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5~ 18天 ;肠蠕动曾一度恢复 ,又出现十分典型的肠梗阻症状 ,以腹胀为主 ,腹痛相对较轻 ,无肠绞窄发生 ;2 6例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 ,平均治愈时间 17 2d。 2例再次手术 ,其中 1例发生肠瘘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1例术后治愈。结论 :应熟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是治愈该病的主要方法 ;在保守治疗的同时应严密观察 ,出现肠坏死或腹膜炎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2.
魏莱  荣愈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42-774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经过。结果 24例中无一例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病程最短2周,最长5周。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对本组1998-01/2007-12 2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等保守方法治愈。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2周,主要依靠病史、体征、腹部X线、CT检查等诊断。首先应采取保守治疗,有肠绞窄或绞窄趋势时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6例。结果3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全胃肠外营养结合中药、针灸等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d,无一例发生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部手术后2周以内,主要是因为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所引起。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排便,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治疗上最好予以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而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7.1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时间概念最好定于1个月以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特点有:(1)发生在手术后早期,常于术后3~7d开始出现梗阻症状:(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3)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4)大多数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5)保守治疗多半有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最好先试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3d,手术治疗3例,其中2例行肠黏连松解术,1例行大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术后并发长期腹泻及营养不良1例。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1~2周,与手术操作广泛、手术创伤大有关。典型症状为肠梗阻表现,治疗首选保守疗法,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有肠绞窄可能时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力求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0例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治愈,2例再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6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性在术后1mo以内,有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与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保守治疗多半有效。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23例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抗炎、解痉等保守治疗11.3 d,均痊愈出院;2例因合并肠绞窄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回顾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5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保守治疗43例,平均治愈时间14d,再次手术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绝大多数保守治疗可愈,除非有肠绞窄症状,手术应为禁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病因及预防。方法:对35例经手术证实为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是易绞窄,术前很少确诊,本组病例均有肠管血液循环障碍,肠坏死18例,穿孔1例,除1例因中毒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余病例均痊愈。结论:腹部手术后腹内疝所致肠梗阻临床少见,常按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术时多数出现肠绞窄、肠坏死改变。腹部手术后引起腹内疝主要原因是腹内粘连物粘连后局部有裂隙形成,或腹部手术后局部遗漏未修复的裂隙致腹内疝发生。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粘连性肠梗阻92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岑延增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68-2069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急诊剖腹探查32例;41例经24~48h保守治疗症状加重而手术;19例经4~7d保守治疗,症状暂时缓解后又再加重而手术。治愈85例,占92.4%,好转7例。结论: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掌握手术时机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改善绞窄性肠梗阻预后、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博  于彦章  陈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96-399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03-12-2010-12间收治的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本组24例经系统的保守治疗,治愈出院,平均15.7 d;手术治疗3例中1例术后发生肠瘘。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多可采用保守治疗即可治愈,选择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无肠绞窄,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非手术治疗有效。本组17例经非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天;手术治疗4例,平均治愈时间19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以腹胀为主,腹痛不明显,肠呜音减弱;另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共6例,腹痛剧烈,有腹膜刺激征,听诊可闻及气过水音。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另6例予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大多为炎性肠梗阻,一般予保守治疗,其他有肠绞窄趋势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绞窄性肠梗阻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在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及纠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行肠套叠复位术5例,行X线下充气复位术4例,行粘连松解术2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回横吻合术17例,行部分及大部分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11例,行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造瘘术7例。结果术前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47例(69.1%)。以单纯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其他急腹症行腹部探查后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21例(30.9%)。治愈65例(95.6%);死亡3例(4.4%),分别为感染引起中毒性休克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1例。结论绞窄性肠梗阻应根据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把握手术时机,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手术治疗是保证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昌玉 《临床医学》2011,31(7):59-60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永福县中医院35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2 d;3例经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 d;无肠瘘及死亡患者。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以早期炎性肠梗阻为主,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于长时间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肠绞窄趋势者应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疗原则。方法:分析1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12例病人经保守治疗治愈,时间3~29天;1例保守治疗3天无效第二次手术,术中发现腹腔内肠管广泛粘连。无法手术,保守治疗8天后缓解。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王晋祖 《临床医学》1996,16(8):9-10
绞窄性小肠梗阻是临床重危病征,临床常有误诊或延误诊断,为提高对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表现的诊断水平,收集1989年1993年间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绞窄性小肠梗阻回顾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有病案记载的肠梗阻中,23例为绞窄性小肠梗阻(简称:绞梗);65例为不全性小肠梗阻(其中4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肠肿瘤10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炎性假瘤2例,肠旋转不良2例,粪石性小肠梗阻3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完全性小肠梗阻18例,结肠绞窄2例,亦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9.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诊治的2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抗生素以及中医中药等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2d。2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1例为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行手术,1例经保守治疗5周无效而手术。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该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31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炎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2周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与腹胀是其主要症状;保守治疗29例,均治愈,治疗时间4-49 d,平均18.5 d,手术治疗2例,其中1例发生肠漏。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原则上应保守治疗,另外,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