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加入小剂量芬太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218例ASAI~II级足月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109例和B组(对照组)109例。选择L2~a行硬膜外穿刺,试验量2%利多卡因4ml,5min无脊麻征象后,A组分次追加含2“g/ml芬太尼的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ml,B组则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ml,根据阻滞平面可再追加相应局麻药,直至元痛平面达T8后开始手术。记录阻滞平面达T8所需时间、初次剂量、最高阻滞平面及局麻药作用持续时间;于切皮、进腹、取胎及缝皮时记录VAS评分,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注药后5min、15min、30min、术毕时SBP、DBP、HR、Sp02i观察进腹及取胎时的牵拉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结果A组在切皮和进腹时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取胎和缝皮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阻滞平面两组相当,而阻滞平面达Ts所需时间和初次剂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麻醉作用持续时间A组明显比B组长(P〈0.01),牵拉反应A组明显轻于B组(P〈0.05),而BP、HR、SpO2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局麻药用量,增强麻醉效果,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以安全地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2.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低浓度罗哌卡因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病人46例,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腰麻(sA)A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CEA)B组,两组均选L2-3或L3-4间隙行椎管内麻醉;A组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ml,B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ml,然后追加1.O%利多卡因和O.25%罗哌卡因混合液6~8ml,术中根据阻滞平面追加上述局麻药,观察两组在麻醉前(TO)和给予首剂量麻醉药后5min(T1)、15min(T2)、30min(T3)、lh(T4)、术毕(T5)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感觉阻滞平面,改良的Bromage评分,观察下肢运动恢复情况,术中及术后24h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TO比较,A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l-T5降低,B组MAP在T2-T5降低(P〈0.05或P〈0.01):与B组比较,A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降低,改良Bromage评分升高(P〈0.05)。结论sA较CEA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用于高龄骨科下肢手术病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袁明清  张艳萍 《临床医学》2006,26(12):19-22
目的比较0.5%、0.75%左布比卡因和0.5%、0.75%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外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左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接受硬膜外阻滞麻醉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19例)用0.5%左布比卡因20ml,B组(19例)用0,5%布比卡因20ml,C组(19例)用0.75%左布比卡因20ml,D组(19例)用0.75%布比卡因20ml,手术部位为股都及其以下区域。硬外穿刺间隙为第3~4腰椎棘间隙,骶向置管3cm。注药后测定阻滞平面和起效时间,判定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记录术后创口开始疼痛时间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并记录可能的并发症。结果A组和C组各1例阻滞失败外,四组其余病例阻滞起效时间均〈12min(P〉0.05);注药20min后C组和D组分别有12例和13例下肢完全不能举动,A组和B组无一例下肢完全不能举动(P〈0.01);A组运动阻滞程度低于B组,而痛觉阻滞时间长于B组(P〈0.01);A组和B组运动阻滞程度、痛觉阻滞时间及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均低于C组和D组(P〈0.01);C组痛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D组,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1),而运动阻滞程度相似(P〉0.05)。感觉阻滞优良率100%。无局麻药中毒病例及特殊并发症出现。结论0.75%左布比卡因和0.750k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相似并具有一定的术后镇痛效应,0.5%左布比母因可用于肌松程度要求低的下肢手术,0.75左布比卡因适用于任何下肢手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预注小剂量吗啡对硬膜外辅以静脉泵注丙泊酚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A)组、丙泊酚-布比卡因(B)组、吗啡-布比卡因(C)组及丙泊酚-吗啡-布比卡因(D)组。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B组低于A、C、D组(P〈0.05)。孕妇术中舒适度评分B、D组高于A、C组(P〈0.01或0.05)。结论:硬膜外腔预注小剂量吗啡可较明显地改善硬膜外辅以静脉泵注丙泊酚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5.
0.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0.75%罗哌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15mg给药)、B组0.75%罗哌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3mg给药)、C组0.5%布比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15mg给药)。用药后观察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等蛛网膜下腔阻滞运动和感觉参数、监测不同时间段的MAP、HR值和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A组最高阻滞平面、T10感觉平面阻滞持续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运动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0.16、7.03、0.57、19.23、1.17,P均〈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0.21、6.78、0.78、17.98、1.23,P均〈0.05);A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弱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40.83、21.16、10.42,P均〈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36.01、21.16、9.60,P均〈0.05):B组运动恢复快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P〈0.05);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4.13、4.54,P均〉0.05)。结论0.7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3mg用于小儿脊麻能达到安全麻醉:而0.7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15mg用于小儿脊麻,运动、感觉阻滞较布比卡因差。  相似文献   

6.
周玉琴  吴宜  邓开丽 《临床医学》2011,31(10):49-50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0.75%罗哌卡因2 ml+10%葡萄糖液1 ml;布比卡因组(B组):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液1 ml。用腰硬联合穿刺针于第2~3腰椎椎间隙穿刺,以0.1 ml/s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2 ml,术中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快,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所需时间短,与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和感觉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两组下肢最大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恢复时间R组短于B组(P〈0.05)。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B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Ⅰ组:0.5%左旋布比因;Ⅱ组:0.5%罗哌卡因;Ⅲ组:0.5%布比因;行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Ⅰ、Ⅱ和Ⅲ组首次局麻药用量分别为(14.73±0.48)、(14.39±1.53)和(13.824-1.31)ml。Ⅱ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比Ⅲ组长(P〈0.05),Ⅱ组Bronmge评分为1分的例数多于Ⅲ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SBP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  相似文献   

8.
杨卫联  林玲 《全科护理》2013,11(10):897-89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将60例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2%利多卡因,B组给予0.75%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切皮和术中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产妇切皮时和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2%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较布比卡因在肾移植术和肾功能正常病人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近两年ASAⅡ-Ⅲ级肾移植患者136例(GroupT),选择ASAⅠ-Ⅱ肾功能正常的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Groupc)。两组病人在T11—12和13—4间隙作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留导管。先上管注射2%利多卡因3ml作为实验剂量,5分钟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0ml。观察麻醉阻滞效果。结果 T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峰时间、运动阻滞达峰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则显著短于C组(P〈0.01)。两组间麻醉感觉阻滞平面的差异不大(P〉0.05)。结论 布比卡因等局麻药应用于肾移植术硬膜外麻醉中,起效较肾功能正常患者慢,维持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联合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联合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各类上肢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0.375%罗哌卡因30ml;B组:0.75%罗哌卡因15ml,联合1.73%碳酸利多卡因15ml,共30ml。按手术部位的不同,分别从肌间沟和腋路给药。观察生理指标变化、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时间及感觉阻滞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B组优者达92.5%,A组麻醉优者达65.0%,A组有4例患者术中感疼痛明显需加用静脉辅镇痛助药物。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罗哌卡因联合碳酸利多卡因经肌间沟及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效果优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5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LB)组和布比卡因(B)组。两组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LB组(25例)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2ml,B组(25例)0.5%注入布比卡因2ml。结果两组病人年龄、体质量ASA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切皮、术中腹腔牵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硬膜外用药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5)。结论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质量可靠,两者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在实施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术前或术中冰冻确诊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均采用高位(T3-4)硬膜外阻滞,应用单纯利多卡因,浓度分别为A组1%、B组1.33%、C组1.6%。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前基础、注入首剂追加局麻药后5、10、15、30min及术毕的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阻滞范围及麻醉效果。结果:A、B、C3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追加局麻药后10、15min时MAP、HR、SpO2B、C两组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B、C两组均较自身麻醉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C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效果B、C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B、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鲒论:乳腺癌根治术应用1.33%利多卡因实施麻醉更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肛肠手术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丁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每组各4l例。均采用以腰部L3、L4间隙作为穿刺点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丁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患者分别以0.2ml/s的速度推注0.375%的丁哌卡因2ml和罗哌卡因溶液2ml。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进行手术期间均未再追加药物,手术完成顺利。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以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罗哌卡因组感觉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评分[(1.8±0.4)分]较丁哌卡因组[(2.9±0.3)分]低,且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晚[(9.8±0.6)min与(3.5±0.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6、t=2.4265,P均〈0.05)。对于麻醉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麻醉程度均能满足施行手术的肌松要求。结论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用于肛肠手术能够满足围术期无痛无感的要求,值得在肛肠手术时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颈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将罗哌卡因100mg稀释到30ml(0.333%,A组)、40ml(0.25%,B组)。记录两组麻醉的不良反应,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消退时间。结果A组阻滞成功率(97%)明显高于B组(83%),P〈0.05。A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感觉阻滞消退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5)。A、B两组局部麻醉药中毒例数分别为0例和2例。结论颈丛神经阻滞时0.333%罗哌卡因30ml较0.25%罗哌卡因麻醉阻滞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子宫全切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广霞 《临床医学》2009,29(1):65-66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5月,随机选择ASAⅠ或Ⅱ级子宫肌瘤择期手术1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为EA组,经第2—3腰椎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头置管3~4cm,注入试验量1.5%利多卡因5ml,观察5~12min无腰麻征象后注入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及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13~15ml。Ⅱ组为一点法CSEA组,经第2~3腰椎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当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用25G腰穿针自硬膜外穿刺针孔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脑脊液流出后以缓慢速度(约1ml/5s)注入0.75%布比卡因2ml,然后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cm,调节麻醉所需的平面(5~10min之内调节),麻醉效果不足时硬膜外腔追加1.5%利多卡因。结果Ⅰ组出现的牵拉反应明显高于Ⅱ组(P〈0.01),防治牵拉反应效果Ⅱ组优于Ⅰ组(P〈0.05)。Ⅰ组进腹腔探查和牵拉宫颈时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进腹探查时Ⅰ组较Ⅱ组减慢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所降低,Ⅰ组进腹探查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Ⅱ组麻醉后5min较术前下降更明显(P〈0.05),同时低于Ⅰ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子宫全切手术。  相似文献   

16.
孙俊枝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212-2214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90例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A组产妇采用平卧位,B组取10°头高位,C组取20。头高位,比较三组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3min(T2)、5min(T3)、10min(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及麻醉情况。【结果】①T0、T1、T4时点各组HR、SBP、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0比较,A组T2、T3时HR上升,SBP、DBP降低(P〈0.05),而B、C两组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变化,A组T2、T3时HR、SBP、DBP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麻醉不同时间B、C组左右侧感觉阻滞平面差异低于A组(P〈0.05),麻醉8min、10min及术毕,三组左右侧阻滞平面差异均缩小,B、C组缩小幅度高于A组(P〈0.05);③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B、C组麻黄碱使用例数低于A组,C组低于A组(P〈0.05),A组麻黄碱用量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0.05),C组追加局麻药例数高于A、B组(P〈0.05),B组体位调整例数低于A、C组(P〈0.05);⑤B、C组血压降低、胸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10°头高位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理想体位,产妇麻醉平面控制佳,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碳酸利多卡因在肌间沟及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各类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R组:0.75%罗哌卡因15ml.;B组:0.75%布比卡因15ml,两组分别联合1.73%碳酸利多卡因15ml及1:20万肾上腺素3滴,按手术部位的不同分别给药。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维持时间R组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效果R组优者达93%,B组麻醉优者达87%,B组有1例患者术中感疼痛明显需加用静脉辅助药物,并有1例患者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罗哌卡因联合碳酸利多卡因肌间沟及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效果优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产妇腰硬联合麻醉时硬膜外腔追加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对腰麻无痛觉平面的影响.方法 90例ASA Ⅰ~Ⅱ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利多卡因组和生理盐水组.蛛网膜下腔注药10 min后,生理盐水组和利多卡因组分别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8ml、1.73%碳酸利多卡因8ml,而空白组则不加药.观察记录自硬膜外注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麻醉无痛觉平面,监测用药后20 min内的血压变化,并观察T10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Bromage为3).结果 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组麻醉无痛觉平面上升幅度与空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多卡因组血压下降>20%需要作升压处理的概率较高,三组间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中,硬膜外腔追加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均能有效扩展无痛觉麻醉平面,而追加生理盐水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0.3%罗哌卡因复合1%利多卡因肌间沟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上肢手术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30例。罗哌卡因组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布比卡因组用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 ml。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并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BP、HR、SpO2,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两组起效和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R、SpO2无明显变化。A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循环稳定,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且运动感觉阻滞分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常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年龄65~84岁择期耻区以下手术患者50例,其中股骨头置换术16例,股骨颈骨折DHS内固定术6例,下肢骨折内固定23例,前列腺电切术3例,双下肢大隐静脉剥脱术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用0.75%罗哌卡因1mL+芬太尼0.5mL(25μg)+10%葡萄糖1mL;B组25例,用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1mL。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后麻醉效果不满意时,硬膜外腔追加0.75%盐酸罗哌卡因完善麻醉。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心率、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镇痛完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B组慢(P〈0.01),A组痛觉维持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比B组快(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