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5年10月31日,美国各州及属地卫生局报告给疾病控制中心(CDC)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例总数已达501,310例,其中62%的患者(311,381例)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2.
周超  吴国辉  冯连贵  周颖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94-5395,5401
目的 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死率,分析治疗病例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选择提供建议.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导出治疗病人基本数据库,数据库核查后导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累计治疗死亡病例21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42.8±11.5)岁,男性占72.1%,女性占27.9%;治疗病死率为10.5%,开始治疗时CD4≤5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28.7%,CD4在51~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11.7%,CD4> 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2.2%;在治疗3个月内死亡的占54.4%,12个月内死亡的占80.5%.结论 过晚抗病毒治疗不利于减少艾滋病死亡,建议加强对感染者早期治疗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山西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的治疗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利用国家统一使用的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山西省2004年6月~ 2013年12月之间治疗死亡病例的数据资料,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死亡病例315例,平均年龄(43.73±12.65)岁,男女性别比1.7∶1,已婚或同居占69.21%(218/315),经血传播途径占58.10%(183/315),73.33%(231/315)的病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64.13% (202/315)的病例接受治疗时已进入艾滋病WHO临床Ⅲ期和Ⅳ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44个/μL,52.15%(158/303)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 个/μL;死亡病例治疗生存时间中位数218天,37.78%(119/315)的病例在抗病毒治疗开始的3个月内死亡.影响死亡病例治疗生存时间的因素有:艾滋病WHO临床分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传播途径.结论 山西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及艾滋病临床感染分期较高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加大检测覆盖面同时提倡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艾滋病报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对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死亡病例94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当年死亡并报告94例,其中死于艾滋病45例(47.9%),病例分布在边境地区和农村分别为74.6%和70.1%,以男性和初中文化为主,分别为87.2%和为83.3%;异性传播为89.4%。死亡病人94例中,只有62.8%死亡前最后一次接受CD4+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未能动态监测到其免疫状况而给予早期治疗;只有31.9%死亡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结论早期筛查和发现病人,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转介和管理,提高救治能力,减轻感染者和病人医疗负担,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降低艾滋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累计治疗死亡病例94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55.55±15.27)岁,男性占86.2%,女性占13.8%,治疗病死率为7.2%,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5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18.0%,CD4+T淋巴细胞51-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7.5%,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2.6%;大部分病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总病例的59.6%;在治疗3个月内死亡占54.2%,12个月内死亡的占70.2%。结论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治疗时机较晚,应加强病人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才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济宁市2005~2006年艾滋病确认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HIV流行动态及特征,明确今后防治工作重点.[方法]对济宁市2005--2006年艾滋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来累计检出HIV感染者68例,其中戒毒所吸毒人员检出HIV感染者35例,男性33例,女性2例;感染率为13.7%;自愿咨询检测HIV抗体,检出感染者3例,男性2例,女性1例,感染率为2.01%;艾滋病网络初筛实验室复核并确认HIV感染者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结论]济宁市艾滋病仍处于低感染阶段,有快速增长趋势,提示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对老年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最近才开始重视。本文报道了艾滋病流行的最新资料和美国老年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作者回顾了美国1981年6月~1989年12月向CDC报告的艾滋病病例。对老年人群(≥50岁)的诊断病例数和比例按报告的年份进行了分析,并且与13~49岁的人群就有关性别、种族的分布及HIV的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老年艾滋病患者大致分为以下年龄组:50~59岁,60~69岁,≥70岁。结果表明,至1989年12月向CDC报告的≥13岁的艾滋病病例为115786例。其中已诊断的≥50岁的病例为11984人(占10.4%),包括50~59岁组8480例(7.3%),60~69岁组为2741例(2.4%),≥70岁组为76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1—2014年钟山县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钟山县新报告艾滋病感染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4年现住址为钟山县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HIV/AIDS)累计报告479例,男女性别比为2.80∶1;已婚有配偶居多,占55.95%;50岁及以上人群占49.27%;小学及以下人群占68.2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92%;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6.45%;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新报告病例以 HIV 感染者为主,首次发现即为 AIDS 的比例逐年上升,新报告病例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占77.45%;抗病毒治疗比例为67.22%,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年报告当年死亡病例占16.49%,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钟山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以异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人群以中老年、农民及低文化人群为主。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医疗机构推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对HIV初筛阳性者实施“一站式服务”,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降低艾滋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儿死亡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有针对性降低艾滋病患儿死亡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07-2009年收治的13例5岁以下艾滋病患儿的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临床特征、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死因等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儿中女童1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儿死亡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有针对性降低艾滋病患儿死亡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07—2009年收治的13例5岁以下艾滋病患儿的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临床特征、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死因等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儿中女童10例,男童3例;年龄最小3月龄,最大4岁,平均2岁;有11例患儿为足月顺产,9例为母乳喂养;11例病例为母婴传播,2例传播途径不详,10例患儿母亲分娩时未采取母婴阻断措施,仅5例患儿母亲孕前开始采取抗病毒治疗。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为0.58年,平均入院至死亡时间(中位数)为5 d;13例病例均有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12例)、口腔真菌感染(11例)为多。检测5例患儿的病毒载量,平均值为1.6×105cop ies/mL;检测7例患儿的CD4+水平,平均值为263个/μL(17.00%)。13例病例均采取对症、支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抗病毒治疗一般采用AZT(d4T)+3TC+NVP(EFV)方案;艾滋病儿童死亡直接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呼吸衰竭(4例)、脑水肿(2例)。结论受调查的艾滋病患儿主要为母婴传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免疫功能水平低下、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以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死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6月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Gottlieb报告了5例青年同性恋者由于免疫缺陷而引起的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以后,不断有类似病例报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发现这是一种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染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本病的严重性在于控制困难,传播迅速,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患者最终都会死亡,确诊后两年内,病死率可达80%。而且患者都是青壮年,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主要劳动者和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无锡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无锡市报告数据及哨点监测数据,对无锡市艾滋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12年无锡市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 145例,年均报告率为3.04/10万,其中2009-2012年报告数占78.25%(896例)。报告病例男女比5.03∶1,发病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性传播占96.34%,其中同性占51.76%,异性占44.58%;职业分布居前4位的是工人(228例,占19.91%)、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150例,占13.10%)、农民(137例,占11.97%)、商业服务人员(124例,占10.83%)。2010-2012年艾滋病哨点监测人群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5%、3.5%、0.25%,其中男男性行为、男性性病求诊者、注射吸毒人群中均有检出,暗娼、孕产妇人群中未检出。结论应重点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和老年人群的干预研究,实施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HIV进一步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河源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形势,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对河源市1995年以来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源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10年5月31日,按现住址统计,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及艾滋病人294例。病例分布为:男性218例,女性76例,男女比例为2.87:1;感染者以青壮年(20~40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1.29%,其中年龄最大的为92岁,最小的4月龄;职业以农民和无业为主,各占总病例数的17.35%和22.79%;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占36.39%,其次为性传播(35.35%)。结论目前,河源市处于艾滋病低流行与局部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的局面,由于高危人群(静脉注射吸毒及暗娼)基数大,传染源的不断累积和高危行为的泛滥,是艾滋病流行和蔓延的关键时期。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在HIV流行的早期,老年人中由于通过输入污染的血或血液制品传播所发生的感染是不成比例的。1989年,在接受污染的血或血液制品者中,年龄在13~49岁中仅有1%的AIDS病例,与之相比,年龄在50~59岁,60~69岁及≥70岁者中,AIDS各为6%,28%和64%。1985年因志愿捐血者的延期履行和对捐血者的常规筛检,在≥50岁人群中与此危险因素相关AIDS病例数和比例下降。然而,在≥50岁人群中与其他暴露方式相关的AIDS病例数和比例却增加了。本报告描述了1996年报道的年龄≥50岁AIDS患者的特征和在1991~1996年按年龄≥50岁者HIV暴露方式确诊的艾滋病—…  相似文献   

16.
美国自从1981年6月报道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至1987年12月,向CDC报告病例共5万例;至1989年8月,已报告10万例.自1989年9月至1991年11月,美国领土内的卫生部门又报告了另10万例艾滋病病例.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县艾滋病疫情流行状况的流行病学估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县近3年来的无偏人群(医院无关联检测、术前检查)HIV检测情况分析,用检测的阳性事和受检率来估算我县艾滋病的流行强度和疫情掌握率.[结果]近3年我县HIV检测平均阳性率为33.84/10万,其中2005年为46.77/10万,以100万人口估计,我县艾滋病的感染人数为470人;3年来不同人群共检测5万人,受检率为5%,通过对高危人群的检测,使掌握率提高了8%,因此我县的实际疫情掌握率为13%.[结论]扩大高危人群监测覆盖率是提高疫情掌握率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玉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8):1020-1020
在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工作中 ,口服脊灰疫苗 (OPV)发挥了巨大作用。濮阳市自 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 ,但脊灰疫苗相关病例 (VAPP)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实现无脊灰后 ,VAPP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对消灭脊灰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现对濮阳市 1992~ 2 0 0 1年发生的VAPP病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VAPP资料来自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病例监测系统有关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市统计局历年人口统计资料 ;OPV实际接种人数来自 1992~ 2 0 0 1年全市每年常规免疫接种、强化免疫等活动统计汇总数据。1 2 病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地分析本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特点,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治疗病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意见。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个案调查表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药物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本地区输入性病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患者均为中青年低文化程度的外出务工男性。临床症状表现各异,大多有乏力、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实验室检测主要特点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下降,肝肾功能异常。不同治疗方案中青蒿素+氯/伯喹联合治疗有效率最高(100%),各方案治疗有效率、严重副作用发生率、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一青蒿素治疗的患者平均病程低于其他治疗方案的病程。结论提高镜检能力、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是确保输入性疟疾病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根本。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疟疾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有效地采取服药、防蚊等预防性措施,提高该人群对该病的认识也是降低输入性疟疾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学基本特征。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和暴露等情况,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用Excel、EpiInfo分析数据。结果四川省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病例以输入为主(62%),无性别差异,以10~30岁为多,且症状轻;旅游及旅游服务人员占62%;38.24%病例在发病后2d及以上就诊;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成都。结论四川省病例年龄分布、临床症状与美国等报道一致;需加强群众及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旅游及旅游服务人员的防控;加大成都等交通枢纽和旅游地区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