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及其有关因素,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为指导青少年戒除网瘾、培养正确合理的网络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河南省23 388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青少年的总上网报告率为70.6%,男生上网率(77.8%)明显高于女生(63.6%);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2.1%,男生(18.1%)明显高于女生(6.2%);网络成瘾报告率为2.2%,男生(3.5%)明显高于女生(0.9%);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为聊天、多媒体娱乐、玩游戏等。结论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已非常普遍,网络成瘾行为逐步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对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海宁市农村中学生网瘾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成瘾又称病理性网瘾Intem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所引起的心理、精神、躯体等一系列综合征。青少年是网上的主力军,也是网络成瘾的主体。本研究以海宁市农村普通全日制中学生为被试,调查海宁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社会限制,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却孕育出了一种心理异常的新型疾患——网络成瘾症(intemetaddic—tiondisorder,IAD),简称网瘾症。匹兹堡大学金伯利·杨博士对lAD的定义是:“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数量剧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17日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l亿人.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在全球迅速蔓延,人们在享受网上冲浪完美体验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网络这把双刃剑的伤害。科学家一组最新统计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这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1网络成瘾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伤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消极、婚姻不和谐等。Goldberg[1]首次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AD),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指出,尽管网络成瘾尚未作为一种正式定义的疾病收录到诊断体系中,但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已遇到数量可观的病例,而且网络成瘾的实际发生率远比临床就诊的人数多[2~5]。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因其特殊的危害性,已成为国际临床心理学界公认的新的一种心理障碍。2网络成瘾的表现以及成因的探讨网络...  相似文献   

5.
高中毕业班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三年级毕业班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探讨互联网对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滁州市4所高中的高三毕业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学生541人,其中有效调查对象518人.81.5%的有效调查对象使用过互联网,其中男生54.3%,女生45.7%.使用者中网络成瘾者占4.5%.网络的使用与性别、文理分科情况、生源地、个人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 高三毕业班学生中使用互联网情况较为普遍,互联网在其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且面临高考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现象.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当提倡“互联网教育和安全使用”,采取积极恰当的措施引导和规范其对互联网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曾瑾  陈希宁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790-1791,1794
目的:比较中学生与大学生电脑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905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882份(有效率97.5%)。结果:中学生与大学生上网目的用途存在差别。中学生网络成瘾率20.3%,大学生网络成瘾率5.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大学生与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不同。结论:针对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干预时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现况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07年9-10月对上海市6个区、16所学校的5135名在读的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互联网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耐受性、戒断反应、计划性、控制性、时间性、社会性和危害性7个层面,分析上海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总体情况、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结果 上海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率94.32%(4673/5123),网络成瘾率8.78%(450/5123).男生比女生、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倾向于网络成瘾(男生量表分值122.42±43.46,女生分值116.92±38.10;F=23.22,P=0.00.高中生分值125.24±39.02,初中生分值110.30±42.35.F=164.68,P=0.00),网络成瘾的倾向性职业高中学生最严重(初中生分值110.30±42.35,普通高中生分值122.83±40.99,重点高中生分值120.05±37.87,职业高中生分值133.37±36.84;F=34.44,P=0.00).各年级分析显示,高二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最明显.网络成瘾倾向分别为高一大于初三(高一分值123.98±37.30,初三分值113.16±42.06;F=30.48,P=0.00)和高二大于高三(高二分值127.26±40.27,高三分值122.52±38.60;F=6.40,P=0.01),初三大于初一(初三分值113.16±42.06,初一分值107.59 ±44.59;F=5.61,P=0.02)和高二大于高一(高二分值127.26±40.27,高一分值123.98 ±37.30;F=4.38,P=0.04).结论 上海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率较高,应重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尤其在初二、初三阶段集中宣教、及早矫治可能会减少网络成瘾在上海市青少年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苏州大学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晶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20-1020
网络成瘾(Interner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对成瘾造成身心损害的一种现象.应对方式指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保护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团体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网络使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使用网络正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出现了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现象。此文分别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概念、性质、研究方法、行为表现和分类、危险因素及干预等六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作这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网络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张扬、平等的交流,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人们追求便捷与舒适的享受。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初始沙盘特征,丰富沙盘游戏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met Use Scale,APIUS)选取重庆市60名初中生被试(30名网络成瘾青少年,30名正常青少年),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初始沙盘特征.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使用军事类沙具(t=2.079,P=0.046),少使用自然元素(t=-1.979,P=0.050)和生活元素类(t=-2.375,P=0.024);在沙盘主题上多出现分裂和混乱2个创伤主题,少出现整合和深入2个治愈主题(x2值分别为4.504,2.079,7.878,5.271,P值均<0.05).沙盘主题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整合、深入2个主题特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保护因素(B值分别为-0.591,-0.548,F=3.005,P<0.05,△R2=0.211).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沙具使用、沙盘的主题2个维度上有特征表现.初始沙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具有临床心理筛查与测评的功能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人人们的生活,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高效的同时,其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met addition isorder,IAD)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met use,PIU)。  相似文献   

13.
1网络成瘾的概述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具有6个典型特征:症状显著:耐受性增强;情绪改变;出现退缩症状:激烈的心理冲突;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生活空间,却也由此衍生出一个重大的问题……网络成瘾,它已成为广泛的社会性弊病。 有关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每周至少超过20小时,这对他们的身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不仅是躯体生理上的影响(电磁辐射、视力和神经内分泌方面等),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吴汉荣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369-370,373
随着网络应用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人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网络高科技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在我国,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青少年二次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青少年二次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的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因网络成瘾而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二次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作为二次网络成瘾组,年龄±1岁、性别相同进行1∶1匹配队列中的其他研究对象作为非二次网络成瘾组,分析青少年二次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 青少年人群队列共计观察对象1 587人,其中二次网络成瘾组有194人,二次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2.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诊断年龄>15岁(OR = 0.09,95%CI:0.03~0.23)、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为中学(OR = 0.23,95%CI:0.08~0.65)和大专及以上(OR = 0.25,95%CI:0.08~0.77)、每周中等强度锻炼时间>3 h(OR = 0.37,95%CI:0.14~0.95)、治疗干预措施为综合干预(OR = 0.29,95%CI:0.09~0.91)是二次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BMI≥24 kg/m2(OR = 2.43,95%CI:1.09~5.41)、年级综合成绩排名20%~50%(OR = 39.73,95%CI:8.26~191.06)和>50%(OR = 10.92,95%CI:3.15~37.89)、所在地区为城镇(OR = 4.01,95%CI:1.50~10.69)是二次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二次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尽早识别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青少年二次网络成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闽北青少年网络行为与成瘾现况,探讨影响因素,为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指导戒除网瘾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对闽北城区在校大、中学生3 845人进行调查。[结果]总上网率为88.3%(3 397/3 845);在调查前1周内从不上网的学生报告率为26.6%,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1 h以下的占43.2%,4 h以上的占8.9%;上网主要目的是多媒体娱乐(45.4%)、查阅资料(35.9%);上网地点主要在家里(31.9%)和学校(28.0%)。网络成瘾率为7.4%,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心理孤独、网络游戏和上网时间,保护因素为与父亲居住和体育锻炼。[结论]闽北青少年网络使用与成瘾逐步成为影响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关注,采取干预措施,引导正确利用互联网,促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坏消息     
《大众健康》2014,(1):13-13
WIFI成瘾危害类似吸毒 据美英多家媒体综合报道,多项调查发现,现如今几乎无处不在的WiFi(用无线方式连接互联网的技术)成瘾问题堪称“新的烟瘾”。  相似文献   

19.
辨析网络成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卫生部将2009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确定为“网络使用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提倡家庭、学校、社会要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心理成长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的关心和关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国  张寒冰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31-1032
据2004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 700万,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我国互联网迅速普及而日益凸现出来.“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精神障碍.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主要为青少年.笔于2003年11月~2004年2月以山西省3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行为特点,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