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阵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63-1163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AAD情况,比较AAD组和非AAD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AAD发生率为14.4%;影响AAD发生的因素为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日龄小、联合应用抗生素种类多、住院时间长、侵袭性医疗干预措施(P<0.05).结论 诸多因素的存在可引起新生儿AAD发生,因此必须重视新生儿AAD有关的各种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沙沙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20-3521
目的:观察引起新生儿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2年中AAD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D发生率为11.1%。AAD相关因素:胎龄小、出生体重轻、日龄短、住院时间长、联合应用抗生素、进行侵袭性操作;而用药目的及喂养方式与AAD无关。结论:新生儿AAD发生率较高,要加强围生期保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AAD。发生AAD后可进行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肛周皮肤的护理、腹部护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60例A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AAD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0例ACVD患者中应用抗生素590例,ADD发生率为8.5%(50/590)影响ADD的因素为:年龄大、病情重、禁食、抗酸剂应用、采用干预措施,而预防抗生素无差异。结论诸多因素的存在可引起ACVD患者ADD发生,通过积极治疗重症患者、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加强对老年重症患者监测;减少侵袭性操作;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预防和减少继发性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叶旦阳 《海峡药学》2009,21(10):155-156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科住院住院应用抗菌药11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20例患者发生AAD60例;AAD多为单纯性腹泻44例、引起AAD的抗菌药种类繁多,使用频率依次为头孢三代、青霉素类、碳青酶烯类、头孢二代、克林霉素、抗菌药应用时间长,联合使用种类多、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是平均年龄偏大、存在禁食及侵袭性操作、治疗治疗后腹泻持续时间平均5.2±2.1d,无因为ADD死亡病例。结论内科住院患者中ADD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加强对老年患者监测;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口服微生态制剂来预防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发病率、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AAD发生率为17.4%。AAD与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日龄、联合用药数量、住院时间、医疗干预措施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AAD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住院448例应用抗生素患者资料,将发生AAD患者作为AAD组,未发生AA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患者AAD发生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各因素进一步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448例患者中,发生AAD患者39例,AAD发生率为8.71%;经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者年龄偏大以及住院时间长四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 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者年龄偏大以及住院时间长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AAD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只有提高消化内科临床医生对AAD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预防措施,合理运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降低AA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选用抗生素产生相关性腹泻64例病例的病情分析。结果抗生素剂量在常规剂量的时候,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抗生素无关,在给药途径、预防抗生素差异也没有其显著性。结论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ADD的频率较高的问题,一定要改变目前临床上多用抗生素药物,用抗生素药物时间过长等现象,科学选用一些合适的抗生素,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以防止ADD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频繁使用带来的其他侵袭性的操作。也可以在患者应用抗生素期间同时服用微生态制剂,尽最大的能力避免抗生素诱发ADD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81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12.1%(98/810);回归分析筛选出侵袭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等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可通过合理使用诊疗技术及抗生素,改善患者基础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陈丽芬 《海峡药学》2010,22(6):203-204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脑血管病(ACVD)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24例A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AAD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CVD患者1024例,应用抗生素528例,528例中发生AAD42例,发生率为7.9%(42/528)。影响AAD的因素为:年龄大、病情重、禁食、抗酸剂应用、采用侵袭性医疗干预措施。结论 AAD的发生率较高,应积极治疗重症患者、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加强对老年重症患者监测、减少侵袭性操作、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缩短制酸剂应用时间来预防和减少ACVD的发生。通过及时评估早期识别AAD,发生AAD后,通过饮食护理、肛周皮肤护理、腹部护理、心理护理等提高AAD患者的耐受性,减短病程,有利于原发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抗生素治疗的8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AAD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导致AAD发生的相关因素、AAD处理及预后。结果:发生AAD共60例(7.32%),AAD发生时平均应用抗生素(5.47±3.02)d;抗生素使用剂量均按照说明书应用;引起AAD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菌素、青霉素、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AAD组患儿禁食、应用抗生素种数及时间、实施侵袭性操作与无A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预防应用抗生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D组治疗以后腹泻停止时间平均(5.85±2.87)d;AAD组病死率8.33%,高于无AAD组的1.32%(P〈0.05);AAD组住院时间(23.76±6.45)d,长于无AAD组的(13.21±3.17)d(P〈0.05)。结论:住院患儿AAD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虽多为单纯性腹泻经过治疗缓解,但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应积极防治AAD。  相似文献   

11.
莫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51-52,57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以本院45例新生儿肺炎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未感染的32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结合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交叉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体重、早产儿、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和住院时间均可引发肺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体重、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和住院时间长均是新生儿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肺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多样,加强预防护理是降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雪梅  杨丽娟  张萍 《中国药房》2009,(32):2532-2534
目的:探讨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2007~2008年我院住院应用抗生素的3520例患者中,以AAC者作为观察组,无AAC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AAC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520例患者中,发生AAC190例,发生率为5.4%;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0个因素与AAC有关,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筛选出6个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大、禁食、病重、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抗酸剂应用。结论:AAC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测、补充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或进食、控制抗酸剂应用时间、对危重症者减少侵袭性操作、避免频繁更换抗生素等来预防和减少AAC发生。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欣荣 《抗感染药学》2010,7(4):269-271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引起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导致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将应用抗生素的1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对照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个体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过程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20例患者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74%(70/1220),经单因素检验10种变量指标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与患者性别,抗生素应用指征,给药途径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并按OR值的大小排序,患者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年龄,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多种类抗生素,侵袭性医疗操作,禁食与重病症。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高龄患者的用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减少或避免侵袭性医疗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期间发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患儿和未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 单因素卡方分析发现:住院病程、侵入性操作、置暖箱、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度其应用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种类、抗生素应用时间的长短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联.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侵入性操作、住院病程、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的应用种类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趋势χ2分析发现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与医院感染之间存在等级效应,随着激素使用时间的增加发生院感的风险增大.结论 有指征的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规范执行侵入性诊疗,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其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且符合COPD急性发作期诊断的5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从而分析真菌感染组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病原学分布等.结果 500例患者中继发真菌感染53例.针对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激素疗程、抗生素种类和疗程、侵袭性诊疗操作均为继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把相关危险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长、激素和抗生素疗程长、低蛋白血症、存在侵袭性诊疗操作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对于老年、住院时间长、存在侵袭性诊疗操作、低蛋白血症、长期广谱高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的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该警惕继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2011年3月呼吸科住院使用抗生素患者共160例,其中发生AAD的80例作为试验组,无AAD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AAD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引起AAD的抗生素主要为三代头孢(30%),其次为青霉素类(27.5%);影响AAD发生的因素有年龄大、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禁食及采用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静脉给药途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联合用药,慎用广谱抗生素,避免预防抗生素,从而减少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董菊 《河北医药》2011,33(18):2786-2787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住院使用抗生素患者共160例,其中发生AAD的80例作为试验组,无AAD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AAD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AAD的发生率为11.9%。引起AAD的抗生素主要为头孢三代(28.8%),其次为青霉素类(26.3%);影响AAD发生的因素有年龄大、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禁食及采用干预措施,而两组患者的静脉给药途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联合用药,慎用广谱抗生素,避免预防抗生素,从而减少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特点、发病率、发病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976份病历,对其中84例临床使用抗生素引起腹泻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为8.6%。应用抗生素时间超过7d、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年龄大于70岁等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临床特征。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依据是否出现ADD进行分组,观察组为50例出现ADD者,对照组为未出现者,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临床特征。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轻重不一,经过病情评估和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ADD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禁食、呼吸衰竭、抗生素应用种类、抗生素应用时间、侵袭性操作,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的临床特征,对于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对于降低AD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心内科一共收治了老年住院患者597例,其中的60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将所有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科学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院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05%;回归分析筛选出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和住院时间较长等是导致其出现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中应该合理的分析其致病因素,并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通过改善老年患者的基础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等来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