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获得成功.结论:严密的心电、血压监护、正确应用抗凝剂,认真落实各阶段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意外和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某一时期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是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方法 ,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技术.方法 对4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多个环节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通过对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术后危险降低.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替罗非班组,临床观察围手术期的各项并发症指标。结果:使用替罗非班可有效地减少PCI术后缺血事件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有增加。结论:严格掌握替罗非班临床应用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减少替罗非班副作用有效方法,临床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Wu WW  Liu CW  Liu B  Ye W  Chen YX  Chen Y  Zeng R  Song X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3):1593-1596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43例重度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共施行159例次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40~86岁,平均(66±9)岁.术后30d内出现脑卒中5例(3.1%),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组术后30 d卒中/死亡4例(3.6%),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组1例(2.1%).13例(8.2%)围手术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12例经药物治疗缓解,1例行冠脉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后康复,无1例死亡.糖尿病史(RR=7.727,P=0.001)、吸烟史(RR=8.138,P=0.020)和既往心梗病史(RR=4.567,P=0.027)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重要的非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史、吸烟史和既往心梗病史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显著危险因素,综合运用多种策略预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增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谭薇  钟木生 《海南医学》2011,22(22):143-14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围手术期具有高风险性。围手术期护理涵盖术前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的评估、各种全身伴随疾病的处理、术前术后的睡眠监测、阻塞部位的确定、术中的处理与监护、术后的监护、治疗及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OSAHS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33例,对所有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33例,采取术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饮食护理、疼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措施,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对症处理后切口愈合,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42例进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4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年龄I〉70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均于入院后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PCI入径为经股动脉。予以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观察术后切口皮肤同时行心理、饮食活动等护理。结果:119例患者康复出院。住院日7-18d,出院后1个月复诊率96.5%。结论:对于老年ACS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细致观察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及患者恢复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5月冠心病患者80例,均行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程度大于75%,给予患者适宜支架置入,在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护理.结果 80例患者均一次放置成功,术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及术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方法:对2 4例6 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2 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疾病特点,按PCI的要求,严密心电、血压监护,正确应用抗凝剂,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效。  相似文献   

12.
165例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的护理程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165例行急诊PCI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程序。结果: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程序后,急诊PCI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获得成功。结论:认真落实护理程序各阶段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意外和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关键。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程序可提高急诊PCI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患者迅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搭桥(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围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我院行急诊CABG的急性冠脉综合征80例,根据入院诊断分为心梗组和非心梗组,根据手术原因分为左主干组、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失败组、循环不稳定组和发作频繁组。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对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平均年龄(66.49±8.89)岁,围手术期死亡8例(10%)。Binary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CABG作为一种抢救性治疗,掌握好适应证是安全、有效的。在急诊CABG患者中有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适应证应尽早使用,尤其合并循环不稳定时。  相似文献   

14.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9月~2006年7月180例接受PCI术病例,依据手术进入途径分为桡动脉组87例、股动脉组93例,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组7例出现桡动脉痉挛,股动脉组4例出现下肢皮下血肿。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比例、支架施放部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卧床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施行的急诊例数方面,股动脉组明显高于桡动脉组(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PCI,效果相近,同样安全有效,而外周血管并发症较轻,并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背景]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病理报告]18例急诊CABG病人中术前急性心肌梗死者为8例,不能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为7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发生右冠状动脉撕裂、急性心包压塞及心室纤颤者各为1例;术前放置主动脉气囊反搏泵13例.1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急诊CABG,体外循环时间为(78.5±25.2)min,阻断时间为(65.3±23.6)min,每例搭桥(3.4±1.1)支;1例患者实施小切口行不停跳搭桥术.采用左乳内动脉桥者为14例,右乳内动脉桥者为1例,桡动脉桥者为6例.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6例随访2~25月未见明显的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讨论]急诊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及时正确的抢救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萍 《当代医学》2009,15(23):477-478
目的评价护理工作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至9月份,对68例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专科的精心护理均无不良后果。结论规范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峰 《医学综述》2013,(24):4559-4561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高龄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PTCA的153例年龄≥7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考虑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危险度分级等因素,选择同期在该医院行PTCA的204例年龄〈7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期限为15~37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病死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外周血管,两组患者均未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穿孔、心包积血、支架脱落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A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可以作为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胡艳萍 《当代医学》2010,16(29):609-610
目的评价护理工作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至9月份,对68例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专科的精心护理均无不良后果。结论规范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75-76,7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诊或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盐酸替罗非班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维宁(国产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分级(TIMI 0~3级)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小板减少、其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盐酸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盐酸替罗非班组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8例急诊CABG手术患者。入选病例均符合ACC/AHA有关冠心病手术指南中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证。分析入选病例的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结果本组所有病例有心肌梗死病史,大部分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合并左室肥厚,一半病例有左主干病变。围术期死亡3例,占10.7%;10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占35.7%。围术期并发症包括二次开胸止血、心包填塞、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竭和MOSF等。合并手术操作(瓣膜置换等),更长的体外循环转机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挽救生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缩短体外循环转机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可减少术后死亡和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