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样肝内胆管细胞癌(thyroid-lik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TLI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TLIC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5岁。眼观:部分切除肝组织一块,距肝脏切缘1 cm处见一境界清楚的肿块,大小12 cm×9 cm×7.5 cm,可见包膜,切面灰黄、灰褐色,呈结节状,实性,质中。镜检:肿瘤呈多结节状,可见薄纤维包膜,肿瘤结节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滤泡样腺腔,腔内含有较多的粉染蛋白分泌物,边缘可见吸收空泡。滤泡样腺腔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肿瘤细胞形态基本一致,有稀疏的嗜酸性胞质,部分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CK8/18和CK19均弥漫强阳性,AFP、HepPar1、Glypican-3、Syn、CgA、TTF-1、TG、PAX8和GATA3均阴性。结论 TLICC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罕见的胆管细胞癌亚型,遇到具有甲状腺滤泡样特征的肝肿瘤时,应考虑甲状腺样肝内胆管细胞癌可能。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 ,31岁 ,未婚。因肛门坠胀感 1个月余 ,伴下腹胀痛半月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尚好 ,心、肺、口、咽、喉及食道等部位未见异常 ,右下腹可扪及一肿块 ,肛门指检 :宫体右侧有一拳头大肿物 ,质硬 ,左侧附件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Ca1 2 584 7kU/L ,临床拟诊卵巢肿瘤。手术见右侧卵巢被一肿瘤取代 ,瘤组织冷冻检查为鳞癌组织 ,行右侧卵巢癌根治术。病理检查 右侧卵巢肿瘤呈球状 ,大小 1 0cm× 9cm× 7cm ,表面光滑 ,切面实性 ,结节状 (图 1 ) ,灰白色 ,质脆。肿瘤与宫体右壁粘连 ,分界欠清。宫底内膜区有一 1cm× 1cm×0 8…  相似文献   

4.
卵巢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1982年Dickersin等首先报道11例,至今国外文献共报道20例,国内尚未见报道。该肿瘤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其组织发生尚不清楚。本文报道1例,并对其组织发生和命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肺肝样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是一种发生于肝外的具有腺样及肝细胞样两种分化的特殊类型腺癌,此型腺癌发生在胃内的屡见报道,但原发于肺的HAC极为罕见。经检索英文和国内文献,截止2002年仅见10例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stomach)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少见的胃肝样腺癌进行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AFP、Glypican-3及Ki-67,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2岁,消化道钡餐显示胃底占位,胃镜活检病理示腺癌。镜下主要由腺癌区和肝样分化区域组成,两者相互移形过渡,腺癌区主要表现为管状腺癌,特征区域为肝样分化区,呈典型肝细胞癌样表现。癌细胞大,多边形,胞质丰富,呈嗜酸性或透明染色。瘤细胞排列方式类似肝癌组织,部分区域血窦丰富。免疫组化染色:肝样分化区域AFP部分(+),Glyp-cian-3部分弱(+),Ki-67增殖指数20%~30%。结论胃肝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胃癌组织学类型,具有肝样结构并产生AFP,根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胃肝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患者男性,42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2月于2005年10月入院。胃镜提示贲门癌,CT示贲门癌伴肝转移,B超示肝内多发占位灶。实验室检查:血清NSE23.4μg/L(正常值0~15μg/L)。临床诊断:胃贲门癌伴肝转移,行全胃根治切除术和肝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未分化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卵巢未分化癌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主要由实性瘤细胞巢组成,部分呈条索状,细胞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嗜酸或透亮,异型性明显,部分瘤细胞呈梭形,梭形细胞区可见腺样结构.细胞核圆形,核分裂象多见.肿瘤坏死明显,存活瘤细胞围绕血管分布类似于卵巢移行细胞癌.圆形的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CKpan)、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ous antigen,EMA) CD99,而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突触素(syanptophysin,Syn)、白细胞共同抗原(leueocyte common antigen,LCA)、抑制素-α和α-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表达阴性;梭形肿瘤细胞CKpan、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而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肌形成蛋白(myogenin Dl,MyoDl)、S-100蛋白表达阴性 结论:卵巢未分化癌是一种少见的未分化或仅有小灶性分化的高度恶性的卵巢肿瘤,诊断时须与小细胞癌、粒层细胞瘤、低分化腺癌、高级别浆液性癌、移行细胞癌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例1,男性,52岁,排黏液血便半年,下腹胀痛2个月入院。CT、MRI检查示盆腔直肠—乙状结肠区域不规则肿块,10.6 cm×8.3 cm×7.8 cm大小,肝实质未见实性占位,行手术切除盆腔肿物;术后2个月发现耻骨肿物,MRI检查示盆腔广泛性肿瘤转移并复发,伴肝转移,病情恶化,全身脏器衰竭死亡。例2,女性,54岁,因MRI检查示盆腔有一11.4 cm×11.2 cm×7.6 cm大小实性占位性病变及盆腔左侧有一4.2 cm×2.5 cm大小实性占位性病变,肝实质未见实性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 S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同侧肾脏SRCC伴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5岁。因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全程血尿入院,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肾脏SRCC伴CCRCC,镜下见SRCC肿瘤含大量梭形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瘤细胞多形性明显,胞质丰富淡染,少量红染,核呈粗颗粒状,略呈空泡状,核分裂象多见,可见少量透明细胞,还可见异型性明显的瘤巨细胞,间质可见玻璃样变,血管丰富。免疫表型:CK、vimentin和CA9均阳性,GATA-3、SMMHC、HMB-45、Melan-A、TFE-3和CD3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40%~50%。结论同侧肾脏SRCC伴CCRCC病例尚未见报道,需与肾脏其他肿瘤鉴别;手术切除及术后放、化疗效果不佳,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malignant fibroos histocytona,AMFH)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也有文献称之为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WHO(1994)将AMFH确认为中间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不同于普通类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易误诊.笔者报道1例AMFH的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4岁。2001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不适感15个月后下腹部疼痛加剧伴停经,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盆腔多发性肿物,考虑来源于卵巢并腹腔转移”。于2001年6月14日转我院诊治。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好,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排黑便,无阴道流血,体重减轻约6kg。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胀,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癌伴性索样结构和玻璃样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3例子宫内膜样癌伴性索样结构和玻璃样变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7~59岁,平均48.3岁,3...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2岁,土家族。因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浮肿7d,行B超检查发现盆腔肿块,于2006年8月12日入院。体检:双下肢膝关节以下轻度水肿,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子宫颈轻度糜烂,无举痛,子宫前位,盆腔可触及一9cm×7cm大小肿块,活动差,无压痛,双附件无异常。B超:子宫大小正常,两侧卵巢显示不清,子宫前上方可见93mm×71mm×105mm囊性肿块,界清,透声差,见较多分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瘤的认识.方法 应用光镜、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罕见的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瘤细胞松散,黏附性差,单个散在或弥漫片状排列,侵犯膀胱肌层.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圆或卵圆形,居中或偏位,核内染色质细,核仁多不明显,核分裂象可见,散在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呈CK-pan、EMA、CK18及CEA弥漫强阳性,CK20及34BE12散在阳性;而vimentin、SMA、desmin、myoD1、myoglobin、CK7、p63、CD38、S-100、HMB45、melan A、CgA、Syn、CD45、CD30、ALK和CD34均阴性.结论 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极罕见,可能为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变异.诊断时须与其他具有横纹肌样细胞形态的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头皮处见一1cm×1cm×0.5cm结节状肿物,全身检查未见内脏器官病变。镜检:肿瘤位于真皮,呈境界清楚的多结节状分布。肿瘤大部分排列成片状、腺样、筛孔状,部分区域细胞形成类癌样结构,大多数肿瘤细胞呈基底样细胞改变,可见散在明确的皮脂腺细胞分化,核分裂象偶见,未见明显异型性和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AE1/AE3、MLH1、MSH2、皮脂腺细胞EMA均阳性,CgA、Syn、NSE均阴性。结论皮脂腺瘤中的类癌样结构是最近才认识的少见组织学结构,病理诊断中应注意与转移性类癌、其他皮肤附属器肿瘤和Muir-Torre综合征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时性肝胃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例同时性胃混合性碰撞型印戒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及文献报道的23例同时性肝胃双原发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4.5±6.7岁,其中18例为胃管状腺癌伴肝细胞癌,5例为肝细胞癌分别伴有胃黏液腺癌、胃肝样腺癌、胃神经内分泌癌、胃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及胃碰撞型印戒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为胃癌伴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胆管癌。其中17例行双根治术,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1.7%。结论同时性肝胃双原发癌多为胃管状腺癌和肝细胞癌,双根治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上应注意与胃癌伴肝转移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肝组织中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瘤细胞异型明显,呈小灶状分布,细胞呈多边形,核居中央,有一清楚核仁,细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细小颗粒,易见核分裂象。肿瘤间质内见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浸润,且分散在瘤细胞之间。3例中肿瘤细胞CK7、Hepatocyte、EB(-),CK8、AFP(+),而间质中淋巴细胞CIM5(+)、小B淋巴细胞CD20(+)、小T淋巴细胞CD45RO(+)。结论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种少见的肝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thyroid-like follicular carcinoma of the kidney,TLFCK)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TLFCK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及免疫表型结果 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6岁,反复全程肉眼血尿4年余.术中切除肿物16 cm×7 cm×6 cm大小,该肿瘤累犯肾实质及肾盂,累及肾被膜与肾周脂肪.镜检:肿瘤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样结构构成,另见坏死、乳头状结构区域、实性区等.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EMA、NSE等呈弥漫性强阳性,TG、TTF-1、WT1、CD117、AMACR等均呈阴性.结论 TLFCK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肾脏肿瘤类型,应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0.
乳腺伴梭形细胞化生腺癌2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伴梭形细胞化生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2例乳腺伴梭形细胞化生腺癌的临床资料,并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组织学特点:癌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多,呈片巢状、条索状、编织状排列,梭形细胞内可见腺癌的管状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细胞呈上皮性免疫表型,CK(pan)、EMA阳性,ER、PR、C—erbB-2常阴性,不表达S-100蛋白、desmin和vimentin。结论 乳腺伴梭形细胞分化的腺癌是上皮性特殊性乳腺癌中乳腺化生性癌的1种,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