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故“治血先治肝”是中医很重要的诊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血是由脾胃等器官消化饮食后,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除可营养全身组织外,尚主宰其他重要功能,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皮肤的感觉等.如果出现血虚、血热、血寒、血瘀等病证,则人体阴阳会受到极大影响,更有可能导致生命危殆,所以血是人的生命之本.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  相似文献   

3.
傅晓霞 《国医论坛》2002,17(5):13-14
血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既可濡养肢体,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 物质。《内经》提出“肝藏血”,说明肝的生理功能之好坏与血的盛衰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治血先治肝”的诊治思想对于治疗内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故"治血先治肝"是中医很重要的诊治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腾  聂志玲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97+1106
<正>1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中风的发病虽然有外风与内风之说,但其病理性质乃属于本虚标实证,其中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导致卒中。中风病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  相似文献   

6.
在晁恩祥教授以风论治哮喘的基础上,结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探讨活血、补血、凉血疗法在哮喘中的应用:从血论治过敏性皮炎如荨麻疹、湿疹具有良好效果,肺皮同病理论下,亦可应用于哮喘;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均有使用活血通络法治疗哮喘的经验和临床研究.活血类药物如川芎、丹参、三七、银杏叶、桃仁、红花、牛膝、红景天等,从中医整...  相似文献   

7.
血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 ,既可濡养肢体 ,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内经》等医学论著中提到“肝藏血” ,即是说肝的生理功能之好坏与血的盛衰有着密切的联系 ,“治血先治肝”的论治思想对于中医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治血先治肝”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血是由脾胃等器官消化饮食后,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运行于全身脉道之中,除可营养全身组织外,尚有其他重要功能,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皮肤的感觉等。  相似文献   

9.
王全楚 《河南中医》2009,29(2):197-198
我们结合多年临床实际经验和体会,在重症肝炎和肝硬变的治疗中首先提出“治肝先治肠”的理念。因为重症肝病患者由于肠道粘膜充血、水肿、肠壁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会使肠道中内毒素增加,毒素给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若对“脾虚”进行健脾益气治疗,纠正肠功能,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是为治肝先实脾。  相似文献   

10.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风瘙痒”的范畴。风邪是造成皮肤瘙痒的最主要病理因素。“治风先治血”理论被广泛用于治疗以风证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以血病为因,风病为果;以阴虚内热、伤津耗血为本,津血耗伤、内生风邪为标的病机特点,并从“调血消风治其标,滋阴养血求其本,兼顾他邪防生变”三个层面论治本病,为中医药理论指导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瘙痒多与风邪相关,古有"痒风"之说,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类疾病多从风论治。在针灸临床中多以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类疾病,常用的方法即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现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入手,分析其原理,继而探讨痒风与血的关系,从理论和临床疗效两方面,进一步论述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治疗痒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曾宪斌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9-2119
“治风先治血”这一治则不应仅限于治行痹,可扩大运用于病机涉及到血的较多病证。  相似文献   

13.
王旭高治肝八法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长国 《四川中医》2008,26(12):49-50
本文通过探寻王旭高肝气证治治肝八法所针对病证的内在机理、以及体现该八法的选方用药,希冀把握其肝气证治的思路,分析、指出其中的优势,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张宏伟 《光明中医》2013,28(6):1230-1232
皮肤病以瘙痒症者多见,风、湿、热、虫均为致病因素,但以风邪为患居多。《诸病源候论》曰:"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因此,多年来,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治疗许多皮肤病方面,收到满意疗效,感悟颇多,现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前哲治风症之名训。医理源于气血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气郁则血缓、血滞,血脉失养,肝失柔藏,风自内生,经络阻滞,半身不遂,发病曰中风。清代医家王清任创补阳还五汤治瘫一方,立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一法;独出心裁,补前人之不足。此方法延用至今,虽多见其效,然临床辨证施治,使血行而灭风症者,何止补气一法,以下就中风病的血行风自灭临证心得,随录数则,以希指正。  相似文献   

16.
江磊磊  张传永 《新中医》2009,(4):107-108
血是由脾胃等器官消化饮食后,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上输于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五脏六腑经气之流通,生理功能之正常发挥,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之濡润,大脑之思维,筋骨之活动,人体正气之强弱等都与血息息相关。笔者依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试论“治血先治肝”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源流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思想根源;《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形成了治未病的基本理论框架;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理论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预防治疗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出发,阐述了"治未病"的基本原则有四:未病先防、将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而"治未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养护正气类调治方法和祛邪于未发、未传类调治方法。当前"治未病"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展中医未病临床诊疗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开展体质及其调理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开展亚健康状态及其调治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培新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导师,拥有数十年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至今仍工作于临床一线,在临床上重视"治风先治血"的临证思路。"治风先治血"的论述源自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贼风偏枯方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1]黄教授在继承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行血、养血、和血、补血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将"治风先治血"的思路应用于中风、癫痫、颤证、瘾疹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兹将黄教授"治风先治血"临证经验的病机分析、治法方药及审因论治原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系统检索、分析、归纳以"肝藏血"理论为指导论治出血性疾病的现代文献报道,探讨了与"肝"相关的出血性疾病的病机。认为"肝不藏血"发生的机制可概括为:①肝失疏泄,调节失司,或郁而化火,或血液瘀滞;②肝(肾)阴血不足,虚火妄动,或肝气升发太过;③肝失疏泄,肝旺克土,脾不统血等方面。为进一步认识"肝藏血"的含义及其与"主疏泄"的关系,以及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