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女性,43岁,因“子宫肌瘤2年,痛经1年,加重3个月”于2007年8月17日人院。病史采集:G1P1,末次月经:2007年8月1日。患者曾患乙肝、胃炎,否认结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外伤及手术史。体格检查:心、肺未见异常,下腹轻压痛。妇科检查:白带呈淡红色,鱼腥味;宫颈光滑,宫颈管内见约0.3cm息肉状突起;子宫约2个月孕大,左附件区扪及直径约为4cm包块,双附件区压痛明显。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大小为5.3cm×6.0cm×6.0cm,宫腔查见1.2cm×1.9cm×1.5cm稍强回声,肌壁间见多个弱回声团,左附件区查见3.8cm×3.6cm×3.7cm分隔状囊性占位。X射线胸片提示: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赵云岚 《现代保健》2010,(13):110-11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因右侧腰区间歇性绞痛3个月,发现左侧阴囊包块。查体:阴囊皮肤无红肿,左侧睾丸略增大,约4cm×3cm×3cm,中心部位质地硬,表面欠光滑,触痛(+);右侧阴囊正常。阴囊CT检查提示左侧睾丸肿瘤可能性大。血hCG值正常。考虑良性肿瘤。超声检查:右侧睾丸大小3.8cm×1.5cm,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患者女 ,23岁。以“葡萄胎吸宫术后2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停经57天、阴道不规则流血3天到我院门诊就诊。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 ,鹅卵大、质软 ;B超提示子宫腔内混合性回声 ,6 39cm×2 52cm,内见不规则的囊性回声 ,未见正常胎芽。临床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7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于1999年5月11日入院.缘于1999年3月因颈部骨质增生,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右颈部有一约3×4cm大小圆形肿物,突出皮肤,无疼痛,怕热多汗,无疲乏无力及体重减轻,无易激动,烦燥,多虑,无呼吸困难及吞咽难等症,B超检查显示:右侧甲状腺体内可见4.2×3cm无回声肿块,边界欠规则,其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等圆团块与壁似有相连,多普勒检查未见血管,提示右侧甲状腺囊性肿物,门诊未进行特殊治疗入院,入院后于1999年5月31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大小为4.5×4×2.5cm,伴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形成,大小为1.0×0.5×0.5cm.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4岁。因腹痛伴发热1月于2002年7月入院。开始为持续性脐周部隐痛伴低热,口服抗菌药物治疗10d无好转,腹痛加重,出现高热,行B超检查:中腹部见团块状中等回声,大小6.5cm×6.6cm×4.8cm,边界欠清晰,内回声不均,有小的低回声区,提示腹部炎性肿块,在当地医院静滴抗菌药物治疗半月,无效,且肿块生长快。患者1月前有“急性阑尾炎”手术史。  相似文献   

6.
例1女,38岁,因停经44 d后阴道流血9 d、下腹痛3 d人院.妇科检查:阴道有血染,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B超检查提示子宫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平滑肌瘤.手术所见:子宫左前壁浆膜下实性肿块1个,大小为4 cm×4 cm×3 cm,行肿物挖除术并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孙建勤  高光凯 《职业与健康》2002,18(10):131-13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7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于1999年5月11日入院。缘于1999年3在颈部骨质增生,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右颈部有一约3cm×4cm大小圆形肿物,突出皮肤,无疼痛,怕热多汗,无疲乏、无力及体重减轻,无易激动、烦燥、多虑,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等症,B超检查示:右侧甲状腺体内可见4.2cm×3cm无回声肿块,边界欠规则,其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等圆团块与壁似有相连,多谱勒检查未见血管,提示右侧甲状腺囊性肿物,门诊未进行特殊治疗入院,入院后于1999年5月31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大小为4.5cm×4cm×2.5cm,伴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形成,大小成1.0cm×0.5cm×0.5cm。患者既往于1977年1月因肉眼血尿伴  相似文献   

8.
孙满红 《现代保健》2010,(26):196-196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上腹部不适半月余来院检查.患者上腹部可触及12 cm×10 cm包块,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上腹部可探及一包块,声像图表现为内部不均匀低回声,大小约12.8 cm×9.3 cm,有不规则液性暗区,可见小点状钙化,边界欠清晰,呈分叶状,活动度差,随体位改变移动不明显(图1),腹腔另可探及低回声,大小约3.2 cm×2.3 cm,境界清(图2).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女,30岁,汉族,农民,已婚.主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0 d,伴下腹胀痛,尿频,尿急,于201 1年9月13日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约10d前按月行经,量中等,色正常,无痛经,但出血淋漓不断,持续至今.伴尿频,尿急,无明显尿痛.体温稍偏高,最高达37.5℃,无恶心呕吐,无夜间盗汗.于当地抗感染治疗5d,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彩色超声提示,左侧卵巢大小约2.4 cm×1.5 cm×0.8 cm,右侧卵巢大小约4.4 cm×2.3 cm×1.7 cm,形态规整,边界清晰.子宫呈后位,大小约5.1 cm×5.3 cm×3.8 cm,形态规整,包膜光滑,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分离,其内透声欠佳,盆腔子宫上方可见一囊性回声,大小约12.9 cm×9.2 cm×8.8 cm,形态欠规整,边界清晰,壁完整,较厚,其内可见大量细点状回声,部分囊性回声部分更稠密,并可见较厚分隔,隔上可见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55岁,以"尿频、尿急10个月,自扪及腹部包块1个月"之主诉入院.10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无尿痛及发热,未重视;1个月前,自扪及下腹部包块随来院就诊.B超提示:宫底前方可见大小约15.4×12.3×8.5cm3不匀质低回声团,边界不清,外形规则,可见血流信号.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分泌物不多;宫颈:光,常大;宫体:前位,孕5个月大小,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表面光滑;附件:双侧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3岁,因下腹部疼痛半月于2008年4月3日入院。绝经3年,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部持续性胀痛,去当地妇保院就诊,B超检查示:左附件区5.3cm×5.4cm×4.6cm低回声团块,予菌必治氟罗沙星针静滴抗炎治疗一周后疼痛缓解,于2008年4月1日在本院复查,B超示:左附件区5.4cm×5.6cm×4.8cm低回声团,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报道患者,30岁,G4P0+3,因"停经39+5周,发现巨大子宫占位6+月",于2013年4月24日入院。停经13+1周于外院建卡,B超核实孕周,并提示紧邻孕囊左侧探及一个大小约12.5 cm×9.1 cm×9.2 cm不均匀弱回声团,考虑子宫肌瘤。此后定期行产前检查,胎儿发育未见异常,多次复查B超提示子宫占位逐渐增大。停经37+5周,至我院行彩超示:子宫左后壁下份及左侧壁浆膜下查见大约30.0 cm×14.7 cm×17.3 cm巨大弱回声团,上达宫底,下至宫颈,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内探及星点状血流信号,宫颈管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13.
肠系膜错构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全强 《中国校医》2004,18(1):23-2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6岁,我校教职工.近两个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较稀,近两周腹部不适、隐痛,1 d前洗澡时偶然发现左下腹部肿物而就诊.查体:身体消瘦,营养偏差,于脐部偏左下3 cm处可触及约6 cm × 5 cm大小的包块,其表面较光滑,质地中等偏硬,左右移动度较大,上下可轻微移动,有轻微压痛.血常规检查:Hb 144g/L,WBC 4.6×109/L、中性0.65,血沉11 mm/h.B超示左下腹部探及6 cm× 5.1 cm×4 5cm大小肿块,外形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活动大.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因左下腹隐痛5 d来诊.查体:左下腹触及一中等硬度的椭圆形肿物,边界尚清,移动性差.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见一节育器回声(见图1),双侧卵巢清晰可见.子宫与左侧卵巢间探及一椭圆形略高回声肿块,约6.6 cm×4.2 cm×6.6 cm,边界清,内可见小片状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见图2).CDFI肿块周边见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5.
寇铁虹 《中国保健》2008,16(3):102-10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9年前行腹腔多发性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间皮肉瘤.现因腹部胀满不适就诊.超声检查:腹腔及盆腔见多个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有包膜,腹腔较大者为12cm×11cm×8cm,内呈中等回声伴低回声区.(图1)盆腔内较大者为7cm×6cm×5cm,内呈中等回声伴无回声区,有分隔.(图2)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CDFI):肿物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同时行肝胆脾及子宫、双附件区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腹腔实质性肿物(考虑间皮肉瘤复发).术后病理诊断:恶性间皮肉瘤伴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6.
张溪  丰琅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151-1152
患者,女,73岁,因间断无痛肉眼血尿1个月于2012年1月15日入院B超示膀胱内3.4cm×2.6cm中低回声占位;CT检查示膀胱后壁2.9cm×3.5cm占位,  相似文献   

17.
马桂兰  周晓娟 《现代保健》2011,(15):118-11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9岁,患者因右上肢前臂肿痛就诊.半月前右上肢前臂玻璃扎伤后,出现右上肢前臂进行性肿痛,伴有波动感.超声检查:于右前臂桡侧视诊隆起处(包块处)皮下可见一较大的混合回声团块,范围约6 2 cm×3 3 cm,边界尚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条形迂曲的无回声,大小约1 0 cm×0 7 cm,边界尚清晰,形态规则,有包膜,其内充满五彩镶嵌的花色血流信号,在瘤体内形成稀疏的血流,并在包块与桡动脉交界处探及"双期双向"频谱,其中动脉血流频谱PSV:22 1 cm/s.超声诊断:右上肢桡侧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周围血肿形成,后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8.
例1 11岁,排尿困难2个月,检查发现卵巢肿瘤1周入院。超声:盆腔内可见一大小10cm×10cm肿块图像,呈圆形,内部为液性暗区,分布不均匀,其内充满细密光点及面团状强回声,囊壁稍厚,毛糙,边界清晰。考虑为卵巢囊性畸胎瘤。体格检查:盆腔内扪及包块10cm×9cm×10cm,质中,轻压痛,活动欠佳。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阴道不规则出血6月,2022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6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出血量多,1+月前自诉阴道有肉色圆形组织掉出,送我院会诊提示:梭形细胞肿瘤,高度怀疑子宫内膜间质源性肿瘤。妇科查体:阴道内可见大小约4 cm肿物凸起,肉红色,表面可见坏死灶,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触血,肿物根蒂似位于宫颈管内。阴道彩超示:子宫体下段及宫颈管内查见大小4.8 cm×2.7 cm×4.2 cm弱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内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47岁,因“停经1年,阴道多量出血8d”拟子宫肌瘤于2004年4月20日收住入院,门诊B超提示子宫肿块:前壁可见肌层内不均质回声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大小约8.0cm×6.0cm,并町见不规则区,足月顺产一胎,人工流产1次,绝育12年,入院诊断:子宫肌瘤,肉瘤变待排,入院后经消炎止血诊刮等对症处理出血反进行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