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策略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固有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普济含灵的仁爱观。在全球各个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医药为考察对象,通过探讨其丰富而又深厚的内涵及其现今在对外传播上的现状,分析了中医药对外传播的策略及传播效果,从而为加强学术界对中医药文献著作翻译的重视,进而把中医药作为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支主力军,通过传承其内外兼修的哲学理念,更广泛地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且与中医药文化多维契合。在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背景下,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中药学专业为例,深入挖掘和合文化中“和善仁爱”道德观、“知行合一”实践观、“天人合一”生态观等内涵,凝练出“人文情怀+社会担当+自然精神”的专业文化及育人价值,构建以课程、实践、活动、环境为主要载体的多元育人途径,把文化育人内化到中药学教育教学中,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及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始终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中医药历史传统文化为己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鉴于此,应从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仪式观”、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新地标、“教育+科技+数字”中医药人才培养着手,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活力。  相似文献   

4.
杨麒  周月倾  王洪云  赵兴蕊 《光明中医》2023,(21):4268-4271
中医药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时代意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优质的育人资源。随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医药院校要深入研究、挖掘和阐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及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育人价值,坚持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学生成长需求分析、育人要素体系建设、教职工及学生评价考核,推动构建以“仁、和、精、诚”为主线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担负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既有利于院校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建设中应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建设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方向性、特色性、整体性、主体性原则,不断加强领导、确保投入、培育人才、积聚力量、科学规划、形成制度。中医药院校要勇于实践,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高尚的精神确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鲜明的特色丰富中医药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声誉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为契机,将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与武当地域特色中医药文化紧密结合,以文化建设主导医院的规划与发展,在总结、淬炼、形成医院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用历代大医医技医德教育人,用优秀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用制度和医院《语言行为仪表规范》培养人,短短4年时间,医院环境面貌、规模实力、中医药服务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山西中医药大学“药香笔林”为例,立足于中医药文化传承,深度挖掘其精神内涵,从创意理念、产品设计、产业发展等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将中医药文化与“笔”有机融合。通过具有中医药特色和精神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构建了新的平台,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潘芳  康佳 《北京中医》2012,(10):759-760
北京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以下简称养生园)作为东城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展示窗口和群众科普教育的前沿阵地,把中医药养生理念和技术以园林景观的形式展现给居民。为证实其文化传播效果,以问卷形式对600例群众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显示曾到访养生园人群中医药养生文化常识知晓率、对答率明显高于未到访人群(P0.001),证实养生园对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及居民中医药文化养生理念的养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符合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发展一般规律,并为中医药文化科学普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医药文化具备"天人合一""仁爱""中和""诚信"等思想内涵,对当代中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中医药文化又是中医思维的基础,具有整体观、辨证观、中和观、恒动观等特点。发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对夯实医学生中医功底、提升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优秀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此文以中医药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将高校德育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等“德育”元素。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德育素养、运用新媒体、搭建活动平台、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等路径,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的心态,认可中医药文化价值,增强中医药文化信心,逐步形成中医思维,实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以江苏省中医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为例,从提升中医药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规范医疗行为,美化医院环境形象五个方面,阐述青年文明号创建如何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形成有利契合.  相似文献   

12.
化成天下的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就是在文化认同中形成的,既非单一的血缘传递,也不是靠宗教凝聚,而是以民族特异性为核心理念的传承。其切要是创新、交流和进步。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医药就是在中华大地上蕴育成长起来的一株奇葩。中医药茁壮成林后,对中华文化又不断增益和回馈,以其理念文化、符号文化、行为(操作)文化、道德文化等恢廓为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8月4日讯:日前,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承办的“中医文化与养生之道”名家讲坛上,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在多伦多市与在场600余名华人华侨交流中医养生之道,传播中医药文化,受到当地欢迎。在讲座中,两位专家分别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深入浅出地向听众讲授中医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的动态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观等中医药深厚文化精髓,建议听众从适应自然、形神兼养、饮食健康、  相似文献   

14.
吴谦  邱映贵 《中医药导报》2020,26(11):175-177
分析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全媒体时代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优势、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并从设计理念、基本框架和功能实现3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解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水平,实现中医药文化的高效传播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符号的认知现状,为中医药院校加强大学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方便取样,运用自编的"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符号观调研问卷"对300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2份.结果:1)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认为最具代表性的10项中医药文化符号依次为针灸、中药、黄帝内经、太极八卦、悬壶济世、辨证论治、五禽戏、国医馆、银针、国医节;2)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符号的认知存在性别和年级(学历)的差异.结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符号具有一定认识,整体表现出对物质文化符号具有更高的认同度,应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符号的挖掘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以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旅游内容,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中医药知识和体验中医药文化,具有健康、特色突出等优点。马王堆汉墓具有中医药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好、旅游观赏条件优越等优势,是长沙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的一个重点景点,具有很好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医药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中医药文化教育相结合,不断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以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的大医精诚精神,提升其人格理念,塑造其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医药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中医药文化教育相结合,不断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以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的大医精诚精神,提升其人格理念,塑造其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现状,确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行动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5月,以南阳市卧龙区第二十三小学、四十七小学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以小学4~6年级为主,了解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接受程度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自行设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调查问卷》,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程度和中医药文化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2.83%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持热爱态度;31.52%的学生认为了解中医药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专业教师”;33.48%的学生选择通过参观中草药种植基地、中医药博物馆等场馆体验项目了解中医药文化;37.17%的学生选择药用动植物知识类。结论: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情况总体不高,中医药文化知识了解较少,需深入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形式、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体会中医药文化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喜爱、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医药的简、便、验、廉,以及广大民众在内心深处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使得中医药文化与社区居民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为契机,提升社区居民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