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再发性腹痛而就诊的76例患儿进行检查,常规进行全腹检查后,重点扫查脐周及右侧腹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及数量.结果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小儿再发性腹痛中68.42%(52/76)的病因,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阳性率为60.53%(46/76),其中肿大的淋巴结位于右上腹10例,右下腹23例,脐周12例,左上腹1例.经临床抗炎治疗后复查,40例肿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痊愈出院.6例肿大的淋巴结无明显缩小,但症状好转.结论 对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首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是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再发性腹痛而就诊的76例患儿进行检查,常规进行全腹检查后,重点扫查脐周及右侧腹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及数量.结果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小儿再发性腹痛中68.42%(52/76)的病因,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阳性率为60.53%(46/76),其中肿大的淋巴结位于右上腹10例,右下腹23例,脐周12例,左上腹1例.经临床抗炎治疗后复查,40例肿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痊愈出院.6例肿大的淋巴结无明显缩小,但症状好转.结论 对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首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是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腹痛经临床确诊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72例(腹痛组)和无急性腹痛因其他疾病收住院者52例(无腹痛组),观察两组病例肠系膜淋巴结的数量、大小.结果: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组)较无腹痛组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多、体积大.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对125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围及右下腹,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结论高频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为临床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符合小儿再发性腹痛诊断标准的358例患儿进行了腹部高频彩超检查,发现阳性声像者以图片方式存档,并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超声发现阳性声像256例,阳性检出率为71.51%;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20例(61.45%)、肠套叠15例(4.19%)合并淋巴结肿大6例、粪性阻塞性肠胀气12例(3.35%)、慢性阑尾炎3例(0.84%)合并淋巴结肿大2例、肠管节段性病变2例(0.56%)、肠道蛔虫病1例(0.28%)、胆道蛔虫病1例(0.28%)、肾结石2例(0.56%)。未发现阳性声像102例,占28.49%。结论:腹部高频彩超检查能及时发现小儿再发性腹痛的部分器质性病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及随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的好发疾病,容易误诊。我院2004年-2006年对临床疑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超声检查,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提高了诊断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误诊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4例患儿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8例,肠痉挛7例,肠蛔虫症6例,阑尾炎3例.结论 在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时,应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性,及早行腹部超声、血常规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炙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以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难与上呼吸道感染、阑尾炎及急性胃肠炎鉴别,易造成误诊.我们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淋巴结情况,以探讨其对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观察13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并经抗炎治疗后随访复查。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典型声像图特征为脐周多个椭圆型低回声结节(淋巴肿大),经治疗后1~2周复查,淋巴结〈5mm或不显示。结论高频超声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该院71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行常规腹部扫查,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部的淋巴结的数量、形态、大小、回声,观察多普勒血流图,观察记录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呈规则的扁圆形、椭圆形,边界整齐,皮髓质显示清晰,淋巴门未见损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多.结论?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济快捷、准确率高,方便监测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口服头孢唑肟或头孢呋辛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唑肟或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7~10d。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两组淋巴结大小差异,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声多普勒检查,淋巴结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应用方便,患儿依从性好,在临床疗效上与静脉注射治疗并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敏  梁光菊 《职业与健康》2004,20(8):113-114
目的探讨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二维图像以及多普勒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其脐周及右侧腹腔内可探及椭圆形肿大的结节回声,其长径大者≥2.0 cm,小者≤0.5 cm,长径与宽径之比在1.5~2.0之间.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均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在0.5~0.62之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丽  邹大中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73-2474
目的提高超声对小儿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小儿腹部外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探头频率不同,分两组记录检查结果。结果低一高频联合检查组确诊率(89.4%)明显高于低频组(80.5%)。结论高频超声能直观显示小儿腹内脏器损伤,与低频超声相结合,能提高小儿腹部外伤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随着高频探头临床应用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已成为儿童腹痛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和诊断结果,与同期健康小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组患儿经检查后明显可见其右下腹和脐周部存在椭圆形的淋巴结节,结节较为肿大,其内部均伴有血流信号。而其横径和纵径为(0.71±0.12)cm、(1.51±0.17)cm,明显高于正常组的(0.43±0.05)cm、(0.90±0.08)cm,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像清晰,无辐射,便于准确诊断,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研究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收腹部淋巴结肿大的患儿一共有50例,对50例应用超声给予腹部检查,对其临床诊断效果给予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 50例患儿当中原发疾病是肠炎一共33例,占总体66%;原发疾病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一共有17例,占总体的34%。采取B超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腹腔当中出现淋巴肿大,呈现堆积样或者串珠样分布。肠系膜淋巴结炎淋巴肿大主要分布在脐部以及右下腹部,肠炎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部位主要是下腹部髂血管附近。结论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采取超声检查,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特别对基层医院可以广泛应用,同时临床操作简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30例患儿均以腹痛而就诊,临床初步诊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者17例,误诊为肠道蛔虫症者4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者3例.30例均经彩超、B超检查而明确诊断.结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急性腹痛的常见病,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而易误诊,彩超、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确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炎症组)及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淋巴结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炎症组肠系膜淋巴结的纵径、横径、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曹燕  高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55-305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以腹痛、发热、呕吐、腹泻就诊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及其所在部位和数量,并对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患儿均于腹腔内探及多枚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多数位于右下腹及脐周,边界清晰,长径与横径之比≥2,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提示内部血流信号较正常增多,淋巴门可探及血流信号。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96例复查肿大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无创、安全,是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90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经抗炎治疗后再复查彩超,并且对治疗前后的图像特点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脐周和右中下腹,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楚,淋巴门结构未见破坏。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可探及低速低阻力血流信号。治疗后复查18例患儿淋巴结消失,72例患儿淋巴结明显缩小,彩色血流亦减少。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便捷,能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