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本文探讨泽泻汤对梅尼埃病豚鼠模型膜迷路积水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临床使用本方提供实验依据,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法复制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模型,以颞骨切片蜗管面积与蜗管面积和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耳蜗的免疫组化AQP-2的表达强度等为指标,研究泽泻汤对其影响。结果:泽泻汤组与模型组的蜗管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中AQP-2在泽泻汤组耳蜗表达强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金匮要略》中的泽泻汤具有显著的减轻膜迷路积水程度的作用,证实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性;并揭示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内耳血管纹、螺旋韧带的AQP-2表达,借助抑制内耳中的AVP-V2R-cAMP途径,从而有利于减轻耳蜗积水。  相似文献   

2.
梅尼埃病(MD)是以内耳膜迷路积水的一种内耳疾病,以眩晕、听力减退,耳鸣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突然发作,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临床治疗多为对症治疗,一般为通过药物或手术方法减轻膜迷路的积水[1].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采用以杏丁注射液为主治疗梅尼埃病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建立标准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建立一种操作方法简单、稳定可靠、重现性高的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不同给药时间和剂量诱导豚鼠膜迷路积水,以颞骨切片蜗管面积与蜗管面积和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等为指标,比较不同给药时间和剂量造模方法对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造模方法均可诱发膜迷路积水,以先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4μg/kg,连续注射7d后,将剂量加大为6μg/kg,继续注射3d的造模方法最佳。结论:此法优于现有的其他建立膜迷路积水的方法,推荐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正>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MD)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该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眩晕、耳聋、耳鸣及患侧耳内闷胀感等。对于该病目前多采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迷路积水为主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梅尼埃病属祖国医学"眩晕""痰饮"范畴,此病多本虚标实,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主。为更好地了解梅尼埃病的治疗及疗效,现将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豚鼠内耳膜迷路积水程度与内耳前庭膜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探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梅尼埃病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建立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积水模型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各组相应处理7d后,观察每组豚鼠膜迷路积水程度及内耳前庭膜AQP2的表达。结果:积水模型组总积水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中药治疗组总积水率比积水模型组有所降低(P<0.01)。积水模型组前庭膜AQP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强(P<0.01),中药治疗组前庭膜AQP2的表达相较积水模型组减弱(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能够减轻膜迷路积水模型豚鼠的积水程度,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前庭膜上AQ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探讨《金匮》泽泻汤水煎液对梅尼埃病模型膜迷路积水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本病提高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法复制梅尼埃病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以颞骨切片蜗管面积与蜗管面积和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等为指标,研究《金匮》泽泻汤对其的影响。结果:泽泻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泽泻汤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泽泻汤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匮》泽泻汤具有显著的减轻膜迷路积水的程度,证实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用经典方苓桂术甘汤治疗豚鼠梅尼埃病模型,以AQP4蛋白作为实验指标,观察膜迷路积水情况,探讨梅尼埃病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红目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苓桂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豚鼠均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进行造模,6μg·kg~(-1)·d~(-1),连续注射10 d。造模成功后,苓桂组豚鼠每日予苓桂术甘汤2.79 g/kg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则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7 d后取材。选则HE染色法来观察各组豚鼠耳蜗积水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AQP4蛋白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AQP4蛋白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水平;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梅尼埃病可能发生的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QP4蛋白在模型组表达上调,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苓桂组表达含量较模型组表达下调,苓桂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QP4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导致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原因之一。苓桂术甘汤可下调豚鼠耳蜗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梅尼埃病又称膜迷路积水,系内耳膜迷路水肿所致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损失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若延误治疗,可能继发脑性眩晕、老年癫痫等症,甚者危及生命。近年来,本院急诊科根据梅尼埃病的发病特点和病理改变,应用碳酸氢钠联合天麻注射液进行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呜和/或耳胀满感。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局限于应用扩张血管和前庭抑制剂等药物。2006年3月~2007年9月我院耳鼻咽喉科应用阿魏酸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梅尼埃病,并与传统治疗方法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妍燕 《河南中医》2005,25(4):42-43
梅尼埃病又称膜迷路积水,是由于内淋巴水肿所致的一种内耳疾患。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及先兆耳鸣。笔者自1994年9月以来采用自拟化痰止眩汤,配合静滴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尼埃病是由膜迷路积水引起以旋转性眩晕、耳鸣、耳聋,与局部胀满感为主要症状的内科疾病。临床上同时还伴有胃肠道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2009年2月—2011年11月,本人联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倍他司汀治疗梅尼埃病29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梅尼埃病的可能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方法造膜迷路积水模型.空白组、模型组采取与电针组相同的固定,不予治疗;药物组予氢氯噻嗪溶液5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电针组予“百会”“听宫”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d.采用比浊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离子浓度,HE染色法观察耳蜗积水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耳蜗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情况.结果:①空白组未出现膜迷路积水;模型组出现中、重度膜迷路积水;电针组和药物组出现轻度膜迷路积水.②电针组K+、Ca2+浓度高于模型组及药物组(均P<0.01);Na+浓度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药物组(P<0.01);Cl-浓度高于药物组(P<0.01),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③模型组AQP1表达面积比值较空白组降低(P<0.01);电针组AQP1表达面积比值较模型组升高(P<0.01),较药物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耳蜗AQP1的表达有关,并受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梅尼埃病又名内耳膜迷路积水综合征,病因尚无定论,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耳蜗微循环障碍,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导致膜迷路积水、前庭膜破裂、前庭纤维化、耳蜗退行性变等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本病以反复发作性旋转性眩晕、耳胀满感、耳鸣、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泽泻汤超临界萃取物对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复制膜迷路积水模型,以豚鼠颞骨切片耳蜗蜗管面积和蜗管加前庭阶面积之和之比值以及耳蜗及肾的水通道蛋白-2的免疫组化表达为药效学的主要指标,研究泽泻汤超临界萃取物对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泽泻汤超临界萃取液治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水通道蛋白-2免疫组化表达实验组较模型组减弱。结论:泽泻汤超临界萃取物对膜迷路积水模型有较好作用,且机制可能为抑制其内耳及肾脏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梅尼埃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又称膜迷路积水,以旋转性眩晕、耳聋、耳鸣为主要症状。该病因迄今未明,和诸多因素有关,如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障碍、新陈代谢障碍以及病毒感染有关。笔者制备中药美尼康口服液,以其治疗梅尼埃病5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然而膜迷路积水是如何产生的却难以解释清楚,因此该病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使本病痊愈的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  相似文献   

17.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发病以中年人为多,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马培锋 《河北中医》2007,29(11):1015-1015
梅尼埃病又称膜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膜迷路水肿而致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笔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梅尼埃病1例,临床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李某,女,49岁,教师。2005-04-20初诊。患梅尼埃病10年,不定期发作。主因突发眩晕,伴恶心、耳鸣急诊入院。刻诊:持续性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间断恶心,无发热、呕吐,无口周及四肢麻木。经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会诊,诊断为梅尼埃病。予脱水(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抗眩晕(盐酸培他定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等治疗,3 h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制剂治疗美尼尔综合征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尼尔综合征称梅尼埃病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美尼尔综合征常见于中年人,初期多为单侧,随着病情的发展,9%~14%的患者可发展为双侧。病因不明,很多学者认为应属于身心疾病的范畴。美尼尔综合征发病的主要症状是眩晕。  相似文献   

20.
前贤有“无痰不作眩”之说。美尼尔氏病系膜迷路积水所致的内耳眩晕证,呈旋转性眩晕。观其证,多脉滑苔腻,呕吐痰涎,确系痰水证无疑。笔者从痰水论治探索该病多年,自成一方,名曰清眩汤。用之临床,颇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