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天明  肖玉瑛  洪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529-6530,6535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年满60岁以上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监测血糖、血脂、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疗程6周.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痊愈率46%,显效率76%,氟西汀组痊愈率40%,显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1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16%,氟西汀组不良反应率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显效快,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易耐受,更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后抑郁症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6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氟西汀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第1周草酸艾司两酞普兰组的症状明显轻于氟西汀组(P<0.01),第2周末两组HAMD减分率无显著差异.2.经过6周治疗后,草酸艾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8%、84.26%,治愈率分别为52.6%、49.8%,两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不显著.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更轻.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有肯定疗效,不良反应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轻微,老年患者对其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结果 将年龄≥60岁的抑郁症患者6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2组,A组(3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30例)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60例完成治疗,治疗1周时A组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第8周时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班娜  崔金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303-230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齐拉西酮29例为研究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29例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为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以研究组疗效较好而快(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且起效快,不增加不良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HAMD评分比较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基本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4、6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氟西汀相同。但起效较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用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37例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齐拉西酮,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DRS-17)评定疗效,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DRS-17评分分别为(21.8±4.O)分和(23.6±3.5)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DRS评分也随之明显降低,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DRS-17评分分别为(15.6±1.0)分和(16.8±1.2)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和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更好,起效更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刘红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39-1939
目的 分析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抑郁症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药物.方法 选择我院符合CCDM-3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艾司西酞普兰10mg-20mg/d,对照组行氢溴酸西酞普兰20mg-50mg/d,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83.3%,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数据对比P<0.01(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氢溴酸酞普兰治疗抑郁症都具有肯定性效果,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效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5例,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以5 mg/d为起始剂量,最高剂量20 mg/d;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以10 mg/d为起始剂量,最高剂量40 mg/d;均晚餐后口服给药1次,疗程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各评定1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2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评分[(14.5±4.5)分]较帕罗西汀组[(17.2±3.9)分]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7,P<0.05)。两组总有效率、第4、6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帕罗西汀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比较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药物起效快慢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总有效数分别为30例、2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酞普兰组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HAMD评分分别为(22.3±4.2)分、(16.8±5.3)分,明显小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共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但是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及副反应.方法对36例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并舒必利组患者显效率72.1%.单用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44.4%,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特点,观察抗抑郁剂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为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198例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评定,将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患者康复的疗效。结果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发生率为56.86%,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帕金森氏病患者HAMD和ADL评分高;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HDL减分明显,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论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抗抑郁剂艾司西酞普兰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 将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抑郁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疗程为 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周时西酞普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较高.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组见效较快,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给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氟西汀(百忧解)20~40 mg/d,早餐后服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其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分值无差异,治疗8周后,两组的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和79.66%(P〈0.01).结论 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尤其是精力减退、愉快感缺乏、思维语言行动迟滞等抑郁症的低动力症状改善明显,使抑郁症状改善更彻底,康复动力激活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8例单用一种SSRI(选择性5-HT再摄取阻滞剂)类药物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在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至疗程结束;疗程8周。入组时及治疗后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进行血清BDNF浓度的测定。结果①电针组显效率48.8%,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4.4%;②电针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③电针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明显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疗效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外加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变化总体评价量表(CGI)得分等。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HAMA以及CGI、认知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以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BDNF水平,对患者性功能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评价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测定得分将脑卒中患者分成抑郁组50例及非抑郁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时疗效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抑郁组治愈10例(20%),非抑郁组17例(34%);抑郁组显效15例(30%),非抑郁组21例(42%);抑郁组未愈10例(20%),非抑郁组3例(6%)。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抑郁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差于非抑郁组。结论:脑卒中后发生抑郁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单相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使用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和对照组(39例,使用舍曲林单药治疗)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在治疗1、2、4、6、8周末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价,使用不良事件记录表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完成研究42例,对照组完成研究36例,两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3.8%和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研究组临床痊愈率(45.2%)高于对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研究组在第1、2、4周末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分别为40.5%和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6)。结论:相对于单用舍曲林,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较快,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治疗的F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多潘立酮片以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症状以加减逍遥散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定,1个疗程后作出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情况无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抑郁和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多潘立酮片和黛力新可以更好地改善F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济泰片与美沙酮治疗社区戒毒人员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为期2年的开放性队列对照研究设计。将上海市7个区65个街道符合入组标准的386名社区戒毒人员分为济泰片组(206名)和美沙酮组(180名)。济泰片组给予济泰片口服治疗1年。停药后继续观察1年;美沙酮组给予美沙酮维持治疗2年,且在第一年内对两组同时合并实施团体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7个随访时点,对其抑郁症状进行测评。结果在改善抑郁症状方面,从基线到104周末。济泰片组SDS标准评分的中位数从50分下降到43分,美沙酮组从51分下降到49分;经混合效应模型检验及多重比较,两组抑郁标准评分在时间和组别两个效应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时间效应与组别效应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即反映两组的SDS标准评分随时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济泰片组SDS标准评分较美沙酮组下降更多。结论在社区戒毒康复中,济泰片与美沙酮治疗合并团体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干预,均能改善社区戒毒人员的抑郁症状,但济泰片的效果略优于美沙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均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旋多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周及治疗后实施帕金森病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0周、治疗后的UPDRS、HAMD评分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而对照组为17.24%,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更能缓解病症,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不良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