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犬Oddi括约肌肌电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索能准确稳定记录犬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新方法,并对记录到的肌电波形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自行研制的黏膜接触式电极记录30只犬SO肌电活动,同时记录十二指肠和胃的肌电活动,分析SO肌电波形的规律以及和胃十二指肠肌电的关系。结果用我们的方法可以记录到犬SO的快波和慢波,同步记录以及切离实验证实记录到的波形是犬的SO肌电而不是来自十二指肠和胃。结论犬的SO肌电记录是可行的,犬SO快波和慢波的发现将对SO功能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兔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基本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n=8)为空腹组;第2组(n=8)为进食组,空腹18 h后经胃造瘘管注入50 ml牛奶;第3组(n=8)为Nardi test激发实验组,静脉注射1 mg吗啡和1 mg新斯的明;第4组(n=8)为神经阻断组,记录空腹家兔肌电活动30 min后静脉给予山莨菪硷1 mg;两对钩状双极金属电极通过浆膜层分别置于SO及十二指肠,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时记录每一组家兔SO及十二指肠肌电活动,连续记录SO肌电活动120~150 min.结果 空腹状态下家兔SO肌电表现为规律的、单发性的SPSO;进食后家兔SO肌电活动表现为规律的、间断的MASO;Nardi test激发实验后SO肌电活动表现为数个长时间、不间断的SPSO组成的肌电串;阻断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元后SO肌电活动规律随即消失,120 min后SPSO逐渐恢复到空腹状态.结论 家兔SO肌电活动存在4种基本形式,即空腹状态下SO保持一定基础紧张性的基本张力波;进食后SO开始蠕动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蠕动波;Nardi test激发实验后SO处于持续关闭状态的痉挛波;阻断胆碱能神经元后SO处于松弛状态的舒张波.提示SO并非仅仅存在"非开即闭"两种形式.这对今后有关SO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豚鼠急性胆囊炎时Oddi括约肌形态和功能变化,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英国短毛种豚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开腹后浆膜接触电极测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用4/25 powerLab压力转换系统测量胆管内压力;急性胆囊炎组(B组)开腹后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和胆石混悬液诱发急性胆囊炎。饲养10 d后再次开腹测肌电活动和胆管及Oddi括约肌压力,并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B组Oddi括约肌的肌电振幅、肌电簇持续时间、基础压、峰压和收缩频率明显高于A组(P<0.01);与A组比,B组光镜下Oddi括约肌内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组织排列紊乱,有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结论:急性胆囊炎时,豚鼠Oddi括约肌肌电振幅、肌电簇持续时间、基础压、峰压和收缩频率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和平滑肌组织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4.
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将家兔用于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的家兔采用双极金属钩状电极采集其肌电活动信号,经放大、滤波及计算机处理后记录其大小及波形。结果不同条件下的家兔Oddi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在波形、频率、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重复实验可得到相同的结论。结论家兔是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较为理想的动物,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信号稳定等优点。使用双极金属钩状电极可以稳定地采集到在体的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信号,这为今后广泛、深入地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搭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方法将双极金属钩状电极通过浆膜层置入Oddi括约肌,记录不同条件干预下家兔的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信号,调整电生理实验参数并经放大、滤波及计算机处理后,对其大小、波形、幅度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条件干预下的家兔Oddi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在波形、频率、幅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重复实验可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使用双极金属钩状电极配以合理的电生理实验参数调整可以稳定地采集到在体的家兔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信号。这为今后广泛、深入地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搭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胆囊切除术对家兔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家兔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6只成年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胆囊切除术组,每组8只。手术4周后进行Oddi括约肌压力及肌电的同时测定。结果压力测定:胆囊切除术组胆总管压力降低,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波幅升高(P<0.01);肌电测定:肌电活动由原来的锋电位变为肌电簇,波幅升高,持续时间延长(P<0.01),收缩频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家兔Oddi括约肌功能有明显改变;Oddi括约肌蠕动增强以加快胆汁的排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家兔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家兔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血症4、6、10周组,每组8只,进行Oddi括约肌压力及肌电的测定.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10周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高(t=9.63,11.38,P<0.05);Oddi括约肌基础压、峰压、振幅升高(t=5.23,6.34,3.24,P<0.05);肌电活动由原来的锋电位变为肌电簇,肌电簇持续时间延长,每簇放电率降低(t=13.68,10.18,P<0.05).结论 家兔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时,胆汁成分发生改变,提高了Oddi括约肌的张力,同时加快Oddi括约肌蠕动,加速胆汁的排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同步检测胆囊及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及胆囊、胆总管压力的动物模型.方法 对6只家兔用7F静脉深穿管分别经肝穿刺进入胆囊腔及经十二指肠腔插入胆总管.将铂金电极缝在胆囊底部浆膜上.以多通道生理仪记录家兔的胆囊及Oddi括约肌肌电信号和胆囊、胆总管压力.结果 Oddi氏括约肌肌电的峰电位>0.05 mV,最大电位为0.26 mV,频率为0~2次/分;而慢波电位≤0.05 mV,频率为8⒍11次/分.胆囊内压力最大为15 cm H2O(6.83~15.00 cm H2O),胆总管最大压力为22 cm H2O(11~22 cm H2O).胆囊肌电活动的波形缺乏规律性.结论 兔可以作为同步检测胆囊及Oddi氏括约肌肌电活动和胆囊、胆总管压力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类似物善得定(sandostatin SS)对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0只空腹18h成年健康家兔随机分为5组,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组;小剂量静脉滴注SS组;大剂量皮下注射SS组;静脉注射654-2后小剂量静脉滴注SS组.两对钩状双极金属电极分别置于乳头及十二指肠浆膜下,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仪及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实验在PBG-1型生理实验屏蔽柜内进行.连续记录SO肌电活动120~150min.结果 对照第一、第二组用药前后SO肌电活动无明显变化,仍表现为单发、规律的SO锋电位(spike potentials of SO,SPSO);小剂量静脉滴注SS组给药后2~3min出现规律、间断的SO肌电簇(myoelectronic activity of SO,MASO);大剂量皮下注射SS组给药后2~3min,SO肌电活动消失,进入抑制状态;静脉注射654-2后小剂量静脉滴注SS,SPSO和MASO均不复出现.结论 高浓度的SS可以抑制SO肌电活动,导致SO处于舒张状态;而低浓度维持剂量的SS可以使SO肌电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导致SO蠕动加快;阻断乙酰胆碱能神经可以消除SS对SO肌电活动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0.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在兔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功能异常与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建立家兔肝内胆管结石模型;;成年家兔(n=64)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48),实验组再分为2周,4周,8周组(每组n=16),比较各组胆汁性状及成石率,测定s0肌电,透射电镜观察SO超微结构.结果 8周组家兔成形结石形成率(68.75%,11/16)显著高于4周组(12.50%,2/16)和2周组(0.00%,0/16);肌电测定提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O肌电峰值逐渐减低,频率逐渐减慢.电镜超微结构表现:对照组及2周组SO无变性;实验组4周和8周组SO肌纤维溶解、胶原增多,微丝融合、增粗,致密斑减少、排列紊乱,线粒体、内质网肿胀,核周间隙增宽、核偏移及核固缩,胞质中髓样包涵体形成.其变性程度8周组>4周组.结论 SO运动功能异常与肝内胆管结石形成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互为因果.SO肌纤维变性是其运动功能异常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术前十二指肠镜联合术中胆道镜(IOC)观察Oddi括约肌病理状态和功能。方法 对319例拟诊为胆管结石者,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十二指肠乳头,实施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IOC检查十二指肠乳头与括约肌。结果 Oddi括约肌功能观测为“优”者79例,“良”者152例,“差”者88例。结论 对肝胆管结石者应根据括约肌功能的优劣,合理选择是否保留括约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检测Oddi括约肌功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采用术前十二指肠镜联合术中胆管造影 (IOC)检测Oddi括约肌功能 ,以决定肝管结石手术方式。 方法 对 319例拟诊为胆管结石者 ,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十二指肠乳头 ,实施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IOC检查十二指肠乳头与括约肌。 结果 Oddi括约肌功能检测为“优”者 79例 ,“良”者 15 2例 ,“差”者 88例。 结论 对肝胆管结石者应根据括约肌功能的优劣 ,合理选择是否保留括约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原因的阶段性研究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多角度研究及探讨胆管色素结石的成因。方法1997—2006年10年间围绕原发胆管结石成因的研究包括对胆管结石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电镜观察:对胆管结石术后病人,放射性核素检测肠胆反流;同样利用该同位素,检测胆系病人肠道通透性;使用金黄地鼠制造胆囊色素结石模型,观察内毒素含量及二胺氧化酶变化,评价肠道黏膜通透性与胆结石的关系;调查胆管结石与胆囊切除术间的关联;观察门奇静脉断流术前后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变化;研究肠胆反流及胆汁排出速度的变化对胆管结石形成影响;钡餐造影研究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间的关联;观察药物对Oddi括约肌收缩及胆道压力的影响。结果对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结石及胆汁细菌培养表明,胆石中需氧菌阳性率29/30(96.7%);胆汁中需氧菌阳性率33/35(94.2%)。经扫描及透射电镜亦观察到结石内有细菌存在。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胆道残石病人中44/123(35.8%)存在明显的肠液反流。胆管色素结石病人肠壁通透性明显升高。胆囊色素结石模型提示金黄地鼠血清中内毒素含量显著高于造模前水平,二胺氧化酶测试亦表明肠黏膜通透性显著升高。调查发现618例胆管结石病人中既往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者约占12%。切断迷走神经可使消化间期Oddi括约肌张力减低,餐后Oddi括约肌舒张延迟。核素显像对EST前后胆汁排出情况的研究发现,Oddi括约肌切开后胆汁排出明显加快。钡餐造影显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在胆管色素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较高。多种药物可影响Oddi括约肌的运动功能。结论Oddi括约肌受神经体液因素影响,其结构、功能异常是诱发肠胆反流、胆道感染乃至胆管色素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细菌易位亦与胆管色素结石的形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两种肝门整形胆道重建术后胆管炎发生和结石复发的对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评价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STGH)与皮下盲袢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SLCJ)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本中心 6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治愈患者 ,观察他们的胆管炎发生和结石复发的情况。结果  198例研究对象共有 14 8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3年 11个月。两组间部分可能引起胆管炎、胆管结石复发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THG组与SLCJ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5 4 %和 2 1 7% (P <0 0 5 ) ,胆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 3.6 %和 17 4% (P <0 0 5 )。结论 STHG组术后远期疗效优于SLCJ组。原因可能是STHG术后保留了Oddi括约肌且在胆囊与肝胆管之间建立了一个宽畅通道 ,防止了胆肠返流的发生 ,发挥了胆囊的浓缩、吸收和排空功能。因此 ,对于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基本正常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应该考虑行STHG术。  相似文献   

15.
Measurement of the activity of the sphincter of Oddi by the method of classical manometry did not reveal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vagotomy. However, the existence after perfusion of residual pressure greater than initial pressure, suggests that a deformity of the duct during perfusion disturbs measurement of the opening of the sphinct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duct were measured in vitro, as a first approximat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error due to a deformity of the duct, might be eliminated using several perfusion rates and calculating for each rate the opening R of the sphincter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 R equals (Perfusion pressure-Residual pressure) Flow rate. When the opening of the sphincter is calculated in this way, one may observe that vagotomy leads to definite reduc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Oddi's sphinct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克服传统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存在的诸多不足,设计了一种新术式-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方法:在清除结石,切开肝门部胆管狭窄环,并做好肝门整形后,将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于切口皮下。结果:完成此术式87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既能有效地处理结石,纠正狭窄,又能保存胆囊,胆管及Oddi's括约肌的作用,保存胃肠道的正常生理通路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论证保留胆囊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994~2002年所有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既往胆囊切除的情况和原因;研究存在胆囊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胆囊功能状况。介绍一种应用完整胆囊解除肝门胆管狭窄的新术式——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并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8年间肝胆管结石病人共计247例,81例已切除胆囊,占32.8%,胆囊存在的肝胆管结石病人166例,其中胆囊形态功能正常者125例,占75.3%。其中有102例实施了STHG,不但保留了胆囊,而且使它发挥下列重要作用:①纠正肝门狭窄,改善肝内胆管的引流;②提高肝内胆管中胆汁酸浓度,从而防止该处色素结石复发;③保留了肝外胆管及Oddi括约肌的功能,防止肠胆反流;④为日后处理肝内结石复发提供一条便利通道。结论 肝胆管结石病人大多数胆囊功能正常。STHG应用正常完整的胆囊作为肝门胆管狭窄的修补材料,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结肠折叠在原位肛门重建术中对控便功能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必要性。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行结肠折叠加再造外括约肌,对照组不行结肠折叠只再造外括约肌,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实验动物排便次数。结果显示,实验组控便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结肠折叠在原位肛门重建术中起到内括约肌、直肠角、直肠壶腹等功能,对重建肛门控便功能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