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7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7例,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14例,大剂量血管加压素8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7.6%、50%、56.3%,B组、C组明显高于A组,C组存活率(31.3%)显著高于A组(5.9%)、B组(14.3%);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7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7例,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14例,大剂量血管加压素8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7.6%、50%、56.3%,B组、C组明显高于A组,C组存活率(31.3%)显著高于A组(5.9%)、B组(14.3%);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7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7例,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14例,大剂量血管加压素8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7.6%、50%、56.3%,B组、C组明显高于A组,C组存活率(31.3%)显著高于A组(5.9%)、B组(14.3%);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7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7例,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14例,大剂量血管加压素8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7.6%、50%、56.3%,B组、C组明显高于A组,C组存活率(31.3%)显著高于A组(5.9%)、B组(14.3%);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7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7例,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14例,大剂量血管加压素8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7.6%、50%、56.3%,B组、C组明显高于A组,C组存活率(31.3%)显著高于A组(5.9%)、B组(14.3%);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7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7例,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14例,大剂量血管加压素8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7.6%、50%、56.3%,B组、C组明显高于A组,C组存活率(31.3%)显著高于A组(5.9%)、B组(14.3%);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7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7例,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14例,大剂量血管加压素8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7.6%、50%、56.3%,B组、C组明显高于A组,C组存活率(31.3%)显著高于A组(5.9%)、B组(14.3%);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大剂量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40U+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1h有效率和24h生存率。结果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1h有效率和24h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中采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可明显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郁念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61-2162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AVP)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心脏骤停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6例.甲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 mg静脉注射;乙组(大剂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 mg/kg静脉注射;丙组(肾上腺素+AVP):肾上腺素1mg和血管加压素0.5 u/kg静脉注射.结果 肾上腺素+AVP组自主循环恢复率、1h成功率、24 h成功率、存活率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优于标准剂量、大剂量肾上腺素组(x2 =8.381、11.293、7.273、6.381、t=6.928、6.395,均P<0.05);肾上腺素用药次数及剂量均明显少于其余两组(均P<0.05);而大剂量肾上腺素组又优于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均P<0.05)、但是其总肾上腺素用量与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中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及血管加压素可缩短自主心率和呼吸恢复时间,提高存活率,并可减少药物总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55+58-55,58
目的:探讨联用垂体后叶素和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时的效果。方法:将59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29例,对照组)以及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组(30例,观察组),观察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恢复时间以及24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恢复时间及24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心肺复苏期间,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和肾上腺素较单独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缩短恢复时间,提高24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70岁以上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为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0.75%布比卡因1.3mL+10%葡萄糖0.7mL),Ⅱ组为等比重布比卡因10mg(0.5%布比卡因2mL),Ⅲ组为轻比重布比卡因10mg(0.5%布比卡因2mL+0.9%氯化钠溶液3mL)。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观察临床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完成手术,3组的麻醉优良率均达100.0%。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和Bromage评分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Ⅲ组显著短于Ⅰ、Ⅱ组(P〈0.05)。面罩吸氧下3组的SpO2均达到99%以上,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在给药后5、10min出现BP下降、HR增快,与基础值和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血液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结论:高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循环系统影响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用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茶碱组(n=20)心肺复苏时给予氨茶碱和肾上腺素联合用药,对照组(n=20)心肺复苏时单用肾上腺素治疗,其它复苏用药两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及存活出院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氨茶碱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h存活率提高(P〈0.01),A主循环和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氨茶碱联用肾上腺素明显促进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的恢复,并能维持其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及苏醒时间。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P<0.05)。Ⅰ组发生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比Ⅱ组少(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稀释为5mL);Ⅱ组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2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稀释为5mL)后均接PCIA(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给予芬太尼镇痛。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2h(T1),术后24h(T2)、48h(T3)、120h(T4)5个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CD3+、CD4+、CD4+/CD8+在T1、T2、T3时和NK细胞在T1、T2、T3、T4时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CD3+、CD4+、CD4+/CD8+在T2、T3时和NK细胞在T2、T3、T4时下降幅度较小(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改善肺癌患者围术期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Ⅱ组)。Ⅰ组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2.0mg/kg,继而以丙泊酚3mg/(kg·h)加雷米芬太尼0.6μg/(kg·h)输注。Ⅱ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继而以丙泊酚4mg/(kg·h)输注。观察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及停药后5min(T4)的循环、呼吸情况,并记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T0比较,Ⅰ组、Ⅱ组在T1~T3时,HR明显减慢(P〈0.05),MAP明显下降(P〈0.05);T4时Ⅰ组的MAP、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Ⅱ组的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Ⅰ组术中体动小于Ⅱ组(P〈0.01),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快于Ⅱ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各项临床指标。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C组)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组(F组),每组各45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苏醒过程及术毕停药后患者各项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①C组麻醉诱导时低血压者多于F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F组。②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时间早于C组。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在苏醒质量上更优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泊酚(P)、芬太尼(F)联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K)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乳腺区段切除手术病人7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组I:P+F;组Ⅱ:P+K和组Ⅲ:P+F+K。麻醉诱导:静脉注射(iv)注丙泊酚(1.5±0.3)mg/kg,2min后组Ⅰ iv芬太尼3μg/kg;组Ⅱiv氯胺酮1mg/kg;组Ⅲ iv氯胺酮0.4mg/kg,芬太尼1μg/kg。麻醉维持:恒速输注丙泊酚,酌情追加芬太尼和氯胺酮。结果:组Ⅲ术毕苏醒时间与组Ⅱ相比明显缩短(P<0.05)。组Ⅲ芬太尼用量与组I比明显减少(P<0.05)。组Ⅲ氯胺酮用量比组Ⅱ比明显减少(P<0.05)。组I和组Ⅱ术中发生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明显高于组Ⅲ(P<0.05)。组Ⅱ术中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术前及组Ⅲ(P<0.05)。组Ⅱ苏醒期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组Ⅲ。结论:丙泊酚、芬太尼联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一种较为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腺苷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18例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6例,分别为对照组(Ⅰ组)、腺苷停搏液组(Ⅱ组)、预处理组(Ⅲ组)。测定围术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术中取右心房心肌组织观察心肌缺血前后超微结构改变。观察心脏停跳时间、自动复跳率、术后拔管时间。结果Ⅰ组心脏停搏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主动脉开放后10m in,cTnI、IL-10Ⅰ组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术后1dⅠ组IL-6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超微结构观察Ⅰ组心肌损伤程度较Ⅱ组、Ⅲ组重。结论腺苷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时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导管拔出时间、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6.1±1.3)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4.2±1.1)min,导管拔出时间为(11.7±3.4)min、疼痛评分为(2.5±0.7)分.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0.4±2.4) 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7.9±1.3)min,导管拔出时间为(26.8±3.9)min,疼痛评分为(4.3±1.0)分.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导管拔出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静脉麻醉中的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与丙泊酚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10月8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异氟醚组(Ⅰ组),每组各4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麻醉维持丙泊酚4~6 mg/(kg.h),R组瑞芬太尼0.05~2.00μg/(kg.min)持续泵入,Ⅰ组异氟醚1.0%~1.5%吸入。观察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变化,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平稳,优于Ⅰ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R组短于Ⅰ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R组优于Ⅰ组(P〈0.05),术后疼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维持全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中麻醉平稳,术后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