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与饮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致津液气化失常,因而水湿停聚,凝结于机体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吐出的痰液,广义是指体内的津液不循常道逐渐积聚,停积在体内的经络、脏腑各处,表现为不同的症候,水聚成饮,饮凝而成痰。痰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等引起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三焦水道通调失常,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或排泄,  相似文献   

2.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肥人多痰”。“痰”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不同。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痰指呼吸道咳出的有形可见之痰,这一点与现代医学概念相似;而广义的痰,是指体内不能正常运化的精微津液停留聚积而成。这种广义的痰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它一但形成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 痰的产生与五脏有关,五脏津液代谢障碍都可生痰,但主要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五脏六腑之津皆赖先  相似文献   

3.
百病皆由"痰"作祟 痰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痰是人体体液的一种,是由于人体水液输布运化失常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是中医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疾病的重要原因。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痰是指呼吸道分泌物和肺部渗出物,咳吐而出,可目视而得,又称有形之痰。  相似文献   

4.
从痰辨治疑难杂病浅议孔凡涵徐亚贞山东肥城中医院(271600)关键词从痰论治/杂病痰是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异常形成的病理产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痰亦称无形之痰,指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功能失常,水湿凝聚变化而成。狭义之痰又称有形之痰,指整个肺系分泌物咳咯...  相似文献   

5.
痰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代谢产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五脏功能失调。在辨治痰病时,既应注意五脏的特点及其与痰的关系,又应注意五脏相互影响及其与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医所讲的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之痰,主要是指呼吸道和肺部的分泌物,咳咯而出,容易为人们察觉,治疗亦不难。广义的痰,是机体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体液、血液运行失常,聚结而成,又称为内痰。广义的痰可以停留机体内外各个部分,“五脏六腑俱有”,“内外上下皆到”,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疑难奇异病症,故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中,"痰"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讲,痰泛指停于体内任何部位,如脏腑、肌腠、四肢、经络等,无形可见,但临床有"痰证"的表现者.如头晕目眩、呕恶、癫狂昏不识人,或生于体表无名肿物等,认为皆因痰作祟.狭义来讲,痰是指贮于肺,咳之能出,有形有物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稠粘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形态不同,但实质相同,所以通称为痰饮.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痰瘀”证概念痰证是以津液代谢异常 ,水湿停聚成黏稠液体停积体内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痰主要指来源于肺系 ,咳唾而出的痰 ,广义的痰系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 ,经络、营卫气血不利 ,以致人体津液运行障碍 ,逐渐蕴结而成稠浊痰涎 ,是一种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医学中,郁证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异常变动而引起的以气机阻滞为核心病机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郁证泛指六淫外感、七情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包括气、血、火、痰、湿等病邪壅塞气机所致病证;狭义则特指情志不舒、七情所伤而致气机郁滞的病证。关于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并载有属郁证  相似文献   

10.
论心生痰与心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痰的产生,历代不少医家都认为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然不够全面。近来有人论及肝生痰和三焦生痰,这些是可取的学术见解,殊不知从广义痰饮的概念理解,痰饮是泛指人体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内聚而成的危害机体的病理物质而引起的痰病的总称,故痰饮和人体五脏皆有关系。陈修园说:“凡五脏有偏虚之处而饮留之。”在广义的中医痰病学说中除了肺、脾、肾、肝、三焦生痰之外,还应强调心生痰。心生痰是中医整体观在发病学方面的一大创见,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痰病学的内容,有益于补充和完善广义的中医痰病学说,并以此用于指  相似文献   

11.
黄航宇 《陕西中医》2010,31(6):765-767
1痰的概念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病理变化。中医的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痰,类似于西医的痰,它是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痰浊和饮液而言,如咳嗽之吐痰、喘息之痰鸣、易被观察及理解;广义的痰,是指诸饮的总称,是由于肌体气机郁滞与阳气衰微,不能正常敷布津液及润泽肌肤毛发和化生营血,而反在体内作局部或全身的病理性停聚,  相似文献   

12.
气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二是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痰是一种粘稠状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有形的致病因子。中医认为痰有两种涵义,可分两大类型,即狭义的痰和广义的痰:狭义的痰,一般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咯而出,或呕恶而出,视之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容易被人们察觉和理解,故有人将狭义的痰称为外痰,有形之痰;广义的痰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化失其正”,气机郁滞,停聚蕴结而成,停留于脏腑组织、经络之间,不易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13.
刘云霞 《陕西中医》2002,23(4):382-383
中医理论中精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是指营养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各种精微物质 ,是生命的基础 ,如通常所说的精、气血、津液。狭义的精是指肾精 ,是指主管人体生育繁殖的物质 ,而肾精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肾精指肾所含的一切精微物质 ,主要指水谷所化之精 ,狭义肾精指藏于肾的具有生殖能力的一种物质 (包括天葵 ) ;肾精按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按功能分为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 ,狭义肾精的功能主要是指生殖 ,广义肾精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 调节人体五脏六腑之精 水谷入胃 ,经过胃的腐熟 ,化为…  相似文献   

14.
廖天源 《国医论坛》2013,28(1):46-47
中医学对痰有广义狭义、有形无形之分,狭义有形之痰,是指呼吸道分泌和咳出之痰液,也包括瘰疬痰核等可以触及的有形病变;广义无形之痰乃停积于经络、脏腑,引起各种顽症、怪病,而手不可触及,眼不能视见者.无论有形之痰或无形之痰,其成因都是人体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尤其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水液停积、流溢而为痰为饮,并变生百病.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司通调水道之功能,若肺气不足,或风寒束肺,宣降失常,治节无权,水液可聚而为痰为饮,肺阴虚或肺郁生热亦可煎灼津液为痰.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气不足,运化失职,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聚湿生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元气之根,若肾阳不足导致五脏六腑之阳气虚衰,脾肺二脏功能失调,可滋生痰浊,故张景岳云:"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此外,肝气郁结、心阳不振均能引起气滞水停,聚而为痰,或瘀血既久,亦能化生痰水.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一体观”是整体观的核心理论,包含有五脏循环一体与五脏功能一体。中风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中风病局限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广义中风病包含风首邪气乘正虚中于人体发生层级传变所致外感、内伤的多种疾病。广义中风病病因病机研究从“五脏一体观”与疾病发展过程的整体开展,认识到内外合因是疾病产生的根源,风首邪气侵入具备皮络经腑脏层次的人体,在正邪盛衰动态变化中形成一系列证与病的漫长演变。  相似文献   

16.
试论痰的治法大庆石油勘探局第一采油厂职工医院(727500)孙斌疾有两种涵义,即狭义的疾和广义的疾。狭义的疾一般是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咯而出,或呕而出。广义的疾是指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体液停留积聚于机体某一部...  相似文献   

17.
黄全诚  章晋斌 《陕西中医》2002,23(9):852-854
痰病在中医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有两种涵义 :即有广义的痰和狭义的痰。狭义的痰 ,是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广义的痰 ,是体内津液不循常道 ,积聚而成。这种痰可以停积、阻滞、积聚在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或经络之中 ,而致各种各样的病证。狭义的痰可咳出 ,容易为人们觉察和理解。所以本文只谈广义的痰。痰的产生 :痰是一种病理产物 ,不是机体本来就有的 ,是由于津液不循常道 ,在机体气机郁滞的情况下 ,体液停滞积聚逐步蕴结而成。中医最早书籍《素问、经别论》说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  相似文献   

18.
痰证治验四则安徽省芜湖中医学校(241000)袁银根中医所称之痰,有狭义之痰和广义之痰两类。狭义之痰,一般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咯而出,或呕恶而出,因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故又将其称为有形之痰。广义之痰,是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理论衍化角度阐述了“风”的内涵及“风从火化”机制。自然界之“风”主要体现在四季和不同方位的变化;药物之“风”指气味辛薄、药性升浮、具有发散上升特点的药物;人体之“风”广义上指自然界之“风”对人体的生理影响,狭义上指具有“风”属性的功能。“风从火化”机制主要有两个:(1)其本性属阳,易与人体阳气相结合;(2)“风”气失常,气机失调可致人体阴阳失衡而化火、气血闭郁而化火、五脏功能失调而化火。  相似文献   

20.
"浊阴走五脏""此受五脏浊气"分别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五脏别论》。"浊阴走五脏""此受五脏浊气"都与五脏有关,存在关联性。联系《内经》其他篇章内容,认为"浊阴走五脏"中的浊阴广义指营养物质,狭义指五味;而"此受五脏浊气"中的浊气具有精微物质、代谢产物、病理性产物、邪气、失常的气机、七情过度等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