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教师,因口腔内白色膜状物伴疼痛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黏膜及舌疼痛,并有白色膜状物,多次对症治疗无效.1月前行膜状物真菌检查,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经用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等治疗后仍逐渐加重,遂以"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收入我科病房.予伊曲康唑200mg/d口服,制霉菌素漱口,口腔症状仍无好转,膜状物有增多趋势.入院2周后躯干、四肢逐渐出现水疱,并迅速增大、增多,遍布全身.患者1年半前在我院因"膀胱癌"经膀胱镜电切手术治疗,术后每月膀胱局部化疗一次至今(5-氟脲嘧啶冲洗).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3个月.息儿出生后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白膜,咳嗽,有痰,伴发热,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 d(具体用药不详),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头颈部、躯干、会阴部出现片状红斑,部分皮损边缘有白色膜状脱屑,局部有少量渗出液,偶有咳嗽,一直在当地卫生所给予口服抗生素及外搽抗生素软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皮损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4岁。面部及双耳廓多发性红色结节,并口腔白膜6月。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和结节,表面有黑色痂皮,口腔白色膜状物附着。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不全,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孢子及假菌丝,PAS染色(+)。诊断: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4岁。口腔黏膜破溃、白斑2.5个月,全身出现皮疹半个月,加重4d。皮肤科情况:口角、口腔黏膜、舌体表面及两侧可见浅糜烂面及白色膜状物,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略密集的米粒至黄豆大的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手掌、足底可见同样皮疹。口腔分泌物真菌培养有白念珠菌生长。抗HIV抗体检测阳性。诊断:艾滋病;口腔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5.
近来年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 ,以及肿瘤手术后放疗、化疗 ,不仅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而且使口腔菌群平衡失调 ,致口腔念珠菌感染明显增加[1] 。我科用氟康唑治疗 3例激素治疗后口腔念珠菌感染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3例患者均为女性 ,45岁~ 65岁。分别确诊患有大疱性类天疱疮、红皮病、皮肌炎。予以相当强的松 1.2~ 1.5mg/(kg .d)激素治疗。治疗 1~ 2周 ,口腔出现烧灼、疼痛感 ,检查见颊粘膜出现大小不等溃疡 ,溃疡周边充血发红 ,上覆白色伪膜 ,擦去伪膜可见糜烂面。刮取伪膜做真菌直接镜检示芽生孢…  相似文献   

6.
口服异维A酸治疗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8岁,因尿道口出现白斑伴尿线变细1年于2005年11月9日到我院就诊。1年前,在尿道口出现白色膜状物并不断增厚,随后尿线逐渐变细,憋尿时间较长后排尿时出现明显阻塞感,在当地医院曾疑为尖锐湿疣,给予外用药物治疗无效,后因排尿困难进行尿道扩张术,无明显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性真菌 ,可引起人类局部或系统性的感染。念珠菌病的发生与念珠菌的毒力因素及患者的免疫缺损有关。通过小鼠动物试验证实 ,血清γ 干扰素在控制白念珠菌感染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该文作者企图确定患者血清中γ 干扰素水平是否与慢性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有关 ,从患者感染部位分离到的白念珠菌是否有溶蛋白活性 ?试验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 ,共 2 6例 ,年龄平均为 43 4岁 (2 0~ 5 5岁 )。为慢性口腔念珠菌病患者 ,病程发作间隙计 3个月以上 ,在舌及口腔粘膜上有弥漫红斑疹 ,有时舌及腭上出现白色伪膜 ,易于拭去。…  相似文献   

8.
例 1男, 15岁。 1年前开始在舌面长白膜,饮食后疼痛,在当地医疗部门曾用多种抗生素口服无效,症状日渐加重,于 1998年 6月来我院门诊。检查见舌体较肥厚,中央有纵行深沟,舌面满布白膜,其上有针头大至粟粒大膜状物堆积,刮去白膜后基底渗血。取白膜真菌直接镜检,找到 大量假菌丝及孢子。诊断:沟状舌合并念珠菌感染。治疗:每日口服酮康唑 0.2 g共 14 d。于服药第 7天白膜开始消退, 10 d后完全消失, 3个月后复查,舌面除深沟仍存在外,其他症状均消失。 例 2男, 8岁,为例 1之弟,其舌也有类似病变,病期不详。因见其兄已治愈故来…  相似文献   

9.
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股癣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1.男,25岁。阴囊白色斑片伴瘙痒2个月.于2005年7月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于2个月前阴囊皮肤出现红斑,红斑卜有白色膜状物覆盖,并逐渐增多,刮去白色膜状物后基底潮红.自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无效。既往体健,否认养过猫狗。皮肤科检查:阴囊两侧可见绿豆至黄豆大稍隆起、边缘清楚的斑片,上覆白色膜状物,部分融合成片(图1)。实验室检查:取白色膜状物直接真菌镜检见大量成团菌丝,置沙堡培养基25℃培养,3~5d即见菌落生长,中央稍隆起.有一小环,周围平坦,其上覆以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菌落初为白色,渐变为淡黄色至棕黄色(图2A).镜检培养物可见多数大分生孢子,呈纺锤形,两端稍细,壁薄,有5~7个分隔,表面粗糙有刺(图2B)。经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临床诊断:股癣。给予本院自制的硝酸咪康唑软膏外用,2周后痊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 念珠菌性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现将我科所见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11岁。因口腔反复起白膜10余年,左上肢起疣状厚痂2年余,于1988年10月17日住院。患者出生半年后,口腔起白膜,诊断为鹅口疮,口服制霉菌素1个月后白膜消退。此后口腔病变反复发作。出生7个月时,头顶部出现糜烂、结痂,病情逐渐加重,头部  相似文献   

11.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报告1例白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患儿女,7岁,全身散在丘疹5年,加重伴指疣状增生1年,同时出现口腔黏膜,皮肤及甲板损害,双手掌疣状赘生物,手指末节残缺,变形。口腔黏膜白斑,北部皮损组织及粪便真菌培养均为白念珠菌生长。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为表皮角化明显,角质层中查见大量真菌菌丝。经伊曲康唑,制霉菌素等药治疗后,皮损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2.
伪膜性阴囊股癣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男,17岁,因阴囊出现白色伪膜伴瘙痒5d,于2004年7月1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就诊前5d发现阴囊出现白色伪膜,揭去膜后其下皮肤潮红,患处痒,用水洗后伪膜即不现,约1h后再次显现。  相似文献   

13.
高晖  李燕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11):843-844
患者女,7岁,因外阴出现瓷白色硬化性斑块伴明显瘙痒2年,加重半年于2010年9月到我科诊治。患者2年前自觉外阴皮肤瘙痒,经常搔抓,家长诉患儿外阴皮肤出现绿豆大小丘疹,后融合成片,皮肤逐渐变硬、粗糙,在当地医院诊治,予抗组胺药口服和中药外用无效。近半年来,患者自觉瘙痒加重,患处皮肤变为白色,并有破溃,搔抓后疼痛明显,2010年9月2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3岁。因口腔黏膜出现门色附着物伴味觉减退2个月,于2006年4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舌部、颊黏膜出现白色膜状物,同时伴有味觉减退,未进行任何治疗。病程中无发热、消瘦及其他不适。既往体健,1年前有非婚性生活史,否认有输血及吸毒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舌尖、舌体、颊黏膜表面覆有弥漫性白色膜状物(图1)。实验室检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岁。头面部、手背、手指间皮疹伴口腔白膜2年。取病变部位鳞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多个部位真菌培养均有奶油样菌落生长,镜下见成簇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组织病理见表皮内有菌丝和孢子,真皮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形态学,生化实验等诊断为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经口服伊曲康唑和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皮损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情况及特点。方法观察176例SLE患者的甲真菌病及口腔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真菌构成情况。结果 176例SLE患者中,104例合并真菌感染。甲真菌病61例(34.66%),口腔念珠菌病69例(39.20%),其中二者同时发生26例(14.77%)。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红色毛癣菌,临床类型主要为远端侧位甲下型(52.46%)。口腔念珠菌病主要病原体为白念珠菌。甲真菌病的患病率随着SLE病程延长而增加。口腔念珠菌病的患病率受泼尼松每日用量、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二者的发生均有影响。结论 SLE易发生甲真菌病和口腔念珠菌病,要早期检查并关注存在危险因素患者的甲及口腔黏膜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类唾液在涎腺正常小鼠和口腔干燥症小鼠口腔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局部接种的方法于涎腺正常小鼠和口腔干燥症小鼠建立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给予小鼠口腔无菌蒸馏水和不同性质的唾液刺激,3天后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小鼠口腔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数目并对舌表面白斑面积进行评分。结果:①在涎腺正常小鼠中,处理组口腔CFU与白斑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3(P<0.05)。②口腔干燥症小鼠,处理组口腔CFU与白斑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类唾液在白念珠菌黏附于鼠口腔黏膜及口腔白念珠菌病的发生中具有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斯蒂芬———约翰逊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 ,现将我科发现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 患者 ,女性 ,2 6岁 ,2 0 0 0年 2月 18日因口腔糜烂而入本院口腔科。患者 2月 15日因口腔糜烂当地应用青霉素 80 0万u静脉点滴 ,16日即感面部潮红 ,灼热。 17日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丘疹、斑丘疹、小水疱伴瘙痒、发热 ,体温达3 9 5℃而就诊 ,门诊以“口腔糜烂”收入口腔科 ,入院后给予补液、皮质激素、对症等处理。病情难以控制且逐渐加重 ,躯干、四肢、面部出现松驰性大疱 ,尼氏征 (一 ) ,外生殖器无糜烂。经我科会诊 ,除外白塞氏病和天疱疮 ,考虑 :重症药疹、恶性…  相似文献   

19.
增殖型天疱疮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增殖型天疱疮是一型较罕见的天疱疮,发病率约占天疱疮的3%左右。我科近期发现1例,临床及病理表现典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头面部,口腔,腋下,外阴皮损3个月”收我科住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颊粘膜破溃,其后局部逐渐增厚,伴表面渗液,疼痛明显。在当地以“扁平苔藓”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前又以“白念珠菌感染”给予氟康唑治疗,病情发展,头面、颈侧、腋下及外阴部陆续出现疣状增生性的皮损,表面糜烂渗出,局部痒痛。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因进食困难,体重下降5kg。患者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20.
粘膜疾病     
20042973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毒力与遗传特征初探/曾昕(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黏膜病研究室)…//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2).-149~152应用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法(RAPD)分析来自于健康人(26株)、糜烂型OLP患者(62株)及非糜烂型OLP患者(24株)共112株白念珠菌的基因型特征,并采用蛋黄培养基沉淀环面积测量法及颊细胞黏附实验法检测这些菌株的磷脂酶活性和颊细胞黏附力。结果显示,采用的RAPD分析法可大致将所有白念珠菌分离株分为A、B、C、D4种基因型;而健康对照组、糜烂型OLP和非糜烂型OLP组的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