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原理(ELISA)检测3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尿RBP。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RB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较尿常规检测更为敏感。结论 尿RBP可作为早期判断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按尿常规检查结果分为过敏性紫癜(HSP)组(53例)和紫癜性肾炎(HSPN)组(29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儿尿IgG、微量白蛋白(MA)、1-微球蛋白(1-MG)和2-微球蛋白(2-MG)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SP组尿Ig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MA、尿1-MG、尿2-MG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SPN组尿IgG、尿MA、尿1-MG、尿2-MG水平均高于H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水平是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有效指标,定期检测以便及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小管受累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及30例正常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结果SLE组尿RB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组(26例)尿RBP含量高于静止期组(7例)(P<0.01)。结论SIE患者存在肾小管功能异常,尿RBP含量可以作为评价SL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肾脏疾病患儿肾小管受累情况。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汀应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其中急性肾炎1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6例,过敏性紫癜25例。结果 三组患儿尿RBP与对照组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不同肾小球疾病伴有肾小管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 患者尿检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例肺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中老年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水平。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肺习病患者尿RBP、TR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合并心衰患者较无合并心得的尿RBP、TR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患肺心病患者确存在肾功能的损害,动态观察尿RBP、TR旨判断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方法,能够早  相似文献   

6.
陆元奉 《广西医学》2001,23(5):1278-1279
紫癜性肾炎是决定过敏性紫癜病儿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尿常规提示过敏性紫癜病儿肾受累占4 0 %~ 6 0 % ,以肾活检为准达 90 %~ 10 0 %。笔者对该病患者尿β2 —微球蛋白 (β2 —MG)及白蛋白 (Alb)进行定量分析 ,以评价其在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 1993年 5月~ 1998年 12月住院病儿 ,按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1〕 确诊过敏性紫癜 4 1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19例 ,年龄 2~ 14岁 ,平均 7 8岁。 4 1例均于急性期每周 2次尿常规检测 ,36例检测尿 β2 —MG及Alb。设正常对照组 2 0例 ,其中…  相似文献   

7.
肺心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例肺心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并以26例健康体检为对照,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肺心病患者尿RB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合并心衰患者较无合并心衰者的尿RB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较无合并呼吸衰竭者的尿RB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15例重度呼衰患者血气恢复正常后复查尿RBP有改善。结论肺心病患者确实存在肾功能的损害,动态观察尿RBP水平变化是判断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方法,能够早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及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6例HSP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结果:HSP患儿尿三项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尿微量蛋白明显高于HS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诊断HSP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可作为判断HSP肾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 例肺心病患者和30 例健康中老年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转铁蛋白(TRF) 水平。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 肌酐 (Cr)。结果: 肺心病患者尿RBP、TR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1),其中合并心衰患者较无合并心衰者的尿RBP、TR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 0.01)。表明患肺心病患者确存在肾功能的损害, 动态观察尿RBP、TRF水平变化是判断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方法, 能够早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并判断其损害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10.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M-Alb,β2-MG,α1-MG,U-TRF和U-IgG。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组5项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但又与肾炎综合征患儿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5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有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达57.14%。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可较好地反映肾损害程度,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02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诊治14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从而提高确诊率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将14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142例病例首次治愈123例;15例出现反复发作,2至3个疗程后治愈;4例肾脏损害2至3年,临床无症状,主要为尿检查异常:红细胞>5/HP和或尿潜血(+++),肾功能及肝功能检查无异常。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在发生皮肤紫癜前可有腹痛等前期表现,易导致误诊,且肾脏损害影响预后,所以儿童过敏性紫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从风、热、瘀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特点,抓住病因病机的核心,予祛风清热化瘀为主的方法治疗患儿42例,结果治愈30例,显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认为用本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变化,了解其血液的高凝和纤溶亢进的变化.方法 对35例急性期HSP患儿及16例健康儿童采血,采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D-二聚体和FDP,并测定PT、KPTT.结果 HSP患儿35例,D-二聚体检测阳性13例,FDP检测阳性12例,阳性率分别为37.1%和34.3%;对照组16例中,D-二聚体和FDP检测均为阴性.两组D-二聚体、FD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7.98和7.17,P<0.01);PT和K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2和0.478,P>0.05).结论 D-二聚体和FDP的升高是HSP高凝和纤溶活性增强较灵敏的标志,其检测对合理应用抗凝治疗及改善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兵  陈惠仁 《河北医学》2013,(11):1664-1667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122例,将伴有肾脏功能损害者选入观察组(49例),将不伴有肾脏功能损害者选入对照组(73例),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诱因及首发症状情况、临床表现及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感染为患儿最常见诱因,比例为52.46%,紫癜为患儿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比例为64.75%。临床表现包括过敏性紫癜皮疹、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及肾脏功能损害。卡方检验显示,观察组患儿年龄≥8y、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皮疹反复发生≥4w及血FfB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典型的皮疹、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皮疹反复发生≥4w及血FIB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从心理护理,并发症及药物治疗的观察,加强饮食的管理与指导,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及皮肤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18例再无新的皮疹出现,无腹痛及关节痛时给予出院,2例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与观察,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150例患儿的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2%,其中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吸入性过敏原中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物性过敏原中虾蟹阳性率最高。结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多种过敏原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以食物性过敏原触发为主,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诊断和预防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尿微量蛋白在早期诊断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中的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儿科住院的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共72例作为观察组(分为HSP组HSPN组)。对照组选取体检健康的儿童50例。观察组晨起用尿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常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β2-微球蛋白含量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再取24h尿液用甲苯防腐,取10ml离心,之后用终点法测24h尿总蛋白定量的值。对照组标本的留取和检测项目、方法与观察组相同,记录实验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与HSP组和HSPN组的尿微量蛋白测定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尿蛋白定量HSP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尿常规和尿蛋白定量在异常检出率方面明显低于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结论:尿微量蛋白(UAlb和β2-MG)的检测可作为早期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灵敏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HSP)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光电681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40例HS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并以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HSP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及急性期与对照期相比PLT无明显变化,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PV、PDW均有明显变化,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肾受累患儿PLT、MPV、PDW比无肾受累的患儿明显增大,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与HSP发病过程,与其预后及肾脏是否受累和累积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