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龈沟液AST和ALP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钻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探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前磨牙病例18例(共23个烤瓷冠),分别在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进行临床检查,测定龈沟液的量,并对龈沟液内天冬氨酸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进行分析。结果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患牙的菌斑指数无明显改变,但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天冬氨酸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比修复前明显升高。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有一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患牙龈沟液(GCF)的质量及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以评价钴铬合金作为烤瓷冠内冠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选取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的30颗患牙,分别采集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3个月所有修复患牙及修复前、修复后3个月对侧同名牙的GCF并称其质量,同时检测GCF内AST和ALP的水平,对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不同时间内,修复患牙GCF量、AST和A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GCF量和AST在3个阶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依次升高(P<0.05);ALP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高于术前。修复患牙与对侧同名牙的GCF量、AST、ALP相比较,修复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修复术后3个月内,钴铬合金烤瓷冠可造成修复患牙的GCF量、AST和ALP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牙周健康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廖小平  叶芳  朱洪水 《口腔医学》2007,27(6):314-316
目的探讨两种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对基牙龈沟液(GCF)量、龈沟液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均需修复的患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5~49岁,每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别行钛合金和金合金PFM修复,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用Whatman滤纸条采集GCF标本,检测GCF量、GCF-AST、GCF-ALP活性水平。结果两组实验牙修复前GCF量、GCF-AST、GCF-ALP活性水平接近(P>0.05),修复后1周、1个月、6个月钛合金PFM组的GCF量、GCF-AST和GCF-ALP水平3项指标较修复前增加(P<0.01),并高于同期金合金PFM组(P<0.05),且修复后1~6个月GCF-AST、GCF-ALP水平呈现递增趋势(P<0.05);金合金PFM组随时间的推移较修复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金合金PFM较钛合金PFM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成人牙周炎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和碱性磷酸酶 (ALP)水平的相关性 ,并探讨两种酶在牙周炎活动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6 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共 72个位点、15例健康对照 15个位点龈沟液中AST、ALP水平 ,并进行分析。结果 成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AST、ALP两种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者均与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总量与临床指标相关性更高。结论 龈沟液中AST、ALP浓度和总量 (特别是总量 )均反映牙周炎的严重程度 ,可用于牙周炎活动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二种金属烤瓷冠对基牙龈沟液量及其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二种金属烤瓷冠(PFM)对基牙龈沟液(GCF)量、龈沟液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均需修复的患者39例,每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别行钛合金和金合金PFM修复,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1周、1月和6月检测GCF量、GCF-AST和GCF-ALP活性水平三项指标.结果 2组实验牙修复前三项指标接近(P>0.05),修复后1周、1月和6月钛合金PFM组的三项指标较修复前增加(P<0.01),并高于同期金合金PFM组(P<0.05),且修复后1~6月GCF-AST、GCF-ALP水平呈现递增趋势(P<0.05);相反金合金PFM组则随时间的推移较修复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金合金PFM是一种较钛合金PFM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更小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 种不同材料的全冠修复体对基牙龈沟液(GCF)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病例30 例,分为3 组,分别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纯钛烤瓷冠、全瓷冠修复.在修复前、修复后1、 3、 6 个月分别进行GCF量和AST、ALP总量的测定及分析.结果:修复前及修复后1 个月时, 3 组之间各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修复后3、6 个月时钴铬合金烤瓷冠组的GCF、AST、ALP值均高于纯钛烤瓷冠和全瓷冠组;而纯钛烤瓷冠组与全瓷组的GCF、AST、ALP值无显著变化且2 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合格的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GCF量及其成分变化,对牙周组织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而纯钛烤瓷冠和全瓷冠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种不同材料的全冠修复体对基牙龈沟液(GCF)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固定冠修复的病例50例,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金合金、瓷全冠修复。在修复前、修复后1、3、6、12、24个月分别进行牙周临床检查并测定、分析龈沟液(GCF)量和GCF中AST、ALP的总量。结果:修复后1个月时,5组之间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后3、6、12、24个月时,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烤瓷冠组各项指标均较修复前明显增加,且呈递增趋势(P<0.05)。而纯钛组、金合金组、全瓷组在修复后1、3、6、12、24个月各时间点与修复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间各项指标同期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制作合格的镍铬合金烤瓷冠、钴铬合金烤瓷冠对牙周组织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而纯钛烤瓷冠、金合金烤瓷冠、全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后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快速扩弓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快速扩弓的患者(10.5~12.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加力组(20例).利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快速扩弓前,快速扩弓24h、7d,及保持7d、14d、28d的龈沟液AST、ALP水平的变化,结果以酶总量/牙表示.采用SAS(r)Proprietary Software Version 9.00对数据进行配对t和两样本t检验.结果:加力组AST水平在快速扩弓24h后开始升高(P<0.05),对照组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P<0.01),2组AST水平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扩弓24h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ST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加力组和对照组ALP水平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从扩弓7d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L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龈沟液AST、ALP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快速扩弓后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米复合树脂FiltekTMZ350(Z350)和临床常用牙体充填材料Dyract-AP复合体(AP)、TPH复合树脂(TPH)、玻璃离子Ⅱ型水门汀(GIC)修复后,犬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评价FiltekTM Z350作为修复材料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3只比格犬,每只选择20个健康牙作为实验牙,分别在颊侧颈部齐龈缘处制备相同大小的洞形后,按象限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Z350、AP、TPH、GIC修复,在术前和术后7、30、90 d测量龈沟液(GCF)量,并检测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结果:修复后7 d其GCF量、GCF中AST和ALP总量较修复前明显增高,但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30 d和90 d,GIC组GCF量、GCF中AST和ALP总量均高于其他材料组(P<0.05),FiltekTM Z350组GCF量、GCF中AST和ALP总量低于其他材料组(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FiltekTMZ350纳米复合树脂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小于其他常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成人牙周炎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两种酶在牙周炎活动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共72个位点、15例健康对照15个位点龈沟液中AST、AL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成人牙周炎患者龈沟注保AST、ALP两种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均与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总量与临床指标相关性更高。结论:龈沟液中AST、ALP浓度和总量(特别是总量)均反映牙周炎的严惩程度,可用于牙周炎活动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冠修复前后龈沟液内毒素含量的变化,评价3种冠边缘设计对牙龈状况与龈沟液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要求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A:肩台组、B:浅凹型肩台组、C:刃状边缘组,每组各10例。分别将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6个月的龈沟液样本内毒素量、龈沟液量及牙龈指数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3组患牙冠修复后1个月各项指标明显上升。冠修复后6个月A、B两组各项指标下降至接近牙体预备前水平;C组内毒素水平无下降,牙龈指数、龈沟液量与修复后1月相比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按要求制作,A、B组龈边缘形式的修复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修复效果明显优于C组。  相似文献   

12.
三种排龈方法对龈沟液含量及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3种临床常用排龈方法排龈后龈沟液及其成分的研究,筛选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小的排龈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0名受试者随机化分组,每名受试者口内3个第二前磨牙分别采用Ultrapak不含药排龈线、Ultrapak盐酸肾上腺素排龈线、Expasyl排龈膏进行排龈,于排龈前、排龈后30min、1d、3d、7d、14d、28d提取受试牙位龈沟液,称重并检测其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水平。结果:以时间作为整体因素考虑,3种排龈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龈沟液量的变化:不含药排龈线在排龈后1d、3d龈沟液的量明显高于排龈前,含药排龈线在排龈后30min、1d、3d、7d明显高于排龈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龈膏在排龈后1d、3d、7d龈沟液的量明显高于排龈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ST含量变化:不含药排龈线和含药排龈线组在排龈后1d、3d、7d明显高于排龈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龈膏组仅在3d时与排龈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ALP含量的变化:含药排龈线仅在排龈后3d时与排龈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含药排龈线和排龈膏在各个时相均与排龈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种排龈方法对牙周组织都存在一定损伤,排龈线对牙周组织造成的急性损伤最重但恢复较快,排龈膏损伤较小但恢复也较慢。  相似文献   

13.
正畸对龈沟液中细菌微生态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直丝弓技术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细菌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口腔正畸科门诊患者100例,测定矫治前、1个月、2个月、3个月时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对龈沟液中的细菌进行厌氧菌培养,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 矫治期间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酸杆菌的检出率明显,矫治开始时与3个月时ALP的活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与3个月时ALP的活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矫治初期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逐渐增高,易引起牙龈的局部炎症,上述3种细菌可能是正畸中引起牙龈炎性反应的主要致病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龚爱秀  汤根兄  李静 《口腔医学》2015,35(2):101-103
目的 研究快速和慢速扩弓对正畸牙齿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Hass矫治器进行快速或慢速扩弓,每组患者各15例,平均年龄10.2岁。在扩弓前(基线)、扩弓后1周、保持1、4、8、12周,记录上颌第一前磨牙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指标除在加力后第1周牙龈指数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观察时间点无显著差异。碱性磷酸酶含量在加力后第1周到保持阶段第4周,快速扩弓组高于慢速扩弓组,之后慢性扩弓组缓慢升高,到保持第8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第12周两组仍未恢复到基线水平。 结论 碱性磷酸酶可能参与了扩弓后牙周组织的改建,在慢性扩弓组,龈沟液中ALP表达较持续,可能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the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 during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in humans. SETTING AND SAMPLE POPULATION: Postgraduate orthodontic clinic. Ten female patients requiring all first premolar extractions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standard edgewise mechanotherapy. EXPERIMENTAL VARIABLE: Canine retraction was done using 100 g sentalloy springs. Maxillary canine on one side acted as experimental site while the contralateral canine acted as control. OUTCOME MEASURE: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was collected from mesial and distal of canines before initiation of canine retraction (baseline), immediately after initiation of retraction, and on 1st, 7th, 14th and 21st day and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was estimat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p < 0.05) changes in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on the 7th, 14th and 21st day on both mesial and distal aspects of the compared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sides. The peak in enzyme activity occurred on the 14th day of initiation of retraction followed by a significant fall in activity especially on the mesial aspect. CONCLUSIONS: The study showed that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could be successfully estimated in the GCF using calorimetric estimation assay kits. The enzyme activity showed variation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tooth m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