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0年来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成果的回顾,综合论述这方面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自1994~2004年国内期刊文献中发表的乙肝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的文章。结果对乙肝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较多的是针对新生儿婴幼儿、小年龄组儿童、学生、成人、孕妇、无弱应答人群等人群;根据乙肝疫苗的不同时期的产品,研究血源性、基因重组疫苗的效果及二者之间的效果比较;对乙肝疫苗的不同剂量、不同接种程序进行研究并做效果比较。结论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乙肝疫苗对于降低乙肝发病率,提供保护性抗体效果显著,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婴幼儿等小年龄组人群,但成人保护效果不同研究差别较大。多数学者认为10μg剂量免疫效果优于5μg剂量。随着年龄的增加,乙肝抗体逐渐减少,提出应加强免疫。弱应答的研究提出与遗传有关的论点。在乙肝疫苗保护作用的影响因素方面,提出首针接种时间、母亲抗原情况等影响因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多为血清学方面,乙肝疫苗对于乙肝发病率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应清学效果观察深圳市卫生防疫站(518020)程小雯,林一曼深圳市特区自1987年开始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为了解新生儿大规模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对部份托幼机构的儿童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随着免疫年限延长,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逐年下降,但大量研究证实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对于阻断乙肝病毒(HBV)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乙肝疫苗在人群中的免疫持久性,及加强免疫针次和剂量的必要性,为了评价不同针次和剂量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我们于2002年对大兴区435名3~12岁儿童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防治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 ,自 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 ,人们越来越重视学龄前儿童的乙肝疫苗普种。为了解乙肝疫苗普种后 ,儿童HBsAg、抗 HBs的实际分布情况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对泰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血清学实验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泰安市城区市直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所属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其中出生后即到市妇幼保健院建档入保的儿童为入保组 ,根据其母亲HBV感染情况按不同免疫程序规范接种乙肝疫苗 ;到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云南省华宁县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评价乙肝疫苗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的效果,为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方案》的要求,结合华宁县具体情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随机抽取769例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结果调查的769例健康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7.1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0.39%、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5.81%,乙肝疫苗接种保护率为94.56%。不同乡镇、不同年龄组间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华宁县健康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保护率较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显著,还要加强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巩固乙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彭克霞  王岩 《中国校医》2004,18(5):436-437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常用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recombinant yeast-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me,YDV)有5μg和10μg两种不同剂量.为观察中专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的血清免疫效果,并比较5μg和10μg两种不同剂量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对广东外语师范学校和广州市市政建设学校的2000~2001级两届入校新生分别应用5μg组(5μg× 3支)和10μg组(10μg×3支)两种剂量进行预防接种,观察其血清学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出生后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的远期免疫效果。方法:选择母亲妊娠时乙肝五项阴性者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入托时检测血清HBsAg(定性检测)、抗-HBs含量(定性检测),观察其血清学免疫效果。结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3·5岁,抗-HBs阳转率逐年降低,第3年起,抗-HBs阳转率显著降低。疫苗安全可靠,男女间抗-HBs阳转率和免疫持久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乙肝疫苗全程免疫3年后,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8.
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研究发现.正常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5%~10%出现低无免疫应答。为了解宁波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该市按0、1、6程序接种3针5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9.
公安干警乙肝病毒感染调查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随访长沙市传染病医院(410011)尹梅影张雪红张小惠吴小宁为探讨公安干警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观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作者于1995年以来,对某市公安干警160人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调查。对其中H...  相似文献   

10.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血清学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不同剂量、不同间隔时间免疫后的安全性和血清学免疫效果,在五总乡和兴东镇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和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第1针分别接种10μg或5μg乙肝疫苗,1个月后接种第2针(0.5μg),第3针(0.5μg)与第1针分别间隔5、6、8个月,观察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发现严重副反应。完成3针乙肝疫苗免疫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第1针接种10μg组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水平均高于5μg组,差别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第3针乙肝疫苗与第3针百白破混合制剂(DPT)联合免疫,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DPT的免疫应答率及水平与非联合免疫的差别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好,第1针10μg组免疫效果优于5μg组,与DPT的联合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原性和预防效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农村地区不筛检孕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新生儿普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于免疫后1、2、4年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5μg×3剂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初免后,1~4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已由免疫前的11.9%降至2.0%,保护率为83.2%;免疫后抗-HBs阳转率峰值为84.4%~88.2%.3~4年下降为71.3%、66.0%,但保护效果不变.可见,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较好免疫原性,完全可以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对新生儿普种.  相似文献   

12.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血清学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不同剂量,不同间隔时间免疫后4年的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和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第1针分别接种10μg或5μg乙肝疫苗,4年后观察免疫效果,同时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选择第3针与第1针的不同间隔时间进行接种,全程免疫后4年观察免疫效果。结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4年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1针接种10μg组抗-HBs阳性率高于5μg组,差别有显著性,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时,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其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所有接种对象,全程免疫4年后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低。结论: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第1针10μg组全程免疫效果优于5μg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都是可行的,4周岁儿童乙肝疫苗加强接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评价在中国边远农村地区实施不同策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距湖南省桑植县城20km以外的乡随机分为3组,实施3种不同策略接种乙肝疫苗,第1组使用瓶装乙肝疫苗冷链内使用;第2组使用瓶装乙肝疫苗冷链外使用;第3组使用HB-Uniject疫苗冷链外使用.为评价免疫效果,进行了基线和终期接种率调查、血清学调查.结果首针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87.9%提高到97.6%,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由8.5%提高到70.4%:表面抗体阳转率达到93.93%.结论乙肝疫苗在冷链外存放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在家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宝山区自 1989年始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以来 ,接种率逐年提高 ,儿童乙肝免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探讨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 ,1997年 9月 ,配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 1989~ 1991年出生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乙肝疫苗加强 1针血清学效果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7年 9~ 10月 ,在宝山区最早开展乙肝疫苗接种的海滨、泗塘、吴淞镇 3个街道中的同泰路小学、虎林路小学和淞滨路小学以年级为单位整群抽样 ,调查 1989~ 1991年出生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共2 98人。调查前先核对乙肝疫苗 …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母亲HBsAg阳性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效果 ,寻求加强免疫时机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于 1996~ 1999年连续 4年对 1~ 5岁儿童免疫后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 :5岁以下儿童抗 -HBs阳性率为 78 6 6 %~80 5 6 % ,抗 -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 3 41%~ 3 5 1% ,未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地区儿童免疫后效果较一致 ;母亲HBsAg阳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阻断效果理想 ,儿童HBsAg携带率主要为宫内感染或出生后早期感染。据此建议对该类儿童应在出生后 1~ 2年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仙居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中小学生乙肝感染状况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1 277名1周岁内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且从未加强免疫过的中小学生进行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58%、45.73%和6.03%;HBs Ag、抗-HBc阳性率随免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均P0.01),抗-HBs阳性率则随免疫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1)。1 277名学生抗-HBs平均水平为11.24 m IU/m L;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5年~、8年~、11年~、14~16年抗-HBs平均水平分别为16.55、15.02、7.99和6.22 m IU/m L;基础免疫后11年~和14~16年的抗-HBs水平均低于免疫后5年~和8年~。男、女生HBs 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乙肝免疫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应加强中小学生的乙肝血清学监测,对乙肝标志物阴性的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讨不同剂量CHO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其联合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的方法对CHO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联合HBIG阻断母婴传播效果进行追踪调查。 结果 乙肝疫苗不同免疫方案对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产生抗 -HBs滴度 (GMT)的差异无显蓍的统计学意义 ;CHO重组乙肝疫苗2 0 μg -2 0 μg -2 0 μg组与其首针同时联合臀部肌肉注射HBIg 10 0IU组对产妇HBsAg、HBeAg单、双阳性的新生儿的母婴传播阻断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CHO重组乙肝疫苗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对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采用CHO重组乙肝疫苗 2 0 μg -10 μg -10 μg进行免疫更为经济有效 ;CHO重组乙肝疫苗 2 0 μg -2 0μg -2 0 μg且首针同时联合臀部肌肉注射HBIg 10 0IU组阻断母婴乙肝传播效果优于单独使用CHO重组乙肝疫苗 2 0 μg-2 0 μg -2 0 μg组。  相似文献   

18.
张家港市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按<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方案>样,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 [结果]张家港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0.83%,15岁以下人群组乙肝疫苗接种率(99.09%)明显高于15岁以上人群组(2.71%);人群HBsAg阳性率为5.73%,抗-HBs阳性率为52.19%,抗-HBc阳性率为24.43%,HBV感染率为32.43%,HBV感染标志全阴率为37.25%;15岁以下人群组HBsAg阳性率0.30%明显低于15岁以上人群组的11.14%,农民及文盲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最高. [结论]张家港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效果显著,今后应加强以成人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免疫后6年的免疫效果。方法连续对2003-2004年出生、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接受过0月、1月、6个月程序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的218名新生儿进行追踪观察6 a,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接种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细胞(CHO细胞)】和不同剂量的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的3组儿童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总体趋势优于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结论两种不同种类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免疫后效果良好,母亲HBsAg阴性新生儿完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在6 a的随访期间,不同疫苗组间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浓度下降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和儿童加强免疫效果。方法筛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阴性的学龄前儿童及大学生,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4种疫苗,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种不同种类基因乙肝疫苗都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平均抗-HBs阳性率在95.00%以上,平均GMC1336.58 mIU/mL。对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且目前HBV感染指标阴性的儿童分别加强接种不同种类乙肝疫苗,抗-HBs阳性率均在96.00%以上,平均GMC为966.50 mIU/mL。结论接种4种不同的乙肝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