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肾脏慢性损害,最终导致代谢产物潴留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四个阶段,即肾贮备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5—1997年开展的22例腹膜透析术患者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28 相似文献
2.
3.
4.
我科于1987年4月至1990年7月对33例慢性肾衰(CRF)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现将其资料加以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中,血液透析(HD)20例,腹膜透析(PD)13例。两组于透析半月时(HD 组为HD 后)取血作实验室检查,统计学为t 检验。结果:HD 组透析前尿素氮32.16±5.06mmol/L,肌酐1045.8±210.4μmolL,尿酸1147.37±598.37μmol/L,钙1.75±0.34mmol/L,磷2.25±0.65mmol/L,HCO_3~-14.55±5.38mmol/L;透析后尿素氮13.49±4.23mmol/L,肌酐467.65±166.2μmol/L,尿酸505.58 相似文献
5.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床边急诊插管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33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PD和CRRT治疗的疗效,其中行床边急诊插管行PD者17例,CRRT者16例。观察患者血液净化前后连续5d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钾(K^+)、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水平的变化,预后,平均每日透析费用。结果血液净化前后连续5d血BUN、Scr、K^+、CO2CP的变化并无差异(P〉0.05)。2组患者中肾功能恢复及存活者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RRT组患者平均每日透析费用为(3220.94±95.32)元,明显高于PD组的(619.27±108.90)元(P〈0.01)。结论床边急诊插管PD与CRRT均是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床边急诊插管PD是一种安全、简单、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候伟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3):31-3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急性肾功能衰竭52例行内科常规治疗,主要是加强饮食管理,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或去除诱因及加重因素,包括抗感染、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血压在大致正常范围,补充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纠正贫血等辅助治疗措施。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52例为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腹膜透析,并比较对照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治愈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BF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简便、效果好的透析方法,早期预防性透析乃是降低ARF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本院肾内科通过腹透治疗几种非肾衰性急症25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5例为住院患者 ,急性药物中毒15例 ,中毒药物为汞、庆大霉素、来苏尔、滴滴畏、氯氮平、灭虫灵、鱼胆、利富平等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3例 ,肺心病心衰1例 ;原发性腹膜炎3例 ;高胆红素血症3例。我们针对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透析方案 ,经治疗 ,25例患者治愈23例 ,死亡2例。2方法及结果2 1方法 :选用美国Tenckhoff急性腹膜透析管 ,在局麻下行直接穿刺法透析管植入术 ,手术成功后立即进行透析。第一次灌注透析液500ml后引流 ,观… 相似文献
9.
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简便安全、有效、易操作,可弥补血液透析的不足。我院采用CAPD治疗1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例,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26~53岁,平均37·9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1例,肾结核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多囊肾1例。全部病例均有明显尿毒症症状,无尿8例,少尿6例,重度水肿9例,昏迷2例,大小便失禁9例,并发尿毒症性心包炎5例,心力衰竭7例,高血压9例,高血钾6例,消化道出血4例。血尿素氮(BUN)24·63~74.37 mmol/L,平均42·52 mmol… 相似文献
10.
11.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技术要点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5例曾行输尿管镜取石失败,2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0~26 mm,平均16 mm.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20~80 ml.术后住院时间5~8 d.随访12~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失败,结石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1例76岁男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米卡芬净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首次用药后90 min,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尿色呈暗褐色。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5.2×10^9/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计数179×10^9/L,尿素氮6.4 mmol/L,肌酐96μmol/L,降钙素原14.13 ng/ml,凝血酶原时间17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4 s,D-二聚体8.7 mg/L;尿白细胞(+++),隐血(+++),尿胆原(+++),酮体(+++),尿蛋白(+++),亚硝酸盐阳性。考虑为急性溶血反应。停用米卡芬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40 mg,并给予水化利尿和碱化尿液治疗。患者尿量在4 h内由100-150 ml/h减至10-20 ml/h,尿色呈酱油样。次日复查:白细胞计数18.6×10^9/L,红细胞计数1.7×10^12/L,血红蛋白57 g/L,血小板计数116×10^9/L,网织红细胞0.05;白蛋白25 g/L,间接胆红素20.4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108 U/L,丙氨酸转氨酶42 U/L,尿素氮17.9 mmol/L,肌酐230μmol/L,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考虑并发急性肾衰竭。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性治疗、输注红细胞悬液、输注血浆。10 d后,患者仍处于无尿状态,黄疸进行性加重,家属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外科技术在急诊处理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 )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狭窄内切开、留置双J管等微创外科技术急诊治疗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随访 1~ 12个月 ,追踪测定BUN、SCr。结果 4 3例病人均成功地解除输尿管梗阻并留置双J管 ,其中 37例经尿道逆行上镜手术 ,6例改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顺行入镜手术 ,无腔内手术失败改开放手术的病例。手术时间 15~ 180min ,平均 75min。 4 2例疗效满意 ,1例死亡。结论 微创外科技术急诊处理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病变 ,病人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同时要重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83例年龄≥65岁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PCNL术治疗。结果 16例患者先肾造瘘,83例患者共行85例侧经皮肾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90.2min,总清石率90.6%。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2%,输血率3.6%。结论 MPCNL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根据临床医师经验和患者病情选择术前肾造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蒋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9):85-85,95
目的 分析创伤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4例创伤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发病原因、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前Scr和BUN水平分别为(699.4±321.1)μmol/L、(32.3±12.8)mmol/L,治疗后分别为(415.2±234.3)μmol/L、(24.2±13.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透析与晚期透析各项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器官功能不全和失血性休克是导致创伤后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临床治疗期间加强对二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早期透析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以来入我院ICU的13例ARF(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CBP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经CBP治疗24h后,生命指征平稳,BUN、Scr下降(P<005),CO2CP正常,75~240h后进入多尿期;4例患者死于严重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治疗过程中无低体温和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对重症ARF患者进行CBP治疗,血液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支持及清除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改善重症AR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高能量ESWL相比,低能量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否有相似疗效,且并发症较少。方法选用HB-ESWL-VD碎石机对随机分成低能量组(35.5 kV)和高能量组(电压35.5 kV)和高能量组(电压37.0 kV)的2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碎石,观察结石排出过程和并发症。结果低能量组和高能量组患者在术后血尿天数(P=0.01)、肾绞痛发生率(P=0.02)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石时间(P=0.57)、排石率(P=0.66)及二次碎石数(P=0.24)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在有效治疗上尿路结石同时,能减轻患者近期肾损伤的发生。它应该作为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B超、腹部平片(KUB)、CT等检查明确诊断,采取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解除梗阻,全部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血尿素氮(BUN)、肌酐(Cr)恢复正常或明显降低。结论对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早解除梗阻,做好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配合,是挽救肾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置入导管辅助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2016年182例肾或输尿管阴性结石病例.患者均预先置入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再利用导管辅助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 182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复查结石形态有改变或有碎石排出的共165例,结石形态无改变无结石排出的有17例,总有效率90.65%.所有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及碎石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利用置入导管辅助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