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损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东方  庞久高  吴玲  李荣 《重庆医学》2002,31(4):277-27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自主神经损害患病情况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24h动态血压、血糖、血脂、HbA1c 、心率功率谱及UAER,以高频段功率(PHV)反映迷走神经活动,超低频段功率(PVV)反映交感神经活动。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AN)率为58%,AN发生先于UAER,尿白蛋白正常组(N组)主要为单迷走神经损害,随着UAER的增加,交感迷走神经合并损害率增加,相关分析显示血压、HbA1c、PHV、PVV均与UAER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压、PVV才是对UAER有显著作用的因素。结论:AN为DM常见并发症,且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随肾病程度加重,自主神经损害情况也逐渐加重。交感神经病变和迷走神经病变均对DN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以交感神经病变对DN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李军  刘亚平 《中外医疗》2010,29(26):21-21,4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3月至今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大量白蛋白组的感觉和运劝神经异常率显著较高.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不同血糖情况对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对12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积极控制血糖2周,检测血糖控制前后UAER的变化.结果 积极控制使血糖下降后UAER明显降低(P<0.05).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UAE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低分为3组,对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3组组间比较,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的增加,心脏左心室重量(LVM)、室间隔厚度(IVS)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EF)减低、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明显延长。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断增加预示着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恶化,可以提供心肌损害程度的判断依据,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抵抗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检测法(EHSA)测定60例研究对象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其中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浓度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者组的抵抗素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值分别为1.80(1.55~2.45);1.57(1.29~1.87);1.29(1.07~1.47).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血糖水平及日内血糖、餐后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监测一日三餐前30 min、餐后2h及晚睡前共7次指尖微量血糖,计算1天7次微量血糖的标准差( 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 LAGE)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并根据PPGE水平分为2组:PPGE>2.2mmol/L 组和PPGE≤2/2 mmol/L组。结果:患者HbA1C、SDBG、LAGE和UAER水平,PPGE>2.2mmol/L组明显高于PPGE≤2.2mmol/L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PPGE、SDBG及LAGE呈正相关(P<0.01)。 UAER与LAGE、PPGE、SDBG及HbA1C呈正相关(P<0.O1),其中与LAGE的相关性最强。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血糖控制参数后,LAGE仍与UAER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97(P<0.001)。结论:随着HbA1e水平的升高,日内血糖及PPGE显著增加;血糖波动特别是日内最大血糖波动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其作用独立于持续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60例初发轻中度T2DM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金芪降糖胶囊,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片,治疗前后测UAER。[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芪降糖片除降血糖作用外还具有潜在的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糖尿病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 ,已接近一般人群的预期寿命。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 ,包括糖尿病性肾病已成为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成年起病的 2型糖尿病也难以不受肾病的影响 ,但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 1型糖尿病 ,约为 5 %~ 10 % [1 ]。有理由认为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 ,是复杂的、多因素性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脂肪代谢异常。有关他丁类降脂药物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影响的临床报道结果不尽一致 [2 ] 。笔者对此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 1999年 WHO专家咨询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五组,C组:正常对照;D组:糖尿病组;DT1组:糖尿病+维生素C30mg/kg/d;DT2组,糖尿病+维生素C90mg/kg/d;DT3组;糖尿病+维生素C270mg/kg/d;分别在第1,2,4,6,8周测定尿白蛋白的排泄率,第9周测定血浆和肾脏维生素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组血浆,肾脏维生素C水平显著降低(P<0.05),DT1,DT2和DT3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4,6,8周DT1,DT2,DT3组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显著低于D组(P<0.05),DT1,DT2,DT3组相应各时相点之间蛋白排泄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补充维生素C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的排泄率,维生素C可能对防治糖尿病肾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珍萍 《广西医学》1997,19(6):980-982
为研究糖尿病患甲状腺激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白蛋白的关系,85例糖尿病患分为D1、D2、D3组,测定甲状腺激素、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白蛋白。发现3个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T3、T4、FT3、FT4负相关;3个组的血清白蛋白与T3、T4、FT3、FT4正相关。D3组与D1、D2组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更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更高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提示测定糖尿病患甲状腺激素、尿白蛋白排泄率、血  相似文献   

12.
中药协定方对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的中药协定方对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干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中药协定方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UAER和甲襞微循环等指标,并随访血糖、血脂、血压、体脂参数,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周后,治疗组UAER中位数较治疗前下降3.8mg/24h(P=0.000),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767)。UAER异常者中,治疗组UAER中位数下降36.2mg/24h(P=0.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638)。治疗组治疗后流态积分、襻周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0、0.020和0.007),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值分别为0.508、0.116和0.083)。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92%和20.5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其中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占不良事件的85.71%,但多数可以耐受。结论 中药协定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4周后显著改善了UAER和甲襞微循环检测定量指标,提示该协定方有保护肾脏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随着病程的延长,左正中神经和左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运动神经在病程超过5年才发现其神经传导速度开始减慢,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发生率及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均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与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diabitic nephropathy,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Ⅲ~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日6粒分3次口服,连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UAER,D-D聚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UN,SCr,TC,TG治疗后UAER,D-D聚体,BUN,SCr,TC,TG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1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及D-D聚体,并有改善肾功能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玲 《河北医学》2000,6(6):508-509
尿白蛋白排泄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86例糖尿病患者留取过夜12h尿,用放免法测定白蛋白的含量。结果:病程5年以下组测得UAE值产高8例占18.2%。5年以上组有18例,升高占42.9%。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曹歆 《西部医学》2010,22(1):102-10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UAER分成三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0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35例,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5例,测量患者血脂、体重指数。结果各组阁年龄、性别、BMI、血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与正常蛋白尿组病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量蛋白尿组CRP值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临床蛋白尿组CRP值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和微量蛋白尿组(P〈0.05)。CPR与UAER呈正相关(r=0.859,P〈0.01)。结论CRP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研究狄群卢萍薛绮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南京210029)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标志。本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从而探求新的经济、有效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方法。方法93例T2DM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UAER〈20μg/min,n=35),微量白蛋白尿组(MAU,UAER20-200μg/min,n=31)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AU,UAER〉200μg/min,n=27)。35例健康人做正常对照组(NC)。放免法检测各组对象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MAU组和CAU组UAER显著高于NC组(P〈0.01)。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1),维生素B12水平亦低于NC组(P〈0.05),叶酸和维生索B12水平在NAU组和MAU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UAER的增高,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下降。UAER与叶酸(r=-0.321,P〈0.01)及维生素B12水平(r=-0.210,P〈0.01)呈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UAER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NAU期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开始下降,且随UAER的增高,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性下降,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可间接反映糖尿病肾病(DN)的病情轻重。糖尿病肾病早期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能是延缓DN进展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片段(UA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和2型糖尿病组60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UAF,并测定其积分密度值,计算相对排泄率。结果UAF阳出率及相对排泄率在对照组、糖尿病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45KDa UAF可见于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UAF相对排泄率与UAER、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浆肌酐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AF相对排泄率的因素为UAER、收缩压、甘油三酯。结论UAF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前预测2型糖尿病肾损伤更为早期的指标,并反映了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UAF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1年8月—2012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进行研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组。检测血胱抑素C,观察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无糖尿病肾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别是(15.24±10.83)mg/24 h,(198.71±63.08)mg/24 h,(1025.36±495.47)mg/24 h;胱抑素C分别是(0.73±0.25)mg/L,(1.43±0.41)mg/L,(2.05±0.59)mg/L。B组、C组与A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胱抑素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血胱抑素C可做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