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实验性脊髓损伤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分别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脊髓压迫时间分别为5、15、30 min).于麻醉后,暴露脊髓后,伤后5、30 min、1、6、24 h和3、7 d分别检测各组动物SEP、MEP,对所得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于伤后1、3、7 d采用后肢的Tarlov分级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刺激强度是影响TMS-MEP稳定性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100%刺激强度可获得稳定的波形.随着脊髓压迫时间的延长,SEP、MEP的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减小,波幅变化比潜伏期变化更加灵敏.在脊髓恢复过程中,潜伏期恢复早于波幅,SEP恢复早于MEP.结论 SEP与TMS-MEP对脊髓损伤十分敏感,二者结合能客观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诱发电位改变与脊髓受压程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与大鼠脊髓慢性受压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切除 T9椎板后置入慢性渐进性压迫装置 ,多次渐进旋入螺钉 ,在 3个月内造成大鼠胸段脊髓不同程度的慢性渐进性压迫 ,脊髓受压程度根据椎管侵占率分为轻度 ( <30 % )、中度 ( 30 %~ 60 % )、重度压迫 ( >60 % )三组 ,定期进行 CBS、MEP和 SEP等检查。结果 :重度压迫组后肢全瘫的 5只动物 MEP和 SEP均测不到 ;中度压迫组有 2只 SEP测不到。术后 90 d,实验组 SEP和 MEP的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中度损伤组、轻度损伤组和对照组SEP和 MEP均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5 )。实验组动物的 CBS与 MEP和 SEP改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神经诱发电位检查可以作为反映脊髓受压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脊髓损伤的方法.方法:牵引、固定、针灸疗法.结果:感觉功能恢复、肢体功能改善.讨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用运动诱发电位评价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健康雄性猫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治疗组和假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Alen’s重量降落冲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用NeuropackⅡMEB5100型诱发电位记录仪测各组动物的运动诱发电位。直接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记录电极位于腰椎棘突间。分别测试手术前、后、损伤后立即、损伤后30、60、90、120min的运动诱发电位。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脊髓组织中反映自由基水平的指标之一丙二醛含量。治疗组动物于致伤后立即静脉输入超氧化物歧化酶,假治疗组则给于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损伤组动物MEP呈进行性恶化,损伤处脊髓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动物MEP较损伤组和假治疗组有改善,尤以伤后30min和60min为明显,而后逐渐恶化,其致伤脊髓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也较上二组明显降低而接近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动物病理结果亦较损伤组和假治疗组有改善。结论SOD具有保护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MEP可以做为评价脊髓损伤后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脊髓功能在指导甲基泼尼松龙(MP)大剂量冲击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颈、胸椎手术病人280例,术前SEP正常术中SEP变化未达到预警标准168例.术前SEP异常术中SEP变化未达到预警标准80例,分为两组,A1组40例术中应用大剂量MP冲击疗法,B1组40例应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早期脊髓功能改善情况.SEP术中达到预警标准32例分为两组:A2组22例治疗同A1组,B2组10例治疗同B1组,观察两组早期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SEP术中未达到预警标准术前无SEP异常者168例,术后无脊髓损伤症状.A1组与B1组比较,神经症状改善情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A2组与B2组比较,神经症状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SEP术中监测达到预警标准,高度怀疑脊髓受到损伤时,及时应用大剂量MP可有效防治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促进脊髓功能恢复.而对已有的脊髓慢性损伤,术前SEP异常,但术中SEP监测未达到预警标准,应用MP冲击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脊髓损伤的电生理检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实验研究的观察方法 ,主要包括脊髓功能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等[1 ,2 ] 。脊髓功能观察 ,例如Tarlov运动分级法和斜坡法 ,虽比较直观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动物的配合 ,并且存在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3] 。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后动物血清钙、镁、铜、锌、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转归。方法:将体重2.5~3.0kg健康成年家兔26只,随机分为A组(n=10),B组(n=10)和对照组C组(n=6)。A、B两组用Allen氏法致脊髓伤,能量分别为100gcf和60gcf。通过连续测定术前及术后30min、24h、72h和7d时血清钙、镁、铜、锌、铁元素的含量,结合平行进行的动物后肢神经功能学检查和电生理学(SEP)检查,观察它们在脊髓损伤后及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血清钙、铜含量升高,镁、锌、铁含量下降。脊髓损伤重者,血清元素变化更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A、B两组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波幅降低或消失,潜伏期延长.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即可出现某些血清元素的变化。这些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及SEP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1996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脊柱脊髓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A组)40例和维生素B_1对照组(B组),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2例患者,男48例,女24例,年龄8~62岁。致伤原因:摔伤8例,砸伤18例,车祸伤32例,挤压伤10例,打击伤4例。临床表现:末梢神经疼痛65例次,运动 相似文献
9.
兔分级脊髓损伤后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MEP在判断运动预后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对21只兔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分别用60、120gcf gram×centimeter×force(gcf)冲量打击兔T10-11脊髓,建立不同程度SCI模型,并在伤前及伤后24 h连续记录兔双侧腓肠肌MEP,用Tarlov’s评分衡量兔下肢运动神经功能。结果 脊髓轻度打击伤时,兔MEP波幅明显降低,但恢复良好;中度打击伤时,MEP波幅的下降更明显,且不能完全恢复;重度打击伤时,MEP波均无法引出,至24 h也不能恢复MEP波形。结论 MEP可敏感而准确地反映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护脊髓功能的手段,并可作为判断运动神经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廖平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88,(4)
本文报道61只家猫的皮层 SEP、2 7r只家猫脊髓 SEP 和10只家猫皮层 SEP 远场电位峰潜时正常值,并通过测定脊髓损伤前与损伤后这种远场电位的变化,提出此电位在研究实验性脊髓损伤时确有一定意义,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椎管前外侧减压术对陈旧必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不全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术前Frankel分级为B级的9例,术后肌力进步、感觉改善;术前C-D级15例中13例恢复满意,恢复到E级的共8例,其中1例病程长达24年,术后肌力进步Ⅰ-Ⅱ级。2例疗效欠佳。结论:椎管前外侧减压术对晚期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者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平均住院时间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按照临床基础性护理流程进行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继发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髓损伤后的不可逆损伤多是由继发性损害所致,继发性损伤是指脊髓损伤后一系列生化机制所引起,在细胞分子水平上主动调节的过程,是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的过程,主要是由原发性水肿的扩展,激发一系列细胞和分子机制,触发细胞坏死和凋亡等系列效应,最终造成了不可逆性的损伤。脊髓损伤后,脊髓内环境的改变导致某些基因的表达,亦加重了脊髓组织的破坏。可见,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是多角度、多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诱发电位学方法评价联合应用预变性周围神经移植(PPNG)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5组,A组为PPNG和NGF组;B组为PPNG组;C组为NGF组;D组为单纯损伤组;E组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分别在手术后即刻、术后第1、4、8周诱发电位学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的N1波幅值及N1波潜伏期。结果:术后8周,N1波幅值:A、E组N1波波幅比B、C组大;N1波潜伏期:A组较B、C组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诱发电位学观察结果表明联合应用PPNG及NGF可明显促进SCI后的再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2月-2010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187例、非手术治疗180例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访18个月~3年,比较两种方法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脊柱后突角经Cobb氏法测定,复位前平均为(19.1±0.6)°,复位后平均为(5.64±0.2)°;椎体前缘高度复位前平均为(48.06±10.1)%,复位后平均为(92.33±4.12)%。非手术组:脊柱后突角复位前平均为(18.9±0.8)°,复位后平均为(10.5±0.5)°;椎体前缘高度复位前平均为(52.03±11.5)%,复位后平均为(88.05±4.23)%。结论: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时,两种方法都可得到很好的效果,近期手术治疗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 14 6 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经综合治疗75 2例 ;对照组口服溶石排石汤 716例 ,所获数据经t检验。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8.5 %和 77.8% (P <0 .0 5 )。结论 综合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上颈椎(C1,2)不稳定可以导致上颈髓损伤,引起四肢瘫痪,甚至因膈肌和腹肌的呼吸肌瘫痪而危及患者生命。在临床上因退变、肿瘤及感染诱发等因素引起的上颈椎不稳,当受到低能量损伤时可出现颈髓受损的症状,易导致误诊,本文对上颈椎不稳导致脊髓损伤的诊断(临床和影像)、急救措施以及入院后综合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观察P物质对蟾蜍脊髓反射放电的影响。制备在体的背面纵切脊髓标本,于已分离的最后一节背根未切断中枢端施加单脉冲电刺激,在同节同侧腹根记录脊髓反射放电,观察在脊髓背表面施加P物质及此后的脊髓反射电位。实验观察到用单脉冲电刺激背根时在腹根记录出多突触反射电位,其平均幅度为456.25±26.5μV,平均发放时程为43.5±3.4ms,施加P物质后反射电位幅度增强,10min时增强到605.36±34.78μV;发放时程延长,10min时延长到68.29±8.89ms,与施加P物质前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P物质可增强脊髓反射放电,提示P物质对脊髓具有兴奋作用,作者等推测这可能系脊髓神经元在P物质影响下对刺激背根的兴奋性反应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9.
脊髓半切损伤后脊髓与大脑部分核团c-fos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脊髓半切损伤后 ,脊髓、下丘脑室旁核 (PVN)和视上核 (SON)的c -fos蛋白表达的规律。方法 :将 5 6只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 2 4只、假手术组 2 4只和正常组 6只 ,损伤组行左侧半脊髓横断术 ,损伤后 1,6,12 ,2 4h取脊髓、PVN和SON行冰冻切片 ,免疫组化法标记c -fos阳性细胞。结果 :脊髓半切损伤后 ,各时间点损伤侧脊髓灰质中有明显的c -fos阳性表达。PVN和SON在损伤后各时间点均有c -fos表达阳性细胞的增加 ,与假手术组、正常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脊髓损伤后脊髓、PVN和SON可产生明显反应 ,PVN和SON以不同的反应特点影响着神经递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