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健 《新中医》2012,(9):9-1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逐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以西药维脑路通、尼莫地平治疗,并配合康复锻炼、稳定血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逐瘀方治疗。2组均治疗3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观察组为79.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逐瘀方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预后,临床疗效优异。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哲荣 《新中医》2006,38(2):30-3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均采用益气活血方(处方:黄芪、川芎、地龙、桃仁、红花、赤芍、丹参、水蛭、全蝎)加减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多数兼有心绞痛一症。根据中医辨证,普遍认为与血行瘀阻有关。其观点与现代医学颇相一致。因而治疗方法一般以活血祛瘀为原则。 我们认为本病血行瘀阻固然为其特点,但血瘀之由来,在于气虚之所致。气虚是因,血瘀是果。善导血者气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此历代医家所言其常也。有常必有变。气滞可出现血瘀,气虚亦可以出现血瘀,所不同者,气滞是在气血旺盛,运载过剩之情况下所产生,气虚是在气血虚弱,运载无力之情况下所产生,二者同属血瘀,而病机有本质不同。 本病之发生,皆在机体进入年老体衰,心气亏虚的阶段。心气虚,则出现心慌气短,气力下降,稍一劳累则自汗出等一派心神不宁征象,气虚运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止血调经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经期延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气虚血瘀型经期延长患者予自拟止血调经方口服,每个月经周期治疗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45例(75.0%),好转12例(20.0%),无效3例(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自拟止血调经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经期延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气虚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在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治疗组同时予补气活血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白建民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113-2114
目的观察芪黄通络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将37例患者给予芪黄通络方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结论芪黄通络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气虚血瘀型)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匡继林 《中医药导报》2002,8(9):548-548
名老中医谢剑南教授采用辨证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以痛经 1号方、2号方、3号方分别治疗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引起的原发性痛经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自拟益气化瘀方对气虚血瘀型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中环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依据西医诊疗指南采取药物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自拟益气化瘀方,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自拟益气化瘀方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因素诱导复制中医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通过阿霉素诱导复制心衰大鼠模型.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5只.造模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分别予养心通脉颗粒Ⅱ方、依那普利灌胃治疗,模...  相似文献   

11.
宋景龄 《河南中医》2012,32(8):956-960
瘀病可因部位差别、量的多少、时间新久而产生诸如疼痛、肿、积聚、出血、发热、口渴、咳喘、心悸怔忡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瘀血致病具有阻滞气机、瘀阻心脉、影响新血形成、生风、生热等特点。单纯瘀血所致病证,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以及虚实夹杂,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则需适当配伍其他药物,如活血养血、补气益气之品。  相似文献   

12.
《医林改错》是清朝名医王清任的"记脏腑之书",记载了王清任对脏腑解剖和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认识,并对自认为古代医书中存在的脏腑错误进行了改正,阐述了血瘀证形成的病理原因及治疗方法,阐明了其"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的学术观点。王清任在临床治疗中重视补气活血,把大剂量补气药和活血化瘀药配伍使用,既能提高活血化瘀的能力以祛邪,又能促使旧血排出、新血产生而扶正,继承并丰富了中医学的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治疗方法。其所创制的33首方剂,经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反复验证,确有佳效。  相似文献   

13.
杨文华教授认为骨髓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瘀阻脏腑;湿毒内蕴、毒瘀内结;因虚致瘀、因瘀致虚。杨文华教授认为骨髓纤维化的治疗应遵个体化,分期治疗。根据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杨文华教授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软坚散结类药物的使用。杨文华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骨髓纤维化临床上辨证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夹瘀、阴亏血瘀、阳虚血瘀、毒热血瘀。无论哪种证型,总以"血瘀"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针对血瘀不同证型,分别应用不同的化瘀法。杨文华教授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外治作用,运用中药研末外敷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作用迅速有效,且可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毒副反应。杨文华教授治疗骨髓纤维化强调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辨清病位,善辨脏腑;调节免疫,预防转白;专药对药,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虚血瘀证为中风病常见证型之一,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有独特的优势,医家运用补阳还五汤或补气活血类方或中成药、静脉制剂或联合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治法,取得显著疗效。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论活血化瘀对扶正补虚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认为血瘀是重要致虚原因 ,同时也是正虚的临床表现之一 ,活血化瘀既可阻断因瘀致虚环节 ,又可消减正虚的临床表现 ,对扶正补虚具有增效作用。并以扶正补虚古方和当代扶正补虚法配伍活血化瘀的资料为依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介绍王忠民主任医师治疗女性前列腺闭塞综合征的经验。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致病因素是肾气不足、气血虚弱、肝郁气滞与湿热蕴积。分别采用活血化瘀佐以补肾填精法、益气养血法、疏肝理气法、清利湿热法。  相似文献   

18.
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铖  姜坤 《新中医》2002,34(9):19-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寒湿瘀阻4型,以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痊愈8例,显效9例,好转4例。结论:本病的病机是气虚与血瘀,且互为因果。因此益气活血化瘀是治疗关键,中药内服与灌肠并用,内外合治,使药力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瘀探讨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方法:针对肺间质纤维化慢性病程、逐渐加重的疾病特点,提出了瘀血致病的观点。详细论述了内伤瘀血的产生机制,临床表现和致病特点。结果: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机阻滞,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肺气不利,病及于血,五脏亏损,气血不复,久病入络皆可导致血瘀。瘀有显性表现和隐性指标,瘀的致病特点为起病缓慢,病情隐匿;病性复杂,兼夹他邪;瘀分显隐,共同致病;为害严重,伤人形质。结论:血瘀为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的重要机制,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对血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适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个新处方。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经验丰富,多用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