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有很高的致残率,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将会有更多的人罹患此病。康复是指应用一切有关的措施,以减轻致残因素或条件造成的影响,并使残疾者回归社会。康复疗法种类很多,其最基本最积极的疗法是由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或参与的治疗,也是直接的功能锻炼,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动治疗包括各种理疗、针灸、按摩、牵引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50例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出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配合医生抢救、挽救患者生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催乳,另100例不用任何干扰作为对照,通过两组结果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后,能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利于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今天,脑血管病因其高发率、高残率、高死亡率,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并称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三大疾病。而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尚缺乏一种很有效的控制脑血管病的药物和手段,因而康复治疗对于脑血管病病人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就具有重大意义。统计资料表明,60%的脑血管病病人经康复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血肿抽吸术的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41例,分为微创血肿抽吸组18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对比,CT下测量血肿面积.结果入院后分别对两组于24h、48h、1w、2w进行疗效对比,血肿抽吸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进行微创引流治疗是可行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9.
K8832-T电脑仪的主要原理是应用各种低频理疗仪的优点,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应用现代微电脑技术,将由其产生的各种不同波形,根据各种疾病需要加以优化组合,编制成99种治疗处方,储存在电脑内供选择。本文作者自96年以来对386例颈椎病,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早期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和残疾程度,特别是急性期病人病情不稳定,护士及家属除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外,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护理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社区路径干预对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社区脑血管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路径干预组85例和普通干预组83例,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组血脂、血压、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健康知晓率、危险因素控制率及依从性等。结果干预后,路径干预组较普通干预组血脂、血压、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健康知晓率、危险因素控制率及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路径干预,使社区干预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是脑血管病社区干预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3.
14.
张寿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0,23(2):58-60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病因学一般是指:栓塞性;血液动力学性;腔隙性;血栓形成性。脑血栓形成曾被认为是ICVD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愈来愈多的证据证明脑栓子是ICVD的主要原因。显然作为ICVD的主要病因,栓塞因素已经占有重要位置。目前ICVD急性期药物?..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采用妇产康复仪催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则另加妇产康复仪进行催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初始泌乳时间、泌乳量、新生儿哺乳5天后的体重。结果:实验组的初始泌乳时间多在术后24~48 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72 h(P<0.05);术后24h、48 h、72 h实验组的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5天实验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康复仪用于剖宫产后产妇催乳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急性精神病学会的专家指南,推荐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行为障碍治疗的药物为高效价传统抗精神病药,BDZ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常用氟哌定醇肌注来控制急性期的兴奋症状,但因其所致的EPS十分常见,且可诱发药源性激越,目前倾向不用作首选药物,BDZ不引起EPS,镇静作用明显,但对患者的精神症状不具有治疗作用,过度镇静还可干扰诊断过程。随着第一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注射剂齐拉西酮的问世,很快运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症状。 相似文献
19.
赵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11):30-32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控制性强化降压的疗效.方法 8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控制性降压组(48例)和一般性降压组(40例),分别给予积极降压和按指南降压治疗,比较两组入院后颅内血肿体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入院后24 h内手术率和入院后30 d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初始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性降压组入院后24h颅内血肿体积、颅内血肿增长率、颅内血肿增大比例均低于一般性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11.6) ml比(30.5±10.9) ml,(17.8±12.7)%比(37.1±25.7)%,16.7%(8/48)比47.5% (19/40)](P< 0.05或<0.01).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1,7,14d行GCS和NIHSS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性降压组入院后24 h内手术率显著低于一般性降压组[8.3%(4/48)比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入院后30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早期控制血压不能改变其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病死率,但可以显著延缓血肿的扩大和减少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甘露醇自1963年被Wise等应用于神经科临床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降颅内压药物,长期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随着甘露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对机体的各种不良反应亦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对甘露醇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使用时机、用药剂量、作用时间等问题尚存在许多争议。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应用时机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0%~38%[1],成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多数学者认为血肿扩大的发生与血肿形态不规则、丘脑出血、大量酗酒等因素有关。石义亭和孔宪兰[2]对93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