎L2-4和股骨颈骨密度。  相似文献   

20.
~(131)I治疗Graves病甲亢后早发甲低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13 1I治疗Graves病甲亢的早期疗效及其早发甲低影响因素。方法 对接受13 1I治疗的 34 2例Graves病甲亢患者随访 1年 ,根据是否发生甲低分为第 1组 (甲低组 )与第 2组(无甲低组 ) ;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甲状腺质量、6h的吸13 1I率与 2 4h的吸13 1I率比值、计划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摄取剂量、13 1I剂量、治疗前T4 或T3 水平、是否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等参数与甲低的关系。结果 治疗后 1年 ,有 2 1.2 % (73/ 34 2例 )患者发生甲低 ,有 70 .9%(2 42 / 34 2例 )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两组的13 1I剂量间差异无显著性 (t=1.0 45 ,P >0 .0 5 ) ,但每克组织给予的摄取剂量间差异有显著性 (t=2 .696,P <0 .0 5 )。结论 早发甲低与甲状腺质量及给予的每克组织实际摄取13 1I剂量有关 ;只要13 1I治疗前停用内科药物治疗适当时间 ,13 1I疗效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